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蒙戰爭山城遺址 自貢正式啟動「虎頭城」考古調查工作

2020-12-18 中國社會科學網

  11月26日,四川省自貢市正式啟動對宋蒙戰爭山城遺址、與重慶合川釣魚城齊名的「虎頭城」考古調查工作。據悉,此次考古調查,除了對虎頭城遺址現場進行全面詳細勘察,還將對其邊界範圍、遺蹟遺存實施考古勘察,最大限度地保護原構件及原有歷史文化信息。

  據介紹,此次調查工作為期3個月,將從虎頭城遺址的基本情況、遺蹟分布、環境現狀、歷史文化、存在的問題、保護利用建議意見等方面開展。12月9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跟隨考古調查組專家一行前往自貢市富順縣懷德鎮,現場探秘「虎頭城」。

  建於南宋 /

  山形如虎蹲踞江邊 內外城有功能分區

  虎頭城址位於自貢市富順縣懷德鎮虎頭村2組,建於南宋,瀕臨沱江。因山形像一隻盤踞的老虎,取名虎頭山,修城建寨後常稱虎頭城。《民國富順縣誌》這樣描述:「山石崛壘,蹲踞江邊,下有洞口,吞吐雲氣,如虎形」。

  自貢市古蹟遺址保護協會工程師李華禮介紹,據有文字可查的史料記載,虎頭城建於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最初是老百姓生產生活的寨子,被稱作虎頭寨。

  李華禮告訴記者,虎頭城分為內城和外城,山上為內城,山腰和山下為外城。據初步考證,內城城牆蜿蜒達1.5公裡,城內佔地面積50餘畝,合約4萬平方米;而外城城牆長度暫無準確考證,不過其佔地面積估算有兩個內城大小。在當時,內城房屋錯落有致,用於百姓起居生活;內外城之間是街市和田土,商品貿易、勞作生產均在此;外城以外則是自然環境和部分田土。「現在看來,內城就是住宅小區,外城就是小區外的商業街」。

  現場探秘 /

  城牆護欄蜿蜒30餘米

  部分城牆掩埋泥土中

  12月9日,陰雨天,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跟隨自貢市古蹟遺址保護協會「虎頭城」考古調查組專家一行到達懷德鎮虎頭村境內。

  如今的虎頭城已是人跡罕至,只剩下不到10戶村民居住在此。走過坡道,即是西城門和城牆。西城門深約5米,高3米多、寬近2米,若不是專家告知內側牆上刻有「古虎頭城」四個字,著實難以辨認;城門外側的兩端分別鑿有多個圓形凹槽。李華禮介紹,這是內城城門之一,凹槽是用來放擋門柱的,正是當時的戰略考慮,需要多根擋門柱來加固城門,抵擋外侵。

  虎頭城的內城牆則從該城門左右兩側延伸拉開,如今能見到的只有現場的一小部分,其餘的城牆已經被泥土掩埋了。城牆外側是高一二十米的峭壁。城門上方的城牆護欄保存相對完整,由條石加工堆砌而成,蜿蜒30餘米。

  穿過城門是下坡。「下面就是內外城之間的街市。」李華禮介紹,綜合前期勘察的資料可以確定,當時的老百姓穿出城門,沿著石板路下行50餘米就來到了街市。街市上有商鋪、有作坊,分布在石板路兩側,再往外便是耕作的田土。

  阻遏蒙軍 /

  宋蒙戰爭軍事要塞

  堅守抵抗長達10年之久

  據史料記載,公元1235年,蒙古貴族發起了對川陝四路(今四川)的軍事徵服戰爭,試圖奪取四川,然後順長江而下消滅南宋王朝。然而,在四川,蒙軍遭到了長達40餘年的抵抗。公元1243年,南宋軍事統帥餘玠臨危受命,任四川安撫制置史,並採用「依山為壘,設險守蜀」戰略,要求沿長江、嘉陵江、岷江、沱江等水系,建立山城寨堡防禦體系,抵禦蒙軍。

  公元1265年,富順監遷至虎頭城,據險堅守。此時,四川大部分地區已被蒙古佔領,惟嘉定、瀘州、富順、合川等地尚未陷落。富順虎頭城堅守抵抗長達10年之久。

  2019年,虎頭城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啟動考古 /

  力爭與釣魚城等

  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經過前期的資料收集和多次實地走訪考察,今年11月26日,虎頭城考古調查工作正式啟動,由具有國家考古發掘領隊資質的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員彭光照為領隊。

  彭光照介紹,此次調查工作為期3個月,目前已經基本完成了邊界範圍覆核、城門、縣衙、炮臺等10餘處遺蹟定點;接下來將進行電子繪圖、地質斷代、遺蹟復勘等具體工作。

  自貢市古蹟遺址保護協會秘書長李玉告訴記者,這次是自貢市首次自主開展的考古調查工作,最終會形成一份詳細的調查報告,為下一步的考古發掘工作提供科學依據和基礎準備,並力爭與重慶合川釣魚城、瀘州神臂城等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打下基礎。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袁偉

相關焦點

  • 現場直擊|「抗元名城」虎頭城考古調查啟動 曾與釣魚城齊名,城牆...
    11月26日,四川省自貢市正式啟動對宋蒙戰爭山城遺址「虎頭城」的考古調查工作。據悉,此次考古調查,除了對虎頭城遺址現場進行全面詳細勘察,還將對其邊界範圍、遺蹟遺存實施考古勘察,最大限度地保護原構件及原有歷史文化信息,為下一步的考古發掘工作做準備,並希望為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力爭與重慶合川釣魚城、瀘州神臂城等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打下基礎。
  • 四川宋蒙古城距離申遺還有多遠
    ●龐大的山城防禦體系,既是戰爭史上的偉大壯舉,也是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上帝折鞭處」,重慶合川釣魚城。這座古城,因為宋蒙戰爭時蒙古大汗蒙哥陣亡於此,在世界軍事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8年前,釣魚城納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如今正在申遺道路上大步邁進。
  • 重慶5年完成考古項目391項 將建三峽考古遺址公園群
    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供圖中新網重慶12月11日電 (記者 鍾旖)記者11日從國家文物局組織的「文物保護看基層」(重慶)主題宣傳活動中獲悉,「十三五」期間,重慶考古工作進一步鞏固與強化了三峽後續考古、主動考古、基建考古「三箭齊發」的總體態勢。該市未來將抓好考古大遺址保護與活化,其中包括加快三峽考古遺址公園群建設,預計「十四五」期間將基本完工。
  • 重慶5年完成考古項目391項 將建三峽考古遺址公園群_新聞中心_中國網
    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供圖中新網重慶12月11日電 (記者 鍾旖)記者11日從國家文物局組織的「文物保護看基層」(重慶)主題宣傳活動中獲悉,「十三五」期間,重慶考古工作進一步鞏固與強化了三峽後續考古、主動考古、基建考古「三箭齊發」的總體態勢。該市未來將抓好考古大遺址保護與活化,其中包括加快三峽考古遺址公園群建設,預計「十四五」期間將基本完工。
  • 白帝城遺址挖出千年鐵雷!
    白帝城考古遺址中發現鐵雷   白帝城位於奉節縣瞿塘峽口的長江北岸,自古以來被視為東控荊楚,西扼巴蜀的兵家必爭之地。這裡先後建立過扞關、江關、白帝城、夔州都督府、夔州路、瞿塘關等軍事堡壘性質的重鎮,在宋蒙(元)戰爭時期,白帝城的軍事地位極其重要,為「川中八柱」之一。
  • 奉節白帝城遺址發現的這一處布局很完整
    目前,奉節白帝城遺址考古挖掘在子陽城皇殿臺,發現了宋蒙戰爭山城防禦體系中,布局保存最完整的甕城,為川渝地區宋蒙戰爭時期的軍事防禦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子陽城皇殿臺遺址,是白帝城陸路防禦體系中的一個制高點,可以俯瞰夔門和白帝城,是南宋白帝城的軍事指揮中心。今年5月,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聯合中山大學,啟動新一輪白帝城遺址考古挖掘工作。
  • 橫嶺埠遺址考古探勘啟動
    晚報訊 (記者 孔浩)近日,記者從市文物局獲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橫嶺埠遺址的考古探勘工作日前正式啟動。
  • 雄安新區文保考古工作啟動 首用遙感設備
    雄安新區考古首用遙感設備  雄安新區文保考古工作啟動,明年3月底完成新區文物調查專題報告  新京報訊 (記者黃穎)5月末,來自河北省文物部門,和中國社科院、中國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等處的文物專家,共同在雄安新區啟動了文物保護與考古工作。
  • 靈寶北陽平遺址 考古發掘正式啟動
    本報訊(記者尤黎明)9月26日上午,隨著靈寶市陽平鎮北陽平村一塬上響起一陣鞭炮聲,北陽平遺址考古發掘正式啟動。省市考古專家、文化廣電旅遊部門負責人及靈寶市有關領導、文物考古工作者、村幹部和群眾百餘人,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
  • 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啟動對無棣縣城角遺址考古勘探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近日,山東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啟動對濱州無棣縣城角遺址的考古勘探工作。遺址距無棣縣城 10公裡,距省會濟南市162.8公裡。 城角遺址地層堆積保存較好,文化內涵豐富而獨特,時代跨度大,發展脈絡清晰。其中「八稜錘(磚)」「二十四稜擂石」等武器遺存,對於研究宋元戰爭史提供了具有極其有價值的研究線索,填補了濱州市乃至魯北區域戰爭史(兵器)研究的空白。
  • 方堃、胡哲斐:浙江良渚古城遺址申遺程序已正式啟動
    方堃、胡哲斐:浙江良渚古城遺址申遺程序已正式啟動 2017年04月26日 08:54 來源:中新網杭州 作者: 字號 2017年04月26日 08:54 來源:中新網杭州 作者: 關鍵詞:遺址;古城;世界文化遺產
  • 廣元朝天啟動洞穴考古調查 發現疑似古人類牙齒化石
    鄢懷林 四川在線記者 燕巧12月18日,記者從廣元市朝天區文物保護管理所獲悉,該區於今年10月份開始,在全市率先啟動了川北片區史前人類洞穴遺址考古調查工作,對朝天區全域洞穴展開了全面的考古調查。目前,考古調查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 吉林省圖們市磨盤村山城考古確認為金末東夏國南京故址
    工作收穫  為了準確認識磨盤村山城的年代、性質和空間布局,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於2013-2020年對磨盤村山城連續開展了8年的主動性考古發掘工作,累計發掘面積6405平方米,勘探範圍超過20萬平方米,調查範圍達20平方公裡,現將工作收穫簡要介紹如下。
  • 石峁遺址的考古發現與研究綜述
    本文回顧了石峁遺址的發現歷史及考古調查、發掘收穫,對研究進展及取得的成果進行了述評,重申了考古發掘、文物保護與展示利用三結合的大遺址工作模式,以期反思不足,進一步推動石峁考古及文物保護工作走向深入。
  • 釣魚城之戰——蒙古滅宋戰爭的全面瓦解
    從公元1234年宋、蒙聯合滅金,南宋出兵欲收復河南失地,卻遭蒙軍伏擊大潰,到公元1235年,蒙軍在西起川陝、東至淮河下遊的數千裡戰線上同時發動對南宋的大規模攻勢,導致宋蒙戰爭全面爆發。恰巧,就在宋蒙戰爭戰況激烈時,蒙古窩闊臺大汗身死,四川、京湖、兩淮等三大主力戰場的蒙古高層紛紛北撤投入到激烈的皇位博弈中去。一時間,各大戰場的壓力驟減,南宋迎來了寶貴的修整時機。公元1242年,宋理宗決定派遣在兩淮抗蒙戰爭中戰績頗著的餘玠入蜀主政,以扭轉四川的頹勢,鞏固長江上流防線。
  • 首都師範大學臨淄東古村北遺址田野考古工作圓滿結束
    原標題:首都師範大學臨淄東古村北遺址田野考古工作圓滿結束
  • 新店古城遺址公園設計啟動
    此處在1985年文物普查時被發現,被稱為新店古城遺址,又稱閩越城遺址,分內城和外城,內城建於戰國晚期,外城擴建於漢初。昨日,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新店古城遺址公園的設計本月啟動,將按照國家遺址公園的標準進行建設。 據文物部門介紹,新店古城遺址於2001年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東至城外60米,西至巖溪(北段為城外100米),北至城外100米,南至新店小學後圍牆。
  • 當考古遇上「黑科技」——江口沉銀遺址考古秘辛
    新華社成都5月4日電 題:當考古遇上「黑科技」——江口沉銀遺址考古秘辛  新華社記者童芳  繪製3D藏寶圖、金銀文物上演變形記、文物在水下300多年的運動軌跡……江口沉銀遺址考古發掘領隊劉志巖近日告訴記者
  • 保靖四方城遺址重要考古成果首次集中發布
    本報訊(記者 龍 堯)日前,湘西州田野考古基礎知識培訓班暨四方城遺址保護利用座談會在保靖縣舉行,座談會上首次集中發布了保靖縣四方城遺址重要考古成果,並就四方城遺址的保護及利用進行深入座談。副州長李平,州文旅廣電局及保靖縣相關負責人參加座談。
  • 韓國慶州考古遺址之旅
    考古公園內用鐵柵欄將發掘區與行人通行的道路阻隔開,但兩者的距離非常接近——事實上,供遊客通行的道路就在最外側的探方旁,而公園內還建有專門供遊客觀察考古工作、視野極好的觀景平臺。這些措施可使參觀者親眼目睹考古人員的工作狀況,既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又不至於幹擾正常的考古工作。(圖11、圖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