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的蘋果樹看起來怪怪的,很多樹枝從根部一直走到枝頭,就像灌木叢一樣。就是這麼奇怪的樹形,一棵蘋果樹年收入達到一萬元。可能很多人沒看過。其實就是我們平時看到的普通蘋果樹,他的品種就是大家愛吃的紅富士。這是一個和藹可親的杜大叔的農民的傑作。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神奇的杜大叔和他神奇的「果樹搭橋」。
前些日子路過這兒的時候,發現了一個不一樣的象想,這個現象還真有點迷糊,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看到的新奇特,當地村民的蘋果樹下面鋪滿了厚厚的果子,但杜叔叔家的蘋果樹卻碩果纍纍。心動到想摘下來,杜叔叔很用心的給我們分享了他這個傳家寶。他說,現在蘋果樹葉子脫落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說明蘋果樹不旺,缺乏營養或者對樹枝的修剪不好。這與樹木的年齡無關,主要是因為管理問題。
圖為杜叔叔向遊客介紹。
杜叔叔非常的熱情,也很言辭流利,給人的感覺很健談,他帶我們走進果園,滔滔不絕的給我們分享著他的喜悅,大叔說他的果園是40多年前建的,院子裡的蘋果樹都是老樹。樹老了就跟人一樣。當血管老化時,營養輸送就會出現問題。遠處的樹枝和樹梢會營養不足,自然會生病死亡。這樣一來,生產出來的水果會很小,產量和質量也會下降,所以會被果農淘汰。他們被更新是正常的,但是杜叔叔沒有這樣做。
杜叔叔年輕時曾在省會太原工作。後來因為父母年紀大了,他辭職回老家了。雖然他從城市回到農村,但他是個不甘於平凡的人,他就在家栽培了自己喜愛的蘋果樹,在家不斷的鑽研如何種出優質的果子。改革開放後,他是當地最早種植蘋果的人之一,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爺爺說:「這種果樹搭橋的手法,就像搭橋人的心一樣。事實上,它被稱為果樹管理中的橋接技術。當發現有些枝條營養不良時,就要從根部培育新的枝條,並長到合適的高度。它會連接到枝條上,使根部的營養直接輸送到患病的枝條上,從而徹底解決營養供給問題。家裡40年的果樹,已經架橋七代之多,所以現在老樹還在萌芽發芽
叔叔說大家都知道老果樹質量比新樹好很多,這也是影響果子質量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果樹越老質量越好。據日本果業新聞報導,那裡最古老的蘋果樹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了。我的4畝蘋果園裡的果樹現在已經有40多年的歷史了。實踐證明,每年生產的蘋果質量都是很棒的,皮薄、吃起來脆甜脆甜、而且還有很多的汁。另外,這裡的水果都是無汙染,無公害農作物,所以商家很喜歡我的蘋果。這幾年幾乎供不應求,高價早就訂出去了。
圖為一棵40歲的果樹搭橋。
現在杜叔叔老了,他總是很開心。他在4畝的蘋果園裡種了牡丹花。間伐後,還剩20多棵老蘋果樹。他說果樹雖然數量少,但基本不影響收入。他家院子裡40年生蘋果樹平均產量1000多斤,最大的可以達到2000多斤。前幾年水果價格賣到4元1斤。這棵大果樹以前大概能賺一萬塊。以今年為例,當地平均水果價格在2.3元1斤左右,他家在2.8元,至少有3000多元的收入。
圖為性格開朗的蘋果。
杜叔叔的蘋果好吃,質量好,年銷量基本不依賴商家。他說,蘋果樹下的牡丹吸引了方圓周圍數百英裡的遊客,同時,他的蘋果也在無形中得到推廣。秋天蘋果成熟的季節會有很多遊客回到這裡,也會點很多蘋果。沒想到在蘋果園種牡丹還能玩得開心,得到意想不到的驚喜。叔叔是個有心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強。他學會了網上銷售,甚至接受了網友的建議。他製作蘋果作為中秋節的特殊禮物,並在蘋果上貼上文字吉祥文字。
圖為杜叔叔家院子裡的一棵老果樹。
叔叔的小院子建在蘋果園裡,小院子裡少不了蘋果樹。他說,他和妻子住在農村養老,有新鮮空氣和詹妮弗的心情。金秋是最美的時光,果樹的枝頭上掛著許多果實,樹下種著花草,閒暇時有桃木拐杖和桃石手鐲,生活很充實。
圖為大爺的果園。
攝影師認為杜大叔並沒有像其他人那樣砍伐老果樹,一方面他不想放棄,另一方面他也在不斷探索果樹的管理方式。老人戲稱"橋"到老果樹"心繞行",使老樹煥發出新的活力,我們高聳入雲地俯瞰果園,不禁覺得工人的智慧是無限的,相信杜爺爺有樂趣,晚年會快樂的。女士們先生們,你們覺得杜師父的「搭橋術」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