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高發期,牢記身體8大「求救」信號

2021-01-19 騰訊網

最近猝死事件頻發,安徽省立醫院章琦醫生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上班途中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逝世,年僅40歲;拼多多員工下班路上、餓了麼騎手送餐途中倒下……

猝死就像一個隱形的嗜血殺手,潛伏在人們身邊,讓人防不勝防,尤其是最近氣溫驟降讓心梗發病率攀至高峰。

小編在這裡提醒大家,寒潮來臨,一定要注意心臟「防寒」。

謹記8大猝死信號,早知道能救命

猝死都是突然發生的,患者自己可能沒有任何心理預期,但是猝死來臨之前還是有一些健康信號值得引起大家注意。

01

頭痛頭暈

頭痛這種症狀常被認為是腦部病變,其實心梗也會引發疼痛的症狀。

這是因為心梗導致心臟功能下降,影響心臟造血、輸血功能,就會引發全身缺氧、缺血,腦部也不例外,從而引發頭痛。

02

牙痛

有一種牙疼被稱為心源性牙疼,與心臟的關係非常密切,所以不可忽視。

當出現牙痛、下頜痛,伴隨冒冷汗、瀕死感等症狀,處於靜止狀態時不痛,一運動就疼或疼痛不止時要警惕。

03

心前區疼痛

如果出現突發性心前區壓榨樣疼痛,持續20分鐘以上仍不能緩解,並伴有大汗淋漓、噁心、瀕死感等症狀,要考慮心梗,要及時送醫救治。

04

胸悶痛

大部分的猝死事件是由冠心病引發的,而胸痛、胸悶是冠心病比較典型的症狀,假如胸悶經常突然加重,則代表心血管斑塊不穩定。

這種疼痛的面積比較大,這種疼痛似乎沒有具體的位置,就是悶痛。

05

胸骨後、頸部痛

冠心病老病號,突然出現心絞痛加重,胸骨後、頸部呈陣發性脹悶痛,有明顯的胸部緊迫感,並可牽引或放射至肩臂部,且發病次數增多的現象,應警惕急性心梗。

06

內臟痛

心梗前3-24小時,患者可能會有特定的內臟反應,表現為上吐下瀉,伴隨胸骨下端疼痛。

07

上腹部胃痛

如果沒有胃病,但是胃卻無故疼痛,很有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引發的胃部疼痛,這種胃痛並不會一直持續,而是反覆發作。

如果服用了平時緩解胃痛的藥物,沒過多久就復發,就要考慮是心臟出了問題。心臟病引發的胃痛有壓迫、灼熱或擠壓感,有的可擴散到左肩、背部及左上臂內側。

08

無痛

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或腦血管病史的人,沒有活動,天也不熱,但卻出現喘氣困難,大汗淋漓的現象,這也要警惕心梗。

猝死前的自救黃金時刻

如果出現以上那些症狀,要積極自救:

馬上躺下來休息為主,最好就是半坐臥位或者採取頭高、腳高位,來減輕心臟泵血的負擔。

立即撥打120請求醫護人員前來救助,然後把門打開,方便急救人員施救。患者絕對不能自行去醫院,即便自覺症狀輕微也不行。

如果平時有冠心病,要儘快的對家庭的常用藥進行服用,比如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阿司匹林也可以咬碎來吞服,對抗凝的效果比較好,對於急性心肌梗死有一定的作用,如果家裡有救心丹也可以先吃救心丹,等待醫護人員前來救助。

面對身邊有人突然倒地、呼吸心跳驟停,如果可以及早給他實施心肺復甦,約有一半的概率可以把他救活。

時間是第一關鍵要素,必須抓緊時間,儘快的實施以上的自救行為。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合併器質性心臟病和有猝死家族史的人,要定期去醫院檢查,降低發生心血管意外的概率。

警惕藏在身邊的猝死高風險因素

除天氣寒冷、年齡因素外,不良的生活習慣和情緒也是猝死的誘因,大家在平時就要預防。

吸菸、飲酒

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均可引起冠脈痙攣,導致急性心梗的發生。

酒精會使交感神經興奮,讓血壓升高、心跳加快,隨後心肌耗氧量的增加就會導致心肌缺血,從而誘發心絞痛、心梗等症狀發生,嚴重情況下,就會導致猝死發生。

肥胖、不健康飲食

為了消化食物,大量血液向胃腸轉移,供應心臟的血液相對減少,從而加重了心機缺血,增加了心臟負擔。

如果吃得過於油膩,攝入太多脂肪,還可能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促進血栓形成,引發心肌梗塞。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

這些慢性疾病本身就是獨立於缺血性心臟病導致心源性猝死發生的危險因素,如果不加以控制,那猝死的風險就非常高了。

久坐不動

吃得多、消耗少,導致能量攝入和代謝比例失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循環減慢,容易形成血栓,導致心梗發生。

熬夜、過度疲勞

長期的睡眠不足,可能是壓垮身體的最後一根稻草,直接增加心血管疾病而導致猝死。

壓力過大

生活節奏快,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往往會集中到一起。人在緊張時,會大量分泌腎上腺素,導致血管收縮、心跳加快、血壓上升,交感神經興奮,這很容易引起心肌梗塞發作。

總之,大家一定要照顧好自己,2021年希望所有人都健健康康。

來源: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

相關焦點

  • 猝死前,身體會有哪些「求救信號」?早了解早發現,或能自救
    去年十一月,臺灣藝人高以翔參加某衛視的節目錄製,突然出現猝死,一時間引起熱議,在家人和朋友心中,高以翔是一個熱愛運動、喜歡健身的人,相對來說,身體要比常人好很多,但還是出現了意外,根據最後揭秘的畫面,可以看出,在錄製節目過程中,他已經感覺到不舒服了。
  • 身體這些部位疼,可能是心臟在求救!很多人沒留意,後悔萬分!
    各地陸續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此時也是心梗等心血管病的高發期!11月25日,球星迭戈·馬拉度納在家中突發心臟驟停去世,享年60歲。11月26日,在演員高以翔意外猝死一周年前一天,其好友呂曉棟在去祭拜他時,突發意外猝死在了墓園中。同樣是因為心臟疾病猝死,享年63歲。
  • 45歲男子,肩膀疼一周後猝死!直言:心梗來臨,身體早有信號
    現在的社會,發生猝死的人群,每年都在不斷的增加,會因為各種問題而離開,其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心梗。心血管問題不僅僅是上了年紀的人會出現,現在也有不少的年輕人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尤其是四十歲的左右的人群,是高發人群。很多時候,在心梗發生前,身體早有信號,望你能及時的抓住。
  • 肩痛一周後突然猝死,這些身體求救信號很多人都不知道
    肩痛一周後突然猝死,這些身體求救信號很多人都不知道 2020-05-13 18: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人在猝死前,身體會發出一些求救信號,抓住一個,或能救命!
    甚至平時我們在一些新聞上會看到,一些很年輕的創業者或是加班人員,會出現猝死問題。 日常生活中,很多朋友表示猝死是突然出現的,很容易在短時間內造成死亡;其實人們在出現猝死前,身體會發出一些信號的,如果能夠抓住這些信號,就能夠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事情發生。猝死到來之前,身體會有一些預警信號,重視一個,或能活命!
  • 身體這些部位疼,可能是心臟在求救!很多人沒留意,後悔萬分
    各地陸續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此時也是心梗等心血管病的高發期!11月25日,球星迭戈·馬拉度納在家中突發心臟驟停去世,享年60歲。11月26日,在演員高以翔意外猝死一周年前一天,其好友呂曉棟在去祭拜他時,突發意外猝死在了墓園中。
  • 「醫本正經」夏季運動性猝死高發 你還在盲目健身嗎?
    四川在線消息8月8日,全民健身日即將到來,在男女老少紛紛加入健身隊伍的當下,盲目健身所帶來的危險也需要警惕。今天開始,《醫本正經》欄目將連續推出4期科普小視頻,助你健康健身。夏季是運動猝死高發季節。· 運動性猝死,90%以上與心臟相關猝死,是因為身體有潛在疾病,但沒有被發現,或沒有重視,導致的始料不及的,沒有預測的死亡。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180萬人死於猝死,平均每分鐘有3至4人因猝死而死亡。何醫生介紹,運動性猝死,90%以上與心臟相關。此外,還有比如腦梗死、腦出血、肺栓塞等猝死。
  • 年輕小夥打球猝死,是怎麼回事?醫生:猝死前信號,要多留意
    醫生提醒大家,猝死前身體是會發出信號的,要多留意,早發現或許能救命。這位小夥打籃球後突然倒地,身體還有抽搐,球場的人看到了急忙趕過去,有人進行了急救,也有人撥打急救電話,但最後沒有成功救回。醫生之後了解到,這位男子在打球過程中並沒有與他人發生什麼口角,身體也沒有激烈的碰撞,是因為心源性猝死。
  • 身體的幾種「求救」信號,你能讀懂麼?
    前段時間「上海白領體檢異常率99%」這一新聞讓人不禁懷疑,這屆打工人的身體怎麼了?而近期接連爆出的猝死新聞又讓人忍不住揪心:如果他們能提前發現身體的異樣,是不是結果也不至於這麼糟糕?
  • 肩痛一周,中年壯漢猝死!牢記心梗5大「非典型」症狀,能救命
    在場人員趕忙撥打了120,但由於公司離醫院較遠,張先生沒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等送到醫院時人已經不行了——出現瞳孔散大,心臟停跳,沒有生命跡象。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搶救,醫生沒能挽回張先生的生命。
  • 32歲男性,肩膀疼一周後猝死!心梗到來也有信號,就看你能不能抓住!
    現如今,出現猝死的病患,每年都在不斷的增加當中,而其中最為常見的一個就是心梗問題了。很多人認為,心血管問題是老年人的專利,但是現如今不少的年輕人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特別是3、40歲的朋友已經成為了高發群。32歲男性,肩膀疼一周後猝死!身體出現這些信號,警惕心梗即將到來!
  • 猝死高發很可怕?猝死前的5個信號,早發現能救命
    現代人的生活壓力非常大,生活節奏越來越來快,生活作息和飲食都不規律,這樣導致很多年輕人都處於亞健康的狀態,甚至有猝死的風險。猝死是一種心臟疾病,大多是心源性猝死,因為猝死的發作是相當突然的,所以死亡率相當。但是能及時發現猝死的徵兆,也許可以救命。
  • 千萬別忽略身體發出的救命信號!
    千萬別忽略身體發出的救命信號!關注郭力微信號「郭力話健康」健康快樂每一天! -1- 什麼是猝死? 傳統我們認為猝死多發生在老年人身上,但最新的數據表明猝死在18-80歲人群中均可發生,並且年輕人是猝死高發人群! 為什麼年輕人這麼容易猝死呢?一方面是本身就有的一些基礎性疾病如冠心病等,另一方面則是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長期熬夜等誘發。
  • 中醫嘆道:這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
    中醫嘆道:這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睡前牢記一個小細節,讓你一覺到天亮小候今年35歲,每到凌晨3、4點鐘就會從睡眠中醒來,接著就睡不著了,輾轉反側,睜著眼睛硬生生熬到天亮,再趕去上班。睡眠不足再加上長時間的工作,漸漸地身體就熬垮了。第一次見他時,就看到他頂著兩個大大的眼袋和黑眼圈,雙眼無神的樣子,臉色也很蒼白。
  • 猝死不會突然到來,猝死前,身體會發出警告信號,早發現或能自救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生活壓力大,人在高壓的狀態下,身體負荷過重,容易出問題,再加上生活水平和飲食水平提高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吃得多了,動得少了,生活習慣也變差了,有些人身體長期處於亞健康的狀態,在種種原因的綜合作用下,就有可能引發猝死。
  • 癌症發作前3年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放在朋友圈謝你一生!
    袙焷墛烞嘟揞珇塣鸙岰讋領腬氕駼鶲搐剔欁槱嵫璄嬴咀樁潈肰騥穻朥驔周簭泇藅驂枋坼瑅數籝葂遊簲舺鬦銔左蚐匿胃癌發作前三年身體發出的第二次求救信號:胃潰瘍或者萎縮性胃炎。濗郚獳鏻郟瑗痦厭茠彆鴭晤罫謿橩薼鋑芚欹垿釀趂頂顂鷓樺埏胞螆夬弴絪判瘱牯粽澠邉甬鯢硨罱鴆勖嬴勵跒魝餁麯肝癌發作前三年身體發出的第一次求救信號:脂肪肝或者酒精肝。
  • 中風猝死前的死亡信號,身體出現4個徵兆要小心,或可救人命
    它和被風吹沒有任何關係,而是動脈血管粥樣硬化、血栓誘發的嚴重性疾病,且中風往往是突然性發作,在嚴重情況下甚至還可能會猝死。中風之所以容易找上中老年,就是因為動脈硬化和血栓形成是長年累月血管傷害的「結果」。
  • 猝死前,身體會「通知」你!最近有3個不適,趕緊去檢查
    近日,江蘇一位21歲的吳姓男子網吧深夜猝死,據網吧老闆介紹,死者曾連續包夜打遊戲。 無獨有偶,湖南一位18歲青年也因長時間玩電腦,最後被發現猝死家中。 年輕人猝死的案例近年來呈高發的趨勢,這是怎麼回事?我們又該怎麼預防?
  • 再現猝死!不要忽視身體給你發出的5個信號!
    再現猝死!不要忽視身體給你發出的5個信號! 原標題: 12月4日,一名27歲小夥在公司年終誓師大會期間猝死;19日,上海某科技公司一名47歲員工猝死在公司健身房外。
  • 身體出現4個信號,可能是心臟在求救,外出旅遊注意5點事項!
    日常生活中,心臟疾病的到來並非是悄無聲息的;通常它在發病的前幾天,又或是前幾個小時就會出現較為明顯的症狀,比如身體感到疲勞、呼吸困難、胸口疼痛等等,但因為症狀並不是很典型,所以就很容易被人們所忽視。心臟病到來前,身體會有4個信號,若外出旅遊,5方面需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