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邛崍平樂古鎮樂善橋旁,有一間網紅老店《王氏鐵匠鋪》,但凡到古鎮旅遊的遊客基本上都會在此打卡拍攝留念。
圖:王氏鐵匠鋪
每天,鐵匠鋪老師傅都會正常的開門營業,生起爐火,專心一志的工作,對自己所打造的每一件鐵器更是精益求精。
圖:王氏鐵匠鋪
鐵匠師傅所打造的鐵器多以農村生活、生產需求為主。有砍材用的彎刀,用於竹編的小刀和工具,種菜的小鋤頭以及抓釘,菜刀等等。
圖:農村生產和生活所用的鐵器
看似簡單的鐵器,在打鐵鑄造中的工藝流程其實並不簡單。一件作品往往都需要經歷少至4~5道,多至近20幾道流程才能完成。
圖:鐵匠鋪菜刀展示
比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菜刀,根據其使用功能的不同,就可以分為切菜刀、切肉刀、砍骨頭刀、砍雞鴨魚肉刀等等。相對應的各類刀的重量也是不相同,從切菜刀2斤重到砍骨頭刀6斤重,大小、輕重都有。還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定製,當然打造流程也就增加了。
圖:鐵匠鋪內部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不願意學習這門打鐵技藝。一是很多鐵器製造都是工具機就可以完成,而且成本很低廉;二是收入問題,老師傅說。
圖:成品鐵器展示
不過,感到欣慰的是鐵匠鋪作為傳統文化、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今也得到了有效的保護和傳承。
圖:鐵匠鋪內部
如果條件允許,會有更多的年輕人願意學習做打鐵匠,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手藝嗎?歡迎留言分享。
圖:古鎮鐵匠鋪
本文由「菜鳥班長」發布,2020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