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家文化博物館線上展覽之一 ——齊家文化玉器鑑賞

2020-12-17 澎湃新聞

齊家文化博物館線上展覽之一 ——齊家文化玉器鑑賞

2020-02-18 18: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社教老師協同博物館志願者拍攝情景劇--《完璧歸趙》

參演志願者:馬仁華 馬鼎 馬佳怡 胡澤華 胡澤宸 馬楠 黃恩哲

馬皓軒 馬子軒 馬博軒

在歷朝歷代,玉是一種傳承,皇權統治者會用玉製作成玉璽,把玉璽當成傳國之寶來傳承,所以玉璽也就成為爭奪皇權者的搶奪之物。對於玉器的出現要追溯到史前文化,早在齊家文化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玉器,齊家玉和良渚玉、紅山玉一起並稱為「中國三大古玉。」

齊家玉璧--館藏玉器

玉器製作是齊家文化重要的手工業,玉器發現數量之多讓人們驚嘆,出土玉器的齊家文化遺址也相當普遍。齊家文化玉料來源廣泛,除了本區域玉礦外,也可能存在和田玉料。有學者認為,齊家文化不排除起著遠距離輸送和交流玉器、玉料的作用。齊家文化玉器普遍較為簡樸,但製作工藝並不落後。玉器種類除斧、錛、鏟、鑿等工具外,還有禮器性質的刀、璧、璜、琮、璋、圭等。

館藏玉器--白玉琮

館藏玉器--玉 琮

齊家文化時期是一個社會大變革時期,是從原始社會向階級社會過渡的階段。無論從墓葬反映出來的埋葬習俗還是從出土的卜骨來看,都能清晰地發現這一時期天神崇拜興盛,有樸素的宗教信仰,專職的巫師也存在。琮、璧的造型都是中空的,這樣製作的用意就是用中空來象徵一條通向天界、接近天神的通道。

館藏玉器--玉 璧

在大多的齊家墓葬中死者的頭都是朝向西北方向的,隨葬的玉器均放置在死者的胸前或頭部的右下方,如此放置無疑也是為了讓死後的靈魂走向這條通神之路。齊家墓葬裡琮、璧並不會集中大量出土,也可以很好地證明這些神器的獨一性與神聖性。這些玉器並不是人人皆可擁有的,持有這些玉器的人在當時的社會裡舉足輕重。因此,我們可以推斷出這些玉琮、玉璧、多璜組成的璧是專職的巫師用於侍奉神靈的神器,是他們事神的工具。

館藏玉器--青玉璋

齊家墓葬出土的鉞、錛、斧等玉器,雖說相較於別的文化遺址中出土的玉器器形上來說算大,但其面均有穿孔,貌似是可以固定起來成為一個類似於旗幟類的東西。

齊家文化玉器

館藏玉器——玉圭

齊家玉器——玉鉞

齊家玉器——玉斧

這些玉器是不實用的,它們是象徵物。刀、斧、錛、鉞等器形都是仿兵器的,所以它們是軍權的象徵物。所以,齊家文化的刀、鉞、斧、錛等玉器是用來象徵某種權力的,是為人服務的,具有事人的功能,是玉禮器。

從新石器時代晚期到文明早期的玉器延續歷史可以看出:壁、琮等齊家文化玉器長期作為禮器使用,從東北到西北,從東南到中原大地,一些經典器型長期使用,先民們在中華大地上相互交流融合。可以說,玉器史也是中華民族大融合、大發展、大交流的歷史,是中華民族歷史演進的活化石。

來源:齊家文化博物館

原標題:《齊家文化博物館線上展覽之一 ——齊家文化玉器鑑賞》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青海地區出土玉器全集(齊家文化)
    玉刀 齊家文化青海省文物考古所玉刀 齊家文化 青海省博物館玉刀 齊家文化 青海省博物館玉刀 齊家文化 青海省博物館玉刀 齊家文化 青海省博物館玉鏟 齊家文化 民和縣博物館玉鏟 齊家文化 青海省文物考古所玉鏟 齊家文化 青海省博物館玉鏟 齊家文化 青海省文物考古所玉錛 齊家文化 青海省文物考古所
  • 【臨夏文物春秋】 中國三大玉系之一:齊家文化玉器賞析
    玉器在中國文化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含義。早在青銅器出現之前,華夏先民就已經開始雕琢各種玉器,並將玉石為財富的象徵與神聖的器物。一、齊家文化與齊家玉器齊家文化是我國黃河上遊重要的原始文化遺存之一, 因1924年在甘肅廣河齊家坪首先發現而得名,年代為公元前2000~前1900年,分布在甘肅、青海省境內的黃河及其支流沿岸階地上,共發現遺址350多處。
  • 甘肅地區出土玉器全集(齊家文化的發祥地)
    甘肅省博物館玉璧 齊家文化 甘肅省博物館玉璧 齊家文化 靜寧縣博物館玉璧 齊家文化 靜寧縣博物館玉璧 齊家文化 靜寧縣博物館玉璧 齊家文化 靜寧縣博物館玉璧 齊家文化 靜寧縣博物館玉璧 齊家文化 會寧縣博物館玉璧 齊家文化 會寧縣博物館玉璧 齊家文化 定西市博物館
  • 上古玉文化的璀璨明星:齊家文化玉器,文明過渡前夜的見證
    齊家文化的影響範圍東至精衛河,南至白龍河,西至湟水線,北至內蒙古阿拉善左旗。自安桑發現齊家坪遺址以來,考古學家先後發現齊家坪文化遺址350餘處,清理髮掘墓葬500餘座,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其中包括玉斧、玉鏟、玉璧、玉聰等,最珍貴的玉器主要出土於武威太后齊家文化遺址。從1957年到1975年,中國考古學家四次發掘了88座墓葬,獲得了一批相當重要的齊文化玉器。
  • 千年陶魂 齊家文化
    齊家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肅、青海境內的黃河、洮河、大夏河、渭河、湟水等流域,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命名地廣河齊家坪遺址外,還有省級保護單位積石山縣新莊坪、臨夏縣蓮花臺、康樂縣王家等。另外,現淹於劉家峽庫區中的秦魏家、大河莊等也是重要的遺址。
  • 玉澤隴西,齊家文化,齊家玉器的歷史文化淵源
    1924年,瑞士考古學家發現了一批玉器,這一批玉器出現在大眾的面前,因為是在齊家坪發現的,所以當時的考古學家把這個地方出土的所有文物都統稱為齊家文化,自此以後,齊家文化被定義了。這一個名叫安特生的瑞典人,發現了齊家文化之後,這一批玉器就有了一個統稱。而不得不提的就是,在齊家文化這一個名稱出來之前,在當時的社會裡就已經有齊家文化玉器流傳了。
  • 【稀飾之珍】千年陶魂 齊家文化
    1947年至1948年考古學家裴文中,在甘肅省湟河,大夏河,洮河流域考古調查中,發現九十多處齊家文化遺址,首次發現了白灰面住室和石圓圈遺址。  齊家文化是以素陶為特徵的文化,陶質精細,器型多樣,主要為泥質紅陶和夾砂紅褐陶,還有少量的灰陶。
  • 大璞不雕,魂系華夏,齊家文化所孕育的玉文化,古韻綿延!
    齊家文化---羊面琮從屬於齊家文化所出土的石器和玉器來看,其早期製作工藝及風格與之前的馬家窯文化差別不大,後者顯然是在前者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齊家文化玉器直接繼承了馬家窯文化,器類有了極大的豐富。而玉石之路就恰恰經過齊家文化浸潤的土地,也可以說玉石之路就開通在齊家文化的地界上。甘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是溝通東西文化的橋梁和中轉站,通過這個橋梁,和田玉受到了中原統治者的青睞。
  • 「花兒臨夏 在河之州」打卡齊家故裡 魅力廣河
    廣河縣城這裡,是我國新石器時代與夏商過渡期典型文化 — —齊家文化的發祥地,有馬家窯文化遺址和豐富的古動物化石遺蹟。齊家文化博物館這裡,就是素有「齊家半山文化的搖籃」 「生態旅遊的樂園」「商貿發展的典型」 「中國彩陶之鄉」等美譽的廣河縣。
  • 為什麼在齊家文化中發現了紅銅製品,卻不見青銅器,原因竟是這個
    齊家文化是在我國甘肅、青海、寧夏、內蒙古等地發現的一個新石器晚期的文化遺址,它是以甘肅廣河縣齊家坪為中心,所以被考古學家命名為為齊家文化,由考古學家安特生先生在1924年發現的重要文化遺址,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他與馬家窯文化、寺窪文化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統稱為仰韶文化。
  • 莊博文物——齊家文化帶穿白玉斧
    玉分為軟玉和硬玉,被西方學者稱為「中國玉」的軟玉是我國最重要的玉石品種之一。主要產於新疆和田地區,分布在塔裡木盆地南面阿爾金山脈和崑崙山脈。和田玉應用歷史悠久,質量最佳,白色中質地細膩、光澤滋潤、溫滑如羊脂者,稱為羊脂玉,是和田玉中最名貴的品種。遼寧岫巖細玉溝所產透閃石,俗稱「岫巖老玉」,質地細膩,顏色多為青灰、碧綠、深綠或黃褐色,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的許多玉器,就是利用這裡的玉料製作的。
  •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藏的中國玉器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藏有玉器約1000多件,這其中大部分來自私人藏家捐獻。近日,在這家博物館的一次線上展覽中,資深策展人ColinMackenzie馬麟和專家萬珺介紹了館藏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商、周、戰國時期的玉器,並針對一些玉器愛好者經常出現的問題,分享了他們的玉器鑑賞之道。
  • 重建家學文化:修身、齊家
    重建家學文化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儒學經典思想。其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古代作為一個文人志士必走的人生之路,而修身齊家離不開家庭環境,離不開家庭宗族裡的家風家訓家規家道的家學文化。一個人只有在充滿正能量家學文化裡才能修正身,其正家,才能走出家門治國平天下,可見家學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 第三屆中國(深圳)收藏文化月系列活動拉開帷幕
    開幕式上還有歌曲、漢服等表演,向大家充分展示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開幕式後,大家一起參觀了「玉成中華系列展」。本次展覽共展出中華史前古玉石器三百多件,且在上展前經過三輪不同專家的嚴格篩查,尤其是第二輪的「按地域知名專家分區篩選」模式,該地域出土的玉器就找業界普遍認可的、對該地域玉器研究最深入的專家進行甄選,不同地域出土的玉器找不同的專家,確保本次上展的展品不存疑,保證展覽的檔次和質量。
  • 選擇親齊家,幸福進萬家!親齊家,開在家門口的生鮮水果超市
    4月28日,北京南站附近的平陽路熱鬧非凡,間隔一米的長隊排成長龍,作為大好河山集團旗下品牌之一,北京「親齊家」生鮮水果超市開陽裡店試營業正式開啟。位於十字路口的地理優勢,一時間讓親齊家的生意異常火爆。其實,這並不是親齊家全國第一家店,有關親齊家的故事,還要從一個人說起。
  • 已成功舉辦兩屆的深圳收藏文化盛宴再次開鑼
    開幕式現場活動開幕式上,中國收藏家協會、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龍崗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領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全國各地古玉石器研究專家,各省市收藏組織代表和深圳市簡帛書法藝術院代表等紛紛對本次活動的盛大開幕表示祝賀。開幕式上還有歌曲、漢服等表演,向大家充分展示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 第三屆中國(深圳)收藏文化月系列活動之「玉成中華系列展」開展
    你好臺灣網12月15日消息(記者 慧清 特約通訊員 陳健)作為第三屆中國(深圳)收藏文化月系列活動內容之一的「玉成中華系列展」近日在深圳龍崗文博展覽館開展。廣東省政協原副主席、中國收藏家協會顧問徐尚武(你好臺灣網 圖)中國收藏家協會會長羅伯健致辭(你好臺灣網 圖)深圳收藏文化月組委會執行主任、深圳市收藏協會會長韓昌晟致歡迎辭(你好臺灣網 圖)本次展覽共展出中華史前古玉石器三百多件,且在上展前經過三輪不同專家的嚴格篩查
  • 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中心推出線上健身、線上展覽、線上博物館
    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中心推出線上健身、線上展覽、線上博物館 發布時間:2020-03-24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李金霞 字體
  • 「齊家」之中,看明清人物畫中的民間生活與信仰
    12月12日起,「齊家——明清以來人物畫中的家族生活與信仰」專題展在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跨年展出。不同於美術史延伸出的繪畫展,此次展覽聚焦明清寫實類人物畫,試圖從明清以來的傳統祖宗畫、行樂雅集圖、風俗人物及道釋神仙圖中,解讀中國傳統文化。
  • 快來圍觀:臨夏州文化遺產「歷史再現」,有永靖黃河水電博覽館!
    現有各類館藏文物4286件,珍貴文物936件,其中一級品66件,二級品228件,三級品642件,藏品主要為新石器時代至青銅時代的彩陶,還有石器、玉器、銅器、瓷器、化石、書畫、雕刻墓磚和民族文物等,特別是以代表中國彩陶文化最高成就的馬家窯文化彩陶最為豐富,品級上乘,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