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的婆婆,不會幫兒媳婦這3種忙,傻婆婆才會一再插手

2020-12-14 樂樂遊戲日常

最近綜藝節目《婆婆和媽媽》熱播,吸引無數目光,大家都想看看明星媳婦是如何和自己婆婆相處的。後來發現其實和我們普通人一樣也會有很多問題,其實在中國很多家庭中,婆媳關係真的是難解之謎。許多兒媳婦,按條件來說,並不算符合婆婆的標準!哪個婆婆都喜歡孝順的!特別是能賺錢的婆婆,看不慣那些修養不夠的兒媳婦,拿兒媳婦跟自己比,兒媳婦連自己一半都不算!但其實他們的出發點都是好的,做的很多事都是為了家庭好,只是習慣為兒子付出。雖說兒媳婦是半個女兒,可是從血緣出發其實一點都沒有關係,所以才導致有些尷尬,婆媳關係就是典型的過猶不及,既做不到太親密,又無法保持距離。婆媳矛盾成為很多家庭矛盾的主要根源,搞得不好的話,甚至會直接毀掉兒子的婚姻,可見好的婆媳關係,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實在是太重要的。作為一個聰明的婆婆,當然都是希望自己的日子有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更是知道自己在兒子的婚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姜媽媽是個三好婆婆,兒子結婚多年從來沒有和兒媳婦發生過口角,更沒有正面衝突過了,也經常聽見她的兒媳婦在外面誇自己是個明事理的好婆婆。問有什麼訣竅?

姜媽媽笑稱:我會想幫忙,但以下的3種忙,無論如何婆婆不該插手,一再插手的結果必然會造就無數的矛盾。

兒媳夫妻吵架不插手

一對夫妻吵架是件很正常的事,畢竟一起生活總會有摩擦,為了一些瑣事吵吵鬧鬧增加生活色彩,矛盾都是避免不了的,可是這是兩夫妻的事,作為婆婆就不該插上一手,不然會讓矛盾升級。姜媽媽就從來置身度外任由他們自己解決。

因為大家都深知夫妻吵架沒有不能好的。有句古話就是夫妻吵架床頭吵完床尾和。吵架也是一種交流方式,也是增進了解方式。姜媽媽說有時候看他們吵得太過嚴重,為了防止自己忍不住插嘴,姜媽媽就自己出門不待家裡。婆婆一旦幹涉矛盾問題,就會讓小事變大,甚至會影響到兩個家庭。屬實沒有必要。也正是姜媽媽的開明和理解,所以兒子和兒媳每次吵架,也不會引發家庭大戰,最終都會很好地解決。

兒媳管錢不插手

婆婆要記住一點,無論兒媳是否懂的經營家庭,是否成熟,只要兒媳進了家門,那就應該相信,他們都應該擁有自己的小家,兒媳手裡的財政大權也是他們夫妻兩決定出來的,婆婆們作為長輩吃的飯比他們走過的路都多,對於金錢和理財上是一定會有和兒媳不同的想法,但不能強行插手按自己的想法來,姜媽媽說自己可能只會善意地提醒,決定還是他們自己做。姜媽媽覺得每對夫妻都會有自己的理財觀點。作為婆婆,管不住,也沒必要去管。也是因為姜媽媽的理解,她的兒媳特別尊敬婆婆,也會經常會來問婆婆理財之道,並且會拿自己的獎金來孝敬婆婆

兒媳教育孩子不插手

說到兒媳婦就不得不提孫子孫女啦。在婆婆們看來這些寶寶都是自己的手心肉,但婆婆要明白即使對孫子孫女再愛也不能溺愛,更不能再兒媳婦教育孩子時插手,雖然婆婆很有自己的辦法,可是你總會帶著隔代親的愛,這不利於孩子長大。姜媽媽就明白了,孩子的教育一定都需要父母去管教最好,婆婆們你們不得不承認,你們的教育理念和方式都有些落後,現在的孩子也比以前的聰明,社會上的誘惑就更多了,屬實更加難管理了。

所以啊,婆婆絕對不能插手對孫子孫女的教育,如果真的想要減輕兒子兒媳婦的負擔,在生活上幫忙看著孫子孫女就好了。教育就不要月租。姜媽媽就是因為深知這點。所以姜媽媽的兒媳婦才能用現在比較先進的理念來給孩子最好的教育,而孫子孫女從不在爺爺奶奶面伺寵而驕,並且在兒媳的教育下,特別的懂事有禮貌。

所以你看其實有時候做一做減法反而能得到兒媳的尊敬。高情商的婆婆和傻婆婆的區別一眼就看出來,傻婆婆耗費心思的付出可能得到的只是兒子兒媳的抱怨,而高情商的婆婆使巧勁輕鬆是家庭和睦。

人的智商與生俱來,我們是怎麼也羨慕不來。而情商就不一樣,情商是靠後天修煉而成。哪怕普通人,只需要通過努力,也可以擁有很高的情商。

高情商和好口才是我們積累好人緣的根本,要想在社會立足,首先得有好人脈。人緣好了,機會多了,選擇也就多了,成功的機會也會更大。

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成功只有20%依託於智商,而剩下的80%取決於情商。

哈佛大學的教授丹尼爾·戈爾曼表示:「情商是決定人生成功與否的關鍵。」馬雲也說:智商防止失敗,情商決定成功。

如果你常常在溝通中接不上話,因情商低而苦惱,不妨讀一讀《口才三絕》。一套三本,從生活到職場再到情場,全方位解決你的情商難題。用「小故事」進行「手把手」教學,避免看不懂、學不會的窘境。一鍵提升你的聊天技巧、溝通技能和生活智慧。

幫助你快速提升情商和口才,優雅從容地面對各種大場面,坐收各路好人緣,邁出成功的第一步。

現在3本書成一套,僅售69元,一本均23元,相當一頓午飯錢。一頓午飯,便是一生智慧。便能助你情場得意,生活如意,職場順意。

何不來試一試!

書不貴,買來瞅瞅,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入手:

相關焦點

  • 兒媳婦做得再好,遇到這幾種婆婆,也會心累,兒媳婦:吃力不討好
    導讀:兒媳婦做得再好,遇到這幾種婆婆,也會心累,兒媳婦:吃力不討好!女人結婚後,就要和婆婆住在一起,兩個曾經互不認識的女人,因為同一個男人,生活在一起,實屬無奈。兒媳婦和婆婆鬧矛盾的時候,可能常常有這樣的想法,等她老了需要養老的時候,別指望我,但真正到了老人需要照顧的時候,一般兒媳婦都很難做到不管不顧,讓人感到心累。
  • 兒媳婦做得再好,遇到這幾種婆婆,都會心累,兒媳婦:吃力不討好
    女人結婚後,就要和婆婆捆綁到一起,兩個曾經互不認識的兩個女人,因為同一個男人,生活在一起,實屬無奈。兒媳婦和婆婆鬧矛盾的時候,可能常常有這樣的想法,等她老了需要養老的時候,別指望我,但真正到了老人需要照顧的時候,一般兒媳婦都很難做到不管不顧,讓人感到心累。
  • 農村婆婆來家裡,兒媳婦百般嫌棄,不料婆婆一句話,兒媳當場淚崩
    張曉雖然不喜歡婆婆,作為兒媳婦說什麼也不能讓一個婆婆一來家裡就忙著忙那的只能好聲好氣告訴婆婆讓婆婆去客廳坐著休息。看著坐在客廳的婆婆,張曉看了看沙發皺著眉頭走進廚房做飯,心想著:這老太婆怎麼帶了這麼多東西,這麼大老遠的也不嫌重!
  • 兒媳婦的控訴:婆婆,你管得太寬了
    婆婆看不慣我們的生活習慣,一些小細節都能讓她大冒其火,一旦不如她意,就發脾氣,這是我最不能忍受的。比如,老公不好好穿衣服,婆婆就嫌我不管不問。我中午不做飯,婆婆就怪我不會做飯還不主動找她學。我跟婆婆已經好幾天不說話了,婆婆就對外說,我見面也不跟她搭腔。
  • 婆婆半年裡要換房間3次,兒媳婦不能忍了:再折騰我就不客氣了
    不過婆婆有點嘴碎,沒事愛叨叨。如果不應她,她還會生氣。圓圓有時在看書,婆婆過來叨叨個沒完,她就很煩。不過這都不算什麼大事,圓圓也沒跟她計較。可是幾個月後,婆婆突然提出要跟圓圓換房間。她說,主臥太大,而且背陰,她住著很冷。圓圓體諒她是老人家,真的會怕冷,換就換吧,也沒多大事。
  • 伊能靜過於強勢,喜歡跟婆婆講大道理,婆婆卻大智若愚
    《婆婆和媽媽》正在熱播之中,很多觀眾被伊能靜圈粉,誇她是高情商的好兒媳。但是,伊能靜過於強勢,喜歡跟婆婆講大道理。婆婆卻大智若愚,難怪老人家的觀眾緣比兒媳婦還好。「小芬芬」歡樂蠱惑靜婆婆享用美食,鍾麗緹很懂老人家的心思,打來電話讓兩位婆婆吃好玩好。伊能靜卻很強勢,打電話像極了查崗,還質問婆婆要不要減肥了,一點面子都不給。婆婆以前也是文藝工作者,對自己的身體情況也很了解。而且,婆婆是主人,陪著客人吃點東西也不過分,伊能靜完全沒必要把婆婆當成小孩子來看待。
  • 「最美婆婆」火了,兒媳婦:這日子還怎麼過?
    而妻子第一次見到婆婆時候也是吃了一驚,一開始還以為這是自己丈夫的姐姐或者妹妹,她從來也沒想過自己的婆婆會是這樣的年輕漂亮,而婆婆還總是穿一些非常顯身材的衣服,高開叉旗袍、短裙、高跟鞋、絲襪這都是婆婆的常態,因為經常去保養,所以這位婆婆身上的皮膚也是非常細膩,裸露在外的大長腿也是格外吸引人注目。
  • 婆婆病倒兒子不伺候,拆遷他們天天孝敬,婆婆把房賣掉給自己養老
    因為以前工作忙,兒子由羅阿姨的婆婆帶。婆婆重男輕女,特別寵愛這個孫子,對他有求必應,久而久之,這個兒子就被婆婆給寵壞了。等羅阿姨發現這個問題後,兒子已經養成了囂張跋扈,任性妄為的個性。雖然後來羅阿姨多番努力,但兒子改善的空間卻很小。2兒子雖然磕磕碰碰讀完了大學,但他畢業後,卻還是找不到什麼好工作。羅阿姨心疼兒子,只好讓老伴到處託人幫兒子介紹穩定的工作。
  • 情商智商缺一不可,伊能靜婆婆來示範
    在這個圈子裡,情商智商高的明星也很多,但是在婆媳相處上,伊能靜的高情商示範也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發。自在交流,彼此理解和給彼此空間,能做到這三點,婆媳關係一定差不了。能自在交流人們都說,婆婆不是媽,兒媳婦不是女兒,但是在未來你的生活中,這種情感聯繫是不可能切斷的。
  • 婆婆沒義務帶孫子幫媳婦,兒媳婦有義務給養老嗎?
    婆婆是沒有義務幫兒媳婦帶孫子的,兒媳婦也沒有義務贍養婆婆,從我國法律角度來看,兒媳婦在家是沒有地位的。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人的大半生都是和丈夫一起度過的,一旦嫁到婆家,自己就多了一對父母了,他們對自己既無生育之恩,也無養育之情,但是,他們老了,自己還要照顧他們,這究竟應不應該呢?
  • 聰明的女人不幫婆婆做三件事,蠢女人才會吃力不討好地得罪婆婆
    謹記以下幾件事不插手。親戚家的事別出謀劃策。如果老公有姐姐或妹妹,這樣的親戚來往難免會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碰到這樣的事最好別插手打聽,出謀劃策或借錢的事,由婆婆家的人自己去解決。如果你總要管婆婆親戚的事,會讓婆婆覺得你有喧賓奪主的趨勢,她老人家會有危機感,並滋生反感情緒,會殃及到你們日後的日常生活關係不和諧。
  • 50歲婆婆給準兒媳8萬8見面禮:這樣的兒媳,給再多錢我也不虧
    其實矛盾根源,還是在於中國家庭長久以來的「丈夫缺位」問題,試想如果丈夫不缺位,婆婆有心裡話不會向下傳遞到兒子身上,應該求助於自己丈夫。但是因為男人普遍不太願意參加家庭事務,所以女人才會將情感寄託向下傳遞。於是一代一代人皆是如此,婆媳矛盾也油然而生。
  • 「第一次見婆婆,我就註定是保姆」看到婆婆態度,兒媳怒摔青瓷碗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電視劇《雙面膠》,裡面海清所飾演的女主和婆婆充滿了矛盾,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海清為了給婆婆留下好印象,什麼事情都會容忍,婆婆喜歡節省,喜歡賢惠的兒媳,她忍下了,婆婆將家裡做裝飾品的桌布收起來,她忍下了,但是在婆婆一邊炒菜一邊教導她,怎樣做才是一個合格的兒媳婦的時候,海清在一邊沉默了。
  • 一位高情商婆婆,常常掛在嘴邊的3句話
    「我兒子可真聽你話,你讓他刷碗他刷碗,讓他拖地他拖地,都是忙了一天的人,怎麼你就能坐在那兒吃水果,看電視?」陳照(化名)聽到這話兒,立馬放下手上的蘋果,臉上堆起笑容,對婆婆說,「媽,還不是託您的福,您教兒子教的好啊,知道心疼媳婦!」婆婆臉色比進門時更難看了,她指著陳照罵了起來,說她太嬌氣,家務活都是女人做的,怎麼她就做不得。
  • 「不幫你帶孩子,我也不用你養老」婆婆想要自由,最後卻失了幸福
    一方面,是因為婆婆並沒有義務幫兒子媳婦帶孩子,能幫是情分。而從另一方面來看,老一輩的育兒理念與年輕人有所出入,婆婆任勞任怨的帶了孩子之後,反而會遭到埋怨,吃力不討好。但婆婆在尚有餘力的時候,不去幫兒媳婦一把,等以後老了,你又怎麼指望兒媳婦真心待你呢?婆媳關係本來就難以維繫,僅憑著一個男人在中間調和,根本就不夠。婆婆想和兒媳婦處好關係,那就該學會真心為對方付出。在兒媳需要的時候,能夠拉兒媳一把,比什麼都重要。
  • 低情商婆婆常說的5句氣話,聰明的女人不會生氣,反而偷笑
    於是她們馬上示弱,表示自己還需要跟著婆婆學習,增進對丈夫了解。而婆婆這一拳就像是拍在水面上,想要吵架?吵不起來的。第二句:當初就不該同意你們結婚!寧拆一座廟不毀一樁婚,哪有一個深思熟慮的婆婆,為了一點家庭瑣事,就把讓兒子離婚這種事情掛在嘴邊的?這樣講只能說明:她們因為某些觀念上的原因,覺得這個兒媳婦不好,正在氣頭上,說了胡話。
  • 《民法典》頒布,不肯幫兒媳帶娃的婆婆傻了,心理學家:亡羊補牢
    而中國人的家庭觀念很重,所以從古至今都是女方嫁男方娶,生了孩子跟男方姓,婆婆幫忙帶娃。奶奶帶孫子是非常常見的現象,甚至可以說,很多人都認為奶奶帶孫,天經地義。但是,也有不少婆婆總想「反其道而行之」,圖個清閒,說什麼也不肯幫兒媳帶娃。
  • 何雯娜跪地喊「媽」給婆婆敬茶,婆婆保證:媽不會讓你受一點點委屈
    從小離家訓練的何雯娜很享受媽媽給自己梳頭的這一時刻,表示這種感覺有一點點陌生,六七歲的時候她就去了體工隊,開始自己梳頭,很希望多感受幾次媽媽為我梳頭的感覺。 相比何雯娜媽媽送女兒出嫁時哭紅的雙眼,梁超媽媽迎接媳婦進門,整個人就開心多了,喝完媳婦茶後,梁超媽媽還對何雯娜表示:媽媽今天好高興、好幸福,你就是我的女兒,我會更加的呵護你、愛你、疼你,媽媽不會讓你受一點點的委屈。
  • 花了50萬買房,打算再買輛車,如今兒媳婦一句話,讓婆婆心寒
    因為我一開始看他們家髒,我就打掃一下,後來兒媳婦讓我休息就去幫他們打掃一下。我就說讓他們平時注意一點,吃過飯及時刷碗,洗澡後,把地面掃一下,拖地可以兩三天拖一次。我平時也說我兒子,讓他回家做做家務,兒子還會說知道了。兒媳婦就不高興,不搭理我。
  • 婆婆丟下一句「我沒有義務給你帶孩子」,自己回了老家
    我們家的情況是,公公婆婆都退休了,兩個人很喜歡小孩子,所以很痛快地就答應過來幫我們帶孩子了。公公婆婆對孩子特別疼愛,兩個老人也非常細心,把孩子的生活照顧得很好,基本不用我們操心。但是孩子的學習、教育方面的事情,兩個老人很少插手,都是我們自己負責。作為兒媳婦,我很感激公公婆婆的幫助,確實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