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胄53歲還是士曹參軍,卻用生命最後8年,讓李世民為他罷朝三日

2020-12-15 影視看生活

唐初名人中,戴胄是不太出名的一個,人們只知道房謀杜斷,以及外戚長孫無忌等人,卻不知道用八年時間贏得生前生後名的戴胄。戴胄雖然算不上半生蹉跎,但他大半生時間都在宦海沉浮。

戴胄隋朝末年入仕,因為才學不凡,成為了門下省錄事,且得到了黃門侍郎裴矩的賞識。戴胄的父親是一個小縣令,出身不高,但隋煬帝開科舉,他以明經入仕,身家清白,應該能夠被隋煬帝重用,一生不一定能夠出將入相,但成為中層次的領導還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在戴胄45歲的時候,隋朝分崩離析,隋煬帝被害,王世充在洛陽立楊炯為帝,戴胄被王世充給了一個給事郎的官職。

王世充野心極大,他不想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而是打算學曹丕,直接稱帝,戴胄連續兩次上諫,終歸是惹怒了王世充,46歲的戴胄被王世充貶為鄭州長史,和王行本一起鎮守虎牢關。年近五十,即將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卻只能鎮守一方,擔當長史,且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會是什麼樣,當時仍然是亂世。

621年,李世民東徵王世充,這年戴胄48歲,他守城守得盡心盡力,可是怎麼會是擁有無數將領的李世民的對手,虎牢關被攻破了,戴胄也被李世民俘虜了。李世民是個愛才的,加上王世充並不重視自己,戴胄就投降了李世民,成為了李世民秦王府中的一位士曹參軍,這一當就是五年時間,也就是說,戴胄53歲的時候依然只是個王府參軍。

武德九年,也就是626年,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殺,李淵被逼退位,李世民登基稱帝,這個時候,戴胄才迎來了人生的巔峰,當下成為了兵部郎中,可是這一年戴胄已經53歲了,人生大半的歲月已經逝去了,戴胄61歲去世,從53歲算起,他只有八年的時間,八年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戴胄就用這八年的時間,成就了自己一代名宰的地位。

戴胄先是被李世民拜為兵部郎中,次年大理寺少卿空缺,戴胄因為清廉正直,成為了大理寺少卿。戴胄真正巔峰時擔任尚書左丞開始的,他擔任大理寺少卿不久,蕭瑀免官,封德彝病逝,尚書左丞空缺,戴胄就成為了尚書左丞。善於決斷的戴胄在尚書左丞這個位置上如魚得水,被譽為唐朝開國以來最稱職的尚書左丞。次年他不顧名聲,上表讓李世民學習隋朝,建立義倉,不僅得到了李世民的認可,還成為諫議大夫,和魏徵同職。

629年,57歲的戴胄升遷為民部尚書,兼任太子左庶子,杜如晦去世之後,他又兼任吏部尚書,一人身兼三職,且其中兩個職位是尚書,而這一年是貞觀三年,戴胄用三年時間完成了由士曹參軍到兩尚書一太子左庶子的升遷。只是戴胄在擔任吏部尚書期間,因為過多獎賞法吏,輕慢了文士,遭到了輿論的譏諷,次年就被免去了吏部尚書的職位,但卻以民部尚書的職位參與朝政,成為了宰相,可是這個時候,他距離去世也不遠了。

633年,六十一歲的戴胄在任上病逝,從他開始擔任兵部郎中算起,他在朝中只待了八年時間,也就是這短短的八年時間,他曾一人三職,位及宰相,去世之後,李世民更是罷朝三日,追贈了尚書左僕射之職,並賜下國公:道國公,諡號忠。

在中國千年歷史中,戴胄不是大器晚成的第一人,也不是最後一人,他不是沒有才學,沒有能力,只是他遇不到一個可以施展的平臺,前半生隋煬帝在位時他初入官場,隋煬帝被害後,王世充不是明主,虎牢關遇到李世民,可當時李世民並沒有掌權,以至於最後蹉跎大半生,只能用最後八年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可就是這短短的八年,讓他贏得了生前生後名。

人生並不都是少年時期就能夠功成名就的,霍去病只有一個,很多人可能像戴胄一樣,一生才華卻無處施展,但這只是暫時的,哪怕是知天命之年,只要不放棄,如何不能成為下一個戴胄,用幾年時間功成名就。

相關焦點

  • 李世民用人上委任責成,量才授職,以期在最大限度上使人皆盡其才
    在其所著的帝範》中,李世民用這段話來教誡太子如何用人。而就個人而言,他不僅這麼說了,也這麼做了為李唐社稷計在其執政的近二十年裡,他孜孜以求,在用人上委任責成,量才授職,以期在最大限度上使人皆盡其才,為之所用。李世民即位之初,仰慕景州錄事參軍張玄素的賢名,親自召見,問以治道張玄素建議李世民「謹擇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敗以施刑賞,何憂不治。」
  • 唐太宗李世民的決策專家,杜如晦!
    貞觀四年因病去世,唐太宗罷朝三天以示哀悼,追封為司空,後被列入凌煙閣。杜如晦出身於官宦世家,他的祖輩都是周朝高官,父親杜吒還是隋朝昌州長官,祖父更是工部尚書,封號義興公。杜如晦小的時候非常的聰明,加上家境比較優越,所以他經常看一些有關於歷史方面的書籍,還喜歡和別人談論有關於歷史方面的知識。
  • 李世民的一些小故事對今天的啟發實在太大了,不得不推薦
    朕主張應當杜絕奢侈浪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老百姓吃穿有餘,自然不去做盜賊,何必用嚴刑重法呢!」從此經過數年之後,天下太平,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商人旅客可在野外露宿。有一次李世民在朝廷說:「朕每次臨朝聽政,想要說一句話,都要再三思忖,擔心給百姓造成傷害,所以不多說話。」
  • 在李世民的凌煙閣24功臣中,為何秦瓊排在最後,第一又是誰?
    秦瓊先在瓦崗內部比一下,魏徵,大唐第一諫臣,大唐貞觀之治的主要締造者之一,李世民說魏徵就是他的鏡子,魏徵死後他悲痛欲絕罷朝五天,在太宗皇帝心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秦瓊沒法比。
  • 最後十年,李世民變了
    魏徵的勸諫,也是對自己的精準預言,而回報他的,就是李世民在他死後一年內,下令狠狠砸掉了他的墓碑。 而李世民的這種徵兆,從他生命的倒數第十年,即貞觀十三年(639年),就已經開始顯現。儘管與殺戮、權術相伴終生,但他內心的柔軟處,仍然在史書中留下了蛛絲馬跡,就在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年,貞觀二十三年(649年),被李世民威嚇控制的大唐第一戰將李靖病危,李世民也是親臨病榻慰問,見到病危的李靖後,李世民忍不住「涕淚俱下」。不能不說,這或許也是一種對於自我時日無多的哀憫和自憐。
  • 李世民的長子李承乾,到底荒唐到什麼程度?
    李承乾是李世民的長子,唐高祖李淵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李承乾出生,此時的李世民還是秦王身份,李承乾的母親就是秦王妃長孫氏。李承乾的名字是爺爺唐高祖李淵賜的,一說是因為其出生在承乾殿,故而取名為李承乾。還有人認為承乾雖然是宮殿名字,但是用在皇家身上卻意義深遠,承乾可以解釋為「承繼皇業,總領乾坤」。
  • 突發心肌梗塞 那次值班成為他53歲生命中的最後一班崗
    11月23日,53歲的和宇平帶病堅持工作多日後,倒在值班崗位上,用滿腔赤誠忠心為一生摯愛的公安事業站完最後一班崗,也為31年從警路劃上令人肅然起敬的嘆號。1989年10月,和宇平來到維西縣公安局,一幹就是大半輩子。從派出所民警到所長、法制科科長、刑警大隊教導員,直至2008年起擔任副局長。
  • 歷史中程咬金他是怎樣遇到了李世民,他又為李世民做了什麼貢獻
    程咬金字義貞,再後來又改名為程知節。濟州東阿人。程咬金這個人並不是在貧困家庭出身,程家一直都是在北齊政權的擔任著的地方大員。公元589年的時候隋朝滅陳,隋朝統一天下的時候,程咬金才剛剛出生。此時的瓦崗軍的實力每一天都在變強,李密也通過這些兵裡挑出來了8000左右的精兵,又名為「內軍」,他把這些兵當為自己的親兵。分別有四位猛將領導,程咬金也是其中的一個,這可能就是這個時候。公元618年的時候李密率領瓦崗軍與王世充就在現在的洛陽附近開始了決戰,李密率領的程咬金等人駐軍在邙山,派單雄信領導外馬軍駐紮在偃師城北。
  • 李世民御駕親徵,有人告密:「房玄齡在京城謀反!」被李世民怒斬
    李世民登基後,曾評價他:「籌謀帷幄,定社稷之功。」此人就是房玄齡。 房玄齡從公元617晉陽起兵後跟隨李世民,到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去世,跟隨李世民32年,從一而終,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大臣。
  • 李世民:阿三搞摩擦?他們離西天近就送他們上去吧!
    男人的事業在馬背上,自從16歲參軍以來常年在外徵戰,長期的作息與飲食不規律,耗損了太多的精力與健康,加上某些家族遺傳病,如今,剛進入知天命年紀他已是疾病纏身,是二級(較嚴重)消渴症【糖尿病】患者、三級(重度)高血壓患者。
  • 14歲的武則天嫁給李世民時,李世民才40歲,為何兩人沒有生個孩子
    武則天雖然當時被選拔進宮了,而且還被李世民親自點名,冊封為武才人,賜號武媚,也就是武大美女的意思,看來李世民還是懂的欣賞武則天的美貌的。可是公元637年,武則天才不過虛歲14歲,誰能保證武則天這個時候已經是個發育健全的小姑娘了呢?
  • 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後,徐惠一心求死,24歲不幸英年早逝
    若要轉載,請聯繫我授權哦~~~1、徐惠為何英年早逝?唐太宗李世民是歷史上十分著名的皇帝,開創了貞觀盛世。他的女人中,當屬武則天最著名,成為了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李世民聽說之後,十分欣賞她的才學,便將她納為才人。但是,單單是被納入皇宮,還不能證明徐惠十分受寵。之所以說她受寵,是因為她升遷的速度很快,"俄拜婕妤,再遷充容",當上才人後沒多久就成了婕妤,接著又升為充容。在徐惠沒有強大背景的情況下,只能用李世民很寵愛她來解釋了吧!
  • 32歲唐太宗李世民為何納63歲隋煬帝皇后為妃?原因有4點
    儘管李世民是個好皇帝,非常重視江山社稷,在歷史上的名聲也很好,但是有一件事情大家很難理解。這件事就是32歲的李世民竟然納63歲的蕭氏為妃子。蕭氏是誰呢?她就是歷史大名鼎鼎的蕭皇后。蕭皇后此人可不是一般人,她的出身十分的高貴。蕭皇后出自中古政治文化世家蘭陵蕭氏,她的父親是西梁孝明帝蕭巋,爺爺是梁朝昭明太子蕭選。
  •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的真實過程,看這裡
    626年六月三日,李世民跟黃帝爸爸打小報告:大哥李建成,四弟李元吉把爸爸妃子睡了,而且睡了不少人。外面傳的紛紛揚揚了,爸爸你跟天下戴綠帽子的男人一樣,是最後一個知道的。皇帝李淵當然知道,二兒子李世民這小報告一點也沒技術含量。但是,這些年,大兒子也是太子李建成與二兒子李世民,為了爭奪我屁股底下的椅子,已經到了隨時擦槍走火的地步。說實話,兩個兒子都太優秀了,皇帝椅子只有一把,按照自古以來的傳統,只能給長子。為了安撫世民,我已經給他封了許多職務了,甚至給了他超標的辦公室。可手背手心都是肉,為父眼見弟兄骨肉相殘,心在滴血啊。
  • 唐僧為什麼主動接過李世民敬的酒?說好的取經三年為何卻用了14年
    但是唐僧的動作很奇怪,他沒有像取經路上一樣推辭,而是接了酒杯,然後對唐太宗說: 「陛下,酒乃僧家頭一戒,貧僧自為人,不會飲酒。」 唐僧這個舉動,明顯是怕李世民! 什麼唐僧怕李世民,李世民不是封了唐僧為御弟嗎?李世民不是非常器重唐僧嗎? 可你不知道,伴君如伴虎,李世民對親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尚且殘忍,對你這個非親有故的御弟能沒有戒心嗎?
  • 李世民創造的「貞觀之治」到底有多牛?
    (圖)李世民鳴鉦擊鼓退敵兵,曹醉夢(繪)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國能力,素為世人稱頌,亦常被後人贊之為「千古第一明君」。他十六歲應募從軍,十八歲助父起事,後率唐軍東徵西討,終至全國統一。武德九年(公元626年),他成功發動「玄武門事變」後被立為太子,兩個月後即帝位,史稱唐太宗,次年改年號為貞觀。
  • 李世民稱帝前,唐朝厲害人物基本都在太子身邊,為何最後李世民得勝?
    王珪是南梁尚書令王僧辯之孫,隋文帝開皇十三年,入召秘書內省,授為太常治禮郎,唐朝建立後,歷任世子府諮議參軍、太子中舍人、太子中允,成為太子李建成的心腹,後因楊文幹事件被流放,貞觀年間,被唐太宗召回朝廷,歷任諫議大夫、黃門侍郎、侍中、同州刺史、禮部尚書、魏王老師,封永寧郡公。 魏徵是有名的諫臣,更是凌煙閣功臣。
  • 長孫皇后的苦命女兒,12歲嫁給親表哥,22歲便陪葬李世民的昭陵
    李麗質出生於長安,成長於長安,嫁人之後生活在長安,去世的時候還是在長安。按照我們今天的眼光來看,她應該是個標準的長安人。古代的時候,有郡望文化。一個人的祖宗在哪裡發跡,他的後人不管在哪生活,都算是祖宗發跡之地的人。李唐皇室自稱是隴西李氏李廣的後人,所以他們不管在哪裡生活,都自稱隴西狄道人。李麗質身為皇室成員,雖然一輩子沒去過隴西狄道 ,但是她的墓志銘只能說她是隴西狄道人。
  • 李世民一生見過英才無數,為何唯獨稱此人為知己?
    為何唯獨他可以被李世民引為知己呢? 虞世南,字伯施,生於公元558年。這一年,是南朝梁天啟元年,北齊天保九年。北周剛剛建立一年,距離隋朝開國還有23年,距離唐朝開國還有整整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