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獻之處在老爸光環下的一生

2021-01-17 唐詩宋詞天地
▲清 汪圻《王獻之書裙圖》

作者:霜見十九

山陰城的蘭亭裡,留下過琅琊王氏很多的故事。

其中最為璀璨的,還要是王羲之父子。

王獻之,字子敬,小名官奴,王羲之第七子。

因為父親王羲之的名號,他年少成名,被稱為王家最有才華的一個兒子。

而他的名聲大噪同樣為他帶來了煩惱:青梅竹馬的妻子被迫休棄,不想娶的公主如膠似漆。那樣才華出眾的少年郎啊,為魏晉愛情故事留下了不少佳話,卻最終不得已做了政治的犧牲品。

艾草炙足,半生殘疾,寡歡數年,鬱鬱而終。

他在王羲之的光環之下贏得了聲名,卻也因王羲之的光環,只能以一個「小聖」的稱號,青史留名。

成名要趁早

王獻之出生時,王羲之的盛名已然傳遍了整個東晉。一字千金成為常態,書法作品更是廣為推崇。

王獻之的兄長們都在父親的光環下抽枝發展,但沒有哪一位的書法造詣,能夠分得王羲之的十分之一靈氣。

他來得恰逢其時,又分外不幸。老來得子使得王羲之將期許全部放在了他一人身,而他的靈氣,也足矣為老爹傳承「書聖」的威名。

王獻之七八歲時,練習寫「大」字。一日,他將寫好的「大」字拿給王羲之看,王羲之沒有說什麼,只是默默往上點了一個點,變成了「太」。

王獻之又拿著這幅字找母親評判。

誰料母親看罷沉吟了些許,指著那上面的一個點道:「唯這一點有你父親的風骨。」王獻之聽罷後羞愧不已,他問道父親:

「我的書法如何才能提高?」

王羲之摸摸他的頭,指著院子裡的十八個大缸道:「當你將這十八個大缸裡的水都寫盡了,字才算是稍有成就。」

▲臨池十八缸

王獻之聽罷,習字方面更加潛心。某日,王羲之見他在案前臨帖,想要試一試他的功力,想要出其不意去拔他的筆,竟沒有拔動。見此情景,王羲之大嘆:「此兒後當復有大名!」

王獻之也沒有辜負老爹的期望,年少時受謝安的賞識,一路高歌成為東晉士族之中響噹噹的一號人物。

《世說新語》中曾記載,王獻之有一日同哥哥王徽之、王操之一同拜訪謝安,徽之、操之說了很多俗事,而王獻之只是坐在一旁,略作了寒暄之後便跟著兄長離去。

後來有人問謝安這三人中誰最優秀,謝安想也不想就答道:「小者(王獻之)最勝。」雖說後來謝安對於王獻之的書法不屑一顧,收到他的信箋後隨性到直接就在背面回信。但從他早年的這場判斷之中,還是可以看出王獻之——成名不怕早。

▲王獻之《中秋帖》

而在王獻之十五六歲時,他對於書法就不僅僅是臨摹仿照,而是添入了自己的思想在其中。他曾勸慰自己的父親:「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頓異真體,今窮偽略之理,極草縱之致,不若藁行之間,於往法固殊,大人宜改體。」認為藁草與行書之間可以找到突破「往法」的途徑,建議父親應該「改體」。

先不論他的提議是否正確,單憑他在王羲之書法大潮之中能夠勇於提出自己的見解,質疑權威,便能顯現出王獻之超凡脫俗的見解與思想。而宋齊之時,人們對於王獻之的書法推崇甚至超過了其父王羲之,認為「彼世皆尚子敬書」。(《與梁武帝論書啟》陶弘景)

不止書法,王獻之在長相上也十分契合魏晉時期的審美。

朗朗松下風,寂寂春月柳,那些關於自然的美好形容詞,放在王獻之身上都沒有一點不妥。蘭亭集會時他不過十歲,看著竹林曲水流觴的風雅,一言不談也能成為眾人誇耀的對象。

這樣的集美貌與才華給了王獻之知名度,也給了他桃花債帶來的一生災難。

▲文徵明《蘭亭序圖》局部

自己的婚姻,做不了主

王獻之年少時有一個青梅竹馬——東晉重臣郗曇的女兒郗道茂。郗道茂比他大了幾個月,可王獻之依然日日追著她後面喊著表姐。

這樣年少時的愛戀在別的朝代都顯得太過不切實際,可東晉偏偏就給了人這樣一個機會。待王獻之成年後,立刻迎娶了郗道茂為妻,夫婦恩愛,一時間讓山陰城的女子都傷了心。

郗道茂溫柔貌美,又與王獻之有那麼深厚的感情基礎,婚後自是歲序靜好,過著琴瑟和鳴的日子。即使她剛剛嫁到王家半年,父親與公公就相繼離世,王獻之依然同她恩愛不疑。

只不過有人歡愉著,就會有人妒忌。王獻之的桃花裡,有一朵最霸道的公主,正在預謀著一場大事。

婚後王獻之帶郗道茂進宮謝恩,於迴廊處,偶遇了餘姚公主司馬道福。

司馬道福從小傾慕王獻之,可因他一心求娶郗道茂,司馬道福只能含恨嫁與了桓溫次子桓濟。誰料想到司馬道福對於白月光的執念遠勝於其他人。為了能夠得到心上人,他不惜教唆桓濟謀反,最終流放千裡,而她重獲自由之身。

這一自由不要緊,司馬道福沒有一點的停息,立刻就打起了白月光王獻之的主意。那一日宮道擦肩,她看著郗道茂眉眼溫柔地立在王獻之身後,心裡的妒火不知道燒毀了幾座城池,她哭著跑去太后宮殿磨了三日,又求助了簡文帝,最終得到了這門親事。

可王獻之已有原配,這該怎麼辦呢?

▲唐寅《王獻之休郗道茂續娶新安公主圖》

公主和皇帝才不管這些,一紙詔書下去,他王家再大的士族,也要乖乖屈服於王權的威嚴。王獻之看著這道詔書,閉門沉思了數日,再打開門時,他的雙腿已然都是艾草的氣息。

只不過眾人都沒有料到,王羲之艾草炙足的美談傳進司馬道福的耳朵裡,不僅沒讓她打消了嫁去王家的心,反倒激起了她的中二同情心。

「我要照顧他一輩子!」公主用這樣的不離不棄感動了自己,一身喜服,走進了王家的門庭裡。

而郗道茂該如何呢?她在聽聞這道詔書之後,就打算好了一切。她自撰了一封休書,用王獻之的私印結尾,在一個風雪如常的深夜裡,走出了王家的大門。

離開王家後的郗道茂孤苦無依,彼時父親已經去世,孤苦之下,她只能去投靠叔父,可情感上的鬱鬱寡歡還是沒能放過她,沒過多久,她就離開了這個相處不過數月的床榻。

郗道茂死後,王獻之徹底沒有了當年的意氣風發,他不再高談闊論那些玄學,每日悶在書房之中,思念的也只是那一個人。公主還活在自己編織的愛情美夢裡,日復一日欺騙著自己。

▲《獻之迎妾圖》諸辛耕繪

王獻之在他的人生暮年,於秦淮河畔偶遇了一名喚做桃葉的少女。女孩的眉眼彎彎的,一如當年自己的髮妻。

王獻之瞬間淚目,提筆寫下三首《桃葉歌》,來紀念這場遇見:

桃葉復桃葉,桃樹連桃根。

相憐兩樂事,獨使我殷勤。

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

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

桃葉復桃葉,渡江不待櫓。

風波了無常,沒命江南渡。

不知那位中二病的餘姚公主在聽聞這首歌時,會是什麼樣的反應?她是得到了這個男人的一生,可她一生也得不到他的真心。

名士的風骨,魏晉的風流

王獻之繼承了王家獨有的浪漫與不羈。從當年父親王羲之東床坦腹,到兄長王徽之雪夜訪戴、借齋種竹,他們琅琊王氏的名士風骨絕不是隻言片語就可以道盡的。

王獻之亦如此。

王獻之只有幾歲大的時候,曾觀看門生玩樗蒲,他端詳了兩方的形勢後,忽然說了一句:「南邊的要輸。」僕人們見他是個小孩,對他的話不免唏噓:「這個小孩就像是從管子裡看豹,只能看見豹身上的一塊花斑而看不到全豹。」

王獻之大怒,回道:「我是遠漸荀奉倩(荀粲),近愧劉真長(劉惔)。」然後拂袖而去。(這二人從不與下層人接近)僕人們面面相覷,而「管中窺豹」一詞也因為他的這一場鬧劇而流傳青史。

年歲越長,王獻之的從容淡定就越發彌新。那夜他家中忽至盜賊,翻動之中驚醒了王獻之。可他一言不發,只是靜靜聽著盜賊的動靜,直到盜賊伸手去偷他的青氈,他才在榻上緩緩開口道:「偷兒,那青氈是我家祖傳的,就把它留下吧!」盜賊聽後大驚失色,慌忙就逃走了。

他的淡然同兄長王徽之比起,則更添色彩。王徽之與王獻之感情甚篤,常常於一室同眠。這日家中起火,王徽之驚醒後,連木屐也來不及穿匆匆就跑出了門,而王獻之面色不變,整理好儀容才由僕人攙扶著走出了房間。

原道謝安在王獻之年少時就斷言此人不凡。王獻之的淡定風度正是謝安最為看重且引以為傲的存在。

▲《謝安賭墅圖》

淝水之戰時,謝安所帶領的八萬士兵對戰苻堅的百萬大軍。可臨行之前他卻絲毫不理會即將出戰的侄子,而是備好車馬去了山中別墅聚會。大軍獲勝之時,謝安還在手談,旁人問道他戰況,他才輕描淡寫地回道一句:「沒什麼,孩子打贏了。」便繼續看向手邊的棋盤。

正是這樣的淡然風骨,使得他東山再起時,謝家門庭依舊光耀如初。而王獻之同樣繼承了謝安的臨危不亂,遇事淡然,不負魏晉的風骨與名士氣派。

匆匆的別離,為一生畫句

這樣一位丰神俊朗的名士去世時,年僅四十三歲。可他被炙足的疼痛感折磨得太久,以至於活著對於他只是一種疲憊。

臨別之前,王家請來道家做法,問道他的遺憾時,王獻之沉默了許久。眼看著淚水就要落在耳畔,他忽然沉聲,沙啞著道一句:「不覺有餘事,唯憶與郗家離婚」

他與司馬道福的女兒做了皇后又如何?他一生的遺憾,早在郗道茂死後開始耿耿於懷。這樣一位高門貴公子,本可以安穩歡愉的生活,卻因為一場政治的博弈,輸了個滿缽空無。

他死後不久,王徽之就因太過悲痛也跟隨他而去。那個雪夜訪戴的俊朗少年,那個年少成名的駙馬,就在太元十一年,為王家的輝煌畫上了結局。

▲王獻之《奉對貼》

「雖奉對積年,可以為盡日之歡,常苦不盡觸類之暢。方欲與姊極當年之足,以之偕老,豈謂乖別至此。諸懷悵塞實深,當復何有日夕見姊耶?俯仰悲咽,實無已當已,唯當絕氣耳。」(《奉對貼》)

王獻之的思念字字泣血,不知司馬道福在看到夫君用半生去思念另一個女子時,會不會後悔自己當年的決定?

那個山陰的少年郎離開了。留給世界的,是他「一筆書」帶動下草書的盛行;是「書聖」最有才華的小兒子——王獻之的盛名。

-作者-

霜見十九,00後自由寫手,喜愛一切古風的事物。

相關焦點

  • 王獻之書法解讀
    發生了火災,王徽之匆忙逃生,而王獻之喚左右扶之而出,與平時神情並無二致。又說某夜,有賊入室偷取財物。王獻之並無叫人抓賊,只是淡淡地說,自己家的舊青氈可以拿去。嚇得賊人逃之夭夭。這二則故事見於《世說新語》,在非常境況下,王獻之的處亂不驚,處事淡然。作為貴族子弟,有時並不計較太多禮節,甚至有些無禮。曾經聽說吳郡顧闢彊園林美麗,不假通報,就進入園中遊賞、點評,旁若無人。
  • 以書法名揚千古的東晉太宰,一起了解王獻之不平凡的一生
    不過,在公元4世紀左右的東晉時代,在「王與馬,共天下」的國家背景下,琅琊王氏稱得上數一數二的大家族,其中既包含著像王導這樣的第一宰相,也包含著像王羲之這樣的大書法家。而我們今天要講的主角,正是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王獻之。那麼,他的一生究竟有哪些值得關注的故事呢?敬請關注,傳奇人物群臣篇第一期,既是駙馬又是國丈的第二書法家。
  • 桃葉復桃葉——書法一流王獻之,郗道茂成一生遺憾
    「不覺有餘事,唯憶與郗家離婚」,王獻之病重,道人問他可曾做過什麼錯事?他唯一所記得的便是曾經與郗道茂離過婚。王獻之對於郗道茂的深情,可見一斑。作為魏晉書法家中的一位巨子,王獻之精於楷、行、草、隸各種字體,尤其擅長行草。藝術成就與父親王羲之並駕齊驅,後人稱他們為書法界的二王。
  • 「逸氣」之王獻之書法
    王獻之也不例外,他同樣鍾情於服食丹藥,信奉道教。琅娜王氏家族大多信奉道教,這給他們的氣質中注入了簡傲、飄逸的元素。王獻之《餘杭帖》    劉濤稱王獻之書法「妍媚」、「逸氣」在於他所倡導的「草縱」的寫法,「『草縱者』指『流而暢』『放而生奇』的草書筆勢,當連屬的筆勢由字內溢出字外,縱引而下,字與字連環鉤鎖,使之血脈不斷。」
  • 桃葉渡:斯人已故,王獻之為愛妾作桃葉歌
    秦淮河上桃葉渡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獻之有個愛妾叫桃葉,她經常往來於秦淮河上,對此王獻之放心不下,每次都會在渡口接送桃葉,還為其作《桃葉歌》:桃葉復桃葉,桃樹連桃銀。相憐兩樂事,獨使我殷勤。王獻之與桃葉第一次相遇於桃葉渡,彼時的桃葉渡還不叫桃葉渡,那時新安公主已經嫁給了王獻之,王獻之也被迫休掉了前妻郗道茂,此時的王獻之因為不幸的婚姻十分痛苦並不快樂。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王獻之遇到了和前妻郗道茂長相神似的桃葉,便對其產生了好感,這時的王獻之已經四十一歲了。
  • 王獻之書法大全
    王獻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漢族,祖籍琅玡臨沂(今山東省臨沂蘭山區),生於會稽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東晉著名書法家、詩人、畫家,「書聖」王羲之第七子、晉簡文帝司馬昱之婿。王獻之少負盛名,才華過人。歷任州主簿、秘書郎、司徒長史、吳興太守、中書令等職,為與族弟王珉區分,人稱「大令」。他先後娶郗道茂及新安公主司馬道福為妻。太元十一年(386年),王獻之病逝,年僅四十三歲。王獻之自幼隨父練習書法,以行書及草書聞名,但是在楷書和隸書上亦有深厚功底。與其父王羲之並稱為「二王」。
  • 《光環士官長合集》IGN 9.5分 "離婚的老爸不再酗酒"!
    IGN對2019年版《光環:士官長合集》進行了評測,並打出了9.5分好評,他們稱「《士官長合集》就像離婚的老爸不再酗酒,開始去健身房、並接受治療迎接嶄新的自己」。這個評論的比喻相當神奇,一起來看看具體內容吧~
  • 棋王的棋,王一生的王
    這個鏡頭是「千面影帝」梁家輝飾演《棋王》的主人公王一生與象棋冠軍們鬥棋時的場景。整部電影讓我對原著更為好奇,有了去讀上一讀的衝勁兒。於是,我去讀了阿城的原著——《棋王》。在《莊子.養生主篇》有記載曰: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王一生的棋藝也非天成,而是不斷與人切磋提升的。這也正像庖丁對文惠君所言的那般——臣之所好者道也,近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
  • 《光環士官長合集》IGN 9.5分 「離婚的老爸不再酗酒」!
    IGN對2019年版《光環:士官長合集》進行了評測,並打出了9.5分好評,他們稱「《士官長合集》就像離婚的老爸不再酗酒,開始去健身房、並接受治療迎接嶄新的自己」。這個評論的比喻相當神奇,一起來看看具體內容吧~IGN稱,五年過去了,《士官長合集》終於完全展現了它的粉絲服務潛力,匹配系統很給力無延遲,還能自選各種特定模式;《光環致遠星》的4K升級版效果很棒,PC鍵鼠操作很舒服;《光環4》的畫面就像是Xb1x遊戲;《光環2》畫面不那麼出彩,且有一些卡頓,不過能60幀流暢運行。
  • 《你的恩典一生之久》歌頌禰獻上最美的歌
    天籟天2020推出最新單曲《你的恩典一生之久》由孫俊理作詞、伊甸慕歌作曲,上海雨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推廣發行。你的恩典一生之久作詞:孫俊理作曲:伊甸慕歌演唱:天籟天編曲:心的回歸混音:凌濤文案:慕歌>監製:劉新虹發行:雨陌文化主啊感謝禰何等的恩典禰的信實公義直到永遠我當稱謝進入禰的門我當讚美進入禰的院禰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
  • 王羲之 王獻之 王徽之,「三王」書法比拼哪家強?
    三子王渙之,善草書。自幼學習父親書法,達到了形似的程度。有帖傳世。四子王肅之,字幼恭,有詩流傳於後,只是不見其法帖傳世。五子王徽之,是兄弟中在書法上有突出成就者之一。六子王操之,字子重。王羲之惟一的女兒,不知其名,生一子一女。女劉氏,嫁謝奕之孫謝,生一子,就是著名詩人謝靈運。可見謝靈運為王羲之的重外孫。
  • 姜夔作品集合,小編力薦《姜夔王獻之保母志跋》
    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後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姜夔詞題材廣泛,有感時、抒懷、詠物、戀情、寫景、記遊、節序、交遊、酬贈等。
  • 王獻之書法一度超越了王羲之,為啥又被兩位帝王所打壓?
    王獻之書法是跟隨父親王羲之學習的,也就是說,王獻之的書法是繼承了王羲之的書法,包括筆法和字形等。但是,隨著對書法認識的提高 ,王獻之並沒有像他的外甥羊欣那樣去完全照搬,而是摻入了自己的想法,成為歷史上一個不可多得的書法名家。我們先看看王獻之的書法思想有哪些?眾所周知,王獻之曾經在歷史上一度超越了王羲之,在南朝時期,人們普遍認為王獻之的書法水平遠遠超過了王羲之,並且影響力之大。
  • 呼召|一人,一生,獻一年
  • 【龍靈書道】交鋒:王獻之超越王羲之了嗎?
    王獻之自幼向父親學習書法,那麼,王獻之又是如何超越王羲之的呢? 01/ 藏鋒 本質意義上的行書誕生於王羲之對筆鋒的發現。
  • 天體之音:《光環》與《命運》作曲人背後的故事(下)
    事實證明,《光環3》主題曲新加入的鋼琴部分確實成了點睛之筆。《光環3》在2006年E3公布,再次引起轟動作為舊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光環3》的很多關卡帶著前兩作的影子,配樂的旋律以前兩作為基礎,編曲更為複雜,將遊戲的史詩氛圍烘託到極致。
  • 「小聖」王獻之雖才華橫溢,書藝不次其父,但惜天妒英才
    王獻之《送梨帖》 臨寫本王獻之 《鵝群帖》 (選自《淳化閣帖》)王獻之《廿九日帖》唐摹本 遼寧省博物館藏據說王獻之七八歲時便開始學習書法,父親王羲之悄悄地從他背後猛掣他手中的筆,竟設將它打掉,王羲之因此感慨地說:「此兒後當復有大名!」
  • 天體之音:《光環》與《命運》作曲人背後的故事(下)丨觸樂
    「身穿黑甲的空降兵,行走於充滿霓虹燈的夜雨都市」,這一頗具《銀翼殺手》風格的概念讓馬丁為之著迷。「光環」系列過去的配樂往往是獻給士官長的英勇讚歌,然而《地獄傘兵》是一部群像劇,因此馬丁把音樂的主題從角色轉移到場景上。
  • 南京桃葉渡,東晉書畫家王獻之也曾經在這裡生活過
    南京是"六朝古都」和「十朝都會」,而作為「煙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的秦淮河畔,因為秦淮八豔和李香君故居, 以及江南貢院,夫子廟,白鷺洲, 烏衣巷,王謝故居等名勝古蹟,更是一年四季遊人如織。而桃葉渡作為南京四十八景之一,就是秦淮河上的一個古渡口。
  • 《蒙面舞王》發布會張韶涵現場即興獻舞
    鳳凰網娛樂訊  8月12日,首檔蒙面類舞蹈競演節目《蒙面舞王》在上海錄製現場召開發布會,華語流行女歌手張韶涵,中國舞蹈教頭方俊、主持人張純燁組成的猜評團出席了發布會。《蒙面舞王》由《蒙面唱將猜猜猜》原班人馬打造,舞者戴上面具化名,全程蒙面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