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鳳凰藍寶石這款豆子從杯測到衝煮,它的花香、莓果、甜感都很不錯,今日用幾種不同的衝煮器具來手衝這支豆子,看看會有什麼不同。
哥斯大黎加火鳳凰莊園藍寶石咖啡豆
哥斯大黎加位在中美地峽,同時受到太平洋、大西洋洋流與海風對氣候的調控作用,境內許多海拔達2000米的高聳火山,擁有肥沃火山灰、溫和適宜的氣溫,及穩定豐沛的雨量,都是咖啡成為哥斯大黎加主要農產品的因素之一。
火鳳凰莊園位於中央山谷咖啡產區,該產區是哥斯大黎加最早栽種咖啡的區域。雨量適中,年均溫才19℃,加上海拔高,因此豆質硬香氣足、順口、高酸度,豆體飽滿,香味濃鬱。
火鳳凰莊園位於中央山谷Poas火山的丘陵地帶,是中南美洲很早開始進行蜜處理及日曬咖啡的咖啡莊園,同時耕作方式採用的是有機栽植,能夠保護環境的平衡和家人的健康,這是莊園主的信念。
這款藍寶石咖啡豆採用的是日曬處理法。日曬處理法是是咖啡豆最古老、最原始的處理法, 將採收的咖啡果實直接晾曬,直至含水率12%,最後去除果皮果肉,經過日曬處理法的豆子酸度甜度明顯。
前街咖啡烘焙建議
為了使哥斯大黎加火鳳凰藍寶石能保留豐富的水果風味和甜感,前街咖啡烘焙師採用中度烘焙的方式。
烘焙機楊家800N(烘焙量300克)
入豆溫:170℃
轉黃點:5』40』』 151.6℃
一爆點:9』00』』 183.9℃
一爆後發展2』05』』 195℃
使用不同衝煮器具
衝煮參數儘可能保持一致:粉量15克,中細研磨(BG 6K,中國標準20號篩網通過率80%),水溫90℃,粉水比1:15
衝煮手法上,採用的都是分段式萃取手法,30克水悶蒸30秒,小水流繞圈注水至125克後分段,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繼續注水至225克停止,(悶蒸開始計時)萃取時間為2分鐘。
【鑽石杯】
鑽石濾杯的設計,採取鑽石切割面的設計,中心大圓孔的錐形。鑽石狀的紋路可以使流速更均勻;濾杯的中心大圓孔的設計可以增大流速,一定程度上彌補萃取的不均勻性,再加上鑽石濾杯與濾紙的貼合度較強,排氣路徑多,鑽石濾杯的水流路會快些,這樣更能表現這支豆子的花香明顯和層次感。
風味:整體花香和甜感明顯。入口是莓果、熱帶水果、蜂蜜、尾段湧現可可和黑糖風味,口感清甜。
【Kalita梯形濾杯】
Kalita梯形濾杯,又稱「扇形濾杯」或「臺形濾杯」。Kalita梯形濾杯的杯壁上肋骨比較多,呈直線分布,肋骨間距一致,可以增加濾紙與濾杯之間的空隙,提高水流的速度。Kalita梯形濾杯的底部是平的,底孔較小,致使流速較慢,能夠形成浸泡的功能。
風味:整體的花香和發酵酒香較突出,入口是桂花香、熱帶水果尾段有莓果,口感順滑厚實,回甘持久。
【Hario V60】
Hario V60濾杯的底部是一個大的出水孔,內部的肋骨是有弧度的呈漩渦結構分布著的,從底部一直延伸到頂部,這就使得咖啡的流速會比較快,但同時其肋骨是彎曲著的,所以又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咖啡液的流速,增加咖啡粉的萃取,這樣可以更好地展現豆子的風味層次和花香。
風味:整體花的香和回甘明顯,入口有草莓、熱帶水果、發酵酒香、尾段蜜糖、可可。
【蛋糕杯】
蛋糕杯又叫做波浪濾杯,波浪濾杯的底部是三個孔,平整的設計讓水流均勻,也不像錐形的流速這麼快,蛋糕杯利用濾紙的摺痕取代導流溝槽的特殊設計,不直接貼合濾杯,減少了紙和濾杯直接接觸的面積,也創造了最大的萃取面積,可以幫助萃取集中,熱水能夠平均且流暢的滴濾而下,使咖啡萃取更加順利;一方面也能減緩降溫的速度。
風味:整體口感順滑、厚實,入口有草莓、熱帶水果、薄荷、尾段有蜜糖、發酵香氣和可可風味。
總共衝煮了這幾個器具,鑽石杯或Hario V60會比較突出藍寶石咖啡豆的花香和莓果調性,而蛋糕杯或者kalita梯形濾在風味上的呈現則偏向醇厚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