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吃蠶豆,就只能豆瓣裡見了,蠶豆,還是要吃鮮的好

2020-12-18 醜怪耶哦

很多人去飯館吃飯的時候,會在菜單上發現這麼一種名為「時令蔬菜」的菜名,一開始不了解,問了店員後才知道,原來時令蔬菜就是當季生長的蔬菜,這個季節傷心什麼蔬菜,那麼這道菜就是什麼,根據四季在不斷的調整。其實對於如今的人們來說,對時令蔬菜這幾個字已經沒有多大的概念了。因為大棚蔬菜技術的成熟,我們很多時候都能吃到反季的蔬菜。但是有這麼一種蔬菜,還是得應季吃才好,它就是蠶豆,如果你錯過了它今年最鮮嫩的時候,那麼想要再遲到,最快都要等到下一年!

有較強自我管理意識的蠶豆

有很多老人說,成熟後最鮮嫩的蠶豆,大概只能吃18頓飯左右,而它的鮮嫩程度,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的減少,大概一個星期後,蠶豆的皮就會老化,嚼都嚼不碎。但是剛剛成熟的時候,蠶豆的外皮可以輕而易舉地咬斷,所以想要吃最鮮嫩的蠶豆,大家一定要看準時機。蠶豆是一種非常好養活的蔬菜,只要有土和水,無論是在臭水溝或者是田坎,蠶豆都能生長出來。長大後的蠶豆也不用過多的打理,它有非常強的自我管理意識,不用人類過多看管,它就能長出最完美的姿態!真是一個一點都不讓人操心的「好孩子」,不過蠶豆唯一不懂事的事兒就是可食用周期太短,只給人們一個星期的時間,吃不完也不能怨它。

蠶豆名字來源

剛剛成熟的蠶豆,表皮會有一層細細的絨毛。而蠶豆這個名字由來,其實跟它本身沒有很大的關係,是因為蠶豆的成熟季節,跟蠶吐絲的時節一樣,所以有了蠶豆這樣的名號。這麼一想,這蠶豆也太委屈了吧!不過委屈歸委屈,蠶豆的味道確實不錯。蠶豆的做法有很多種,最常見和最容易學會的就是蒜香蠶豆了。

準備的食材也非常少,一把剛摘回來的新鮮蠶豆,剝去外殼,然後幾粒大蒜。將大蒜的外皮剝去,然後切成蒜末。在熱鍋當中加入花生油,放入蒜末爆香後加入蠶豆,再隨意翻炒幾下,等到蠶豆的表皮變得翠綠,加入一點點食鹽和水,蓋上蓋子,悶個兩三分鐘就可以出鍋了。這樣炒出來的蠶豆,保持了它最原始的味道。不用過多的調味品修飾,吃的就是一個原味鮮香!

除了炒的做法之外,蠶豆還可以用水煮,不過水煮的時候可以連殼一起。在水中加入一點茴香桂皮,然後加入少許的鹽,直接蓋上蓋子大火燒開,10多分鐘後關小火,看到水被燒得差不多了,這蠶豆也可以出鍋了。因為加入了茴香和桂皮兩種香料,此時的蠶豆,連外殼都鮮得掉渣,在吃的時候,總會忍不住先嗦一下外殼的汁水,然後再剝開殼吃裡面的蠶豆。煮出來的蠶豆會比炒出來的口感更加的好。每次家裡只要煮蠶豆,我大概是連晚飯都不用吃了,把這一鍋蠶豆吃乾淨後,還是會忍不住打一個飽嗝!

蠶豆別稱大盤點

其實蠶豆有好多種名字,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叫法,大家都吃過一款零食,叫做蘭花豆,其實這蘭花豆,就是我們所說的蠶豆。它還有另外的名字叫羅漢豆,胡豆,南豆,素豆,佛豆,鮮豆以及野豌豆等。這麼多看起來沒有絲毫聯繫的名字,其實都是同一種東西,不知道大家會不會覺得很意外呢?不過名字叫什麼倒無所謂,就像玉米和土豆,有的地區把玉米叫做苞谷,有的地區把土豆叫做洋芋。名稱只是一個代號而已,只要它味道好吃,叫狗蛋都有人喜歡!而蠶豆之所以有一個別稱叫蘭花豆,是因為蠶豆在開花的時候,它的花朵,翹起來特別像蘭花一樣,所以有了這麼一個名稱。

一般吃蠶豆最好的時節是在5月初,過了五月中旬後,蠶豆就會開始變老,尤其是蠶豆的外殼,能最直觀的反映它的變化。不過蠶豆老了之後,雖然沒有之前鮮嫩可口,但也不是不能吃了,人們在處理老蠶豆的時候,最普遍的做法就是油炸,油炸過後的蠶豆更加的酥脆,外殼也會變成紅褐色,特別像炸過的花生一樣。

油炸過後的蠶豆可以當做喝酒的小菜,撒上一點鹽和胡椒粉或者是孜然粉,都能激發出蠶豆的味道。一些貪吃的小孩子,看到父母在油炸蠶豆的時候,連出去玩耍都忘了,一心一意守在油鍋旁邊,等到出鍋的時候,就是他們大快朵頤的時刻。油炸的蠶豆,連皮都能被吃光!

相關焦點

  • 女人吃蠶豆的好處 蠶豆的營養價值
    很多人喜歡吃蠶豆,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那麼對於女性朋友們來說,吃蠶豆有哪些好處呢?蠶豆的營養價值又有哪些呢?
  • 蠶豆,蠶豆病?吃蠶豆你要注意哪些方面?
    蠶豆,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吃過。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卻又有很多小夥伴又不能夠吃。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立夏時節吃什麼?好味的蠶豆食譜大推薦!
    春末夏初,蠶豆花落,結出一個個飽滿厚實的豆莢子,這時的蠶豆最為鮮嫩。 下面為大家介紹幾個簡單易做的蠶豆食譜,絕對養生又好味哦~香腸粒鹹菜蠶豆飯作為立夏節氣的時令食物,蠶豆飯是這天一定要吃的。老百姓認為蠶豆是「清明見莢,立夏好吃」,所以趁著這一天一定要蒸一鍋立夏蠶豆飯。
  • 【吃】翠綠碧嫩話蠶豆
    蠶豆秋種春斂,為一年生或二年生的豆科植物蠶豆種子,子實莢生,果實為莢果,扁橢圓形,色綠如碧珠,是豆類蔬菜中的重要一員。 起源:蠶豆起源於亞洲西南和非洲北部。《太平御覽》記載,蠶豆是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的豆種。古人將農曆三月稱為「蠶月」,如今全國各地均產蠶豆。
  • 8道蠶豆の夏初料理嘗鮮要趁早!
    Falafel,一道用鷹嘴豆和蠶豆泥製作的中東菜餚,在歐美算是中東素菜的代表。每年夏初是吃鮮蠶豆的時節,江南民間有「立夏見三鮮」之說,這三種「時鮮貨」之一就是鮮蠶豆。今天就跟著我們一起做蠶豆料理吧。沒有冰箱的年代,只能備幹胡豆。幹胡豆放在大鐵鍋裡幹炒,炒到幹香熟透。炒胡豆火不能太大,容易外皮焦糊而內裡生。炒好的幹胡豆,可以直接當零食吃,但質地堅硬,一定要牙齒好,不然有可能嘣壞。
  • 一鍋鮮香蠶豆飯開啟夏日模式
    立夏,正值暮春初夏,芹菜、蒿菜已老,番茄、茄子還是苗兒,正是蠶豆上市的時節。蠶豆又稱胡豆、羅漢豆、蘭花豆,寧波人稱「倭豆」,老家又稱「川豆」。按習俗,立夏當天除了「撞蛋」,還要「稱人」,要吃上一碗「倭豆飯」 。      綠油油的蠶豆外面是一層厚厚的豆莢,豆莢裡面裹夾著數顆綠豆仁,多至四顆,少則一顆。
  • 蠶豆
    而汪曾祺在一篇文章中說,因為它是養蠶的時候吃的豆,因此叫蠶豆。兩種說法,都跟養蠶有關。農曆三月古稱蠶月。三月暮春,往年的穀雨之後,福嶼早市上,便有周邊的農家,挑著一擔擔新鮮上市的蠶豆在早市上叫賣。今年因為疫情,早市閉市了,現在暮春已過,槐樹開了花,已經是孟夏的槐月了。但吃蠶豆也不能算晚。立夏節氣,蠶豆豆莢飽脹圓鼓。
  • 萬花筒裡看蠶豆(作者:趙基開)
    結果我想出一個辦法,在攤邊現剝可省去運輸體力,好在攤主是老熟人,也樂於幫助「老伯伯",還遞上小板凳,這樣坐在攤邊,一邊剝蠶豆,邊與他嘎山湖,堆在前面蠶豆很快剝完了,一般I0斤蠶豆可出肉3斤左右。將蠶豆殼放入攤主垃圾箱中,真是應證孩童時代兒歌,"吃儂肉,還儂殼「。
  • 惠山蠶豆青又嫩
    相傳清代乾隆二十二年(1757)乾隆皇帝南巡,駐蹕惠山寺,正值青蠶豆上市,方丈海與和尚便以青蠶豆做菜供皇帝品嘗,乾隆吃了這樣的時鮮蔬菜後讚不絕口,譽為珍品。並親自察看了茶園,見到套種在茶樹間的蠶豆鬱鬱蔥蔥,便稱讚僧人們的智慧,當場下旨欽賜良田18畝,免徵該地賦稅。從此惠山青蠶豆聲名大振,身價培增。這樣,當地農民也紛紛廣為種植。
  • 新鮮蠶豆上市了,吃蠶豆的6個好處和2個禁忌你了解嗎?
    每到3月中旬,新鮮蠶豆就開始零星上市了,到了5月下旬就落市了。鮮蠶豆上市時間很短,因而豆農流傳著「嫩3天老3天不老不嫩又3天」的說法。嫩蠶豆是一種季節性很強的蔬菜,剛上市的鮮蠶豆嫩、甜、糯,口感極佳,營養價值也很高,適當食用可給身體帶來多種好處。
  • 蠶豆涼菜熱吃,口感先面後酥,客人一吃就上癮!
    春季時蔬多,除了薺菜、春筍、蘆蒿等,別忘了還有一樣鮮蠶豆!翠綠的蠶豆入菜不但色澤亮麗,而且口味清鮮。
  • 朱學東:故鄉的回芽蠶豆,以及老黃瓜燉排骨
    除了前面說過的八月廿四做鹹湯糰子時要放回芽蠶豆外,我家用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冬天熬鹹粥。小時候特別喜歡吃放了鹹骨頭的鹹粥,裡邊五穀雜糧,什麼都有,回芽蠶豆也會放很多。我很喜歡鹹粥裡的回芽蠶豆,一入口,舌頭翻滾,牙齒一嗑,噗,把殼吐出來,只剩下蠶豆瓣,再無老蠶豆的堅硬,只有酥軟可口,唇齒留香。
  • 蠶豆最解饞的5種做法,讓你嘗個鮮!
    春至濃處,蠶豆也碧碧綠綠地上市了。被春捂暖的天地豐潤朗暢,迴蕩出溼泥與青草延綿不絕的香氣,叫人怡悅。小時候,蠶豆收穫的時節,常常折了一捆捆的蠶豆杆回家。有時肚餓難耐,撅一根竹籤串上嫩豆子扔進火塘裡烤了吃,又香又酥,很是美妙。
  • 蠶豆|蘭花豆,奶油五香豆,油酥豆板
    羅漢豆,魯迅《社戲》一文中提到:「離平橋村還有一裡模樣,船行卻慢了,搖船的都說很疲乏,因為太用力,而且許久沒有東西吃。這回想出來的是桂生,說是羅漢豆正旺相,柴火又現成,我們可以偷一點來煮吃。大家都贊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裡,烏油油的都是結實的羅漢豆。」魯迅當然是知道全國大多數地方是叫蠶豆的,偏要這樣寫,想是因為這樣寫才有紹興特點,才親切。
  • 蠶豆易老,嘗鮮趁早!千萬別錯過如此美味的胖豆子
    選蠶豆時還可以用手捏豆莢,好的蠶豆摸著比較硬,不容易捏動。 分鐘左右,撈出後浸泡在涼水中,最後用手一擠,蠶豆就piu地一下,從「衣服」裡完整地蹦出來啦~ ps:這種給鮮蠶豆快速去皮的方法,一般用於炒蠶豆或蠶豆飯之前的準備工作中。
  • 「吃在保山」青綠蠶豆圓子,香酥顏芳華
    蠶豆圓子,保山著名豆食,純天然無添加,色澤鮮豔,傳統手工而制。其味道獨特,團如圓珠或橢如小餅,香脆怡口,外酥內柔,口感美妙無比。愛與美食相生相依,蠶豆圓子之魅在於一見鍾情,一吃沉淪,不僅顏如冠玉,秀色可餐,還五味俱全,芳香四溢。
  • 宅家也要吃得健康時令菜不能少,春筍、蠶豆、豌豆和香椿還有這些...
    筍丁臘肉燜飯 趁著冰箱裡還有冬天囤下的香腸臘肉,這款燜飯絕對值得一試,筍丁和腊味是絕妙的搭檔,一點點蝦幹提鮮又不會搶味,真是滿口的鮮香。 同時,燜飯也是完美的便當菜,菜肉飯齊全,復熱也一樣好吃。
  • 國家農民:蠶豆熟了
    浙江紹興的茴香豆也是蠶豆作原料,蠻有名的一道美食。最初的印象來源魯迅的文章《孔乙己》: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銅錢,買一碗酒,-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每碗要漲到十文,-靠櫃外站著,熱熱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買一碟鹽煮筍,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
  • 七旬老漢遭慫恿挑戰吃蠶豆 被卡氣管險「憋死」
    本報訊(記者祁燕 通訊員王晶晶)「老董,你敢不敢吃蠶豆?」禁不住老朋友的「慫恿」,儘管滿口已沒有牙,76歲的董爹爹還是硬著頭皮挑戰蠶豆!哪知,蠶豆嗆入肺中,氣管被卡,險些「憋死」。  兩天前,漢口76歲的董老爹爹和朋友們一起聊天,大夥見老人笑起來不見一顆牙,竟和他開起玩笑,問他「敢不敢吃蠶豆」。
  • 4月蠶豆最嫩,無油不用炒,綿軟又清香,連湯小孩越吃越聰明
    蠶豆被文豪們細說有一籮筐,應該是它春天的滋味實在太美,又嫩又鮮。今天的人說蠶豆,是樣子萌萌的,氣息臭臭的,滋味棒棒的。再加上嘗鮮期太短,也就半個月左右,細細品,雖是家常小菜,那也足以讓人垂涎一生。記得上班時,每到春末的那幾天,食堂裡寧願排隊,也得等著吃的小炒菜,就是蔥油蠶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