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名人中,戴胄是不太出名的一個,人們只知道房謀杜斷,以及外戚長孫無忌等人,卻不知道用八年時間贏得生前生後名的戴胄。戴胄雖然算不上半生蹉跎,但他大半生時間都在宦海沉浮。
戴胄隋朝末年入仕,因為才學不凡,成為了門下省錄事,且得到了黃門侍郎裴矩的賞識。戴胄的父親是一個小縣令,出身不高,但隋煬帝開科舉,他以明經入仕,身家清白,應該能夠被隋煬帝重用,一生不一定能夠出將入相,但成為中層次的領導還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在戴胄45歲的時候,隋朝分崩離析,隋煬帝被害,王世充在洛陽立楊炯為帝,戴胄被王世充給了一個給事郎的官職。
王世充野心極大,他不想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而是打算學曹丕,直接稱帝,戴胄連續兩次上諫,終歸是惹怒了王世充,46歲的戴胄被王世充貶為鄭州長史,和王行本一起鎮守虎牢關。年近五十,即將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卻只能鎮守一方,擔當長史,且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會是什麼樣,當時仍然是亂世。
621年,李世民東徵王世充,這年戴胄48歲,他守城守得盡心盡力,可是怎麼會是擁有無數將領的李世民的對手,虎牢關被攻破了,戴胄也被李世民俘虜了。李世民是個愛才的,加上王世充並不重視自己,戴胄就投降了李世民,成為了李世民秦王府中的一位士曹參軍,這一當就是五年時間,也就是說,戴胄53歲的時候依然只是個王府參軍。
武德九年,也就是626年,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殺,李淵被逼退位,李世民登基稱帝,這個時候,戴胄才迎來了人生的巔峰,當下成為了兵部郎中,可是這一年戴胄已經53歲了,人生大半的歲月已經逝去了,戴胄61歲去世,從53歲算起,他只有八年的時間,八年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戴胄就用這八年的時間,成就了自己一代名宰的地位。
戴胄先是被李世民拜為兵部郎中,次年大理寺少卿空缺,戴胄因為清廉正直,成為了大理寺少卿。戴胄真正巔峰時擔任尚書左丞開始的,他擔任大理寺少卿不久,蕭瑀免官,封德彝病逝,尚書左丞空缺,戴胄就成為了尚書左丞。善於決斷的戴胄在尚書左丞這個位置上如魚得水,被譽為唐朝開國以來最稱職的尚書左丞。次年他不顧名聲,上表讓李世民學習隋朝,建立義倉,不僅得到了李世民的認可,還成為諫議大夫,和魏徵同職。
629年,57歲的戴胄升遷為民部尚書,兼任太子左庶子,杜如晦去世之後,他又兼任吏部尚書,一人身兼三職,且其中兩個職位是尚書,而這一年是貞觀三年,戴胄用三年時間完成了由士曹參軍到兩尚書一太子左庶子的升遷。只是戴胄在擔任吏部尚書期間,因為過多獎賞法吏,輕慢了文士,遭到了輿論的譏諷,次年就被免去了吏部尚書的職位,但卻以民部尚書的職位參與朝政,成為了宰相,可是這個時候,他距離去世也不遠了。
633年,六十一歲的戴胄在任上病逝,從他開始擔任兵部郎中算起,他在朝中只待了八年時間,也就是這短短的八年時間,他曾一人三職,位及宰相,去世之後,李世民更是罷朝三日,追贈了尚書左僕射之職,並賜下國公:道國公,諡號忠。
在中國千年歷史中,戴胄不是大器晚成的第一人,也不是最後一人,他不是沒有才學,沒有能力,只是他遇不到一個可以施展的平臺,前半生隋煬帝在位時他初入官場,隋煬帝被害後,王世充不是明主,虎牢關遇到李世民,可當時李世民並沒有掌權,以至於最後蹉跎大半生,只能用最後八年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可就是這短短的八年,讓他贏得了生前生後名。
人生並不都是少年時期就能夠功成名就的,霍去病只有一個,很多人可能像戴胄一樣,一生才華卻無處施展,但這只是暫時的,哪怕是知天命之年,只要不放棄,如何不能成為下一個戴胄,用幾年時間功成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