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什麼都慢半拍並非笨,而是有「遲緩性」氣質,需家長引導

2020-12-18 小七談育兒VIP

文丨小七(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我們對於一個孩子聰明與否的判定,大部分會從他到反應力來看。一個孩子如果在聽到了一番話之後能夠很快的做出回應,或者是學習總是能夠學得非常快的時候,我們就會認為這個孩子是很聰明的。

而有一部分的孩子他們做什麼事情都是慢半拍,對這類型的孩子,大部分的人的觀念都會認為是不是笨的一種體現?但其實,這是因為他們身上具備著與眾不同的氣質。

01案例:

因為現在孩子和孩子之間的競爭力非常的大,小麗想讓自己的孩子擁有一技之長,在人群當中也會有更多的閃光點,所以就想送孩子去學習鋼琴。

而現在孩子也已經在學校裡面學習了一個月的鋼琴,其他的同齡孩子都能夠彈出一首完整的曲目。

但是有一天小麗回家之後讓孩子給自己彈最近老師剛教的曲目的時候,孩子卻不能做到像其他的孩子那般的流暢,總是卡頓。

每一次送孩子去學校的時候,孩子的老師也和小麗說小麗孩子速度,會比其他的孩子來得慢,總是跟不上其他孩子的節奏。

這時候小麗也開始焦慮起來,現在送孩子去學興趣班,孩子都跟不上節奏。那麼以後孩子面對著高壓的學習又應該如何能夠跟上同齡人的步伐呢?

02分析:

在生活當中我們總是可以看到像小麗的孩子那一般的慢吞吞的小孩,他們做什麼事情都會比別人慢半拍。

比如家長讓孩子去買東西的時候,他們節奏總是會慢一些,需要一段的時間去反應,每次舉行家庭活動或者是學校活動的時候,其他的孩子都已經出發了,但是他們依然待在原地。

家長總是會認為這樣的孩子並是不聰明,是他們笨的一種體現,但其實這是因為他們身上的氣質與眾不同。

家長在看到孩子慢半拍的時候,總是會擔心孩子會跟不上同齡人的步伐,會去指責孩子笨,但其實孩子這個體現並不意味著是他們笨,而是因為他們具備著遲緩型的氣質。

03那麼什麼叫做遲緩型氣質呢?

所謂的遲緩型氣質,其實最突出的一個特徵便是我們所說的做什麼事情都會比其他人慢半拍,對於事情的反應度也會比別人更加的遲鈍,這是因為他們對於外界的接受度非常的低。

不過擁有遲緩型氣質的孩子,他們性格有個很突出的特點,他們做什麼事情總是喜歡考慮的更加的全面,所以性格也會更加的沉穩,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也會更加的專注。

所以家長不要因為孩子總是跟不上同一人的腳步而感到擔憂焦慮,並且去指責孩子笨。

世界上每一個孩子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特點,沒有任何一個孩子是不聰明的,孩子和孩子之間的智商水平本身也在同一個水平線上。

孩子如果在行為表現上會比較的緩慢的話,這恰恰所體現出來的是孩子擁有更多成功的可能性。

根據心理學家的實驗和觀察發現,世界上有大約有15%的孩子氣質類型是屬於遲緩型的。

這樣的孩子,他不會像其他的孩子那般的大哭大鬧,成長的進度也是非常的緩慢。

04那麼對於這樣的孩子,家長又應該如何去引導呢?

(1) 順其自然

每個孩子由於性格的不同,他們的發展進度也是有著很大的差異的,家長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也不要揠苗助長。

每個孩子既然有自己的特點,那麼咱倆就應該學會順應孩子的發展規律,多給孩子一些空間和自由,讓他們按照自己的節奏去發展。

所以家長在面對遲緩型氣質的孩子時,不要過於的焦慮去指責孩子逼迫孩子,而是應該順其自然。

(2)培養孩子完成事情的目的性

遲緩型氣質的孩子,他們對於事情的專注度是很高的,做事情也會更加的認真和專注,所以對於這類型的孩子來說,讓他們高質量地完成一件事情是他們最好的發展方向。

家長可以嘗試著去幫助孩子制定一個目標,並且讓他們朝著這個目標不斷努力。當孩子有了這一個目標之後,他們會有更多的想法,也會有更多的思考。

(3)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和幫助

遲緩型孩子由於他們做事情比較的慢,跟不上別人的腳步,所以,他們也會非常在意別人的評價。

會在意別人是否也認為自己笨,如果總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所長大,他們也會對自己產生懷疑。

而且這類型的孩子本身就有著消極的心理基礎,經常會自我否定,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給予他們幫助和鼓勵。

育兒問題小七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小七談育兒,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

相關焦點

  • 孩子學什麼都很慢,不是孩子笨,或許孩子只是「遲緩型氣質」
    一、 什麼是遲緩型氣質以前的人們會認為教育孩子是由一方家長的價值觀念、個性、教育觀念和對孩子的期望決定的,其實不然,根據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嬰兒本身便有其獨特的氣質特徵,所以家長在面對擁有不同氣質特徵的孩子,也需要有不同的教育方針。那麼嬰兒的氣質特徵分別哪幾種,各有什麼特點呢?
  • 孩子陷入「負面情緒」時,不要責怪,聰明的家長懂得正面引導
    苗苗是個性格活潑開朗的孩子,剛上小學的她因為成績優異,經常被老師誇獎,同學都很羨慕她。學校開展了興趣班,利於放假時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參加,而班裡的女同學大部分選擇了舞蹈,苗苗也選擇了舞蹈。剛開始時,由於自己動作不協調經常被老師批評,同學們也嘲笑她慢半拍,那種優越感一落千丈。
  • 「我家孩子就是腦子慢」,孩子是真笨還是假勤奮,家長需警惕
    有一類家長說:我家孩子就是懶,腦子倒是可快了;還有一類家長會說:我家孩子就是腦子慢,每天坐那就是學不會。第一類家長其實是很沒面子的為自家孩子描補一下,畢竟這種孩子成績抓一抓就起來了,一放鬆就滑下去了,這種不穩定的狀態讓家長頭疼不已,其實這完全符合孩子的天性,加強管理,很好拉起來。
  • 寶寶說話晚,或是身邊有「高級翻譯」,父母學著「慢半拍」才行
    從前有「貴人語遲」一說,因此很多家長都不著急,認為這樣的孩子更加聰慧,不用擔心。其實卻是曲解了它的真正含義。所謂「貴人語遲」,是說聰明的人會先在心中盤算,打定主意後再開口。而不是從字面意義上理解的單純的指孩子開口說話的時間晚,這根本是兩個概念。
  • 哈佛大學教授:家長這樣做,孩子在變笨,其實讓孩子變聰明很簡單
    經常家長聚在一起討論孩子學習,有的爸媽會吐槽說:「孩子每天放學後,我都陪著學,學的也很認真努力,但是成績就是提不高,是不是我的孩子太笨了?」可能他們的對話道出了很多父母的心聲。孩子學的很辛苦,但是成績卻始終上不去,甚至有些家長調侃自己:可能是自己家族裡沒有高智商基因。實際上,並不是孩子笨,也不是基因裡沒有高智商,而是咱們家長的某些做法可能正在影響孩子的學習力,使得孩子的反應越來越慢。具體有那些錯誤的做法?家長快來對照吧。
  • 孩子怎麼這麼笨?家長看透「笨」的原因,用鯊魚思維幫助孩子開竅
    專注育兒思維分享,幫助家長打開孩子智慧的大門,大家好,我是睿爸。一位媽媽說,自己和孩子爸爸都是985大學畢業,從來沒有感覺學習是多麼難的一件事,可是如今有了孩子卻被孩子整的快要崩潰了。1元=10角能理解,反過來10角=1元就是繞不過來,10道題掰開揉碎了講,整整用了1個小時,可是孩子還是懵逼狀態!媽媽直呼,我上輩子造了什麼孽,生了一個這麼笨的孩子?
  • 孩子學英語這事,沒有笨孩子只有懶(sha)家長!
    從一個英語教育從業者的角度來看,碰到了這麼多孩子,到了一定年齡仍然有口吃或者個別案列中出現鏡像視覺的寶寶,99.9%的孩子都是語言認知發展一切正常的。孩子與孩子之間後期語言能力發展的不平衡完全來源於家長的懶(zhi)惰(shang)。這麼多年總結出來,孩子學英語這事兒,沒有笨孩子只有懶(sha)家長!
  • 孩子做題速度慢,家長等不及?家長做好情緒管理,激勵孩子學習
    ...殊不知這些話背後,代表的也是孩子的有心無力。實際上,如果孩子真的在意寫作業這件事,他會有自己的安排,而不是每天都需要被家長催促,然後在謾罵聲裡開始寫作業。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引導孩子端正學習的態度和觀念,這是孩子真正學習的開始。
  • 「習慣性愚蠢」讓孩子越變越笨,很多家長卻還都不知道,父母要警惕
    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乖巧懂事應該是每個做父母的對孩子的期盼,但是很多時候卻往往都是事與願違的。因為在很多父母的眼中都覺得自己的孩子很「笨」,總是覺得自己孩子沒有別人家的孩子聽話、聰明。其實這些父母都不知道的是,孩子的「笨」就正是由父母們一手「教」出來的。
  • 孩子反應慢是因為智商低?研究證明:智商高的人往往反應更慢
    是的,朋友家的孩子做什麼事情都是慢條斯理,有條不紊的。在朋友看來,就是反應慢,腦瓜不聰明,所以她給孩子起的小名叫「慢慢」。慢慢的慢要從朋友懷孕的時候說起,預產期到的前幾天,朋友就去醫院,等待孩子的出生。但住了幾天,絲毫沒有反應,胎寶表現一切正常,朋友也沒任何不適,所以被醫生趕回家了。在家待了幾天,坐立不安,又去醫院檢查,仍是沒啥反應。就這樣過了預產期兩個星期,胎寶仍沒有想出來的跡象。
  • 孩子不愛動腦筋,不是因為太笨,大多是家長「慣」出來的!
    這時李女士才意識到,不是孩子太笨,而是平時自己幫孩子做的決定太多了,所以才讓孩子遇到什麼事情時,自己不知道怎麼辦!思想上對父母太過依賴,以至於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下降,這是很多父母都會犯的錯誤。如果孩子身上有這幾種表現,那麼家長一定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替孩子做的決定太多了。
  • 孩子磨嘰,家長催促埋怨,結果越催越慢,家長該如何做?
    有一次媽媽接孩子回家,電動車中途沒電,媽媽先回家了,孩子只有自己走回家,對於一個整天被接送的孩子突然告訴他要自己走回家,這是一個挑戰。回到家以後,孩子滿頭大汗地坐在了沙發上,於是,姥姥開始數落孩子沒有馬上洗手不講衛生,媽媽則催促孩子趕緊洗手吃飯。其實,孩子並非不想洗手,只是走累了,想暫時歇一歇。家長只是一味地埋怨,從不曾去感受孩子的內心,更沒有發現孩子的進步。
  • 腦子比較笨轉彎慢的面相
    比如一些稍微有點靈活的事,或者稍微帶有靈活性的為人處世,就會顯得十分呆板,對於這種人,不管是誰遇到,其實都是會表現出嫌棄態度的,因此很多人也都很想知道哪些面相的人具有這種特點,例如2020年1月7日就有一個黃南的朋友在網上發帖諮詢:黃南算命哪裡準,黃南哪裡算命準,為什麼這位黃南網友會詢問這種算命哪裡準的問題呢?
  • 孩子讀經典不是讀字中義,而是讀經中義,家長引導很關鍵
    那為什麼要提倡孩子誦讀經典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作為一個從事教育多年的我來說,也是最近一兩年才真正領悟到其中真義。藉此機會與大家探討、實踐,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幫助一個家庭更好的發展。 孩子讀經典,不是讀字中義,而是讀經中義。
  • 孩子成長那些事兒:家長包辦代替,孩子愛磨嘰,家長該如何做?
    孩子過於依賴父母但是我們家長要認識到,在家裡孩子可以受到各種「優待」,到了幼兒園、小學後,老師不可能照顧得如此周到細膩,孩子直接的不良反應就是做什麼事情都會比同伴慢:吃飯慢、畫畫慢、寫作業慢,恐怕連考試、測驗都無法按時完成。
  • 孩子做作業拖拉,家長束手無策,寫作業需陪伴?家長該如何教育
    我們學校的老師向家長進行反應,頓時老師和家長吵了起來,一直在談論陪孩子寫作業到底是家長的事兒,還是學校老師的事兒,由此引發了大片的評論很多的爸爸媽媽都站出來說話了。由於正在輔導孩子的我每天接觸不同的孩子和家長,確實有遇到過這個情況。
  • 「慢半拍」的英國抗疫:一個文化的解讀
    英國的抗疫帶有典型的「慢半拍」特點,但又最終採取了與各個疫情國相似的更為有力的措施。這是由於,所有國家面對的是同一個未知而可怕的病毒,防疫措施必然會出現某種一致性。就慢半拍而言,英國的「慢」,太過顯眼。
  • 孩子寫字慢,作業要做到很晚 家長應該這樣做
    明明一個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孩子卻能拖到晚上10點半!晚飯後先「休息」一會兒,再「散散步」,好不容易開始做作業了,又玩上了文具,每隔10分鐘就想去洗手間、喝水,寫上兩個字又說眼睛疼……這個時候,作為家長的你會怎麼做?
  • 孩子語文教不會:孩子很聰明,你的方法很笨!
    平時接觸很多家長,都不免會和樂學君訴苦:自己孩子的語文怎麼都學不好。 他們喜歡拿數學和英語對比,經常說的一段話是:數學那麼難,多做點題就能學會,英語也比語文難呀,報個培訓班也能有效果,怎麼語文就學不會呢?
  • 抖音盲目同情自己沒被你放在眼中是什麼歌 慢半拍歌詞完整版
    據了解,這首歌歌名叫《慢半拍》,是歌手劉增瞳唱的,下面來看一下。盲目同情自己沒被你放在眼中什麼歌  歌名:慢半拍  歌手:劉增瞳  劉增瞳《慢半拍》闡述在愛情中或一個小小的誤會,一個心動慢了半拍,致使原本可以偕老的兩個人就像張開角的兩邊,漸行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