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這個深圳醫生把山水畫掛進手術室

2020-12-17 澎湃新聞
蘭心惠/文

想到手術室,你會想到什麼?

冰冷?恐懼?望而生畏?

至少在深圳大學總醫院的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手術室,不是這樣的。

如果你「有幸」在那裡做手術,你看到的不是冰冷的白色,而是變幻的藍色,不是機械的白牆,而是巨幅的山水畫、玻璃牆,你躺在手術臺上,目之所及是藍天白雲,如身處天地之間、山水之中,在不經意間,手術做好了。

如果你是孩子,就更不用害怕手術了,在手術室裡,動畫片裡的唐老鴨和米老鼠在牆上和你打招呼呢。

把山水畫、卡通畫掛進手術室,讓冰冷的手術室變得溫暖有趣,這在全球醫學界還是先例,創下這個先例的是深圳大學總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張慶豐。

張慶豐,業內人稱「張一刀」,主任醫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他的履歷可謂金光閃閃,2013-2017年連續獲評中國名醫百強榜咽喉外科TOP10醫生,亞太地區唯一授權「低溫等離子手術系統亞太培訓中心」技術培訓總負責人,在國內率先將低溫等離子技術應用於鼾症的治療,同時,他在世界首創了舌等離子打孔消融術(CCT),並作為舌肥大標準術式推廣到全球。

從張慶豐的辦公室看出去,斜對面就是深圳南山區主山脈塘朗山,一片碧綠,「你看我們深圳到處都是綠色,這個城市本身就是在大自然裡,為什麼不讓大自然也走進手術室呢。」張慶豐笑著說,高亢的嗓音略帶東北味,在深圳帶著海風的空氣裡飄蕩。

 

手術室示範區

「我就是想把手術室環境搞好,搞得溫馨一點,就想到山水畫。」對於建山水畫手術室的初衷,張慶豐的回答很簡單。

現年61歲的張慶豐自稱自己是一名年輕的深圳人,去年一月從大連市中心醫院五官醫學部調任深圳大學總醫院,「有朋友聽說我來了深圳,說我這是開玩笑,我說這是人過花甲再創業。」

張慶豐是深圳大學總醫院向全國引進的44名學科帶頭人之一,去年十月深圳大學總醫院進行科室重新裝修,張慶豐提出要改建手術室,把山水畫和卡通畫掛進手術室,希望冰冷的手術室變得有人情,有溫度。

「為什麼人可以進手術室,山水畫不能進手術室呢?」

「我們深圳是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為什麼在手術室上,就不能先行先試呢?」

張慶豐一遍又一遍在醫院各個層面推廣他的山水畫手術室理念,得到醫院的支持,卻遭遇來自手術室德國合作方的阻力。

「我們堅決不能讓山水畫進手術室。」對方的態度很強硬。

沒想到,他們遇到的是一個更強硬的東北爺們,「如果這是你的風格,我尊重你,如果這是你的要求,我堅決反對。」張慶豐很強勢地把對方懟回去了。

「可能有的人覺得這樣是把嚴肅的東西變得不嚴肅,其實這和嚴肅不嚴肅沒有關係,這二者並沒有相互矛盾的地方。」張慶豐說。

最終,山水畫手術室和卡通畫手術室都成功在深圳大學總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建了起來。

 

在大自然裡做手術

在深大總醫院,張慶豐是醫術大牛,最多的時候,一天做18臺手術。

「手術室單一的色調,不僅讓患者感到恐懼,醫生如果整天都是在那種很枯燥的環境下,視覺上是很不舒服的,我們科室重新裝修把山水畫掛進了手術室,這樣病患看著舒服,醫生看著也很舒服。」張慶豐說。

山水畫有很多,掛哪個風格的呢?

起初同事給張慶豐拿來的都是奧地利風格,被他直接拒絕了,「很多國外的醫生要到我們這裡學習,要在我們這裡拍照,所以一定要用我們國內的。」最後張慶豐選用了一幅桂林山水畫。

在張慶豐看來,治病是從痛苦轉向幸福的一個關鍵環節,他希望患者治病過程中心情好一點,「心情決定疾病的康復速度,心情好一點,可能疾病治療起來就快一些。」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思維理念的進步,醫院也需要溫暖,需要關愛,手術室更是如此。」張慶豐強調說。

「你看我們手術室的牆都是玻璃,還是藍色炫光玻璃,都是玻璃房。」六月初的一個周末,張慶豐帶我走進傳說中的山水畫手術室介紹說,「原來手術室牆面一旦有細菌落成之後,可以再生長,玻璃表面在感染控制方面是最好的。」

這些手術室並不是掛一幅畫那麼簡單,更關鍵的還是硬體的升級。

「3D、4K、5G這些技術,我們這裡都有。」張慶豐告訴我,重新裝修後的三間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科一體化手術間,配備耳鼻喉3D內鏡系統、導航系統、4K顯示系統及5G網絡信息技術等國內外先進手術系統及器械,可開展各種精確、微創、疑難及複雜的手術,還可以遠程示教、觀摩、會診。

手術室可以調控的光線

在這些「有著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特色」的手術室,不僅有先進的儀器、巨幅的山水畫讓患者放鬆心情,光線在這裡也不再是單一的,呆板的,「有日光、有月光、有炫光,很多患者做完手術都捨不得走。

 

「張一刀」的深圳速度

張慶豐所在的耳鼻喉科,不僅患者做完手術捨不得走,更有一家老小排隊住進同一個科的案例。

在深大總醫院,耳鼻喉科是一個「神奇」的科室,常常是一個人來這做完手術出院,接著這個患者的很多朋友家人陸續組團來就醫。

就是因為這裡有「張一刀」,張慶豐主任。

張慶豐全球首創低溫等離子射頻腺樣體消融術,用於治療喉癌、鼾症等一系列咽喉疾病,和傳統手術方式相比,低溫等離子微創手術,切除扁桃體、腺樣體的同時就能夠止血,所以術中幾乎不出血,而且刀頭產生的溫度較傳統的電刀低,不會「熱傷」周邊的組織。

作為全國百強名醫、低溫等離子射頻手術亞太區顧問的張慶豐,被小患者親切地稱為「張大大」,一個腺樣體消融術,從開始切除到手術結束,「張大大」藉助低溫等離子刀頭,只用3分鐘,出血不到1ml。

「相信大大,咱們上午做了手術,下午你就可以吃漢堡包。」這是張慶豐經常和小患者說的一句話。

" 我從來都把手術臺上的患者當作我自己。" 張慶豐說,作為一名外科醫生,就應該想著如何給患者減少痛苦,如何把手術做好做快。

張慶豐展示小患者彤彤術後健康玩耍的視頻

從醫數十年,張慶豐做過2萬例兒童手術,3歲多的彤彤就是其中之一,彤彤4個月大時因呼吸困難做了氣管切開術,被送進西安當地醫院ICU,醫生發現彤彤的舌根和咽部長了個巨大的血管瘤,在醫院的ICU裡,小彤彤一住就是800多天,醫院請了17位國內頂級的喉科專家會診,沒人敢治。

張慶豐卻對彤彤家屬說:「孩子不能沒有未來,這個手術,我做定了。」張慶豐15分鐘成功切掉血管瘤,一周後,住院800多天的小彤彤康復出院。


手術直播間

「圍觀,圍觀,右側扁桃體不要1分鐘,神速!」

「泡杯茶的功夫,主任就把腺樣體手術做好了,為張主任點讚。」

手術直播前的張慶豐醫生

5月29日和7月3日,張慶豐在深圳大學總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一體化專科手術室做了兩次手術直播,在線上向全球直播了他做手術的深圳速度。

手術直播中

5月29日,兩個小時的手術直播過程中,在麻醉科、手術室以及科室同事的配合下,張慶豐主刀完成了9臺低溫等離子腺樣體切除、扁桃體切除、會厭囊腫切除、下鼻甲消融、鼻腔腫物切除等手術;7月3日,兩個小時的手術直播中,張慶豐主刀完成了7臺內鏡下低溫等離子顎咽成形術、舌打孔術、喉腫物切除術、腺樣體消融術、扁桃體切除術、會厭囊腫切除等手術。

和所有的網紅直播間一樣,張慶豐的手術直播也是全程解說手術操作細節、要點,接臺間歇不間斷穿插網絡答疑。

網友互動

作為花甲之年南下深圳再創業的醫生,張慶豐每一步都走得很快。

現在,他正著手把門診做成智慧門診,病房做成智慧病房,「我在辦公室就可以看到手術場景,就可以給病房的患者遠程問診,再給我們幾個月時間,這些都可以實現。」

「以前深圳是醫療窪地,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來深圳看病,這是一個很好的信號,希望我們耳鼻喉科成為深圳的名片,做成深圳醫療的一個標杆。」

說完這句話,張慶豐挺拔的身影疾步消失在走廊的盡頭,他要急著趕往下一場手術。

相關焦點

  • 齊齊哈爾市第一醫院南院介入手術室開展首例手術
    醫院本著「一切以患者為中心」的原則,將原有隻可幾個科室開展手術,拓展到如今的20餘個科室都能參與其中,在擴大覆蓋面的同時,也讓各專業學科的醫生都有施展自己能力的廣闊舞臺。隨著南院新區盛裝啟幕,南院介入手術室也開啟了投入使用的閥門。
  • 搞笑漫畫:小李約護士吃飯,結果進手術室後……
    搞笑漫畫:小李約護士吃飯,結果進手術室後...小李由於昨天晚上吃東西吃多了,然後又開始劇烈運動就得了闌尾炎,現在肚子特別的疼痛來到了醫院裡面,但是醫生看到了之後,覺得小李必須得做手術,要不要話對生命有危險的。
  • 客廳掛山水畫好,還是花鳥畫好?
    客廳是一個家的門面,裝飾的好壞直接受到影響,所以擇一幅合適的裝飾畫掛客廳,讓家變得更有溫度,一幅精美不失格調,雅致不失韻味,又蘊含美好寓意的客廳裝飾畫,會給整個家增色不少,那麼很多人糾結選擇山水畫好呢?還是選擇花鳥畫好呢?哪一種畫更合適在客廳懸掛呢?
  • 客廳掛山水畫有什麼好處 哪些山水畫旺風水
    很多人在裝飾的時候 ,都喜歡在客廳掛一些山水字畫裝飾,客廳掛山水畫有什麼好處?那麼客廳有哪些山水畫比較旺風水?就讓我來告訴大家吧!山管人丁,水管財。山水畫中的水寓意著財源廣進,流動的水更是財源廣進得好預兆;山則是靠山的寓意,「靠山鎮宅,基業永固」,不管是日常生活中還是事業上,都會遇到靠山、貴人之類的機遇,幫助自己仕途平穩。
  • 手術室「男更衣室」歡迎參觀瀏覽
    衣櫃,衣服只能堆放了,想要衣服有型掛著的,比較講究的醫生,估計得心疼衣服了。亮點應該是掛衣服的簡易衣帽鉤和破爛海綿外露的椅子,好在結構應該是穩定的,要不然,一屁股坐下去就倒塌了。(不過說實話,還很羨慕人家在更衣室裡有這麼一個凳子的。
  • 「廣東電視臺」國內首例上腹多器官移植聯合腎移植 一次手術根治多...
    10餘年輾轉廣州與深圳各家醫院,這是一個深圳患者艱辛曲折的求醫路線。 今年40多歲的丁叔長期居住深圳。他從10餘年前開始患上了B肝肝硬化、嚴重的糖尿病和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症,疾病的折磨使他苦不堪言。這也是我國首例採用這項技術的病例,使器官移植這一高精尖技術又獲得了新的突破。 術後四周,丁叔康復出院。術後兩個月,丁叔複查肝腎功能結果良好。他不再受B肝困擾,不再依賴胰島素注射和血液透析治療,終於回歸了正常生活。
  • 現代風格客廳掛畫,這些山水畫非常合適
    張利新品力作經典山水畫聚寶盆《旭日東升》,來源於易從網客廳掛山水畫,風水寓意好。山水畫,和中國的風水緊密相連,可以說山水畫中的一山一水一木都被中國的風水賦予了特殊的風水含義,風水上有:「山管人丁,水管財祿」,寓意人財兩旺、財源不斷,源水長流。
  • 全球首例!CAR-T治療一次治癒腫瘤和紅斑狼瘡
    截止目前,經過國內外公開的文獻查詢,這是全球首例使用複合雙靶點CAR-T(compound CD19BCMA CAR-T)細胞免疫療法同時臨床治癒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和難治性紅斑狼瘡的案例,是深圳在腫瘤臨床研究和治療領域的又一重大突破。揪心!同時患上兩種難治疾病家住湖北宜昌的王芳芳(化名)40歲出頭,已經患有系統性紅斑狼瘡20餘年。
  • 深圳首例!深大總醫院智取4個月「高齡」動脈血栓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9月13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羅莉瓊 通訊員 張路 王蘇琦)老人走個50米就腿瘸腿疼,原來是動脈血栓作祟!年齡大,基礎疾病多,病情複雜,常規方案反而有風險,近日,深圳大學總醫院血管外科用8F導管吸出了成形4個月的動脈血栓並精準放置支架,這也是深圳地區首例8F吸栓導管用於動脈亞急性血栓成功病例。
  • 借別家手術室接生意?深圳這家醫療美容被罰42萬元
    此前,張女士(化名)在深圳保麗聖瑞醫療美容門診部購買了全面部脂肪填充、線雕等整形項目,但在籤署手術病歷、同意書和實際進行整形項目的時候,自己卻在另一家門診部的手術室,這到底是什麼回事呢?了解到情況後,衛監執法人員來到深圳保麗聖瑞醫療美容門診部(以下簡稱 A 門診部)檢查。經詢問,A 門診部的負責人王某承認是自己給張女士做的手術,手術地點在深圳大美新睿醫療美容門診部(以下簡稱 B 門診部)。對於為什麼要到別家門診部進行手術,王某解釋稱,當時機構還在裝修,沒拿到《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 家裡掛什麼字畫比較吉祥?寓意吉祥的山水畫,掛出你的品味
    易從網專家為您推薦這六大類吉祥山水畫,顯品味又精美,最重要的是寓意吉祥哦~~家裡掛什麼字畫比較吉祥---聚寶盆山水畫客廳青綠聚寶盆山水畫 蔣偉新品國畫《春和景明》【作品來源:易從網】很多人喜歡在自己的客廳掛一副寓意吉祥的聚寶盆風水畫,它也是所有的風水畫中知名度最高的。
  • 稱自家機構在裝修,借別家手術室接生意,深圳一醫美機構門診部12萬...
    張女士(化名)此前在深圳保麗聖瑞醫療美容門診部購買了全面部脂肪填充、線雕等整形項目.但在籤署手術病歷、同意書和實際進行整形項目的時候,自己卻在另一家門診部的手術室,這到底是什麼回事呢?醫療美容門診部在裝修就借用別處手術室做手術?
  • 這個墨西哥新生兒有「三個父母」 為華人醫生新療法下的全球首例
    來自美國紐約新希望生育中心的華裔醫生張約翰(John Zhang)及其團隊執行了這次頗具爭議的手術。雖然「三親嬰兒」的技術從上世紀90年代就出現了突破性進展,而此次也不是第一次出現「三親嬰兒」,但張約翰團隊所採取的新方法則是全球首例。求子艱難接受治療的約旦夫婦結婚多年,求子之路非常坎坷。妻子曾遭遇過四次流產,終於在2005年產下一名女嬰,但女孩只活到了6歲。
  • 為啥手術室醫生不穿「白大褂」,而穿「綠大褂」?有講究!
    假若不進去,就不知裡面有什麼風景和奇特的構造,有時還會留下遺憾;假如進洞口時不低頭,就會被碰頭甚而被碰得頭破血流。這個時候,無論怎麼顯赫、富有的人物,都低下了昂貴的頭,彎下了最貴的腰,去探尋石洞裡的風景。
  • 「中山智造」誕生兩項「全球首例」_健康界
    (健康界)【數說】☉1.6萬:2016年實現公民自願捐獻器官案例4080例,捐獻大器官11200多個,居於全球第二。2017年公民自願捐獻器官5135例,臨床完成1.6萬個器官移植。(中國新聞網)☉2.04:廣東省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全面建立,全科醫生培養力度不斷加大,全省每萬常住人口全科醫生數達到2.04人。(金羊網)
  • 為給病人做手術 重慶醫生「DIY」了一個臨時手術室
    而為了他的病,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醫生們還DIY了一個全國少見的臨時複合手術室。男子雙腿無力只能坐輪椅 病因卻在脊髓裡馬躍回憶,自己的病是從兩三年前開始的,最開始是沒來由的腰膝酸軟,即使休息了很長時間也難以恢復,用藥物治療也收效甚微。
  • 用遙控車送患兒進手術室!濟南「美小護」創作暖心漫畫故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程凌潤為了讓患兒放鬆做手術,多地醫院用遙控玩具車送他們進手術室。其實,濟南市一家醫院在三年前就已經推出了類似暖心舉措,而且該醫院一位護士還根據這一場景創作了一組暖心的漫畫故事。九幅漫畫講述患兒手術過程「爸爸媽媽說醫生叔叔要給我做一個小手術,並鼓勵我要堅強勇敢。可是我心裡直打鼓,做手術會很疼嗎?那個做手術的地方在哪裡?」在漫畫故事《王小寶的奇妙之旅》中,5歲的王小寶以「第一人稱」的視角,圖文並茂地講述了從術前準備到進入手術室、進行手術、醒來等整個過程。
  • 為科技大咖點讚 | 何曉順教授:我的戰場在手術室
    其中,「腹部多器官移植及器官聯合移植的技術創新與臨床應用」技術獲得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17年,他以全球首創的「無缺血」器官移植技術,實現了「冰凍」器官移植向新鮮器官移植的跨越,被譽為「有望重構器官移植的理論與技術體系,將該學科的發展帶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 村垣善浩成功研發智能手術室SCOT
    手術臺、內窺鏡、麻醉器械等手術室內的各種器械全部聯網,以最佳形式共享術中所有數據,協助醫生做出術中決策——這,就是日本2016年推出的首個智能手術室SCOT(Smart Cyber Operating Theater)。因其具有革新性,SCOT一經推出,便成為日本醫療界關注的熱點話題。而主導研發這個智能手術室的,正是日本乃至全球知名的腦神經外科名醫——村垣善浩教授。
  • 寶寶內臟掛肚皮外 為廣西首例坎特雷爾五聯徵患者-廣西新聞網
    可憐寶寶 內臟掛在了肚皮外這是廣西首例坎特雷爾五聯徵患者,目前已實施手術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訊(記者 徐哲) 3月15日上午10時,出生不足一個月的朱姓寶寶,躺在自治區婦幼保健院新陽院區新生兒科的育嬰箱中正在酣睡,軀幹仍包著一大塊紗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