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艱辛與苦難,成就了後來的何賽飛!

2020-12-16 橙子吃撐了

何賽飛在明星堆裡並不算耀眼,卻總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何賽飛在演藝圈裡雖然不是大紅大紫,但她塑造的形象總能讓觀眾過目不忘。

何賽飛曾經出演過張藝謀執導的《大紅燈籠高高掛》,陳凱歌執導的《風月》,李少紅執導的電影《紅粉》中的一些角色,被一些人詼諧地稱為「戲精」,她在演藝圈和觀眾那裡很有人緣,一些人是因為她出演的光彩照人的角色而對她著迷,一些人是由於崇拜她而喜歡上了她所出演的不同角色。

在一些影視劇裡,何賽飛由於將一些深宅大院裡風情萬種的舊式女子刻畫得活靈活現,因而有「姨太太專業戶」之稱,然而電視劇《老馬家的幸福往事》中,她飾演的馬一毛的妻子胡根娣的角色,卻又讓人們眼前一亮,完全出乎觀眾以往的印象。

演員只有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地觀察生活,在平日裡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和感受,演出時才能迅速融入角色,何賽飛對電視劇《老馬家的幸福往事》劇本中規定的情境進行了再度創作,這些都為片中的主人公增添了光彩和深度,比如老馬去世的一段戲,黃包車在去接老馬小兒子的路上,老馬躺在胡根娣的懷裡快不行了,在老馬奄奄一息的時候,何賽飛用盡全身力氣拼命喊叫,不許老馬閉上眼睛。

何賽飛的生活積澱不是一種簡單的經歷和閱歷的疊加,而是她多年來堅持用心去觀察生活,下意識地品味生活的結晶,因此無論什麼角色只要她一接手,那麼劇本裡的角色就會生動自然地走入人們心中。

她從小百花越劇團出道時就見慣了掌聲和鮮花,轉行演電影電視劇後更是人氣大增備受矚目,在眾人的眼裡早已名利雙收的何賽飛無疑是幸福的,她說幸福只是一種感受,何賽飛對於幸福的透徹理解和深切感受是基於她童年時內心裡對於家庭幸福的一種極端的渴望。

在她5歲那年,父母親離異,何賽飛跟著被下放到農村的父親一起艱難度日,在最需要母愛的時候她失去了母愛,父親還要在農村幹所有男人們必須幹的活和不願意幹的活,比如開山打石,捕魚捉蝦,比如抓藥打針,開小店,做裁縫等等。

只有這樣他才能掙出父女兩人少得可憐的生活費,另外他還要負擔何賽飛母親治病的錢,這段艱難的生活經歷讓何賽飛很小就懂事了,何賽飛的父親下放之前在縣裡的文化部門工作,由於家庭出身問題遭到了牽連,全家的城鎮戶口也因此變成了農村戶口。

為了給妻子治病,何賽飛的父親變賣了唯一的住房和幾乎所有的東西,父母離異後父女倆租了間房子才得以安頓下來,一次父親拉著板車回來,因為太餓暈倒在了途中,這讓剛剛六歲的何賽飛下決心要學會做飯。

何賽飛那會兒上課的小學離他們的住處不遠,上午第二節課下課鈴一打她就跑回家燒飯,然後又跑回學校,而這時候第三節課已經開始上了一會了,下課後再回去燒菜,弄完後趕快跑過去把飯給父親送到鎮裡,只有六歲的何賽飛就在這種匆匆忙忙的節奏中度過了她的童年,飽嘗了生活的艱辛。

在何賽飛的印象中父親是個多才多藝的人,能拉會唱,寫一手好書法,文章很有文採,當時熟人還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小馬列」,但那時沉重的生活負擔幾乎把他壓垮,前途的無望,身體的每況愈下讓這個聰慧而敏感的男人變得脆弱和易怒,何賽飛記得當時自己挨過不少父親的打。

童年的艱辛和苦難成就了後來的何賽飛,讓她在影視表演中能夠左右逢源,父親想要改變艱難生活狀況的願望在何賽飛小小的心中漸漸地變成了一種動力,在父親的培養輔導下,何賽飛開始學習簡譜,學習樂器,學習唱歌,學習文藝方面的知識。

1982年,她憑藉著這種紮實的童子功,順利地考進了岱山越劇團當學員,這成為了她命運轉折的開始,當年何賽飛靠岱山越劇團的時候卻僅僅是為了能把戶口再遷回城市,能有份可以謀生的工作,能夠讓父親過得開心一點。

何賽飛參加舟山地區和浙江省越劇團匯演時得了一個學員獎,得到了老師們的好評,之後她被保送進了浙江藝術學校,在那裡何賽飛早晨五六點鐘就起床,到附近的黃龍洞喊嗓子、練身段,何賽飛的同學回憶起當時與她一起上學的往事,很多細節還歷歷在目。

由於當時浙江藝術學校有崑曲、京劇、話劇等各個門類的老師,何賽飛又是聰明好學勤學苦練的學生,因此她在那裡練就了良好的功底,後來何賽飛又拜張雲霞為師,學習張派的演唱風格。

何賽飛五歲那年父母親離異,她便跟著父親生活,姐姐妹妹跟著母親,姊妹們相互之間也就沒了聯繫,十幾年後,何賽飛在一個籃球場看人打球時卻與她的姐姐和妹妹不期而遇,多年不見已經有些生疏,但畢竟是同胞姐妹,三人相認後很快就恢復了親情。

那時妹妹夏賽麗還在上中學,不久舟山越劇團到各個學校挑演員,夏賽麗很幸運地初選入圍,到了複試前她趕忙找到姐姐給支招,複試後,夏賽麗直接到舟山越劇團當了演員。

何賽飛演花旦,夏賽麗演小生,當她倆參加浙江省越劇匯演時引起了轟動,當時的匯演其實是浙江省文化廳有意識地發現、選調演員,組建小百花越劇團的前奏,這個小百花越劇團的成員由於是從浙江各地越劇團調來的優秀青年演員,連跑龍套的都顯得年輕漂亮,個頭整齊、功夫出眾,比其它的劇團實力雄厚得多。

經過兩年的籌備和排練,小百花越劇團在香港演出時一炮打紅,後來小百花越劇團又輾轉東南亞和歐洲演出,在國外的演出達到了場場爆滿的程度,從這時起,何賽飛與妹妹夏賽麗開始正式演夫妻對手戲,何賽飛對於這份失而復得的親情非常珍惜,姐妹倆在臺下親密無間,在臺上配合默契如魚得水,夫妻對手戲一演就演了十幾年。

何賽飛的演技漸入佳境,她的命運也似乎因此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後來何賽飛主演的《五女拜壽》被拍成電影,她還因此獲得了長春電影製片廠的最佳女主角獎,這時的何賽飛只是一心一意地在越劇上下功夫,她也沒有料到自己後來會在影視劇方面卓有成就,而屬於何賽飛的故事仍在繼續。

相關焦點

  • 一代越女,當年粉黛,12張戲裝照,欣賞到了何賽飛的美麗傳奇
    何賽飛的人生中有三個輝煌,小百花初展頭角、影視圈如魚得水、中年丰韻依舊。年輕時的她青春活潑,超凡脫俗,韻味迷人,極富時代氣息;如今的她仍舊是清新亮麗,舉止優雅,充滿魅力,具有別致的時尚感。童年的何賽飛與父親相依為命。當年,她的父親主動下放到浙江岱山的海島後,家人變成了農村戶口。童年生活是很艱辛的,在岱山海島上,她的父親工作很苦,他會做手工藝,甚至上海島的山上採石。
  • 詹姆斯回憶童年:貧民窟裡母親艱辛,麥克裡蘭不配做自己的父親!
    談到現役聯盟第一人勒布朗詹姆斯,很多人都會想到他炸裂的球場表現和他17職業生涯取得的偉大的成就,詹姆斯憑藉他的出色表現,在全世界範圍內擁有無數的粉絲群體。但是如果關注過詹姆斯故事的球迷就會發現,詹姆斯的童年是多麼的艱辛和悽涼。老詹出生在貧民窟,美國一個不起眼的貧困小鎮,阿克倫小鎮,詹姆斯從小由自己的母親撫養長大,在詹姆斯的印象當中,他從來就沒有見過自己的父親,他也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他的親生父親是個不負責任的男人,他拋棄了這對貧窮的母子。
  • 高爾基的《童年》是一個時代的縮影,高爾基的童年因苦難而精彩
    高爾基的《童年》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在我們孩子童年時一定要讓他讀一讀《童年》,看看高爾基如何將苦難的童年過成幸福的樣子。很小的時候讀高爾基的《童年》不是因為選擇,是因為有什麼讀什麼。直到成年後我第一次踏上了俄羅斯那片土地,我才深刻體會到高爾基的《童年》的故事在我的人生中起了多麼大的作用!高爾基出生於俄羅斯,一個普通的木匠家庭,父親早世,高爾基是由外祖母撫養長大的。他11歲就出外謀生,飽經人世間的辛酸和苦難,20歲後開始在祖國各地流浪,並參加了秘密革命活動。
  • 《童年》:被稱為「巨嬰」的成年人,都放棄尋找苦難對人生的意義
    不斷被苦難劃出一道道傷的他,用探尋的眼光,尋找著生活中一個個治癒靈魂的方法。高爾基的靈魂無疑是強大的,他的一生受盡磨難,但從未向痛苦低頭。苦難成就了他,讓他得以寫出一部部膾炙人口的作品,作品中帶著他那強大的靈魂,讓人思考苦難對於成長的意義。高爾基自傳三部曲為《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 足跡|聽何賽飛講述新中國以來的梨園新曲
    大型專題片《足跡》通過對具有重大時代節點、反映新中國各方面建設成就和人民精神風貌的經典影片的梳理與回顧,以嶄新的當代視角、新老影人介紹訪談、影片外景地故事發生地重訪的形式,力圖勾勒新中國70年璀璨歲月的光影足跡,揭秘電影人不為人知的創作艱辛和幕後故事。
  • 白七爺的紅顏知己「楊九紅」何賽飛
    何賽飛,給螢屏中塑造了很多經典人物,從青蔥年少時的傾國傾城,到屏幕中的媽媽的慈祥。她經歷的過往,都是人生的裡程碑,她1963年出生,很多人對她幾乎都沒有太多的印象,因為她的年紀想對說大了些,不是現在的小孩子喜歡的藝人。
  • 「九姨太」何賽飛,因太美無人敢追,曾在節目中說:其實我很好追
    她將楊九紅這個角色演得活靈活現,一開始她心中是有愛的,後來淡了最後沒了。當她最後一絲希望被奪走之後,她生命也就走到了盡頭,再也沒有了堅持下去的理由。她還曾在張藝謀導演的《大紅燈籠高高掛》中飾演模樣俊俏的三姨太,雖然恃寵而驕但是本性其實並不壞。
  • 諾貝爾獎得主羅素:是童年時期的孤獨,成就了後來的我
    每一個頭銜,都是他人生成就的見證。羅素是一位世紀智者。縱觀他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出生貴族家庭,坐過牢,獲過諾獎,愛過很多人,還收過一個天才學生。一、 童年無比孤獨都說女孩要富養,其實男孩也要富養。
  • 英超故事會:巴西新星曾擺攤賣冰棍 苦難童年成就如今的乖乖仔
    但目前效力埃弗頓的巴西球星理查利森對這個詞語卻特別有感觸,因為他的苦難童年離不開擺地攤,除此之外,還有毒品、暴力,與貧窮。我們知道,巴西的貧民窟誕生過許許多多足球巨星,而理查利森小時候同樣在巴西城市新貝內西亞的貧民窟裡摸爬滾打,他父親是一名石匠,母親是一個清潔工。
  • 16歲出演紅樓夢,因漂亮被張藝謀一眼看中的何賽飛,現在怎樣了?
    提起何賽飛,相信很多人都不認識她。何賽飛是90年代著名的女演員,曾有「姨太太」專業戶之稱,特別是在《大宅門》中飾演的楊九紅非常深入人心。何賽飛,出生於1963年,浙江岱山是她的家鄉。何賽飛一共有姐妹三個,她排行第二。1967年,受運動的影響,她的父母離異,她一直跟隨父親生活,沒有改姓。大姐和小妹則一直跟著母親生活,隨後改了母姓,一個叫夏賽豔,一個叫夏賽麗。
  • 何賽飛老了也很美,她的「媽媽頭」造型,很適合五六十歲的女人
    但是我找到了一組何賽飛的照片。何賽飛,我想60、70後的讀者應該都不陌生,就連我這個90後都聽說過她的名字,何賽飛不僅美麗,而且演技也很好,《大宅門》、《大紅燈籠高高掛》、《風月》等都是她的代表作。不過我們今天主要來看何賽飛的中年髮型,翻了翻她的很多照片,我發現她的「媽媽頭」造型很適合中老年媽媽們,感興趣的話,就看下去吧!
  • 《城南舊事》:我們自苦難中搖擺而來,心靈向陽而開
    在林海音的原著小說當中,有一篇叫做《冬陽·童年·駱駝隊》的後記,相信很多人都會有印象,因為這是我們小學課本中的文章。在這篇後記當中,寫了英子和駱駝隊的故事。在秀貞帶著妞兒尋找爸爸的過程中,英子因為高燒昏迷了十天,差點就丟了性命,這個過程是難熬且艱辛的,這讓英子想到了堅韌的駱駝,促使她克服病痛康復起來。
  • 她是何賽飛妹妹,與姐姐做10年「夫妻」,今成地產老總身價上億
    這個名字很多人肯定沒有聽說過,但她的姐姐何賽飛在那個年代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雖然是何賽飛的妹妹,她們卻曾經因為家庭變故在見面之時形同路人。當夏賽麗還在襁褓之中,這個家庭因為種種變故破裂了,母親帶著大姐和夏賽麗,而父親則帶著二姐何賽飛。
  • 《苦難輝煌》:苦難是你成就輝煌的寶貴財富
    最近讀了一本紅色歷史書籍,金一南教授寫的《苦難輝煌》,這本書不同一般的紅色歷史書,他披露很很多教科書上看不到的一些內容,儘量展現出當時苦難革命最真實的一面,比如說二萬五千裡長徵不是一早就計劃了要走二萬五千裡長徵的,也不知道一開始就要爬雪山過草地去陝北的,而是當時被國民黨軍隊追擊到沒辦法,一步一步才走到了陝北,而且還走出了二萬五千裡,由苦難走向了輝煌。
  • 對苦難人生的詠嘆和感悟
    這個頌歌用稍有變化的音符重複6次,反覆詠嘆歌吟,其意是生命如此艱辛、生命如此可愛、生命如此多變、生命因艱辛多變耐磨、而可愛可親,生命於人只有一次,無論怎麼艱辛苦難也讓他發光煥彩,在詠嘆歌吟的音節中時時跳躍著顯示清風明月、流水飄花的美豔篇章,展示著大自然的華美,美麗的大自然既能撫慰受苦的心靈,又能激勵人向上……。
  • 【成年禮:苦難教育及其意義】
    因此,在猶太父母給孩子舉行的系列「成年禮」中,「苦難教育」——「認識苦難」、「面對苦難」、「牢記苦難」、「戰勝苦難」和「超越苦難」就顯得非常重要。以色列的孩子不僅要去參觀大屠殺紀念館,還要去馬薩達堡和大衛城等博物館進行參觀,充分認識苦難及其意義。     在迦太基的一家著名博物館中,有一幅畫名為《將軍》,畫面上是一個人正在與魔鬼下棋,而且危在旦夕,魔鬼正在將軍。
  • 面對曾經的苦難,我們是心懷怨恨,還是努力生活
    在我們的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遭受過苦難,有的人把苦難當成人生中的一筆財富,努力找尋生命的意義,最終創造了不平凡的人生,成就了自己;有的人卻自怨自艾,以曾經的經歷為藉口,不思進取,整日為了博取別人的同情而不斷的撕裂傷口,最終活成了別人眼中的祥林嫂。
  • 李天佑上將苦難的童年!
    李天佑上將苦難的童年!南方開講:一樣的軍史,不一樣的品讀!
  • 55歲何賽飛,因漂亮被張藝謀一眼看中,當初裸婚婚後恩愛30年
    衿眈鱘襎罰洹叿輺揮閼毞鎶趭惔淗萸達冪趢袀塍諿浾瀼籗餈告鐛忛苛資觗嬝搎茣蹓碟墣礪辪紸謃牕魥跚蜄以咺華社55歲何賽飛:漂亮被張藝謀一眼看中,被裸婚丈夫獨寵30年很多人都喜歡很優秀的人,就說演員喜歡的人大都漂亮還有才
  • 《雷雨》《雷雨·後》明年1月登陸梅溪湖,何賽飛、史可出演
    排練三個月,只為反覆打磨出一部好戲《雷雨》《雷雨·後》演出陣容十分強大:劉愷威飾演周萍,何賽飛飾演侍萍,史可和孔維飾演繁漪,佟瑞敏飾演周樸園,徐德亮飾演魯貴,呂星辰飾演四鳳,李宗雷飾演魯大海。其中,何賽飛與史可的「顛倒」配置令人眼前一亮。何賽飛笑言,朋友知道她要演《雷雨》都十分高興,嚷嚷著要買票看演出,可得知她演的是侍萍而非繁漪後,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的確,何賽飛在《大紅燈籠高高掛》裡塑造的三姨太、在《大宅門》裡塑造的楊九紅等經典角色都是風情萬種又帶點輕佻叛逆的類型,和乖戾陰鷙的繁漪頗為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