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獻之書法大全

2021-02-19 祉洋藝術沙龍

王獻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漢族,祖籍琅玡臨沂(今山東省臨沂蘭山區),生於會稽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東晉著名書法家、詩人、畫家,「書聖」王羲之第七子、晉簡文帝司馬昱之婿。

王獻之少負盛名,才華過人。歷任州主簿、秘書郎、司徒長史、吳興太守、中書令等職,為與族弟王珉區分,人稱「大令」。他先後娶郗道茂及新安公主司馬道福為妻。太元十一年(386年),王獻之病逝,年僅四十三歲。

王獻之自幼隨父練習書法,以行書及草書聞名,但是在楷書和隸書上亦有深厚功底。與其父王羲之並稱為「二王」。與張芝、鍾繇、王羲之並稱「書中四賢」。張懷瓘在《書估》中評其書法為第一等。

王獻之:書跡摹本精選



編  輯:


    張存民  字福良  祉洋  山東鄄城人,教授級高級會計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四屆國際交流委員會委員、中國石化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作品曾獲全國第七屆書法篆刻展「全國獎」、入展首屆全國書法「蘭亭獎」書法篆刻展、全國第八屆書法篆刻展、全國第四屆書法楹聯展、第15屆中日友好自作詩書法交流展等。《中國書法》、《中國書畫》、《書法導報》、《青年文藝》、《中國書畫收藏》等多家專刊對其藝術成就進行專題報導。榮寶齋出版社出版:《中國當代書家精品集——張存民》《張存民書法作品精選》(評委作品及獲獎作者作品系列);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非常經典——張存民書法作品精選》等。

長按二維碼,一鍵加關注

掃二維碼加我微信


相關焦點

  • 「逸氣」之王獻之書法
    所謂「書意來自於情意」,王獻之本人有著「高邁不羈」、「風流為一時之冠」超出尋常人的不羈蕭散、天真率性的個性,還可從他對謝安的回答中看出:「安又問曰:『君書何如君家尊?』答曰:『故當不同。』安曰:『外論不爾。』答曰:『那人得知!」,有著這樣一份萊鶩不馴性格的王獻之,必定在表現書法時會將其張揚不羈的性格特點表現出來,使其書風體現出「飄逸」、「妍媚」的意味。
  • 王獻之書法解讀
    然而,因政治需要,王獻之二十九歲時婚變,無奈選晉簡文帝第三女新安愍公主司馬道福。此事對於王獻之來講,終生不忘,常懷愧疚。直至去世前,覺得唯一的遺憾,就是與郗道茂離婚。魏晉名士的傲氣、超脫與牽絆在王獻之這裡一覽無遺。二、王獻之書法官居要職,一路直上,卻無甚政績;「丹青亦工」,操琴作詩,卻無大名。王獻之短暫的一生中,燦若夏花的,是他的書法。以「奇葩」比,當不為過。
  • 王獻之《得書帖》書法真跡欣賞,書法真漂亮,傳承王羲之書法精髓
    特別是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更是贏得了書法愛好者的喜歡,在王羲之的影響下教導出很多優秀的書法家,比如他最小的兒子王獻之的書法那也是非常的漂亮,因為書法寫得好所以和王羲之齊名,兩人並稱為「二王」!可見王獻之的書法那也是非常的漂亮。
  • 王獻之書法一度超越了王羲之,為啥又被兩位帝王所打壓?
    王獻之書法是跟隨父親王羲之學習的,也就是說,王獻之的書法是繼承了王羲之的書法,包括筆法和字形等。但是,隨著對書法認識的提高 ,王獻之並沒有像他的外甥羊欣那樣去完全照搬,而是摻入了自己的想法,成為歷史上一個不可多得的書法名家。我們先看看王獻之的書法思想有哪些?眾所周知,王獻之曾經在歷史上一度超越了王羲之,在南朝時期,人們普遍認為王獻之的書法水平遠遠超過了王羲之,並且影響力之大。
  • 王羲之 王獻之 王徽之,「三王」書法比拼哪家強?
    王羲之有七子一女,其子女幾乎在書法上都有成就。長子王玄之,字伯遠,工草書和隸書。次子王凝之,字叔平。亦工草書和隸書,其妻為才女謝道韞。三子王渙之,善草書。自幼學習父親書法,達到了形似的程度。有帖傳世。
  • 桃葉復桃葉——書法一流王獻之,郗道茂成一生遺憾
    「不覺有餘事,唯憶與郗家離婚」,王獻之病重,道人問他可曾做過什麼錯事?他唯一所記得的便是曾經與郗道茂離過婚。王獻之對於郗道茂的深情,可見一斑。作為魏晉書法家中的一位巨子,王獻之精於楷、行、草、隸各種字體,尤其擅長行草。藝術成就與父親王羲之並駕齊驅,後人稱他們為書法界的二王。
  • 以書法名揚千古的東晉太宰,一起了解王獻之不平凡的一生
    公元344年,從江州刺史辭職的王羲之在42歲的年齡迎來了第七個兒子,取名為獻之。按照當時的時代背景,能夠出身在琅琊王氏這樣的大家族,就已經能夠在歷史上留下姓名。而王獻之居然還有著連父親都讚嘆的書法天賦。
  • 王獻之處在老爸光環下的一生
    成名要趁早王獻之出生時,王羲之的盛名已然傳遍了整個東晉。一字千金成為常態,書法作品更是廣為推崇。王獻之的兄長們都在父親的光環下抽枝發展,但沒有哪一位的書法造詣,能夠分得王羲之的十分之一靈氣。他來得恰逢其時,又分外不幸。老來得子使得王羲之將期許全部放在了他一人身,而他的靈氣,也足矣為老爹傳承「書聖」的威名。
  • 「小聖」王獻之雖才華橫溢,書藝不次其父,但惜天妒英才
    特別是出現了「書聖」王羲之和他的第七個兒子王獻之,父子二人被世人並稱為「二王」,王獻之有「小聖」之稱。今天我們賞論「二王」王獻之的書法藝術。王獻之(344-386),字子敬,小字官奴,是「書聖」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晉簡文帝司馬昱之婿。曾任建威將軍,吳興太守、中書令等官職,世稱「王大令」,後族弟王珉代替他中書令一職,王珉為小令。他的書法,兼精楷、行、草、隸各體。
  • 羲之、獻之,神品裡的神人
    行書四:王羲之、鍾繇、王獻之、張芝。章草八:張芝、杜度、崔璦、索靖、衛瓘、王羲之、王獻之、皇象。飛白三:蔡邕、王羲之、王獻之。草書三:張芝、王羲之、王獻之。看這個排列表裡王羲之和王獻之幾乎佔盡各種書體。應該是神品裡的神人。
  • 晉 王獻之 《中秋帖》
    【提示】新朋友可點擊上方藍色字體「書法屋」關注我們  《中秋帖
  • 漢魏晉南北朝書法碑帖大全及釋文
    古往今來中國書法經過數千年的演變加上無數書法大家的學習、創造、終於成就如今中國書法的博大精深,書法之藝浩淼如海,象形甲骨,端莊漢魏,輝煌盛唐,嚴明宋清。書法這種古老的藝術,數千年而愈演愈烈,在國人的精神文化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下面筆者整理了漢至南北朝五代書法碑帖,讓我們感受中國古代書法的淵遠流長。
  • 王獻之,打開了哪一扇書法奇妙之門?
    王獻之非但可以和其父齊名,甚至一度甚囂塵上。王獻之(344-386),字子敬,琅琊(山東臨沂)人,王羲之第七子,官曆建威將軍、吳興太守,徵拜中書令,人稱「王大令」「大令」。王獻之在琅琊王氏一門中頗有聲名,為人高標自持,風流清立,屬於當時的高門名士,同時也是王門書法派系的中堅人物。
  • 二王書法盛於梁,也毀於梁!
    他曾安排人員收集王羲之書法作品,十紙為一卷。到宋明帝劉彧(439-472),內府舊藏「二王」書跡有十四帙,一百四十五卷,又新增「二王新入書,各裝為六帙六十卷」,詔虞和、巢尚之、徐希秀、孫奉伯裝治並鑑定。自此以後各代皇帝,循例搜求法書圖籍。到齊高帝時期(公元427-482),南朝齊國創立者蕭道成,「仍更就求能者之跡」,得張芝、索靖、王導、王洽等人書法墨跡十卷。
  • 書法大家稱謂大全,長知識!(附高清書法作品)
    在書法圈裡經常會提到這些人和稱呼,他們是書法圈內的名家,也是後人學習書法的楷模。喜歡書法,這些書法大家的稱謂一定要了如指掌,默然於心。
  • 硬筆書法字帖,小學硬筆書法點教案,硬筆書法名字大全
    硬筆書法字帖,小學硬筆書法點教案,硬筆書法名字大全 2020-12-12 11:23
  • 經典勵志成語名言書法大全!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書法作為文化之精粹,不管是四字成語或是名言警句均能給我們帶來滿滿的正能量,指引我們走向更寬闊的人生道路。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一些經典勵志的四字成語或名言警句,希望可以在人生道路上對您有所幫助。
  • 書法大全來了,先點擊收藏!學習書法必備!
    ▲李斯書法作品 鄭簠其隸書不拘泥於法度,講究險勁的姿態與鋒芒。筆力瘦勁,利如銛鋒,細若遊絲,鋒穎透露,嚴峭逼人, 字體方勁深刻,用筆險,其纖處若遊絲初嫋,不可蹤跡,用筆的飛動之「勢」與結構的險峻之「態」,亦不可或缺。
  • 【龍靈書道】交鋒:王獻之超越王羲之了嗎?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龍靈書道」免費學習海量書法視頻 眾所周知,王羲之因李世民的極度推崇,從唐初開始便備受歷代仰望,學之者如過江之鯽,書聖地位不可撼動。但其實,在唐代之前的書聖是誰呢?是他兒子王獻之。沒錯,王獻之在去世後到唐初之間的200多年裡,他才是名副其實的「書壇一哥」。
  • 楷書教程,硬筆書法的圖片大全,硬筆書法練字技巧
    楷書教程,硬筆書法的圖片大全,硬筆書法練字技巧 2020-12-10 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