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4日,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去世,享年76歲。今天是霍金逝世一周年的日子。
這位輪椅上的巨人,在他的一生做出了眾多的科研成就、科普貢獻,並以他的精神力量激勵了全世界無數人。
史蒂芬·霍金或許是這個時代最聰明的宇宙學家。他以一系列的暢銷科普著作讓全球讀者驚嘆不已,一步步揭開宇宙的奧妙。
今天,小當給大家推薦6本了解霍金的必讀書目,希望對你們有用。文章末尾還準備了10個霍金不為人知的小秘密,一定要看到最後!
3月14日霍金日
科技圖書每滿100減50
點擊圖片,進入會場
(點擊圖片,進入會場)
必讀理由:史蒂芬·霍金的《時間簡史》自1988年首版以來的歲月裡,已成為全球科學著作的裡程碑。它被翻譯成40種文字,銷售了近1000萬冊,成為國際出版史上的奇觀。作為一本饗以讀者宇宙學的最好理解的經典著作,《時間簡史》插圖本是探索時間和空間核心秘密的引人入勝的故事。
必讀理由:史蒂芬·霍金浮光掠影般講述了自己從戰後的倫敦的男孩成長為國際學術巨星的歲月。這部附有大量罕見照片的,簡明的、風趣的、坦誠的自傳讓讀者了解在過去著作中難得一見的霍金。
這部清晰的、親切的、明智的《我的簡史》為我們打開通往霍金個人宇宙的一扇窗戶。
必讀理由:本書作者霍金把我們帶到理論物理的最前沿,他利用通俗的語言解釋制約我們宇宙的原理。讓我們和智慧大師一起站在科學的前端瞭望宇宙。
必讀理由:世界偉大的思想家之一近10年間的首部巨著,一部對生命的終極詰問最終答案的卓越簡明篇章。本書是一本行文簡潔、觀點驚人、圖文並茂的宇宙探索指南,將改變我們對於宇宙的理解,並威脅到我們視若珍寶的信仰體系。這將是史無前例的的驚世巨作。
必讀理由:人人都能懂的黑洞極簡史!《黑洞不是黑的》是霍金2016年在英國BBC廣播公司裡斯講演中向大眾傳遞的對黑洞的洞見,其中談及的「黑洞無毛定理」使得黑洞研究變得極度純粹,並直擊自然的核心奧妙。霍金這次要告訴我們,黑洞並不像想像的那麼黑,事物可以從黑洞逃逸,信息可以某種方式保存。
必讀理由:這是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遺作,霍金留給人類的臨別禮物,給每一個關心人類未來的人。這本書涉及他對科學與社會所面臨的大問題的思考,包括「人類是否會一直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可能不會)」「時間旅行是否可能?(仍無法排除可能性)」等;還有對諸如地球面臨的嚴重威脅、「超人」種群以及外太空是否存在智慧生命、人類是否應該去開拓太空殖民地等問題進行的*後預測,這些預測飽含了霍金對人類未來深深的憂思。
其實霍金也是一個同我們一樣有著豐富生活的人,讀了下面這10件你可能不知道的霍金軼事,也許能從中看到一個完全不同的霍金形象。
霍金 21 歲就被診斷出患有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漸凍症」)。醫生預計他只能活兩年。但他活到了76歲。
霍金在牛津的成績不太好。他曾經告訴牛津的學位審查員,如果他們給了他一等學位,他就會轉到劍橋去攻讀他的博士學位。而如果只拿到二等,則要留在牛津。牛津於是頒給了霍金一等學位。
霍金長期以來一直使用輪椅,還曾在學校舞會中開著輪椅跳舞。
霍金愛講冷笑話。他的好基友、學術夥伴彭羅斯經常被他的笑話冷到。
霍金的一系列發現讓他在1974年的時候入選英國皇家學會,那時候他才32歲。坐上此位的包括艾薩克·牛頓、查爾斯·巴貝奇(差分機設計者)和保羅·狄拉克(量子力學的奠基人)
《時間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一開始的名字叫《時間短史》(A Short History of Time)。出版社編輯建議改名,之後在暢銷書排行榜上呆了史無前例的237周。
霍金差點在80年代就死掉了。1985年,在去歐洲核子研究委員會(CERN)的旅途中,霍金被感染送往醫院。他病得很厲害,但後來一次氣管切開術挽救了他的生命。不過他之後不能再說話了。
霍金後來的妻子伊萊恩·梅森是他的護士之一,而這名護士的前夫設計了霍金輪椅上使用的語音合成器。
霍金喜歡和物理學家打賭,且經常輸。他曾和戈登·凱恩打賭不會發現希格斯玻色子,但2012年的發現打臉了,輸了100美元。
霍金曾客串過多部電視劇,曾經出現在《辛普森一家》中,並且還在電影《星際迷航:下一代》中和愛因斯坦、牛頓一起玩撲克。還有《生活大爆炸》。
霍金給《辛普森一家》配音片段
霍金客串《星際迷航》片段視頻
霍金客串《生活大爆炸》片段視頻
【留言互動】
霍金的一生,給了你什麼樣的啟迪?
在留言區分享一下吧~
▼點擊圖片▼ 參加霍金日
👇 👇 👇 戳...戳...戳..好書馬上為您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