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東區老商圈咋成了明日黃花?

2021-01-10 人民日報海外網

Forever 21在臺北東區的門店大門緊閉,空空如也。

「看,這就是臺北知名的江浙菜餐廳永福樓所在地。從永福樓撤店至今已經兩個月了,但店面依舊空置待租。作為臺北曾經最紅火的商圈,東區如今是明日黃花啊!」4月下旬的一天,當記者路過永福樓門前時,臺北市民賴先生長嘆一聲後這樣表示。

臺北東區,指的是臺北20世紀60年代以後發展起來的商圈,範圍大致在捷運(地鐵)忠孝復興站、忠孝敦化站附近,集中了太平洋SOGO百貨、頂好商圈和明曜百貨等,是臺北重要的商業中心。但如今,這些卻頻現關店潮,店鋪空置率高。這是為何?

空置率急劇上升

站在永福樓前,記者打量了下周圍的環境:這裡距離忠孝復興站僅百米左右,毗鄰遠東SOGO百貨,屬於東區商圈核心區。但如今,原為餐廳的二樓、三樓已人去樓空,一樓的臨街店面也大門緊閉。

沿著忠孝東路前行,記者來到美國時尚品牌Forever 21的店面所在地。這家店在3月底關門歇業,也意味著這一品牌退出了臺灣市場。透過玻璃櫥窗,記者看到的只有商家撤店前掛出的「銷價」招牌,以及凌亂擺放的各種貨架。很難想像,這裡曾經人潮湧動。

選擇撤離臺北東區的不只有這兩家店。近期以來,葡吉小廚、SASA美妝店、韓國服飾SPAO、日藥本鋪、Swatch表店、糖朝港式茶飲等紛紛離開東區,「店鋪到期,折價出售」「店面招租」等字樣在商圈裡頻繁出現。

從事房地產諮詢業務的戴德梁行分析指出,2019年第一季度,東區的忠孝商圈店鋪空置率高達12.5%,居臺北市各大商圈首位。反觀中山南京商圈僅4.7%,站前商圈與西門商圈更維持在3%以下,差別顯而易見。根據瑞普萊坊(臺灣不動產中介公司)市場研究暨顧問部調查顯示,今年第一季度與2017年第四季度相比,東區實質關店數量翻倍增加。若再加上Forever 21在第二季度退出該商圈,東區短期內出租率斷崖式滑落的現象仍會持續。

高房租難以承受

「東區的衰落既有臺灣整體經濟環境不景氣的原因,也有自己的問題。不然為何信義商圈和西門町依舊火爆?」臺北市某房屋中介資深從業者陳柏鈞認為,東區衰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潮衰退的同時房租還居高不下,店家無法承受只能選擇離開。

據島內房屋中介業者調查,如以臺北捷運公司2014年至2018年捷運站進出人次計算,東區忠孝敦化與忠孝復興2站分別衰退6.6%與7.4%;與此相反,捷運市政府站增加8.9%,觀光客居多的西門町站增加15.7%,顯示東區人潮已大幅下降。

陳柏鈞說,此前東區顧客多,房價也水漲船高,前兩年更是接近峰值。而新近買入店鋪的很多買家本身已投入不小成本,因而亟須從房租裡找「回報」。這就是店租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在過去,因為客流量大,商家並不太介意高房租,因為收入足以負擔相應成本。但如今由於客流量變少,店家便有些入不敷出。

例如位於東區的金礦咖啡一個月租金高達80萬元(新臺幣,下同),一杯黑咖啡的價格為55元,店家每個月必須賣1.45萬杯才付得起租金,再考慮原料、人力與水電成本的情況,經營壓力甚為沉重。因為上述原因,金礦咖啡選擇在租約到期後關掉東區的門市店。類似例子不一而足。

迷茫中尋找出路

自從知名店鋪不斷撤離東區,臺北市各界人士都在呼籲「救東區」,要重振商圈。但具體如何實施,目前尚無定見。

為了振興商圈,臺北市政府相關部門推出「忠孝東區振興計劃」。但細看內容發現,裡面不過是加強商圈廣場照明、劃設綠色人行道鋪面、活化使用廣場及附近公園等小修小補的內容。臺北市議員汪志冰表示,這些措施「治標不治本」,現階段最急迫的問題是如何活絡商圈,不要以高房租打翻一船人,畢竟這裡的百貨商店和一些商家生意還不錯。商圈沒落一旦形成「破窗效應」,後果不堪設想。

針對臺北市長柯文哲提出「擬針對店面或房屋空一年以上,課徵3.6%的空屋稅」的做法,臺北市議員洪健益指出,用懲罰性的徵稅手段來降低空屋率,藉以強迫房東以降價或其他手段增加店面出租率,這不是個合適的政策。振興商圈應更多思考如何整體提升商圈競爭力、做出差異化特色。

有臺灣網友指出,東區想要振興,借鑑「他山之石」很重要。例如永康商圈,為何多年來保持500多家店鋪「零空置率」的滿租狀態,甚至店家想進駐還要排隊。在那裡,商家和房東可以良性互動協商房租、商家入駐前需要通過「具有差異化競爭力」的評估,甚至店主還會提供代收包裹等暖心服務。反觀東區,又符合哪一條呢?( 本報記者 柴逸扉 文/圖)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4月26日 第11 版)

原題:房租高企人潮散 近期出現關店潮臺北老商圈咋成了明日黃花

相關焦點

  • 臺北東區商圈沒落 房東5年慘賠950萬新臺幣
    臺灣景氣持續探底,臺北東區黃金店面光環不再。圖為臺北東區不少店面進行封館拍賣或等待出租。(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2月12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北東區店面近年頻爆關店出走潮,就連在此開業超過40年的老字號江浙餐廳「永福樓」也確定於2月24日歇業。臺北東區過往榮景已不復見,據實價登錄資料顯示,臺北市延吉街鄰近東區的一間81平米店面,屋主持有5年認賠950萬元(新臺幣,下同)出場,創下東區周邊少見的店面賠售案例。
  • 臺北東區商圈沒落又一10年老店關張 網友:市長不該檢討嗎
    臺北東區商圈沒落又一10年老店關張 網友:市長不該檢討嗎 2019年03月01日 13:3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3月1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近日,臺北東區又一家10年老店悄悄熄燈。開在忠孝東路四段的漢堡王,緊鄰地鐵出口,但隨著商圈沒落,人潮減少,業者稱業績已不敵租金,因此選擇出走。但到底東區該怎麼救,臺北市長柯文哲日前提出考慮開徵空店稅,但專家卻認為這只會讓東區更慘,還不如學學韓國瑜,多發展城市營銷。
  • 臺北東區淪為最貴鬼街 網轟柯p不及韓國瑜
    臺北東區店面租金飆高,店家紛結束營業止血。(資料照片/林宜靜攝)    華夏經緯網1月31日訊:據臺灣媒體《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北東區SOGO商圈過去熱鬧繁榮景象已不見,不少餐飲業者因租金高漲相繼關店,如SWATCH臺灣唯二的形象概念店去年結束營業止血,而開業逾10年的義式餐酒館Trattoria di Primo復興店,於去年6月對外宣布租約到期而決定結束營業。
  • 臺北市東區地下街5成店家爆「出走潮」
    臺北一級商圈東區店面空置率創逾20年來新高,忠孝東路四段店麵店租已有調降趨勢,如先前跑到後巷的快餐業者「頂呱呱」也趁著這波店租調降回到大馬路上。然地鐵東區地下街租金反而大漲,傳房租比過去高5成,店面還要幫忙負擔16萬(新臺幣,下同)的地下街公共裝潢費,讓過半承租店家無法續約,醞釀要關閉或出走。
  • 「明日黃花」與「明日之星」
    「明日黃花」與「明日之星」作者:陳益林在900多年前,蘇東坡在《九月次韻王鞏》一詩中那次瀟灑的揮毫,留下了「相逢不必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的詩句。可惜他的後輩們大多不怎麼讀書,卻偏喜歡附庸風雅,一不小心就將「明日黃花」掉包成「昨日黃花」。於是一切過時的或無價值的東西統統叫作「昨日黃花」。黃花錯拾,一時紛紛,大有假作真時真亦假之勢,真應了王朔那句話——無知者無畏!終於有有識之士拍案而起,挺身而出,引經據典,力批眾謬,還「明日黃花」以本貌。
  • 景氣蕭條 臺北東區「老字號」永福樓將歇業
    臺北市東區商圈的名店永福樓傳出即將歇業的消息,凸顯出東區商圈沒落、景氣蕭條的現況。(鄭任南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北市老字號江浙餐廳「永福樓」27日傳因不敵租金壓力,春節後熄燈打烊,2月24日預計為最後營業日。「永福樓」位於臺北市忠孝東路四段、營運40年,曾經風光一時,只是,美好的過往卻因每個月至少得收入超過300萬(新臺幣,下同)才能打平的營業額,長期的虧損讓經營者忍痛收攤。該店官網上打出的「老師傅的手藝,新時代的質量」字樣,格外讓人感傷。
  • 「明日黃花」的明日是哪一天
    2017年7月17日《新民晚報》中有一篇名為《從「七月流火」說起》的文章,文中解釋「明日黃花」時寫道:「形容事物過期凋零,當用『明日黃花』」明日黃花,出自蘇軾《九日次韻王鞏》:「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碟也愁。」明日,我們也終將老去。
  • 到底是「明日黃花」還是「昨日黃花」呢?
    今天呢,說一下「明日黃花」這個詞。其實這個詞很容易說成「昨日黃花」。因為這個詞的原意是說重陽過後菊花逐漸枯萎,比喻意是說過時了。既然過時了,正常思維習慣,用「昨日黃花」不正好嗎?可查閱典籍後大峰才知道,這個詞還真不能用「昨日黃花」。這個要從蘇軾的 《九日次韻王鞏》的詩說起。九日次韻王鞏宋 蘇軾我醉欲眠君罷休,已教従事到青州。
  • 到底是「昨日黃花」,還是「明日黃花」?不要再用錯了!
    到底是「昨日黃花」,還是「明日黃花」?不要再用錯了!成語:「明日黃花」還是「昨日黃花」?許多人一用就錯!「人老去西風白髮,蝶愁來明日黃花。」為何是「明日黃花」?人老去西風白髮,蝶愁來明日黃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點寒鴉。詩題中的「九日」,指的是農曆九月初九,為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的重陽節。重陽節這天,古人素有登高望遠懷鄉思親的習俗。唐代詩人王維在某個重陽,就寫了下著名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臺北東區租客大逃亡 每100間店面15間沒人要
    中國臺灣網4月2日訊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北東區繼年初知名餐館永福樓吹起熄燈號後,關店的骨牌效應受到關注。
  • 綜述:臺北東區店面空置率創新高 因應之道受關注
    中新社臺北4月22日電 臺灣房屋中介機構最新統計顯示,臺北市東區今年第一季度店面空置率達15.6%,創歷史新高。與2017年第四季度空置率6.4%相比,短短一年多時間,該區域關店數量翻倍,引發外界關注。臺北大稻埕迪化街商圈尚存一些老字號茶行。
  • 臺北東區再爆倒店 專家:不死光無法重生
    中國臺灣網4月17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北東區店面近年頻爆「關店出走潮」,繼Swatch、SUPERDRY、漢堡王、Forever21、永福樓、糖朝歇業後,最近又傳出,開設近5年的韓國保養品牌innisfree也即將在7
  • 「明日黃花」什麼意思?來自蘇軾的趣詩,讀懂再不會說成昨日黃花
    本期要和大家說的也是一個常被用錯的成語,叫做「明日黃花」。很多人不但理解錯了還經常亂用,將它說成了「昨日黃花」。其實古代從來沒有「昨日黃花」的說法,這不過是大家誤解「明日黃花」的意思後衍生出的一個錯詞。那麼」明日黃花「到底什麼意思呢?其實這個成語出自蘇軾的七言律詩《九日次韻王鞏》,只要讀懂了這首詩就再也不會說成是」昨日黃花「了。
  • 「昨日黃花」還是「明日黃花」,這個成語你用對了嗎?
    昨天偶見自己寫的一篇文章有讀者好心留言,「昨日黃花」使用錯誤,應該是「明日黃花」,該讀者雖然沒有責難,但是也是殷切希望作為文化領域的創作者,儘量精益求精。因為,倘等到「明日」,重陽已過,不但人觀之無趣,恐怕飛舞的彩蝶看了那過時的菊花也會犯愁的。這,就是人們熟知蘇大學士的所謂「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之名句。後來,大家便將「明日黃花」作為一個固定詞組(成語),用來表示事情已「過期」之意。
  • 從「明日黃花」想到傳統習俗
    有一個成語叫「明日黃花」,比喻過時或無意義的事物。從這個成語的起源看,其中的「明日」並非通常意義上的明天,而特指重陽節後一日;「黃花」,指菊花。原意指重陽節過後再插菊花就過時了,就像中秋節後再送月餅就失禮了一樣。後多比喻已失去應時作用的事物。
  • 到底是「明日黃花」還是「昨日黃花」?來聽聽當代兩位專家的解讀
    詞中「明日黃花蝶也愁」句,曾聽到不少人誤為「昨日黃花」。記得在第三季詩詞大會的第九場比賽上,就出現過東坡先生的這闕詞。當時的點評嘉賓酈波老師曾這樣點評:「明日黃花」大家老以為是「昨日黃花」。其實蘇東坡寫的是「明日黃花」。意思是說過了重九之後,大家都不去管菊花了,連風都不去理他了。
  • 「明日黃花」和「昨日黃花」到底有何區別?很多大學生都理解錯了
    這個詞出自北宋豪放派大詞人蘇軾的詞《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另外蘇軾的另外一首詞《九日次韻王鞏》「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中也提到了「明日黃花」。在宋代胡繼宗的著作《書言故事·花木類》也曾對「明日黃花」這個詞有過注釋,胡繼宗對「明日黃花」的解釋是「過時之物,曰明日黃花」,意思很明確,就是過時或者過氣的東西,稱為「明日黃花」。舉個例子說:「這些新聞早已是明日黃花,根本沒有報導價值」,意思很明確,就是說這些新聞過期了,沒有報導的價值和意義了,就不用再報導了。
  • 「昨日黃花」和「明日黃花」這兩個詞有什麼區別?很多人都搞錯了
    我們時常聽人說,XX事物已經過時了,是昨日黃花了。又有人說,你看那個女人,年輕時多好看啊,現在也老了,是明日黃花了。這就讓人感到奇怪,怎麼這兩個詞長得這麼像,「昨日黃花」和「明日黃花」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昨日黃花」是「明日黃花」的文盲版,這就跟有人把「閾值」寫作「閥值」一樣。正確版本只有「明日黃花」一個詞,出自蘇東坡的詩。《九日次韻王鞏》我醉欲眠君罷休,已教従事到青州。鬢霜饒我三千丈,詩律輸君一百籌。聞道郎君閉東閣,且容老子上南樓。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 成語知識|「明日黃花」,並非「昨日」!
    「明日黃花」常用來比喻過時的事物。有些人對這個詞一知半解,以為「昨日」才代表過去時,用「昨日黃花」才能比喻過了時的事物。所以,在平時我們經常看到有人錯把「昨日花」當「明日黃花」。可是,「昨日」與「明日」一樣嗎?這一字之差,意義卻有了很大的不同。
  • 「昨日黃花」和「明日黃花」,這兩個詞語有什麼區別?
    就比如「昨日黃花」和「明日黃花」這兩個詞從字面上看,兩詞之間只有一字之差,而且都有「黃花」二字,注意此處黃花並不是指黃花菜而是指超凡脫俗的菊花。看似區別不大的兩詞卻大有不同,因為昨日黃花這詞本就不存在,是後人對明日黃花的誤用,所以昨日黃花一詞雖然現在很多人在用,本身其實毫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