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的偉大,都藏在這6本書裡了!

2021-02-07 噹噹讀書匯book

2018年3月14日,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去世,享年76歲。今天是霍金逝世一周年的日子。

這位輪椅上的巨人,在他的一生做出了眾多的科研成就、科普貢獻,並以他的精神力量激勵了全世界無數人。

史蒂芬·霍金或許是這個時代最聰明的宇宙學家。他以一系列的暢銷科普著作讓全球讀者驚嘆不已,一步步揭開宇宙的奧妙。

今天,小當給大家推薦6本了解霍金的必讀書目,希望對你們有用。文章末尾還準備了10個霍金不為人知的小秘密,一定要看到最後!

3月14日霍金日

科技圖書每滿100減50

點擊圖片,進入會場

(點擊圖片,進入會場)

必讀理由:史蒂芬·霍金的《時間簡史》自1988年首版以來的歲月裡,已成為全球科學著作的裡程碑。它被翻譯成40種文字,銷售了近1000萬冊,成為國際出版史上的奇觀。作為一本饗以讀者宇宙學的最好理解的經典著作,《時間簡史》插圖本是探索時間和空間核心秘密的引人入勝的故事。

必讀理由:史蒂芬·霍金浮光掠影般講述了自己從戰後的倫敦的男孩成長為國際學術巨星的歲月。這部附有大量罕見照片的,簡明的、風趣的、坦誠的自傳讓讀者了解在過去著作中難得一見的霍金。

這部清晰的、親切的、明智的《我的簡史》為我們打開通往霍金個人宇宙的一扇窗戶。

必讀理由:本書作者霍金把我們帶到理論物理的最前沿,他利用通俗的語言解釋制約我們宇宙的原理。讓我們和智慧大師一起站在科學的前端瞭望宇宙。

必讀理由:世界偉大的思想家之一近10年間的首部巨著,一部對生命的終極詰問最終答案的卓越簡明篇章。本書是一本行文簡潔、觀點驚人、圖文並茂的宇宙探索指南,將改變我們對於宇宙的理解,並威脅到我們視若珍寶的信仰體系。這將是史無前例的的驚世巨作。

必讀理由:人人都能懂的黑洞極簡史!《黑洞不是黑的》是霍金2016年在英國BBC廣播公司裡斯講演中向大眾傳遞的對黑洞的洞見,其中談及的「黑洞無毛定理」使得黑洞研究變得極度純粹,並直擊自然的核心奧妙。霍金這次要告訴我們,黑洞並不像想像的那麼黑,事物可以從黑洞逃逸,信息可以某種方式保存。

必讀理由:這是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遺作,霍金留給人類的臨別禮物,給每一個關心人類未來的人。這本書涉及他對科學與社會所面臨的大問題的思考,包括「人類是否會一直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可能不會)」「時間旅行是否可能?(仍無法排除可能性)」等;還有對諸如地球面臨的嚴重威脅、「超人」種群以及外太空是否存在智慧生命、人類是否應該去開拓太空殖民地等問題進行的*後預測,這些預測飽含了霍金對人類未來深深的憂思。

其實霍金也是一個同我們一樣有著豐富生活的人,讀了下面這10件你可能不知道的霍金軼事,也許能從中看到一個完全不同的霍金形象。

霍金 21 歲就被診斷出患有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漸凍症」)。醫生預計他只能活兩年。但他活到了76歲。

霍金在牛津的成績不太好。他曾經告訴牛津的學位審查員,如果他們給了他一等學位,他就會轉到劍橋去攻讀他的博士學位。而如果只拿到二等,則要留在牛津。牛津於是頒給了霍金一等學位。

霍金長期以來一直使用輪椅,還曾在學校舞會中開著輪椅跳舞。

霍金愛講冷笑話。他的好基友、學術夥伴彭羅斯經常被他的笑話冷到。

霍金的一系列發現讓他在1974年的時候入選英國皇家學會,那時候他才32歲。坐上此位的包括艾薩克·牛頓、查爾斯·巴貝奇(差分機設計者)和保羅·狄拉克(量子力學的奠基人)

《時間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一開始的名字叫《時間短史》(A Short History of Time)。出版社編輯建議改名,之後在暢銷書排行榜上呆了史無前例的237周。

霍金差點在80年代就死掉了。1985年,在去歐洲核子研究委員會(CERN)的旅途中,霍金被感染送往醫院。他病得很厲害,但後來一次氣管切開術挽救了他的生命。不過他之後不能再說話了。

霍金後來的妻子伊萊恩·梅森是他的護士之一,而這名護士的前夫設計了霍金輪椅上使用的語音合成器。

霍金喜歡和物理學家打賭,且經常輸。他曾和戈登·凱恩打賭不會發現希格斯玻色子,但2012年的發現打臉了,輸了100美元。

霍金曾客串過多部電視劇,曾經出現在《辛普森一家》中,並且還在電影《星際迷航:下一代》中和愛因斯坦、牛頓一起玩撲克。還有《生活大爆炸》。


霍金給《辛普森一家》配音片段

霍金客串《星際迷航》片段視頻

霍金客串《生活大爆炸》片段視頻

【留言互動】

霍金的一生,給了你什麼樣的啟迪?

在留言區分享一下吧~

▼點擊圖片▼ 參加霍金日

👇 👇 👇 戳...戳...戳..好書馬上為您奉上~

相關焦點

  • 霍金去世:你的三觀裡,藏著孩子20歲後的樣子
    >灼見(微信號:penetratingview)你的三觀裡,其實藏著孩子20歲以後的樣子。作者 | 王耳朵先生許多人,都在朋友圈表達了哀悼,稱「那個離外星人最近的地球人走了」。卻很少有人想到,走的不僅是位偉大的科學家,也是一位父親。這大概是世界上最奇怪的家庭了:霍金在20多歲時,就患上漸凍症。整天坐在輪椅上,不能陪伴孩子嬉戲,更談不上管教。甚至和家人的日常對話,都只能依靠一個「儀器」來進行。但這個家庭的孩子。
  • 致敬偉大| 南開人眼中的「霍金簡史」
    他的勇氣、執著、才智和幽默激勵著全世界人民。」對於這樣的絕代天才歸於天際,我想最好的祭奠方式就是把真實的他和他的理論展現給所有關注他的朋友和大眾。下文有近7000字,結合了作者的個人經歷以及對萬物理論的理解,雖然有理論物理的複雜方程式,但也很容易理解。
  • 霍金臨死之前曾預言秦始皇還活著,這句話可能性大嗎?
    這本書中對我們所生活的這個宇宙描述得很詳盡,當然,霍金先生在這本書中的描述也很精彩,但我們畢竟不是科學的內行人。我們看完這本書之後,和大多數人一樣,覺得它很精彩,但是我只能看他表面精彩,而不知道它其中內層的含義。霍金生前對宇宙的探索,時空理論的研究,恐怕當今世界無人能及。但不管霍金先生知識多麼淵博,能力多麼超群,我始終還是不相信他所說的這個預言。
  • 霍金很偉大的名言,他用一生踐行了他這句名言,令世界人敬佩不已
    而縱觀霍金很多名言,那都是很勵志的,很偉大的,讀完能讓人覺醒的。比如霍金說過這樣一句名言,原話我忘記了,但大概意思就是說霍金在自己人生跌入谷底,夢想與期望值都是零的時候,霍金卻笑著說餘生每一天都是最大的津貼。而霍金卻拿著他餘生的津貼,卻創造出了奇蹟,影響了整個世界。
  • 史蒂芬霍金,牛頓之後英國偉大的科學家
    在牛津大學上學時,霍金經常無故地掉倒,從牛津畢業,考入劍橋大學讀博士後,霍金的病情開始加劇。在醫院裡,醫生除了告訴他得的是一種極其特殊的運動神經細胞病之外,什麼也沒說。霍金從醫生的眼神中得知自己患了一種不治之症,也就不再尋根問底。疾病使霍金更加成熟,在學業上更加勤奮鑽研。
  • 霍金的偉大與不幸
    這位非常活躍的理論物理學家在來到合肥前,肯定還到過中國的其他地方,但我只知道他來到了科大不怎麼漂亮的校園裡,因為海報已經張貼在圖書館前的布告欄上。同學們都有些不敢相信,像霍金這麼既不便行走又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怎麼說來就來了呢,且來到了偏居一隅的「褲子大」(在合肥方言中,科技的發音與褲子很接近)!現在想來也不奇怪,當年科大的天體物理和宇宙學不但國內有名,在國際上也算是活躍的。
  • 楊振寧是偉大的科學家,為什麼沒有愛因斯坦、霍金那樣有名?
    楊振寧是偉大的科學家,在物理學的多個領域有著重大的發現。1956年和李政道一起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下宇稱不守恆,這使他獲得了第二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這項成就並不是楊振寧的最偉大成就,1954年發表的非阿貝爾規範場理論是楊振寧的最偉大成就。
  • 本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人類意志和精神的典範-霍金永垂不朽
    霍金的突然離世,使這個世界震驚,他這麼突然的離開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世界上所有國家最主要的媒體都在用最重要的篇幅報導這個沉重的消息,歷數著他偉大的貢獻。今天是3月14日,是霍金的忌日,又是愛因斯坦的誕辰。
  • 葛擁華教授|對話霍金創造論-1認識霍金
    這個名字讓「霍金」這個英國人成為中國改革開放之後,在文化教育,尤其是科學領域的科普教育方面,坐上了第一把金交椅。其實讓霍金坐上這個座位的並不是他的第一個光環,他所寫的科學方面的著作,《時間簡史》也罷,《果殼裡的宇宙》也罷,到底有多少人去讀,而且能真正讀懂?誠實說來,我就不是特別的明白。霍金的第二個光環,身殘志堅。
  • 愛因斯坦楊振寧霍金等偉大科學家,他們愛吃什麼食品?
    他問,世界上、歷史上那些偉大的科學家,是不是都對吃飯不感興趣?科學家,自然是指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具有較高學術成就的人。科研工作者的數量有很多很多,但配得上科學家稱號的,卻不算多,充其量十分之一。一般情況下,物理學家的工作,比其他領域的科研工作者更加引人矚目。這是因為物理學家研究的是事物的本質。
  • 近百年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排名第一,霍金只能屈居第二
    要說近百年來最著名的物理學家,當然是愛因斯坦和霍金。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霍金有他那個時代的簡史,其實他們對世界的貢獻是無法相提並論的。因為他們在各自的領域貢獻了物理學的成就,但如果非要排第一,那麼伊斯坦肯定排第一,霍金只能排第二。如果霍金晚出生幾年,那麼我覺得霍金一定是最偉大的。一起來看看他們的突出貢獻吧。
  • 致敬傳奇,剛剛逝去的物理學家霍金,還有這 10 個身份值得銘記
    據外媒綜合報導,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 · 霍金在 3 月 14 日去世,享年 76 歲。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向人類揭示了宇宙和黑洞的奧秘,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在統一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普朗克的量子力學這 20 世紀物理學兩大基礎理論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 「霍金」是張皮,腦袋被泡在名望的玻璃缸裡
    一位激動不已的聽眾將霍金譽為「與牛頓、伽利略、愛因斯坦一起並肩列入偉大科學家行列」的偉人。對自己能親眼見證這些偉人中活生生的一個代表而興奮不已。這也是全球億萬霍金粉絲共同的心聲。在這些霍金崇拜者的眼中,這位癱坐在輪椅上日漸羸弱的人形物體,在地球智慧的食物鏈當中居於頂巔。那顆斜倚在椅背的腦袋裡蘊藏著無限的宇宙,難道不是這樣嗎?霍金在劍橋校園中。
  • 霍金心目中的宇宙——紀念霍金離世兩周年
    2018年3月14日,史蒂芬·霍金離世。他被學界公認為當代最偉大的引力物理學家。英國皇家學會會長馬丁·裡斯和因發現引力波而獲得諾獎的基普·索恩分別在為霍金進行的劍橋追悼和倫敦西敏寺的葬儀上一致指出,當代沒有任何人比霍金對時間和空間理解得更深刻。我在這兩個場合都非常仔細地聆聽了他們的悼詞。
  • 在物理領域霍金和楊振寧相比怎麼樣,誰才是第二個「愛因斯坦」?
    霍金是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科學家嗎?在物理領域霍金和楊振寧相比怎麼樣,在物理領域楊振寧和霍金誰的成就更偉大?誰才是第二個「愛因斯坦」?對於霍金的認識,大多數人都是欽佩其「身殘志堅」的精神並且在民間的名氣很大,主要得益於其的社會活動和科普著作。
  • 為什麼牛頓、愛因斯坦和霍金之後,楊振寧就是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與其說評比哪一位物理學家更偉大,不如就當作是來了他們的卓越成就。比如,牛頓、愛因斯坦、霍金和楊振寧這幾位,前三位都已先後辭世,而最後一位則堪稱當世最偉大的科學家。 怎麼說呢?愛因斯坦的成就的確舉世矚目,但他依然無法和艾薩克·牛頓相比。
  • 霍金:如果身體有殘疾,絕不能讓心靈也有殘疾
    這個教科書裡的人物突然的離世,讓世人感到有些無常,一提起他的名字首先想到「堅強,偉大,了不起」。 這本書被西方戲稱「讀不來的暢銷書」,之所以暢銷,是因為書中內容嘗試解答過去只有神學才能觸及的題材。
  • 霍金的故事:輪椅上的命運交響曲
    後來,霍金有了個妹妹,父母又領養了個弟弟。從此,霍金不再是孤零零的一人了,比起和同伴玩耍,他更願意照顧弟弟妹妹。很快霍金到了學習的年齡了,他的智商和同班的小孩一樣,只是他房間裡的書比別的孩子多得多,他的學業出眾,一路直上,終於如願進了牛津大學。這是他父母最想看到的結果,也是霍金多年努力的結果。進入大學後,霍金的父母每每聊天都會不時地討論到他的就業問題。
  • 《萬物理論》霍金: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發光發亮!
    相信大多數人和我一樣,對於霍金的了解全部來自於一本暢銷書《時間簡史》,這本書用生動活潑的語言,較為前沿的講述了關於宇宙的知識,為我們在這些對宇宙學充滿無知的小白們打開了一扇了解宇宙的天窗。隨之而來的是對這位來自於英國天才的無限好奇,使得我們總是迫不及待地想去了解他、走近他,想知道他有著怎樣的經歷。
  • 《生活大爆炸》霍金出鏡,謝耳朵被懟暈倒,霍金不僅睿智還很幽默
    2012年4月6日播出的熱播美劇《生活大爆炸》第五季第21集中,70歲的史蒂芬·霍金本色出演參與了客串。儘管沒有任何表情,但這無疑成了粉絲懷念霍金最好的渠道,看看霍金懟謝耳朵的點點滴滴,他的偉大並不是浪得虛名。今天霍金告別了人類,去到他孜孜以求探索無限未知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