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基的《童年》是一個時代的縮影,高爾基的童年因苦難而精彩

2020-12-15 語文教師謝雨蒙

高爾基的《童年》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在我們孩子童年時一定要讓他讀一讀《童年》,看看高爾基如何將苦難的童年過成幸福的樣子。很小的時候讀高爾基的《童年》不是因為選擇,是因為有什麼讀什麼。直到成年後我第一次踏上了俄羅斯那片土地,我才深刻體會到高爾基的《童年》的故事在我的人生中起了多麼大的作用!高爾基出生於俄羅斯,一個普通的木匠家庭,父親早世,高爾基是由外祖母撫養長大的。他11歲就出外謀生,飽經人世間的辛酸和苦難,20歲後開始在祖國各地流浪,並參加了秘密革命活動。《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是高爾基著名的三部曲自傳體小說,作家通過自己童年、少年和青年時代生活和命運的描寫,展現了世紀之交廣闊時代背景下一代人的成長經歷。《童年》形象地描繪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慘的童年。阿廖沙父母雙亡,而新家庭中,卻有脾氣暴躁的外祖父,自私自利的舅舅,疼愛他的就只有外祖母了。其實,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爾基本人,高爾基正是借阿廖沙這個人物來描述自己的童年。阿廖沙所處的那個時代,與現在相比,實在是困苦。但高爾基卻頑強地走了過來。並且始終保持著一顆善良,正直,充滿愛的心,最終,他成為了偉大的文學家。那年,我們一路開車去到綏芬河口岸,然後越境到弗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然後,轉至首都莫斯科。在那片土地上,我一點都不覺得陌生,一路都在找尋高爾基《童年》的印記。我就一直在想,讓一個孩子讀一本小說,是給孩子一雙眼睛讓孩子透過小說看到另外一個世界和別樣的人生,他的世界因一本書而變得遼闊,這是何等划算的投資。

我在看高爾基《童年》時真的就有這樣的感覺,人世間,許多時候因為苦難而變的充滿傳奇色彩,有一天回望來時路時,你會發現那段苦難的日子,是你人生最大的財富,走過苦難,那時你再抬頭看風從腳下吹過的,雨從天上瀑布般灑下,你卻從容漫步!

(原創文學作品)

相關焦點

  • 《童年》:被稱為「巨嬰」的成年人,都放棄尋找苦難對人生的意義
    不斷被苦難劃出一道道傷的他,用探尋的眼光,尋找著生活中一個個治癒靈魂的方法。高爾基的靈魂無疑是強大的,他的一生受盡磨難,但從未向痛苦低頭。苦難成就了他,讓他得以寫出一部部膾炙人口的作品,作品中帶著他那強大的靈魂,讓人思考苦難對於成長的意義。高爾基自傳三部曲為《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 高爾基 | 海燕
    -END-高爾基(1868年3月16日–1936年6月18日),原名阿列克塞·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蘇聯作家,當過學徒、碼頭工、麵包師傅等,流浪俄國各地,經驗豐富。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政治活動家,蘇聯文學的創始人。《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是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代表作還有長篇小說《母親》和劇本《小市民》等。
  • 世界盃十一城巡禮(1):高爾基的故鄉 下諾夫哥羅德
    對於中國人來說,高爾基絕對是知名度非常高的俄羅斯文學家,他的代表作《海燕》、自傳體小說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母親》,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讀者。而下諾夫哥羅德正是這位大作家的故鄉,在蘇聯時期,這裡還曾因此被更名為「高爾基城」。
  • 俄羅斯曾經的工業城市「高爾基市」,如今竟如此溫柔浪漫
    初聽這個名字,很難和我們印象中的任何俄羅斯或蘇聯元素聯繫起來,但當聽說這裡曾叫做高爾基市的時候,似乎一下增加了熟悉感。這裡距離莫斯科400多公裡,坐一夜火車睡一覺正好到達;這裡是高爾基的故鄉,推開門,依舊是課本裡圖片中的模樣。
  • 用思維導圖教你分析《童年》內容,做讀書筆記
    《童年》是前蘇聯作家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為原型撰寫的長篇自傳體小說,本書講述了阿廖沙(高爾基乳名)從三歲到十歲時期的童年生活,藉助孩子的視角描述了高爾基苦難的童年,生動再現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
  • 巡禮2018世界盃舉辦城市:下諾夫哥羅德 高爾基故鄉見證六場盛宴
    北京時間6月14日,世界盃將盛大開幕,在為期幾乎一個月的比賽中俄羅斯的城市下諾夫哥羅德將進行小組賽瑞典vs韓國、阿根廷vs克羅埃西亞、英格蘭vs巴拿馬、瑞士vs哥斯大黎加;八分之一決賽的C組第二和D組第一以及四分之一的一場比賽。
  • 高爾基與穆拉——讀長篇傳記《穆拉,焚燒的記憶》
    抑或,這恰是一些關於高爾基與穆拉傳聞不足為憑,淪為「謎團」,不可據之妄下結論的緣由。穆拉·布德貝格與高爾基的姻緣始於十月革命初期。當時,她跟英國駐聖彼得堡外交官、蘇格蘭血統的羅伯特-布魯斯·洛克哈特姘居。洛克哈特因涉女社會革命黨人卡普蘭刺殺列寧一案被契卡領導人雅各布·彼得下令逮捕,穆拉也受牽連入獄。
  • 《童年》是誰的童年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小時候就朗朗上口: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很有幸,去年有次在噹噹買書,看到了這部,心想這麼著名的書還沒看過吧,一直說的看,現在加入購物車吧。
  • 高爾基的《海燕》家喻戶曉,牢記他筆下這十句勵志名言,絕對受用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首詩的作者——高爾基。在俄國文壇璀璨星光中,高爾基並不是最閃亮的那顆星,但也是最亮的星星之一。由於在高爾基前後,出現過太多文壇巔峰級人物,包括託陀思妥耶夫斯基,爾斯泰,普希金等等。在眾星雲集之中,高爾基走出屬於自己的文學道路,他的小說、詩、戲劇等著作影響力巨大。
  • 【測評】HQ工業MP5K測評向——橫向對比高爾基MP5
    後來我想,其實玩家最關心的,應該是它和高爾基MP5有哪些不同吧,因此,我決定在評測中加入MP5K和GMP5(G特指高爾基)的橫向細節比對(估計爭議會很多,又或許兩家都得罪)咱先從標準的測評步驟開始,我手裡這套據說是豪華版,該有的東西都有。
  • 彼得保羅要塞竟然是監獄,關押過高爾基等大文豪(俄羅斯遊12)
    製作刑具的人船屋門口有四根白柱彼得保羅要塞竟然是監獄,關押過高爾基等大文豪(俄羅斯遊12) 圖文:劉國雄看過俄羅斯聖彼得堡的彼得保羅要塞的城牆還有,俄羅斯著名作家、蘇聯社會主義文學奠基人高爾基(1868-1936年)和列寧的大哥亞歷山大也曾被沙皇關押在要塞裡。彼得保羅要塞裡還有船屋、造幣廠、兵工廠、十二月黨人紀念碑等建築。這裡的造幣廠是蘇聯前期的造幣廠,現在都還可以生產錢幣。當年我國的造幣水平沒有達到要求時,第二套人民幣最大的票額拾元、五元和三元就是在這裡印刷的。
  • 想要快速成長,快速發揮自己潛力的人,讀下高爾基的語錄,很受益
    相信很多人在沒有讀高爾基的語錄前,都會說,那肯定是好好讀書,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專業,出社會後再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工作,那麼就能發揮自己的特長,就能快速發揮自己潛力。相反,如果一直在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也不喜歡做自己的工作,為了錢被迫無奈,這樣下去,就很難發揮出自己的特長,因為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為很厭煩、厭倦、很壓抑,甚至不想多去做,一下班就會去玩手機,釋放壓力。
  • 我的童年就是現實版的《悲慘世界》
    如今回想起來,它就像是一個陰森恐怖的童話故事,而它居然真實地發生了。」讀高爾基的《童年》,仿佛目睹一個天真可愛的孩子被束縛在一個毫無生氣的棺材盒裡,寄人籬下受盡欺凌,壓抑苦悶不得解脫。唯有外祖母的溫情陪伴,才給他的黑暗童年帶來一線光明與希望。高爾基本名叫阿廖沙,4歲喪父,無奈之下隨母親到外祖父家開始了可悲可嘆的寄宿生活。
  • 李天佑上將苦難的童年!
    李天佑上將苦難的童年!南方開講:一樣的軍史,不一樣的品讀!為防備國民黨殘軍和土匪的襲擊,在解放軍一個連隊三輛大卡車的護送下,李天佑從湖南駛向廣西的全州、桂林。此時,李天佑被任命為廣西軍區副司令員。他去南寧上任的路上,準備中途路過老家桂林看一看。此時的李天佑心潮起伏,腦海翻騰。南徵北戰20年,終於革命成功了!終於可以回到家鄉看一看了!李天佑家有父母、弟弟、姐妹。
  • 法國走心巨作:從56個孩子的童年軼事裡,我窺視到了3個童年秘密
    ,說出「童年最美妙」的巴爾扎克卻有一個不幸的童年。雖生於富裕家庭,但巴爾扎克童年極其不幸,年幼時沒有得到父母關愛,長大後又因愛好文學,和一心讓他學法律的父母抗爭不斷。這位童年不幸的法國小說家,去世時僅51歲。但縱觀巴爾扎克的一生,我們卻發現不幸的童年,既是造就他悲慘一生的根源,卻也是成就他一生才名的繆斯。
  • 沒有享受過兒童待遇的童年時代,中國女排前隊長惠若琪這樣說
    中國女排前隊長惠若琪曾經在一檔節目中也吐槽過自己的童年時代。她都說了什麼呢? 如果說學業的知識可以利用業餘時間下功夫去彌補的話,那麼在排球場上一個健康的身體則是可遇而不可求。2015年世界盃前夕惠若琪因心臟問題入院治療,大賽之前損失大將讓郎平非常為難。面對醫生的「警告」,惠若琪依然堅決的給郎平發了請戰簡訊:我的身體我清楚,如果您需要,我隨時待命。
  • 童年的艱辛與苦難,成就了後來的何賽飛!
    她從小百花越劇團出道時就見慣了掌聲和鮮花,轉行演電影電視劇後更是人氣大增備受矚目,在眾人的眼裡早已名利雙收的何賽飛無疑是幸福的,她說幸福只是一種感受,何賽飛對於幸福的透徹理解和深切感受是基於她童年時內心裡對於家庭幸福的一種極端的渴望。
  • 【詩意童年】狐假虎威好戲上演!
    電視:「萌娃鬧新春 築夢新時代」2021年天水市少兒電視春晚於春節期間在天水廣播電視臺綜合頻道、公共頻道黃金時段播出。海選及少兒春晚節目在天水廣播電視臺《直播天水》欄目隨春晚進度對春晚進行跟蹤報導,在《詩意童年》欄目進行展播。3. 廣播:877綜合廣播、919交通廣播、937音樂文藝廣播實時播出少兒春晚進展情況。
  • 電影中出走的童年003:童年因逃犯而完美——《完美的世界》
    最終,因一次追捕,房車毀壞在路上。在政客那裡,完美的世界只存在於他們的嘴上和面子上,不過,戳破他虛偽的嘴臉,也挺完美的。如果從電影主角——八歲的菲利普來看《完美的世界》,雖然沒有這種諷刺的張力,卻讓封閉的童年與出走的童年產生了另外的張力,這張力使得菲利普的人生得到了某種圓滿,也迎來了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