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菓子,即一種日式點心,以糖,糯米,小豆等為主要原料。說起和菓子,大家想到的可能跟小編一樣,那就是兩個字「精緻」!
小編近日在ins上發現一位日本和菓子職人(ins:wagashi_sanchan)的作品,無論是創意還是取名,都叫人嘆為觀止!
那就一起來跟小編感受一下,這位想要通過和菓子,來向世界傳達日本「文化」與「四季」的和菓子職人的作品吧!
枇杷
康乃馨
朝顏
是朝顏不是「晝顏」哦,朝顏在中文裡是牽牛花的意思,日文名好美!
西王母
是的,做的就是王母娘娘的蟠桃。
天之川
天之川,指的是牛郎和織女穿著中的天河。
落葉
最精緻的就是做出的落葉的弧度,還原度100%了!
鬼燈
名字看起來有點可怕,日文的鬼燈在中文裡是燈籠草的意思。
情書
別看裡面是粉色的,但是餡兒其實是巧克力做的。簡直要被萌化了,誰來幫忙按住小編的少女心!
錦秋
秋季代表性的「紅葉」。
柚子香
惟妙惟肖,隔著屏仿佛都能聞到柚子的清香。
琥珀糖
像是可以吃的鑽石一般,其實是寒天做的。
幹支果 戌
天幹指的是幹支紀年,戌是指戊戌年也就是今年狗年啦。博主表示做的真的不是某通信公司的那隻白狗狗。
金魚
檸檬風味的羊羹,怎麼可以吃金魚,金魚那麼可愛!
水仙
垂櫻
蝴蝶
紫陽花
夏菊
富貴草
七夕
桔梗
菖蒲
這位職人的作品有許多的中國元素,畢竟甜膩的和菓子多數是和茶搭配食用的,而茶文化就是由中國傳遞到日本的。
摘自:今日日本
在日本已有上千年歷史的和果子,不僅外表美麗,也因其與茶道文化密不可分的關係而獨具精神魅力。
如果也了解每種點心背後的故事,入口的滋味想必也會不同。日窗君今天分享13種經典和果子的起源與故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在中國,這個「飴」字常指液體糖漿;但在日語中卻多指固體糖,若指液體糖時,通常會寫作「水飴」。日本江戶時代中期以後,砂糖這種東西逐漸流行開來,各式各樣的固體糖果紛紛登場,「飴」字也更多地被定義為固體糖果了。
日本安土桃山時代,從葡萄牙和西班牙傳入的一種糖果。就連有平糖名字的發音「aruhei」,據說也是從葡萄牙語中的「糖果」一詞音譯而來。日本江戶中期砂糖開始流行以後,人們也開始在糖果的顏色和造型上講究起來。
小麥粉、澱粉、雞蛋、膨鬆劑混在一起,放入油鍋炸,最後澆上紅糖或白砂糖製成的糖蜜——這就是深受喜愛的花林糖。花林糖從何而來,有的說是遣唐使從中國帶來,有的說是從其他國家傳來,諸說不一。但可以確定的是,現在花林糖的做法起源於日本明治時代
因表面露出的一片片紅豆皮,看著就像盛開的萩花一樣,所以古時這種糕點被日本人稱作「萩之餅」或「萩之花」另有一稱是「牡丹餅」,和萩餅本質上是同一物,只是在用料比例和食用季節上有些區別。
中秋圓月也叫「最中之月」,與圓月形狀相似的食品,也被命名為「最中」。粗看起來,這種和果子像是中國月餅的縮小版。後來,日本人逐漸將「最中」分為上下兩片,中間夾上紅豆餡燒制。
羊羹最早是從中國傳入的羊肉湯,但日本古人不吃肉,便用小麥粉與小豆混在一起蒸熟、凝固,做出類似肉的效果,這便是和果子羊羹的開端。進入江戶時代,日本人從紅藻中提取出了瓊脂,加入羊羹之中形成了「煉羊羹」,逐漸形成了如今的長方形狀。
平鍋中放入以砂糖和小麥粉和好的面,輕輕煎製成薄餅,再在其中加入紅豆餡,最後再用櫻樹葉包裹,這就是最早出現於日本江戶時代的櫻餅。製作櫻餅的小麥粉,大都以關西道明寺出產的道明寺米磨成。
又是一種新的饅頭,主要以葛粉與砂糖製成。每逢夏天,日本人會給葛饅頭包上櫻樹葉,葛饅頭本身頗具透明感,再加上樹葉的裝飾,讓人備感清涼。葛草的根部正是中藥葛根,用葛粉作為和果子的材料,自然也有助於解肌退熱、生津止渴。
白玉粉與小麥粉溶入水中,加熱並放入白砂糖與澱粉,凝固之後便成了和果子「求肥」。求肥最大的特點是彈力十足,順滑可口,恰如牛皮一樣。所以最早,這份食物的名字就叫作「牛皮」。但由於古時的日本人忌肉,「牛皮」也一併忌諱掉了,最終定名為與「牛皮」日語發音相近的「求肥」。
將艾蒿的葉子放入原料中製成的餅,也叫作「蓬餅」。中醫認為艾蒿的草香有助於祛除邪氣,於是每逢3月3日「桃之節」,日本人都會以草餅為食。於是3月3日也被稱為「草餅節」,正如上元節逐漸被稱為元宵節一樣。
摘自:日本窗
對它從來都無法免疫
日本酒店師傅現場製作的視頻,看著看著就感覺餓的不行不行的了...你瞧瞧啊....
來過日本的小夥伴都會覺得日本絕大的魅力之一是日本各種東西都太可愛了,太小清新了!
當然少不了連聲大叫「好可愛!」或「kawaii!」
這裡所指的可愛以及小清新不僅是動漫的Kitty貓、皮卡丘、海賊王或吉布力等,
而是所有的東西,服飾、餐飲、文具、家具等所有有形的東西,甚至店家的小擺飾如金魚缽等等,
許多小夥伴對著如寶石般的壽司或蛋糕、糖果,大叫可愛,甚至不忍吃下去。
為什麼日本東西這麼可愛呢?為什麼日本東西這麼小清新呢?
和果子,也就是日本的傳統點心,是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
如果去日本,相信任何一個孩子都會被玲琅滿目、繁花似錦一般的和果子所吸引。
和果子(わがしwagashi),也就是日本的點心,無論在什麼時代都深深受著人們的青睞。
和果子最大的特點就是精緻、唯美。它會根據季節的特點加入代表性的食材,春季的櫻花、秋季的紅葉。
與其說是點心,更像是一件料理人獨具匠心的藝術品。
其實和果子最早是從唐朝傳到日本的。
早在公元630年~894年,遣唐使帶回了「梅枝」、「桃子」、「桂心」、「團喜」等8種唐果子(唐朝的點心)。
對於日後和果子的形成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日本和果子清清雅雅,好似一陣涼風,配以一杯抹茶,讓煩躁的情緒都能變得細膩起來。
更別提那些晶瑩剔透的夏日限定和果子,光是模樣就讓人歡喜不已。
❀「金魚」和果子 – 留住夏日水中景
不知道為何,總覺得紅色的小小金魚總是有那麼點日和之夏的味道。
既然如今正值夏季,那就來感受下這巧妙的夏日和果子吧。
( 一個195日元≈人民幣12元,含稅 )
清爽透明的錦玉羹中遊蕩著栩栩如生的金魚,好像一個甩尾,夏天的氣息絲絲瀰漫開來。
( 一個1044日元≈人民幣64元,含稅 夏季限定 )
專屬孩子們的夏季回憶,全部由這透明的琥珀羊羹牢牢記住。
以紀念日本藝術屆流派之一的「琳派」作品為主題製作的工芸菓,優雅而華麗。
水草中遊弋的紅色金魚,夏日水中一景被完全搬上這小小的和果子中。
這叫做「金魚」的果凍裡的小金魚像是在一捧碗中真正的嬉戲。
起源於中國的羊羹也是日本和果子的特色之一。
果凍狀的點心清新可人,是屬於夏天的和果子!
如今更是加入大量的創意,仿若一幅幅佳作。
琥珀系列中的柚子口味上過康熙,禮盒裝還有木頭柚子、慄子、橙子、豆子、重陽可選。
透明的羹體中配料清晰可見,喚作琥珀系列,確實名副其實。
( 小750日元≈人民幣47元,中1100日元≈人民幣67元 )
以醒目的藍色為色調,呼應夜空主題,再以羊羹做成月亮圖案。
「淡雪羹」做成白色的星星圖案,惟妙惟肖地表現了夏日夜空的美。
近500年的歷史及天皇欽點的背景是虎屋的榮耀,長久的歷史並沒有改變傳統的口味。
▲白小豆羊羹 - 空之旅( 一盒中型1512日元≈人民幣93元,含稅 羽田機場、成田機場限定 )
炙熱的紅是夕陽時的晚霞,是機場偶遇的最棒的景色之一。
▲季節的羊羹 - 水之宿( 一盒中型1,944日元≈人民幣118元,含稅 夏日限定 )
夏日淺溪潺潺,夏日海浪聲聲。
❀說到和果子,還不能少了櫻花。
粉嫩的年糕包裹住豆餡,細緻得刻畫花紋,一下一下繁瑣而認真。
要感受日本美食的魅力,除了品嘗知名度較高的壽司、刺身以及拉麵以外,顏值與美味並存的和果子也是不能忽略的一部分。
作為貫穿日本人日常生活與節慶時節的點心,和果子正在逐漸進入了國人的視線,成為日本旅遊伴手禮的極佳選擇。
作為承載飲食文化的食品,和果子的種類相當多樣化。
人氣旺,顏值高的和果子,帶你走進這些飽含著季節感的小點心的世界。
視頻:走近精美的日本和果子
(請在無線網絡環境下觀看)
視頻:走近精美的日本和果子
(請在無線網絡環境下觀看)
綜合摘自:今日日本,日本窗,
日本第一資訊,騰訊視頻
版權說明:尊重智慧財產權,版權歸屬原創作者,文章源於授權作家或網絡,網絡其他素材無從查證作者,如有侵權,原創作者煩請聯繫我們予以公示或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