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曜說#婚姻與家庭#故事系列
01.
「我兒子可真聽你話,你讓他刷碗他刷碗,讓他拖地他拖地,都是忙了一天的人,怎麼你就能坐在那兒吃水果,看電視?」
陳照(化名)聽到這話兒,立馬放下手上的蘋果,臉上堆起笑容,對婆婆說,「媽,還不是託您的福,您教兒子教的好啊,知道心疼媳婦!」
婆婆臉色比進門時更難看了,她指著陳照罵了起來,說她太嬌氣,家務活都是女人做的,怎麼她就做不得。
這一幕,時常在陳照的婚姻裡發生。沒有嫁給老公之前,她就想過要怎麼跟以後的婆婆相處,才不會讓自己的生活一地雞毛。
可惜,她明理知退讓,婆婆卻一門心思就想著怎麼壓她一頭。次數多了,陳照也不是包子脾氣,自然就跟婆婆對上了。
婆媳關係,如同水火,讓陳照的婚姻蒙上了一層看不見的硝煙,婆婆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綿裡藏針,稍有不慎,老公就會埋怨她不體諒他夾在中間的為難,不能和他一心孝順自己的父母。
婚姻裡,除卻夫妻關係之外,婆媳能否好好相處成為影響夫妻感情的關鍵。但有時候,並非兒媳無理取鬧,更多的是婆婆沒有找準自己的位置,加上情商不高,不會好好說話,總是喜歡挑撥是非。
語言是把雙刃劍,溫和的話語,像春風一般,暖人心。冰冷地言辭,刺的人生疼。
02.
《禮記·表記》裡有一句話:
君子不失足與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
說話是件小事,大多數人卻做不好。他們忘記了語言是分享自己想法的方式,而不是教別人如何做人的道理。
放在婆媳關係裡亦是如此,多年媳婦熬成婆,不少婆婆想從兒媳那裡把當年吃過的苦討回來。所以,說話常常挑一些刻薄的說,殊不知,這麼做不但會讓兒子為難,也讓兒媳明白她嫁給了什麼樣的人家,會慢慢不再對婆家的事上心,也不願付出。
比起陳照婆婆的難相處和低情商,她的好友李桃(化名)婚後就很幸福,兩人一起吃飯的時候,陳照的不忿讓她不禁想起了她與婆婆相處的點滴。然後她大致總結了一下,婆婆常常掛在嘴邊的3句話。
1. 我覺得兒媳很好,因為她……
嫁為他人婦,才知經營一段婚姻的不容易。有些女人還惦記著戀愛時的那點甜兒,便有恃無恐,覺得她要什麼男人都會給。想像是美好的,現實卻是以前你們逛街,你想吃的甜點,喝的奶茶,男人不眨眼就給你買了,現在卻會催著你,「買那個幹什麼,那麼貴,就那麼點兒,吃了還發胖。」
婚姻和愛情的不同之處就在於此。李桃很早就認清了這一點,所以她婚後率先收斂自己的一些行為,她這麼做,婆婆是看在眼裡的。
但讓她驚訝的是,婆婆居然會當著大姑子和老公的面誇她,婆婆說,「我覺得兒媳很好,是個善良的姑娘,因為她時不時地帶著我兒子來看看我們,還總買些衣物啥的。」
有時候,付出是需要對方回應的。哪怕一句讚揚的話,也會讓她知道,自己沒有白費心思,這段關係是值得她用心去維護的。
特別是婆婆和兒媳的關係很微妙,兩個人在乎的是同一個男人。如果婆婆總是在兒子面前說兒媳的壞話,久而久之,會讓他覺得自己愛錯了人。等到兒子家不成家的時候,真的是得不償失。何況一句誇讚,代表著你贊同兒子的眼光,同時又能拉近與兒媳的距離,不是嗎?
2. 你想要「……」,還是「……」
一家人,不是嘴上說出來的,而是作為這個家庭的成員之一,你可以參與進來。有些婆婆明面上說得很好聽,兒媳就是親閨女一般,可真正遇上事,她又很排斥兒媳,甚至瞞著兒媳。
李桃的婆婆卻不是,還記得婚房買好以後,在裝修的問題上,她先問李桃,「房子以後是你們住的,你想要你們自己決定裝成什麼樣的,還是讓我和你爸給你們做主?」
想獲得一個人的尊重,必定先給與別人尊重。李桃的婆婆很聰明,她在兒子決定成家之後,就慢慢退出他的生活。她詢問兒媳想把房子裝成什麼樣,在有些婆婆眼裡或許很傻,這麼快就放權,其實,這才會讓兒媳深切感受到婆婆對她的在意。
除此之外,婚後家裡但凡發生一些需要作出決定的事情,李桃都在場,婆婆還會時不時地問問她什麼意思。
3. 我感到……(情緒)
儘管如此,李桃與婆婆相處起來,也不是處處順心。李桃喜歡周末睡懶覺,婆婆喜歡早起;李桃吃飯喜歡辣的,婆婆喜歡偏甜一些的;李桃喜歡在外面吃飯,婆婆卻喜歡自己在家做。
兩人雖然不住在一起,但周末的時候,婆婆也會想兒子,所以就早早地過來他們家。
生活習慣和喜好的不同,讓李桃和婆婆有時免不了會小吵幾句。但婆婆未曾指責過她,而是跟她說,「我感到不是很開心,雖說我清楚,幾十年的習慣不容易改,好的我們可以堅持,至於壞的,偶爾一下沒什麼,但你不能天天這樣,媽會擔心呢?」
婆婆把自己的情緒表達出來,讓李桃知道自己是什麼地方讓婆婆不高興。找到問題的根源所在,李桃也想出了應對方法。
由此,可知婆媳其實並非真的難相處,你理解兒媳的難處,兒媳自然也會體諒你的辛苦。
看過一句話:對於喜歡的人和事,一是捨得花時間,二是捨得花錢。這是一切愛意的基本構成。
婆婆與媳婦之間的交集,緣起於兒子。兒媳因為愛眼前的男人,會主動願意替男人分擔,將一小部分的愛意轉移到婆婆身上。用上面的話來解釋,就是如果婆婆願意放下心中的芥蒂,兒媳也能善解人意,兩個人肯定能夠和睦相處。
但是能做到這一切的前提是,婆婆能夠在兒媳面前好好說話。
情商高的婆婆,能被兒媳善待,就是因為她推己及人,平時多站在兒媳的角度考慮問題。就如李桃婆婆常常掛在嘴邊的3句話,試問,哪個兒媳聽到婆婆這樣說,心頭不暖呢?
不知你覺得李桃的婆婆,和陳照的婆婆比起來,誰更讓你覺得好相處呢?
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