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古詩一種境界,珍惜陪孩子成長的每一天吧!即便再忙,也請拿出一首詩的時間,與孩子共同品讀,靜下心來,享受這一刻溫暖的親子時光,讓孩子因為有文化的浸潤,內心更加豐盈。
今天淑悅老師選的詩是曹植的《七步詩》,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讓我們在這首詩裡感悟親情。
原文:
七步詩
曹植
煮豆燃豆萁,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譯文:
煮豆子用來做羹,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汁,扒出豆子剩下的豆秸稈在鍋下燃燒著,豆子在鍋中不停的哭泣,我們本來是同一條根上生出來的,為什麼你這麼急切地迫害我呢?
品讀:
七步詩的由來:
曹植是曹操的兒子,他從小就聰明伶俐,才華出眾,深得曹操的喜愛,而且又是最小的兒子,受父母的呵護關愛自然更多些,本該是挺幸福的事,但因為父母的這種疼愛,引起了曹植哥哥曹丕的不滿,憑什麼都是父母的兒子就你這麼得寵啊?哥哥嫉妒弟弟的愛,嫉妒弟弟的才華。
在曹丕當上皇帝之後,他就百般刁難這個弟弟,有一次他把曹植叫到大殿之上,要求曹植在大殿走七步就作出一首詩來,要是做不出來,那就證明曹植沒有什麼文採,浪得虛名,並且還得治罪。誰想曹植不假思索,立刻就作出來了,這就是著名的「七步成詩」。曹丕聽了曹植的詩,心中感到愧疚,從此打消了殺害曹植的念頭。
比喻、擬人手法的妙處:
了解了七步詩的由來,咱們再具體賞析一下這首詩,表面來看,這首詩再簡單不過,就是描寫了一個煮豆子做羹的生活場景,再平常不過,可是這件平常生活中的小事,卻給我們無限的深意,它背後表達的是兄弟之間的相處之道。
曹植把萁和豆比喻成哥哥和自己,燃萁煮豆形容兄弟關係,第三、四句「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豆子怎麼會哭泣?這裡利用了擬人手法,抒發曹植內心的悲憤之情。哥哥要迫害弟弟,弟弟傷心哭泣。
最後五六句總結提煉,無論是豆子還是豆萁,都是同一根生長出來的,為什麼要相互傷害。借一句反問直逼哥哥的內心,讓哥哥思考何為血濃於水,同命相連的手足兄弟。
從詩的表現手法上,我們給孩子講比喻和擬人的運用,在寫作過程中令表達更加生動形象,賦予事物以生命,容易讓人產生共情。可以引導孩子多多觀察生活,在語文寫作練習中,善於用於這兩種寫作手法。
從詩的意義上,讓孩子們理解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明白親情的意義。
二孩家庭的現實指導意義:
這首詩雖然反應的是封建社會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手足殘害的醜惡一面,但它在當今仍有其現實指導意義。
首先是家長朋友們,你們在讀這首詩中有怎樣的體會,多子女家庭中贍養老人常有矛盾分歧,常常鬧得兄弟姐妹之間如仇人一般,這首詩是否能讓你回想起小時候兄弟姐妹一起玩,父母省吃儉用把你們培養成人的辛苦?贍養老人,不要兄弟姐妹相互比較,父母養你一場,你就儘自己最大努力回報就可以了,不要看別人。
其次是二孩家庭父母如何處理兩個孩子的關係。千萬不要把老大培養成曹丕,一味把愛都給了最小的孩子,而忽略老大的感受,父母要讓他們明白愛是一樣的,杜絕偏頗。有的時候家長容易犯「一廂情願」的錯誤,總覺得家裡都照顧小的是理所應當,在你們眼裡老大是大孩子,可是在他自己眼裡他永遠是孩子,是孩子就要平等對待,而不是自己還是小孩子卻要照顧更小的孩子,千萬不要讓老大產生這樣的心理,多和老大溝通,傾聽他的內心想法,一起照顧家庭中最小的成員。
最後是讓孩子明白,不管是弟弟妹妹,誰的到來都不是來跟自己爭搶什麼,而是來相互扶持、相互陪伴,共同分享美好的生活。弟弟妹妹是爸爸媽媽帶給他這一生最好的禮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