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花筒裡看蠶豆(作者:趙基開)

2021-03-04 上海老底子

萬花筒裡看蠶豆

趙基開

春回大地,田野一片勃勃生機,蠶豆種植地塊,迎來紫白色的蠶豆花,陳陣花香,粉蝶圍繞著一閃一閃小花朵飛舞,隨風飄揚,不久蠶豆莢即將登場。

上海五香豆,是全國聞名堅果零食,是上海著名傳統小吃,有家喻戶曉的知名度。特別是城隍廟奶油五香豆,用料講究,香脆可口,外皮較薄,內在肉質厚實,進入嘴裡香糯,收口甜津津,別有風味,是令人唾涎的食品。

特別受到中外旅遊者一致好評。離開上海購置特產,必有多包五香豆,攜帶回歸,因價格便宜,又實惠,味道佳,是分送親朋好友的禮品。以前我家也有向外地親戚饋贈五香豆的習慣,很受他們歡迎。改革開放後,有的移居國外,我們贈送範圍也走出國門,飛向世界。

現場剝豆,買蠶豆還有小插曲,退休後幫老伴做些家務,其中之一買菜,當時尚未流行網上購菜、送菜業務,要到菜場挑選,而我家距離菜場有一段路程,提著萊回來,也需一定體力,蠶豆上市季節,似乎負擔更重,每次增加3一4斤份量,我又不樂意用小推車,嫌麻煩,特別是上菜場二樓,更覺不便,當蠶豆即將落市時候,價格大幅縮水,引誘我們總要一次多買I0一20斤,放在冰箱陸續食用,或曬乾成幹蠶豆。

一大堆蠶豆如何搬回家,是個大問題。雖然攤上也有剝好蠶豆肉,但價格要貴好多,我們現在有的是時間,當然不會去買它。結果我想出一個辦法,在攤邊現剝可省去運輸體力,好在攤主是老熟人,也樂於幫助「老伯伯",還遞上小板凳,這樣坐在攤邊,一邊剝蠶豆,邊與他嘎山湖,堆在前面蠶豆很快剝完了,一般I0斤蠶豆可出肉3斤左右。將蠶豆殼放入攤主垃圾箱中,真是應證孩童時代兒歌,"吃儂肉,還儂殼「。

蠶豆三兄弟

目前市場蠶豆品種可分三類,本地,外地(客豆)及引進日本品種簡稱日本豆。蠶豆上市期較短,前後二個月左右,上市也很有規律,先是客豆,再是日本豆,最後登場是本地豆。客豆,日本豆正值上市之際,本地豆正值豆寇年華。價格也隨貨源充沛而降低。上海居民也有乘機買回,曬蠶豆或剝豆板。本地豆青皮綠肉,剝開豆莢大部份雙粒,格外金專。剛上市初期炒一碗碧綠生青的炒蠶豆,要豬肉價細,製作過程連剝豆也大有文章。要現吃現剝,如提前將豆莢中蠶豆早早剝好,容易變老,一般吃晚飯前一小時才開始剝。同時手要洗淨,避免贓物留在豆上,因為剝出豆子不能再洗。剝出豆子放在盛器中,上面溼布覆蓋,起保鮮作用。到蠶豆末期,豆子出現眉毛,表示豆也老了,皮也變厚,要在剝過程用指甲在皮上劃一線,以利燒制過程湯汁進入肉中,豆子入味。我每年五一節以後到青浦利伯維爾市場路邊買當地農民出售本地蠶豆,是他們自留地上收穫,絕對正宗,嘗嘗,味道交關好,享受倍增。不過我有一個感覺,蠶豆品種將逐步給日本品種替代趨勢,因新品種,產量高。本地豆有點固步自封,產量低,又沒有創新精神。

廚房三姐妹

發芽豆,豆瓣素,油氽豆板,是我家常吃菜餚,新鮮蠶豆落市後,特別到盛夏季節,早年蔬菜較少,幹蠶豆大顯身手。

自孵發芽豆,上海人把發芽豆叫做"獨腳蟹",因為外型有點象蟹而且只有一隻腳(芽)。自孵工序比較簡單,也不受季節限制,將幹蠶豆放在水中浸泡,每日換水二次,約7一8天,一直浸泡到蠶豆發芽為止。也有另一種做法,將蠶豆放入碗中加溫水浸泡,豆子變軟,撈出放在竹淘籮,蓋上溼布,放在相對溫度較高室內,每回淋上水6次左右,豆芽出來即可食用。兩種方法都可,前一種相對簡單,一般發芽率在85%左右,氣溫過高防止變質,溫度較低發芽率低,故自孵發芽豆也有一定技竅。發芽豆吃法也多種多樣,一般紅燒,或蔥油等。

豆瓣素是幹蠶豆,浸泡後剝去外皮,配上上好鹹菜,清爽,酥香,鮮美。連味精也無需加入。也是寧波人獨特菜餚,受我們全家青睞。有句俗語「吃鹹菜豆瓣素,眉毛也會掉下來「。

油氽豆瓣,作為早餐吃泡飯的佐餐,也是我父親下酒必備菜,鬆軟爽口,油氽豆板時要掌握火候,否則要炒僵,變硬梆梆,弄不好會嗑掉牙齒,氽好豆瓣,要放在大口玻璃瓶中,並加密封,防止回潮。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蠶豆用途也越來越廣泛。飲食行業用蠶豆肉做點綴,更是錦上添花。至於其他用途,可做豆瓣醬,是廚房不可缺少調味品,以蠶豆為主發酵而成,是百搭。一般炒菜時候加上一點,萊餚更入味。豆瓣醬是開胃健脾,消除油膩功效。

利用蠶豆製成休閒食品,品種越來越多,肉鬆豆瓣、蟹味豆瓣、苔條豆瓣、蘭花豆、怪味豆等林林總總,受到消費者追棒。

講到蠶豆一定要提三北鹽炒豆,因為上海五香豆出名,而浙江寧波是以它而聞名,三北是指浙東鎮海、餘姚、慈谿。三北鹽炒豆俗稱炒倭豆,與抗擊倭寇有關。原料是選當地大白蠶豆為主,放在鹽鍋中炒。製作簡單,是最平凡、最普通的休閒食品。上海的寧波老鄉,都有感情。舊時裡弄裡專門挑擔么喝賣三北鹽炒豆,生意不錯。

蠶豆,這樣大眾食材,居然有個別人以小孩居多,食蠶豆後患病稱蠶豆病,其實是引起溶性貧血症。要趕快去醫院治療。切莫延誤。當然有的患者生此病,與食蠶豆無關。

相關焦點

  • 蠶豆
    周末到福嶼市場買了一籃蠶豆。蠶豆是西漢張騫自西域引入的植物,人稱胡豆。胡豆為什麼又叫蠶豆呢?有人說,這是因為蠶豆莢的樣子,形如老蠶,所以才叫蠶豆。江南人有所謂地三鮮,蠶豆、莧菜、蒜苔。地三鮮中,打頭陣的是這蠶豆。他們看蠶豆嫩不嫩,就看「肩章」(頂部月牙形的蒂),肩章是淡綠色的,說明蠶豆很嫩,可以帶皮吃。穀雨時節,蠶豆最嫩,《隨園食單》推薦用醃芥菜炒:
  • 再不吃蠶豆,就只能豆瓣裡見了,蠶豆,還是要吃鮮的好
    但是剛剛成熟的時候,蠶豆的外皮可以輕而易舉地咬斷,所以想要吃最鮮嫩的蠶豆,大家一定要看準時機。蠶豆是一種非常好養活的蔬菜,只要有土和水,無論是在臭水溝或者是田坎,蠶豆都能生長出來。長大後的蠶豆也不用過多的打理,它有非常強的自我管理意識,不用人類過多看管,它就能長出最完美的姿態!
  • 女人吃蠶豆的好處 蠶豆的營養價值
    很多人喜歡吃蠶豆,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那麼對於女性朋友們來說,吃蠶豆有哪些好處呢?蠶豆的營養價值又有哪些呢?
  • 蠶豆,蠶豆病?吃蠶豆你要注意哪些方面?
    並且,蠶豆的營養價值又是怎樣的呢?一起來跟著營養姐看看吧~蠶豆,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為糧食、蔬菜和飼料、綠肥兼用作物。一般認為蠶豆起源於西南亞和北非。中國的蠶豆,相傳為西漢張騫自西域引入。我國蠶豆種植面積廣泛,以四川最多,次為雲南、湖南、湖北、江蘇、浙江、青海等省。
  • 惠山蠶豆青又嫩
    蠶豆不是我國原產,其名又稱胡豆、羅漢豆、倭豆等,無錫人則俗稱豆子。惠山種植蠶豆的歷史約有300多年,其出名於清代乾隆年間(1736-1795)。據傳,惠山蠶豆最早是由惠山寺僧引進栽種的。惠山寺僧先是在惠山南麓山坡上開荒種植茶樹,後來又在茶園內套種蠶豆。每當立夏季節,寺僧把採集的大批青蠶豆分送給城中士紳官僚及施主嘗新。
  • 吉祥 • 素善《酸菜蠶豆》
    ♪點上方播放鍵,一起來聆聽素廚的內心獨白吧~素手漫彈青玉案,流年細品溫如言醒時邀明月,夢裡枕花眠粉糯的蠶豆,鹹香的酸菜,誘人的泡紅椒家常烹製,香辣下飯,滋味倍兒爽天涯陌路,用愛相隨,雲水禪心淡看世事,播種善良,一生吉祥
  • 國家農民:蠶豆熟了
    印象裡母親好像還加了一種切碎了的野菜葉子到裡面,具體是什麼記不清了,又好像是紫蘇葉子,一直想問母親到底是什麼葉子,可惜每次只記得吃,過後又忘了,現在想問已經來不及了,母親把這道菜的秘密帶到天國去了。家姐曾經嘗試著做了幾次,可惜沒有母親做的味道。現在街面上的菜館有叫外婆菜館、媽媽的味道的,如果真的是一種傳承,那不僅僅只是一個菜品了,還有孝道和文化。
  • 友誼第一 比賽第二:蠶豆大哥和長豆角
    蠶豆大哥覺得自己的床很大、很氣派,豇豆兄弟卻不以為然,因為他們的床可比蠶豆大哥的長多了。蠶豆大哥的床「大」,長豆角的床「長」,哪個更厲害?比賽正式開始……這是《蠶豆大哥成長故事》的第四冊,《蠟筆小黑》作者中屋美和以蠶豆、毛豆、豌豆、荷蘭豆等豆子植物為主角,教會孩子們學會分享、互助、樂觀、獨立
  • 蠶豆|蘭花豆,奶油五香豆,油酥豆板
    但是蠶豆似乎是中國本土上早就有的,何以也加一「胡」字?蠶豆和胡豆的名稱到底是如何由來的呢?根據《談談因避諱胡人而更名的「胡」詞族食物》這篇文章,我們可以一探究竟。蠶豆經歷了從胡豆→國豆→蠶豆的變化。蠶豆原產於西域,本名胡豆。中國古代漢民族對北方邊地、西域各民族以及來自這些地方的物產均稱「胡」。
  • 朱學東:故鄉的回芽蠶豆,以及老黃瓜燉排骨
    發回芽蠶豆很簡單,把老蠶豆泡清水裡即可。不過,一定是老蠶豆哦。老蠶豆堅硬得很,故鄉常用它來形容年紀大的人牙口好:「還能吃蠶豆呢。」也只有老蠶豆才能泡製回芽蠶豆。老蠶豆的殼很硬,也很光滑,浸泡清水一段時間之後,蠶豆殼先是慢慢起皺,然後蠶豆慢慢膨脹起來,把堅硬的蠶豆殼也撐開了。清水變成了褐色,那是老蠶豆的顏色。
  • 雙年選|評《死亡萬花筒》:死生之間
    作者西子緒為「門」內外的諸個世界都設置了精細的規則,既保證「門」內諸世界與「門」外主世界互不幹擾、並行存在,也保證每一個「門」內世界都鬼影重重、懸念迭起、精彩紛呈。讀者閱讀小說的過程,也是隨著主人公一道探險與解密的過程。充分的遊戲樂趣與閱讀快感相互交疊,構成了《死亡萬花筒》的獨特魅力。
  • 蠶豆,舌尖上的毒藥?
    蠶豆,又名南豆、胡豆,是普通老百姓餐桌上一種很常見的食物。蠶豆富含多種營養成分,維生素蛋白質含量較高,深受許多美食愛好者的青睞。筆者童年在農村度過,每到蠶豆成熟的季節,田埂上小河邊,燃起一堆篝火,三五小夥伴圍在一起,把剝好的新鮮蠶豆用小樹枝穿成串,放在火上烤熟後放進口中,那感覺真是人間極品回味無窮!
  • 萬花筒寫輪眼都有哪些能力?這些能力有什麼含義?作者真的用心了
    動漫火影忍者中,寫輪眼是宇智波一族專屬的血繼限界,而在動漫裡面,寫輪眼也是一種可以升級進化的能力,從最開始的三勾玉到後來的萬花筒寫輪眼,寫輪眼的每一次升級都會帶來力量上的提升,而其持有者也就會因此變強一分。
  • 蠶豆易老,嘗鮮趁早!千萬別錯過如此美味的胖豆子
    選蠶豆時還可以用手捏豆莢,好的蠶豆摸著比較硬,不容易捏動。 分鐘左右,撈出後浸泡在涼水中,最後用手一擠,蠶豆就piu地一下,從「衣服」裡完整地蹦出來啦~ ps:這種給鮮蠶豆快速去皮的方法,一般用於炒蠶豆或蠶豆飯之前的準備工作中。
  • 豌豆、黃豆、蠶豆的區別
    3、蠶豆為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原始花被亞綱、薔薇目、薔薇亞目、豆科、蝶形花亞科、野豌豆族、野豌豆屬、蠶豆種。3、蠶豆原產歐洲地中海沿岸,亞洲西南部至北非,相傳西漢張騫自西域引入中原。3、蠶豆又稱羅漢豆、胡豆、南豆、豎豆、佛豆等。
  • 一鍋鮮香蠶豆飯開啟夏日模式
    立夏,正值暮春初夏,芹菜、蒿菜已老,番茄、茄子還是苗兒,正是蠶豆上市的時節。蠶豆又稱胡豆、羅漢豆、蘭花豆,寧波人稱「倭豆」,老家又稱「川豆」。按習俗,立夏當天除了「撞蛋」,還要「稱人」,要吃上一碗「倭豆飯」 。      綠油油的蠶豆外面是一層厚厚的豆莢,豆莢裡面裹夾著數顆綠豆仁,多至四顆,少則一顆。
  • 蠶豆種植的好方法,這些方法掌握住,蠶豆結得多又大
    蠶豆是一種比較古老的食用豆類作物之一,蠶豆還有特別好的營養價值,在藥材方面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目前很多使用範圍特別廣,在市面上長度的市場價值非常的高。全國各地區都有種植,只不過有很多朋友還是反饋說種植產量很一般,其實在這中間有很多的細節需要注意,咱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保山綠蠶豆的營養價值
    蠶豆按其子粒的大小可分為大粒蠶豆、中粒蠶豆、小粒蠶豆三種類型:大粒蠶豆寬而扁平,千粒重在800克以上,如四川、青海產的大白蠶豆,品質較好,常作糧食或蔬菜食用;中粒蠶豆呈扁橢圓形,千粒重為600~800克;小粒蠶豆近圓形或橢圓形,千粒重為400~650克,其產量高,但品質較差,可作為綠肥作物。
  • 8道蠶豆の夏初料理嘗鮮要趁早!
    蠶豆,是躲藏在厚厚豆莢裡的美味。每年蠶豆的成熟季,此時正好也是養蠶的季節,所以也被稱為「蠶豆」。寧波人則習慣叫倭豆,而且在立夏前後,幾乎是家家戶戶都吃蠶豆,都喜歡吃蠶豆,不少人家還將蠶豆跟大米飯一鍋煮,稱為「蠶豆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