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手術室,你會想到什麼?
冰冷?恐懼?望而生畏?
至少在深圳大學總醫院的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手術室,不是這樣的。
如果你「有幸」在那裡做手術,你看到的不是冰冷的白色,而是變幻的藍色,不是機械的白牆,而是巨幅的山水畫、玻璃牆,你躺在手術臺上,目之所及是藍天白雲,如身處天地之間、山水之中,在不經意間,手術做好了。
如果你是孩子,就更不用害怕手術了,在手術室裡,動畫片裡的唐老鴨和米老鼠在牆上和你打招呼呢。
把山水畫、卡通畫掛進手術室,讓冰冷的手術室變得溫暖有趣,這在全球醫學界還是先例,創下這個先例的是深圳大學總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張慶豐。
張慶豐,業內人稱「張一刀」,主任醫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他的履歷可謂金光閃閃,2013-2017年連續獲評中國名醫百強榜咽喉外科TOP10醫生,亞太地區唯一授權「低溫等離子手術系統亞太培訓中心」技術培訓總負責人,在國內率先將低溫等離子技術應用於鼾症的治療,同時,他在世界首創了舌等離子打孔消融術(CCT),並作為舌肥大標準術式推廣到全球。
從張慶豐的辦公室看出去,斜對面就是深圳南山區主山脈塘朗山,一片碧綠,「你看我們深圳到處都是綠色,這個城市本身就是在大自然裡,為什麼不讓大自然也走進手術室呢。」張慶豐笑著說,高亢的嗓音略帶東北味,在深圳帶著海風的空氣裡飄蕩。
一「我就是想把手術室環境搞好,搞得溫馨一點,就想到山水畫。」對於建山水畫手術室的初衷,張慶豐的回答很簡單。
現年61歲的張慶豐自稱自己是一名年輕的深圳人,去年一月從大連市中心醫院五官醫學部調任深圳大學總醫院,「有朋友聽說我來了深圳,說我這是開玩笑,我說這是人過花甲再創業。」
張慶豐是深圳大學總醫院向全國引進的44名學科帶頭人之一,去年十月深圳大學總醫院進行科室重新裝修,張慶豐提出要改建手術室,把山水畫和卡通畫掛進手術室,希望冰冷的手術室變得有人情,有溫度。
「為什麼人可以進手術室,山水畫不能進手術室呢?」
「我們深圳是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為什麼在手術室上,就不能先行先試呢?」
張慶豐一遍又一遍在醫院各個層面推廣他的山水畫手術室理念,得到醫院的支持,卻遭遇來自手術室德國合作方的阻力。
「我們堅決不能讓山水畫進手術室。」對方的態度很強硬。
沒想到,他們遇到的是一個更強硬的東北爺們,「如果這是你的風格,我尊重你,如果這是你的要求,我堅決反對。」張慶豐很強勢地把對方懟回去了。
「可能有的人覺得這樣是把嚴肅的東西變得不嚴肅,其實這和嚴肅不嚴肅沒有關係,這二者並沒有相互矛盾的地方。」張慶豐說。
最終,山水畫手術室和卡通畫手術室都成功在深圳大學總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建了起來。
二在深大總醫院,張慶豐是醫術大牛,最多的時候,一天做18臺手術。
「手術室單一的色調,不僅讓患者感到恐懼,醫生如果整天都是在那種很枯燥的環境下,視覺上是很不舒服的,我們科室重新裝修把山水畫掛進了手術室,這樣病患看著舒服,醫生看著也很舒服。」張慶豐說。
山水畫有很多,掛哪個風格的呢?
起初同事給張慶豐拿來的都是奧地利風格,被他直接拒絕了,「很多國外的醫生要到我們這裡學習,要在我們這裡拍照,所以一定要用我們國內的。」最後張慶豐選用了一幅桂林山水畫。
在張慶豐看來,治病是從痛苦轉向幸福的一個關鍵環節,他希望患者治病過程中心情好一點,「心情決定疾病的康復速度,心情好一點,可能疾病治療起來就快一些。」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思維理念的進步,醫院也需要溫暖,需要關愛,手術室更是如此。」張慶豐強調說。
「你看我們手術室的牆都是玻璃,還是藍色炫光玻璃,都是玻璃房。」六月初的一個周末,張慶豐帶我走進傳說中的山水畫手術室介紹說,「原來手術室牆面一旦有細菌落成之後,可以再生長,玻璃表面在感染控制方面是最好的。」
這些手術室並不是掛一幅畫那麼簡單,更關鍵的還是硬體的升級。
「3D、4K、5G這些技術,我們這裡都有。」張慶豐告訴我,重新裝修後的三間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科一體化手術間,配備耳鼻喉3D內鏡系統、導航系統、4K顯示系統及5G網絡信息技術等國內外先進手術系統及器械,可開展各種精確、微創、疑難及複雜的手術,還可以遠程示教、觀摩、會診。
手術室可以調控的光線
在這些「有著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特色」的手術室,不僅有先進的儀器、巨幅的山水畫讓患者放鬆心情,光線在這裡也不再是單一的,呆板的,「有日光、有月光、有炫光,很多患者做完手術都捨不得走。
三張慶豐所在的耳鼻喉科,不僅患者做完手術捨不得走,更有一家老小排隊住進同一個科的案例。
在深大總醫院,耳鼻喉科是一個「神奇」的科室,常常是一個人來這做完手術出院,接著這個患者的很多朋友家人陸續組團來就醫。
就是因為這裡有「張一刀」,張慶豐主任。
張慶豐全球首創低溫等離子射頻腺樣體消融術,用於治療喉癌、鼾症等一系列咽喉疾病,和傳統手術方式相比,低溫等離子微創手術,切除扁桃體、腺樣體的同時就能夠止血,所以術中幾乎不出血,而且刀頭產生的溫度較傳統的電刀低,不會「熱傷」周邊的組織。
作為全國百強名醫、低溫等離子射頻手術亞太區顧問的張慶豐,被小患者親切地稱為「張大大」,一個腺樣體消融術,從開始切除到手術結束,「張大大」藉助低溫等離子刀頭,只用3分鐘,出血不到1ml。
「相信大大,咱們上午做了手術,下午你就可以吃漢堡包。」這是張慶豐經常和小患者說的一句話。
" 我從來都把手術臺上的患者當作我自己。" 張慶豐說,作為一名外科醫生,就應該想著如何給患者減少痛苦,如何把手術做好做快。
張慶豐展示小患者彤彤術後健康玩耍的視頻
從醫數十年,張慶豐做過2萬例兒童手術,3歲多的彤彤就是其中之一,彤彤4個月大時因呼吸困難做了氣管切開術,被送進西安當地醫院ICU,醫生發現彤彤的舌根和咽部長了個巨大的血管瘤,在醫院的ICU裡,小彤彤一住就是800多天,醫院請了17位國內頂級的喉科專家會診,沒人敢治。
張慶豐卻對彤彤家屬說:「孩子不能沒有未來,這個手術,我做定了。」張慶豐15分鐘成功切掉血管瘤,一周後,住院800多天的小彤彤康復出院。
四「圍觀,圍觀,右側扁桃體不要1分鐘,神速!」
「泡杯茶的功夫,主任就把腺樣體手術做好了,為張主任點讚。」
手術直播前的張慶豐醫生
5月29日和7月3日,張慶豐在深圳大學總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一體化專科手術室做了兩次手術直播,在線上向全球直播了他做手術的深圳速度。
手術直播中
5月29日,兩個小時的手術直播過程中,在麻醉科、手術室以及科室同事的配合下,張慶豐主刀完成了9臺低溫等離子腺樣體切除、扁桃體切除、會厭囊腫切除、下鼻甲消融、鼻腔腫物切除等手術;7月3日,兩個小時的手術直播中,張慶豐主刀完成了7臺內鏡下低溫等離子顎咽成形術、舌打孔術、喉腫物切除術、腺樣體消融術、扁桃體切除術、會厭囊腫切除等手術。
和所有的網紅直播間一樣,張慶豐的手術直播也是全程解說手術操作細節、要點,接臺間歇不間斷穿插網絡答疑。
網友互動
作為花甲之年南下深圳再創業的醫生,張慶豐每一步都走得很快。
現在,他正著手把門診做成智慧門診,病房做成智慧病房,「我在辦公室就可以看到手術場景,就可以給病房的患者遠程問診,再給我們幾個月時間,這些都可以實現。」
「以前深圳是醫療窪地,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來深圳看病,這是一個很好的信號,希望我們耳鼻喉科成為深圳的名片,做成深圳醫療的一個標杆。」
說完這句話,張慶豐挺拔的身影疾步消失在走廊的盡頭,他要急著趕往下一場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