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展:12月12日-13日
拍賣:12月14日(星期三)
地點:上海靜安香格裡拉大酒店5樓
靜安大宴會廳
傅山(1607-1684)
草書七言詩
綾本手卷
24×121 cm(約2.7 平尺)
釋文:十年五度馬嶺道,馬嶺道險費攀陡。中歷太行三百裡⋯⋯聊籍數言酬所知,磊磊落落決胸臆。
鈐印:傅山(白)
引首:雲煙萬古。傅青主先墨寶。甲午仲春下浣,吳縣陸觀虎謹題。觀虎(朱)、陸頤曾印(白)
題跋:
1.癸未重陽濠園徐世章題於長春愛屋之松榮窗下。徐世章(白)、端父(朱)、濠園(白)
2.癸未冬月,劉承烈敬題。劉承烈(白)
3.汪士元題。汪士元(朱)
4.時甲申季秋金致淇謹識。金致淇(白)
鑑藏印:吳氏珍賞(朱)、頤廬珍藏(朱)
說明:
1.徐世章題籤。
2.徐世章,著名實業家、文物鑑賞家,徐世昌堂弟。
3.劉承烈,早年留學日本,同盟會成員。
4.汪士元,進士,著名書畫家、收藏家。
5.金致淇,廣陵琴派古琴家,楊京稷弟子。
6.陸觀虎,蘇州人,中醫世家,清代名醫陸九芝後代。
傅山曾在《作字示兒孫》中寫到:「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寧拙毋巧,寧醜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真率毋安排,足以回臨池既倒之狂瀾矣。」
縱觀傅山從藝人生,確是身體力行地實踐了這番話。傅山行草書法筆勢雄奇,連綿飛動,起伏迭宕,字間連帶自然,表現出生氣鬱勃的宏大氣勢。結字不求工穩,單個字顯得欹側不穩,然通幅觀之,氣韻生動,結構自然,字形大小的變化更增加了作品的生動性和躍動感,給人以樸拙遒美之感。
鄧散木曾《臨池偶得》中說:「傅山多以草書應人求索,但他的草書沒有一點塵俗氣,外表飄逸內涵倔強,正象他的為人」。
本幅手卷自作詩卷,用筆流暢,氣息典雅。蘊藏著生拙的意味,又在法度情理之中,字與字,筆劃與筆劃間的疏密空間對比格外鮮明。其間欹斜反正、相避揖讓、縱斂開合等藝術手法,運用得十分嫻熟,仿佛與不經意中流露出真率的情感,完美呈現了傅山行草的至高境界。
拍品局部·傅山書法
再觀釋文,乃是傅山回山西沿途經歷的自作詩。傅山先生遺墨,片紙隻字,珍逾拱璧,且大多藏於博物館,流通見世的精品甚少。眾所周知,傅山是跳出名利場的高人,他「畏人如畏虎」,厭惡世俗酬應。但盛名之下,又無法完全杜絕筆墨酬應,故而常常由兒子傅眉、侄子傅仁等人代筆應付求字之事,後半生尤其如此。故此長卷,樸實生動之至,寬闊胸懷躍然紙上,清新曠達之氣撲面而來,見之已是難得。
再看引首題跋,中醫大家陸觀虎、徐世昌堂弟徐世章、劉承烈、汪士元等諸位名家紛紛留下墨翰,使得這件長卷經歷了歷史的變遷後,終成為國家文物級的藝術珍寶。
拍品局部
傅山提出的「寧拙毋巧,寧醜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真率毋安排」理論極其精闢,對整個藝術範疇有著普遍意義和深遠影響。
時以士論,士以藝傳。書法家的字所承載的,是書寫時的整個精神世界、整個學術態度、整個生活觀念。故傅山書法的神奇處,除了筆畫、風骨,更大的部分,竟在於字背後的乾坤。我們所看見的、所繼承的,也更應該是字背後的精神。
「敬華(上海)拍賣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市靜安區銅仁路92號3樓
敬華拍賣官方網站
www.jinghuapaimai.com
徵集郵箱:zhengji@jinghuapaimai.com
電話:021-63803890
傳真:021-63805033
感謝您的分享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