美國Y一代PK中國90後 兩大國年輕一代引關注

2021-01-10 騰訊網

上傳照片贏佳能550D單反 | 免費發明信片贏大獎 | 訂製世博精彩資訊

90後一代是值得看好的一代,缺點就是以自我為中心。《東方早報》的「世博一代」話題也引發了中美大學生領袖們的強烈關注。

7月23日下午,世界最著名的高校聯盟——美國常春藤聯盟學生領袖代表團一行6人來到復旦大學,與來自復旦、華東師大、上海大學、外貿學院、體育學院等9位上海主要高校的學生領袖進行了座談,中方的學生領袖們都是來自中國(上海)高校傳媒聯盟的優秀大學生代表。

中美大學生領袖除了對各自的大學生社團、校園文化進行了交流外,還對世博一代以及90後的社會責任的話題進行了熱烈的交流。

本版圖片 早報世博記者 魯海濤

泰迪:責任在任何時代都不會改變

泰迪哈佛大學學生

「我們同樣會擔負起我們這代人應承擔的社會責任,甚至面臨著更大的責任。比如環境汙染和資源危機在現在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嚴重,這是前一代人給我們留下的負擔,需要我們利用新技術去解決。」

來自哈佛大學的泰迪,目前是哈佛大學領袖機構的代表。生於1990年的泰迪是標準的「90後」,他目前讀本科二年級。泰迪表示,美國媒體和中國媒體一樣喜歡討論「90後」,「美國的『Y』一代和中國的90後很相似,『Y』一代前邊的那代被稱為『X』一代,我們是根據字母表順序排列的。」

泰迪說,美國社會對年輕一代美國人的看法和中國一樣,認為他們很「幼稚」,難以在老一代人創造的社會中立足。但泰迪說:「我們也有我們的優勢,就像和復旦同學討論的那樣,我們年輕的一代生活在科技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可以更靈活地掌握技術帶給我們的便利,利用技術提高工作效率。」

泰迪認為,雖然時代變了,但社會責任在任何一個時代都不會改變。「我們同樣會擔負起我們這代人應承擔的社會責任,甚至面臨著更大的責任。比如環境汙染和資源危機在現在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嚴重,這是前一代人給我們留下的負擔,需要我們利用新技術去解決。」

布萊頓:討論一代人要分開來看

布萊頓達特茅斯學院學生

「這一代人似乎並未有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的趨勢,原因可能和他們的交際面有關。」

布萊頓是此次來訪的常春藤理事會成員中唯一一位來自達特茅斯學院的學生。布萊頓迄今已經在4個大洲上居住過,他是達特茅斯學院學生會副主席,主修經濟和心理,輔修中國研究。個子高大的布萊頓是個害羞的大男孩,雖然出生於1989年,但談起「90後」一代的責任他也非常積極。

布萊頓說,美國和中國媒體對「90後」的定義都很「stereotype」(刻板印象)。「其實在任何一代人中都一樣,比如我在大學中的同學都很有社會責任感,會去參加各種社區的志願者活動,就和世博會中的志願者一樣,」布萊頓說,「但有很多朋友高中畢業後沒上大學就直接工作了,他們根本不理解什麼是『社會責任』,更別說去承擔什麼責任了。我覺得在討論年輕一代人的時候要分開來看,不能以偏概全。」

布萊頓認為這一代人似乎並未有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的趨勢,原因可能和他們的交際面有關。

陶然:中國年輕一代將勝美國年輕一代

陶然耶魯大學學生

「中國的90後一代和當年美國的60後一代很相似,人的思想很自由,文化很多元。」

耶魯大學理事會的前任主席陶然也是一位華裔,出生於南京的他,五歲那年跟隨父母到了底特律,今年剛從耶魯大學倫理、政治及經濟系畢業,他曾經在聯邦貿易委員會、美國律師辦公室及高盛工作過。今年畢業的他將以分析師的身份開始在紐約麥肯錫上班。陶然準備工作幾年積攢了學費後再去讀一個法律的研究生。

生於中國長於美國,他對於中美年輕人有自己的獨特見解:「雖然我不是90後,但我覺得現在中國的90後一代和當年美國的60後一代很相似,並不是說中國的年輕人比美國人落後了30年,而是現在的中國和1960年代的美國很類似,社會開放,經濟高速發展,人的思想很自由,文化很多元。我覺得不需要再用30年,中國的年輕一代將會勝過美國的年輕一代。」

李泰華:他們一樣陽光、自由、奔放

李泰華布朗大學學生

「在上海這樣的大都市,你會發現,中美年輕人都是一樣的,他們一樣陽光、自由、奔放。」

常春藤理事會主席、來自布朗大學的李泰華是一位美籍華人,父母都是北京人。李泰華於1989年在俄亥俄州的哥倫布出生,他有一個生於1991年的妹妹,「我不覺得90後和80後有太大的區別,像我和我妹妹就沒有太大區別一樣。」

李泰華認為,中國的世博一代不僅是向世界展示中國年輕一代的形象,也是在向中國人自己表現出這一代年輕人的不同特質,「很多人問我中美青年一代有什麼差異,事實上,在上海這樣的大都市,你會發現,中美年輕人都是一樣的,他們一樣陽光、自由、奔放。」

朱利安:這一代人很有希望做得更好

朱利安布朗大學學生

「這一代人很有希望做得更好,只是好的衡量方式改變了。」

常春藤理事會內務副主席、來自布朗大學的朱利安出生於德國,他會說德語和法語,主修經濟和國際關係。

朱利安對於新一代年輕人的狀況很擔憂,他認為,他們更多時間花在電腦前,關注小社群和比較個人的興趣愛好,更加以自我為中心。年輕人面臨的技術條件和長輩是不同的,不應該因為技術的不同而否定他們的成長,只是方式不同罷了。他覺得這一代人很有希望做得更好,只是好的衡量方式改變了。

艾琳:自我為中心是中美90後共性

艾琳布朗大學學生

「很多人比較以自我為中心,這是中美80末90後們的共性。」

常春藤理事會公共關係副主席、來自布朗大學的艾琳是菲律賓裔,她出生於加州舊金山灣區,專業是公共政策和美國機構,是此次美國學生領袖中唯一的女孩。她同意現在很多人比較以自我為中心,這是中美80末90後們的共性的地方。

相關焦點

  • 2020國考面試模擬試題:90後一代不是垮掉的一代
    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過去二三十年裡,「垮掉的一代」的帽子,先後被安到中國80後、90後和00後的頭上。
  • 其實,西方真正擔憂的,是與眾不同的中國年輕一代
    西方並不害怕諷刺漫畫,而是愛國高漲的中國後浪。這段時間,"漫畫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中國指責澳方軍隊的不人道行為,並轉載了烏合麒麟的漫畫《和平之師》。不得不說,這篇漫畫震撼力相當之強,引起了大量年輕網友的關注。
  • 《正常人》:90後愛爾蘭女作家薩莉魯尼書寫年輕一代的愛情故事
    風靡全球的電視劇《Normal People》 原著,90後愛爾蘭女作家,英國圖書獎、科斯塔圖書獎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獲獎者薩莉魯尼的代表作《正常人》近日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康奈爾和瑪麗安在愛爾蘭西部一個小鎮長大。
  • 90後女排鄭益昕,曾穿飄逸漢服,白婚紗照引人誤會,前途引期待
    中國女排人才輩出,其中不乏兼具實力和外表的精英選手,讓大眾所津津樂道的惠若琪,張常寧等人,總也亮相於觀眾事業,場上無數的高光時刻讓眾多粉絲流連難忘。作為1995年出生於福建漳州的女排副攻手鄭益昕,也是當今女排國家隊內,有著較高關注熱度的美女球員。
  • 小將曾凡博獲5所NCAA大學邀請,年輕的中國籃球海外軍團受關注
    其中,斬獲5所NCAA一級聯盟高校offer的中國留洋籃球小將曾凡博,成為外界的關注焦點。曾凡博早早就踏上了留洋之路。2017年6月,首鋼體育正式對外發布中美籃球人才交流項目「雛鷹計劃」。三個月的培訓和競爭後,首鋼三隊的曾凡博入選,成為第一批被送往海外的小球員。
  • 「雅昌專稿」2020年:值得關注的90後藝術家
    2020,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美國流感、科比遇難、阿富汗墜機、澳大利亞山火燃燒、印度尼西亞洪水泛濫、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被火箭襲擊、接二連三的地震是這一年的打開方式。而回顧過去一年中國當代藝術圈熱議的事件一定是:藝術家是否該收取「藝術家費」?事情起因由2019年華宇青年將評委會大獎空缺而開啟。無可置疑,青年藝術家一直是需要被關注的群體。
  • 90後臺灣名將,與妻子身高差40cm,妻子抹胸婚紗亮眼,引人遐想
    今年27歲的臺灣羽毛球名將盧敬堯,作為90後運動員代表,不僅擁有清爽帥氣的外表,還兼具不俗的實力。一直以來都深受年輕一代羽毛球愛好者們的追捧,今天我們就來講講有關他的事跡。1993年出生的盧敬堯,從小天賦卓絕,早前便以優異的成績入選中國臺灣男子羽毛球隊,接受隊伍的重點培養,和隊友楊博涵搭檔後,盧敬堯也是在球場上叱吒風雲,以強勁實力成功讓自己躋身世界排名前20的位置。縱觀盧敬堯的職業生涯,他曾多次獲得國際賽冠軍、國際挑戰賽第一名等榮譽。
  • 90後這代人是被無數神作餵大的
    對於90後來說,這無異於是令人驚喜又感慨的消息。 90後,是被魔法世界和神奇寶貝環繞著長大的一代人,帶著這些幻想,等待那隻送來霍格沃茨入學通知書的貓頭鷹,也等待成為被選召的孩子。 而在這些兒時的夢想逐漸遠去的2020年,這兩則消息,就好像是來自遙遠童年的一束光,來拯救並不順心的今天。
  • 為什麼沒人管00後叫「垮掉的一代」
    不知道諸位發現了沒有,自從網絡普及化,社會評論者的門檻降低以來,中國從80年代開始,每隔十年就有一代人被稱為「垮掉的一代」。跟病毒似的,生一個垮一個。什麼70後、80後、90後,無一倖免。我就納悶兒了,這些年輕人還能比老一輩兒的棉褲腰更垮?其實,「垮掉的一代」這個說法源自美國。
  • 楊冰:年輕一代是中國新經濟的未來力量
    新一代潮流網購社區得物App憑藉在年輕消費領域的深耕和探索,榮獲2020「年度新經濟企業」獎項。「年輕一代是中國新經濟的未來力量。」得物App創始人兼CEO楊冰表示,「得物始終和年輕消費群體站在一起,守護他們的熱愛和追求。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得物App將努力通過產品和服務,來擴大內需、承接國外消費回流,積極探索更多新的發展方向。」
  • 美國阿拉斯加灣強震引關注 地球處在大震活躍期?
    美國阿拉斯加灣強震引關注 地球處在大震活躍期? 原標題:   中新網1月24日電 綜合報導,北京時間23日17點31分左右,美國阿拉斯加科迪亞克(Kodiak)東南海域發生8級左右強震,觸發海嘯預警,引發關注。
  • 電視劇《最好的時代》熱播 劇情引關注
    電視劇《最好的時代》熱播 劇情引關注 2020-11-20 16:46:23   《最好的時代》用獨特視角講述了中國鐵路新一代青年工程師在老一輩鐵路人的帶領下,弘揚自主創新及大國工匠精神,刻畫了新一代青年工業人的拼搏和擔當,推動了中國高速鐵路邁上劃時代的新臺階,謳歌了高鐵動車人不畏艱險、勇往直前、敢於擔當的精神。
  • 年輕一代已經不崇洋媚外了,崇洋媚外的多是50、60、70後?
    近日,在在2020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 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後說,「國內產品質量並不比國外差,世界上很多奢侈品都是中國代加工的,貼個牌子就增值幾十倍。要培育中國的世界品牌,需要提高民族自信心,好在年輕一代已經不崇洋媚外了,也比較相信國內的產品。」
  • 90後最不容易的一代人!
    90後的生活現狀,說到這個話題可能很多人都會被眼前的字眼所敏感這兩年關於90後的話題無處不在。現在辦公室裡三代人,70後存錢,80後投資,90後負債。而90後的父母在替孩子還貸。繼80後成為油膩中年的代表之後,90後也相繼進入養娃曬娃、背負家庭重擔的人生階段,直面提前到來的「中年危機」。每個月發工資的時候,錢只能在卡裡存活三分鐘。「年輕就是花唄!」
  • 中國年輕一代開始意識退休規劃 以備不時之需
    原標題:《後疫情時代中國養老前景調查報告》:超半數「85後」為退休儲蓄富達國際和支付寶理財平臺17日聯合發布的《後疫情時代中國養老前景調查報告》(下稱「報告」)顯示,在2020年全球疫情和前所未有的市場波動背景之下,中國的年輕一代開始意識到對退休規劃和長期投資的需求
  • 想改變自己生活卻無能為力 美國千禧一代為何淪為「失意者」?
    相比二戰後出生的「嬰兒潮一代」和之後的「X世代」,美國千禧一代——80後、90後享受了更多科技和便利,但生活壓力也更大,而且被悲觀者看成是「最希望改變自己的生活而又最無能為力的一代」。被虧欠的美國80後、90後要革命?《華盛頓郵報》近日刊文稱,千禧一代是美國歷史上「最不走運的一代人」,他們已遭遇最嚴峻的經濟狀況,且許多人永遠不會再好轉。
  • 中國這次要幹啥?南海架起20口「大鐵鍋」,引25國密切關注
    210萬平方公裡,為中國近海中面積最大、水最深的海區。今天就和大家說一說中國這次要幹啥?南海架起20口「大鐵鍋」,引25國密切關注。原來,這個所謂的「大鐵鍋」就是海上浮動核電站,是指在海上搭建移動平臺,在此平臺上建造的一種以核原料為基礎的發電設施。海洋核動力平臺是海上移動式小型核電站,是小型核反應堆與船舶工程的有機結合,可為海洋石油開採和偏遠島嶼提供安全、有效的能源供給,也可用於大功率船舶和海水淡化領域。
  • 與國乒會合備戰世界盃,將重返賽場競技狀態引關注
    與國乒會合備戰世界盃,將重返賽場競技狀態引關注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體育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馬龍抵達東京!與國乒會合備戰世界盃,將重返賽場競技狀態引關注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就是中國範兒!90後教師制英文版戰「疫」短片國內外引反響
    劉欣在網絡直播教學初衷:90後英文教師想為抗疫出份力「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黨和政府帶領中國人民眾志成城90後的劉欣,身上沒有「垮掉的一代」、」「自私」、「嬌氣」這些所謂的時代標籤,更多的則是一份責任和擔當。劉欣在網上瀏覽關於抗擊疫情的新聞時注意到,西方媒體不斷抹黑中國,特別是在年輕人居多的社交平臺上,攻擊中國的帖子屢見不鮮。
  • 90後年輕家長的一致選擇!
    年輕父母尤其是90後及95後伴隨國家經濟發展同步成長,見證了國家實力提升,不盲目崇拜國外品牌,對國貨的信心更強。他們買國產手機、用國產化妝品,也樂於為寶寶選擇國產奶粉。聖元國際集團1998年成立,22年來致力於整合全球優勢資源,優化和改善母嬰營養方案,為千萬中國家庭提供優質的母嬰營養食品及相關服務。聖元遵循仿生科學原理,深度研究中國寶寶體質和生理特點,精心設計出「優博仿生配方®」和「優博專業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