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色而有圖畫之燦爛,無聲而有音樂之和諧」,這是世人對中國書法極為形象的描述。古往今來中國書法經過數千年的演變加上無數書法大家的學習、創造、終於成就如今中國書法的博大精深,書法之藝浩淼如海,象形甲骨,端莊漢魏,輝煌盛唐,嚴明宋清。書法這種古老的藝術,數千年而愈演愈烈,在國人的精神文化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下面筆者整理了漢至南北朝五代書法碑帖,讓我們感受中國古代書法的淵遠流長。
馬王堆漢墓簡
賢女帖 漢 崔瑗
【釋文】賢女委頓,積日治此,為憂懸憔心,今已極佳,足下勿復憂念。有信來數附書知聞, 以解其憂。
宣示表 魏 鍾繇
【釋文】逮於卿佐,愛同骨肉,殊遇厚寵,聖意所棄,則又割意,必冀良方出於阿是。芻蕘之言可擇廊廟. 況繇始以疏賤,得 以至今日。再世榮名,同國休戚,敢不自量。竊致愚慮,仍不敢獻聞。深念天下,今為已平,尚書宣示孫權所求,詔令所報,為前恩。橫所盱睨,公私見異, 日達晨,坐以待旦,退思鄙淺。
墓田丙舍帖 魏 鍾繇 8.4cm*10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墓田丙舍,欲使一孫於城西,一孫於都尉府,此繇家之嫡正之良者也,兄弟共哀異之。哀懷傷切,都...
文武帖 吳 皇象
【釋文】文武將隊,乃得悛臣。整我皇綱,董此不雯。古君子即戎從身,昭其果毅,尚其桓桓。師尚七十,氣冠三軍。詩人作歌,如鷹如鸇。天有泰一,五將三門。
蘭亭序 晉 王羲之 縱24.5 X橫69.9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注釋略】
急就章 吳 皇象 紙拓本 章草楷 24.2cm*13.5cm 啟功藏
【釋文】第一急就奇觚與眾異,羅列諸物名姓字,分別部居不雜廁,用日約口口口口。勉力務
得書帖 晉 張華
【釋文】得書為慰,僕諸惽疾已甚,暫西臥,歸還乃悉,比將口反,不具。張華呈
平復帖 晉 陸機 紙本草隸 縱23.7X橫20.6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彥先嬴瘵,恐難平復。往屬初病,慮不止此,此已為慶。承使(唯)男,幸為復失前憂耳。(吳)子楊往初來主,吾不能盡,臨西復來,威儀詳峙,舉動成觀,自軀體之美也。思識口量之邁前,執所恆有,宜口稱之。夏(伯)榮寇亂之際,聞問不悉。
省示帖 晉 王導
【釋文】省示具卿,辛酸之至,吾甚憂勞,卿此亊亦不暫忘。然書足下所欲致身處尚在縠中,王制正自欲不得許卿,當如何?
雨後帖 晉 王羲之 25.7cm*14.9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今日雨後未果,奉狀想口能於言話,可定便得書問,永以為訓。絕妙無已,當其使轉。與都下口信,戴適過於口也。羲之。
寒切帖 晉 王羲之 縱25.6 X 橫21.5 釐米 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
【釋文】十一月廿七日羲之報:得十四、十八日二書,知問為慰。寒切,比各佳不? 念憂勞久懸情。吾食至少,劣劣!力因謝司馬書,不一一。羲之報。
平安帖 晉 王羲之 紙本行書
【釋文】此粗平安,修載來十餘日,諸人近集存。想明日當復悉。來無由,同增慨。
快雪時晴帖 晉 王羲之 紙本行書 縱23X橫14.8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樂毅論 晉 王羲之 墨紙拓本 小楷書 四開半 縱23.4X橫11.9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世人多以樂毅不時拔莒即墨論之夫求古賢之意,宜以大者遠者先之,必迂迴而難通,然後已焉可也,今樂氏之趣或者其未盡乎,而多劣之。是使前賢失指於將來
黃庭經 晉 王羲之 墨紙拓本 小楷書 九開半 縱19.4 X橫8.1釐米 天津藝術博物館藏
【釋文】黃庭經 上有黃庭,下有關元,前有幽闕,後有命門。噓吸廬外,出入丹田。審能行之可長存。黃庭中人衣朱衣,關門壯籥蓋兩扉。幽閩俠之高魏魏,丹田之中精氣微,玉池清水上生肥,靈
孝女曹娥碑 晉 王羲之 墨紙拓本 小楷書 二開 縱23.8 X橫12.4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孝女曹娥者,上虞曹盱之女也,其先與周同祖,末胄荒沉,爰來適居。盱能撫節安歌婆娑樂神,以漢安二年五月,時迎伍君,逆濤而上,為水所淹,不得其屍。時娥年十四,號慕思盱,哀吟澤畔,旬有七日,遂自投江死。經五日,抱父屍出。以漢安迄於元嘉元年,青龍在辛卯,莫之有表,度尚設祭之誄之 ,辭曰:
中郎帖 晉 謝安 紙本行書 縱23.3X橫25.7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八月五日告淵、朗、廓、攸、靖、玄、允等。何圖酷禍暴集,中郎奄至逝沒。哀痛崩慟,五情破裂,不自堪忍,痛當奈何,當復奈何。汝等哀慕斷絕,號口深至,豈可為心。奈何、奈何。安疏。
鴨頭丸帖 晉 王獻之 絹本草書 縱24.5X 橫26.1釐米 上海博物館藏
【釋文】鴨頭丸故不佳,明當必集當與君相見。
中秋帖 晉 王獻之 紙本行書 縱27X橫11.9 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肩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
廿九日帖 晉 王獻之 紙本行書 縱27X橫11.9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廿九日,獻之白。昨遂不奉別,悵恨深,體中復何如? 弟甚頓,勿匆不具。獻之再拜。
東山松帖 晉 王獻之 紙本行書 縱22.8X橫22.3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新球無乏,東山松更送八百,敘奴口已到,汝等慰安之,使不失所。口口口給,勿更須報。
洛神賦(一)
洛神賦(二) 晉 王獻之 墨紙拓本 小楷書 四開 縱13.4X橫6.1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嬉。左倚採旄,右蔭桂旗。攘皓腕於神滸兮採,湍瀨之玄芝。餘情悅其淑美兮, 心拫蕩而不怡。無良媒以接歡兮,託微波以通辭。願誠素之先達兮,解玉珮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兮,羌習禮
癤腫帖 晉 王薈 紙本 行草書 萬歲通天帖 遼寧省博物館藏
【釋文】薈頓首口口口口,為念。吾癤腫口口,甚無賴, 力不,口頓首。
翁尊體帖 晉 王薈 紙本 行草書 萬歲通天帖 遼寧省博物館藏
【釋文】翁尊體安和,仗慰侍省,小兒並健,適遣信集澤,口邨,自當令卿知吾言之不虛也。郭桂陽已至,將甲甚精。唯王臨慶軍馬小不稱耳,以病告皆差耶,秋冬不復憂病也。遲更知問,七 月廿七日,
柏酒帖 晉 王薈 紙本 行草書 萬歲通天帖 遼寧省博物館藏
【釋文】得柏酒等六種,足下出此已夂,忽致厚費,深勞念截。王慈具答。唐懷充,範武騎
伯遠帖 晉 王珣 紙本 行書 縱25.1X橫17.2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珣頓首,頓首。伯遠勝業情期,群從之寶,自以嬴患。志在優遊,始獲此出,意不克申,分別如昨,永為畸古。遠隔嶺嶠,不相瞻臨。
太子舍人帖 南朝齊 王僧虔 紙本 行書 萬歲通天帖 遼寧省博物館藏
【釋文】太子舍人王琰牒。在職三載,家貧,忤希江郢所統小郢,謹牒。七月廿四日臣王僧虔啟。
趙榮宗妻韓氏墓表 磚 墨筆 縱35X橫3 5X厚3.7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西魏恭帝二年,555 年】建昌元年乙亥歲正月朔壬午十二日水巳,鎮西府侍內幹將趙榮宗夫人韓氏,春秋六十有七,寢疾卒。趙氏妻墓表。
田紹賢墓表 磚 墨筆 縱34.3X橫34.3 X厚3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北周武成元年,559 年】建昌五年己卯歲四月朔戊午廿九日丁亥,鎮西府兵曹參軍紹賢,但旻天不弔,春秋冊有九. 寢疾卒。田氏之墓表。
令狐天恩墓表 磚 墨筆 縱41.6X橫41X 厚4.7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北周天和六年,571年】延昌十一年辛卯歲四月朔戊寅六日水未,前為交河郢內幹將,後轉遷戶曹參軍,字天恩,春秋六十有八,令狐氏之墓表也。
張買得墓表 磚 墨筆 縱35.6X橫36.3 X厚4.3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北周建德四年,575 年】延昌十五年乙未歲七月癸丑朔九日辛酉,鎮西府散望將,追贈功曹吏,昊天不弔,春秋五十有六,字買得,張氏之墓表。
註:文章為本平臺原創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