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晉南北朝書法碑帖大全及釋文

2021-03-05 冬林語軒

「無色而有圖畫之燦爛,無聲而有音樂之和諧」,這是世人對中國書法極為形象的描述。古往今來中國書法經過數千年的演變加上無數書法大家的學習、創造、終於成就如今中國書法的博大精深,書法之藝浩淼如海,象形甲骨,端莊漢魏,輝煌盛唐,嚴明宋清。書法這種古老的藝術,數千年而愈演愈烈,在國人的精神文化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下面筆者整理了漢至南北朝五代書法碑帖,讓我們感受中國古代書法的淵遠流長。


馬王堆漢墓簡


賢女帖 漢 崔瑗

【釋文】賢女委頓,積日治此,為憂懸憔心,今已極佳,足下勿復憂念。有信來數附書知聞, 以解其憂。



宣示表 魏 鍾繇

【釋文】逮於卿佐,愛同骨肉,殊遇厚寵,聖意所棄,則又割意,必冀良方出於阿是。芻蕘之言可擇廊廟. 況繇始以疏賤,得 以至今日。再世榮名,同國休戚,敢不自量。竊致愚慮,仍不敢獻聞。深念天下,今為已平,尚書宣示孫權所求,詔令所報,為前恩。橫所盱睨,公私見異, 日達晨,坐以待旦,退思鄙淺。


墓田丙舍帖 魏 鍾繇 8.4cm*10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墓田丙舍,欲使一孫於城西,一孫於都尉府,此繇家之嫡正之良者也,兄弟共哀異之。哀懷傷切,都...


文武帖 吳 皇象

【釋文】文武將隊,乃得悛臣。整我皇綱,董此不雯。古君子即戎從身,昭其果毅,尚其桓桓。師尚七十,氣冠三軍。詩人作歌,如鷹如鸇。天有泰一,五將三門。


蘭亭序 晉 王羲之 縱24.5 X橫69.9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注釋略】


急就章 吳 皇象 紙拓本 章草楷 24.2cm*13.5cm 啟功藏

【釋文】第一急就奇觚與眾異,羅列諸物名姓字,分別部居不雜廁,用日約口口口口。勉力務


得書帖 晉 張華

【釋文】得書為慰,僕諸惽疾已甚,暫西臥,歸還乃悉,比將口反,不具。張華呈

平復帖 晉 陸機 紙本草隸 縱23.7X橫20.6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彥先嬴瘵,恐難平復。往屬初病,慮不止此,此已為慶。承使(唯)男,幸為復失前憂耳。(吳)子楊往初來主,吾不能盡,臨西復來,威儀詳峙,舉動成觀,自軀體之美也。思識口量之邁前,執所恆有,宜口稱之。夏(伯)榮寇亂之際,聞問不悉。

省示帖 晉 王導

【釋文】省示具卿,辛酸之至,吾甚憂勞,卿此亊亦不暫忘。然書足下所欲致身處尚在縠中,王制正自欲不得許卿,當如何?

雨後帖 晉 王羲之 25.7cm*14.9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今日雨後未果,奉狀想口能於言話,可定便得書問,永以為訓。絕妙無已,當其使轉。與都下口信,戴適過於口也。羲之。


寒切帖 晉 王羲之 縱25.6 X 橫21.5 釐米 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

【釋文】十一月廿七日羲之報:得十四、十八日二書,知問為慰。寒切,比各佳不? 念憂勞久懸情。吾食至少,劣劣!力因謝司馬書,不一一。羲之報。


平安帖 晉 王羲之 紙本行書

【釋文】此粗平安,修載來十餘日,諸人近集存。想明日當復悉。來無由,同增慨。


快雪時晴帖 晉 王羲之 紙本行書 縱23X橫14.8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樂毅論 晉 王羲之 墨紙拓本 小楷書 四開半 縱23.4X橫11.9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世人多以樂毅不時拔莒即墨論之夫求古賢之意,宜以大者遠者先之,必迂迴而難通,然後已焉可也,今樂氏之趣或者其未盡乎,而多劣之。是使前賢失指於將來


黃庭經 晉 王羲之 墨紙拓本 小楷書 九開半 縱19.4 X橫8.1釐米 天津藝術博物館藏

【釋文】黃庭經 上有黃庭,下有關元,前有幽闕,後有命門。噓吸廬外,出入丹田。審能行之可長存。黃庭中人衣朱衣,關門壯籥蓋兩扉。幽閩俠之高魏魏,丹田之中精氣微,玉池清水上生肥,靈


孝女曹娥碑 晉 王羲之 墨紙拓本 小楷書 二開 縱23.8 X橫12.4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孝女曹娥者,上虞曹盱之女也,其先與周同祖,末胄荒沉,爰來適居。盱能撫節安歌婆娑樂神,以漢安二年五月,時迎伍君,逆濤而上,為水所淹,不得其屍。時娥年十四,號慕思盱,哀吟澤畔,旬有七日,遂自投江死。經五日,抱父屍出。以漢安迄於元嘉元年,青龍在辛卯,莫之有表,度尚設祭之誄之 ,辭曰:


中郎帖 晉 謝安 紙本行書 縱23.3X橫25.7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八月五日告淵、朗、廓、攸、靖、玄、允等。何圖酷禍暴集,中郎奄至逝沒。哀痛崩慟,五情破裂,不自堪忍,痛當奈何,當復奈何。汝等哀慕斷絕,號口深至,豈可為心。奈何、奈何。安疏。


鴨頭丸帖 晉 王獻之 絹本草書 縱24.5X 橫26.1釐米 上海博物館藏

【釋文】鴨頭丸故不佳,明當必集當與君相見。


中秋帖 晉 王獻之 紙本行書 縱27X橫11.9 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肩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


廿九日帖 晉 王獻之 紙本行書 縱27X橫11.9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廿九日,獻之白。昨遂不奉別,悵恨深,體中復何如? 弟甚頓,勿匆不具。獻之再拜。


東山松帖 晉 王獻之 紙本行書 縱22.8X橫22.3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新球無乏,東山松更送八百,敘奴口已到,汝等慰安之,使不失所。口口口給,勿更須報。

洛神賦(一)


洛神賦(二) 晉 王獻之 墨紙拓本 小楷書 四開 縱13.4X橫6.1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嬉。左倚採旄,右蔭桂旗。攘皓腕於神滸兮採,湍瀨之玄芝。餘情悅其淑美兮, 心拫蕩而不怡。無良媒以接歡兮,託微波以通辭。願誠素之先達兮,解玉珮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兮,羌習禮


癤腫帖 晉 王薈 紙本 行草書 萬歲通天帖 遼寧省博物館藏

【釋文】薈頓首口口口口,為念。吾癤腫口口,甚無賴, 力不,口頓首。


翁尊體帖 晉 王薈 紙本 行草書 萬歲通天帖 遼寧省博物館藏

【釋文】翁尊體安和,仗慰侍省,小兒並健,適遣信集澤,口邨,自當令卿知吾言之不虛也。郭桂陽已至,將甲甚精。唯王臨慶軍馬小不稱耳,以病告皆差耶,秋冬不復憂病也。遲更知問,七 月廿七日,


柏酒帖 晉 王薈 紙本 行草書 萬歲通天帖 遼寧省博物館藏

【釋文】得柏酒等六種,足下出此已夂,忽致厚費,深勞念截。王慈具答。唐懷充,範武騎


伯遠帖 晉 王珣 紙本 行書 縱25.1X橫17.2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珣頓首,頓首。伯遠勝業情期,群從之寶,自以嬴患。志在優遊,始獲此出,意不克申,分別如昨,永為畸古。遠隔嶺嶠,不相瞻臨。


太子舍人帖 南朝齊 王僧虔 紙本 行書 萬歲通天帖 遼寧省博物館藏

【釋文】太子舍人王琰牒。在職三載,家貧,忤希江郢所統小郢,謹牒。七月廿四日臣王僧虔啟。


趙榮宗妻韓氏墓表 磚 墨筆 縱35X橫3 5X厚3.7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西魏恭帝二年,555 年】建昌元年乙亥歲正月朔壬午十二日水巳,鎮西府侍內幹將趙榮宗夫人韓氏,春秋六十有七,寢疾卒。趙氏妻墓表。


田紹賢墓表 磚 墨筆 縱34.3X橫34.3 X厚3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北周武成元年,559 年】建昌五年己卯歲四月朔戊午廿九日丁亥,鎮西府兵曹參軍紹賢,但旻天不弔,春秋冊有九. 寢疾卒。田氏之墓表。


令狐天恩墓表 磚 墨筆 縱41.6X橫41X 厚4.7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北周天和六年,571年】延昌十一年辛卯歲四月朔戊寅六日水未,前為交河郢內幹將,後轉遷戶曹參軍,字天恩,春秋六十有八,令狐氏之墓表也。


張買得墓表 磚 墨筆 縱35.6X橫36.3 X厚4.3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北周建德四年,575 年】延昌十五年乙未歲七月癸丑朔九日辛酉,鎮西府散望將,追贈功曹吏,昊天不弔,春秋五十有六,字買得,張氏之墓表。

註:文章為本平臺原創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讀不進碑帖,寫不好書法!
    12、書法也可以從魏晉六朝入手,先用方筆習《爨龍顏碑》,小字兼學《樂毅論》、《黃庭經》,嚴整不苟。再入唐人,寫柳公權《破邪陣》。可以多讀幾家帖,有所選擇。13、聽老師講課,要以食指劃自己膝頭,使腕部靈動不僵,久之也是一門功夫。14、可以寫行書練腕力,筆畫要交代清楚,一絲不苟,不能滑俗。寫張紙條子也不能馬馬虎虎,滑不可救藥。
  • ...書法碑帖大全電腦版官方下載【含安卓模擬器】-太平洋下載中心
    書法碑帖大全電腦版 學習辦公 大小: 21.69MB
  • 周一良:學習魏晉南北朝史,最好先讀郭、範、翦諸老通史的魏晉南北朝部分
    魏晉南北朝時期,下限算到589年隋朝滅陳,統一中國,是沒有疑義的。但上限卻有不同看法。有人從184年黃巾起義算起,有人認為應當始於192年董卓之死和曹操鎮壓黃巾軍。我個人以為,196年(建安元年)也許更合適。因為這一年曹操迎漢獻帝建都於許,從此挾天子以令諸侯,漢室名存實亡。魏雖尚未代漢,但正如翦伯贊同志所說:曹操已經「把皇袍當作襯衣穿在裡面」了。
  • 【漲知識】魏晉南北朝歷史簡述
    魏晉南北朝歷史簡述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期。
  • 周一良:怎樣研究魏晉南北朝史
    魏晉南北朝時期,下限算到589年隋朝滅陳,統一中國,是沒有疑義的。但上限卻有不同看法。有人從184年黃巾起義算起,有人認為應當始於192年董卓之死和曹操鎮壓黃巾軍。我個人以為,196年(建安元年)也許更合適。因為這一年曹操迎漢獻帝建都於許,從此挾天子以令諸侯,漢室名存實亡。魏雖尚未代漢,但正如翦伯贊同志所說:曹操已經「把皇袍當作襯衣穿在裡面」了。
  • 魏晉南北朝諡法制度的特點
    從兩漢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皇帝和皇后妃嬪、隱逸人物在諡號用字、字數和諡法制度等方面也發生了變化。從劉邦之子劉盈開始,諡號以復諡為主,且第一個字都用「孝」字。而魏晉南朝皇帝的諡號以單諡為主,十六國北朝皇帝的諡號以復諡為主,具有很強的獨立標識意義。魏晉南北朝時期,帝王諡法的禮儀範式日漸繁縟,亦愈加制度化。
  • 傳世書法欣賞:魏晉南北朝!
    王羲之歷史上被稱為「書聖」,書法好那是公認的。而王氏子孫由於生長在書香門第的家庭,書法都頗得家傳,大多都是所處時代的書法名家。而真正能達到王羲之這個高度的,或者說能有所突破的,只有王羲之的第七子,王獻之,他與其父並稱「二王」。王獻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生於會稽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
  • 怎樣研究魏晉南北朝史丨周一良
    魏雖尚未代漢,但正如翦伯贊同志所說:曹操已經「把皇袍當作襯衣穿在裡面」了。如果從196年算起,到589年總共將近四百年,則魏晉南北朝時期之長,僅次於綿延四百餘年的兩漢,比起唐、宋、明、清等時期都更為長遠。單從這一點看,魏晉南北朝也是古代史中應當重視的時期。  學習和研究某一時期的歷史,首先要弄清楚時、地、人。
  • 思想 周一良:怎樣研究魏晉南北朝史
    魏雖尚未代漢,但正如翦伯贊同志所說:曹操已經「把皇袍當作襯衣穿在裡面」了。如果從196年算起,到589年總共將近四百年,則魏晉南北朝時期之長,僅次於綿延四百餘年的兩漢,比起唐、宋、明、清等時期都更為長遠。單從這一點看,魏晉南北朝也是古代史中應當重視的時期。   學習和研究某一時期的歷史,首先要弄清楚時、地、人。
  • 魏晉南北朝甲冑,展現真實的三國鎧甲史
    魏晉(三國兩魏)公元220-420年,漢末宦官專政、外戚爭權各地方軍閥豪族混戰,最終形成魏、蜀、吳三家鼎立之勢,史稱「三國」。
  • 中華的崩潰與擴大|一鍵收藏魏晉南北朝
    中國朝代的歷史,分分合合,統一國家的秦漢帝國之後,出現分裂混亂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再接著是隋唐帝國絢爛的大統一時期。長達近四百年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對後來的歷史格局和民族文化有著至深影響。所以,今天文章在分享川本芳昭概述魏晉南北朝的同時,加入論述「五胡十六國」的短章。為了更方便大家理解,在文章開頭,放上不同時期歷史地圖的變化。文末附了二十餘本有關魏晉南北朝的作品,不是在作「必讀書」,只是順推薦可能有助理解歷史的不錯作品。
  • 談談你對魏晉南北朝的理解?
    說起魏晉南北朝時期,我想我們中的大多數總會有一個印象那就是一團漆黑到暗無天日。我今天就來談談我對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理解:一、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政治形態1、土地所有制形態魏晉南北朝時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態是世家大族地主佔有了大量土地和不完全佔有土地上的依附農民——部曲、佃客。
  • 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哪個更加黑暗混亂?
    例如東周的春秋戰國時期、秦朝末年的農民起義(含楚漢爭霸)、西漢末期(王莽篡漢立新)到東漢初期的一系列戰爭、東漢末期的農民戰爭(184年黃巾起義始)。曹丕代漢稱帝開始的魏蜀吳格局正式形成(222年孫權受冊封建立吳國)此後還有西晉八王之亂、五胡亂華、東晉十六國和南北朝(統歸於魏晉南北朝)。
  • 魏晉南北朝時期文房器用考略
    古玩藝術雜誌「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痛苦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史上極為自由、解放,最富於智慧、最濃於熱情的一個時代。」(宗白華)儘管政治上混亂黑暗,但是經濟、文化、工藝依然曲折前行,民族交流融合加強,文藝興盛,出現了一大批風流名士,文學、書法交相輝映,人才輩出。「士人並以文義為業」(沈約《宋書·宗愨傳》)。
  • 淺談魏晉南北朝歷史
    魏晉南北朝全稱是三國兩晉南北朝,從220年漢獻帝禪位,曹丕稱帝建立魏朝開始至589年隋朝滅南陳統一中國結束。
  • 讓你耳目一新,魏晉南北朝服飾文化
    服飾的社會與文化背景魏晉南北朝,也稱「三國、兩晉、南北朝」。這一時期是我國歷史上政權更迭頻繁、封建割據加劇、戰爭連綿不斷的時期。由於這一時期的政治和經濟動蕩十分激烈,使得包括衣冠服飾在內的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 服飾 | 魏晉南北朝
    ◊魏晉女性自我意識覺醒,更加關注個體和精神,敢於在各種場合表現自我,十分注重服飾美◊魏晉南北朝時期女性服飾繼承並發展了漢代服飾形制,二者相似但又有很大不同。相比於漢朝,更加注重獨創性和形體美。漢代的曲裾深衣的袖口是窄小、收緊的。
  • 魏晉到底指的是哪一個時期?南北朝為什麼叫魏晉南北朝?
    很多人搞不懂「魏晉南北朝」的朝代順序,主要是因為這段時間內政權更替太過於頻繁了,其實,理清楚了就很簡單的。 一,「魏晉南北朝」裡的魏,指的是曹操之子曹丕建立的「曹魏」,並非後面南北朝時期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東魏和西魏。容易混淆的地方也在這裡。
  • 魏晉南北朝服飾文化
    大家都知道,在我國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一個戰亂頻繁的時代,由於南北分裂導致社會動蕩不安。
  • 莊華峰丨二十世紀魏晉南北朝史研究綜述
    對於門閥士族的研究,是魏晉南北朝史研究中經久不衰的論題。王永平《世族勢力之復興與曹睿顧命大臣之變易》指出,漢晉之際是中國歷史上急劇變革的時期,究其根源,主要在於統治階級上層不同利益集團升降浮沉的變遷。漢末大亂,乘隙而起的曹魏王朝中斷了具有深厚歷史積蘊的儒學世族正常的發展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