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8 18: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齊
家
玉
器
篇
社教老師協同博物館志願者拍攝情景劇--《完璧歸趙》
參演志願者:馬仁華 馬鼎 馬佳怡 胡澤華 胡澤宸 馬楠 黃恩哲
馬皓軒 馬子軒 馬博軒
在歷朝歷代,玉是一種傳承,皇權統治者會用玉製作成玉璽,把玉璽當成傳國之寶來傳承,所以玉璽也就成為爭奪皇權者的搶奪之物。對於玉器的出現要追溯到史前文化,早在齊家文化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玉器,齊家玉和良渚玉、紅山玉一起並稱為「中國三大古玉。」
齊家玉璧--館藏玉器
玉器製作是齊家文化重要的手工業,玉器發現數量之多讓人們驚嘆,出土玉器的齊家文化遺址也相當普遍。齊家文化玉料來源廣泛,除了本區域玉礦外,也可能存在和田玉料。有學者認為,齊家文化不排除起著遠距離輸送和交流玉器、玉料的作用。齊家文化玉器普遍較為簡樸,但製作工藝並不落後。玉器種類除斧、錛、鏟、鑿等工具外,還有禮器性質的刀、璧、璜、琮、璋、圭等。
館藏玉器--白玉琮
館藏玉器--玉 琮
齊家文化時期是一個社會大變革時期,是從原始社會向階級社會過渡的階段。無論從墓葬反映出來的埋葬習俗還是從出土的卜骨來看,都能清晰地發現這一時期天神崇拜興盛,有樸素的宗教信仰,專職的巫師也存在。琮、璧的造型都是中空的,這樣製作的用意就是用中空來象徵一條通向天界、接近天神的通道。
館藏玉器--玉 璧
在大多的齊家墓葬中死者的頭都是朝向西北方向的,隨葬的玉器均放置在死者的胸前或頭部的右下方,如此放置無疑也是為了讓死後的靈魂走向這條通神之路。齊家墓葬裡琮、璧並不會集中大量出土,也可以很好地證明這些神器的獨一性與神聖性。這些玉器並不是人人皆可擁有的,持有這些玉器的人在當時的社會裡舉足輕重。因此,我們可以推斷出這些玉琮、玉璧、多璜組成的璧是專職的巫師用於侍奉神靈的神器,是他們事神的工具。
館藏玉器--青玉璋
齊家墓葬出土的鉞、錛、斧等玉器,雖說相較於別的文化遺址中出土的玉器器形上來說算大,但其面均有穿孔,貌似是可以固定起來成為一個類似於旗幟類的東西。
齊家文化玉器
館藏玉器——玉圭
齊家玉器——玉鉞
齊家玉器——玉斧
這些玉器是不實用的,它們是象徵物。刀、斧、錛、鉞等器形都是仿兵器的,所以它們是軍權的象徵物。所以,齊家文化的刀、鉞、斧、錛等玉器是用來象徵某種權力的,是為人服務的,具有事人的功能,是玉禮器。
從新石器時代晚期到文明早期的玉器延續歷史可以看出:壁、琮等齊家文化玉器長期作為禮器使用,從東北到西北,從東南到中原大地,一些經典器型長期使用,先民們在中華大地上相互交流融合。可以說,玉器史也是中華民族大融合、大發展、大交流的歷史,是中華民族歷史演進的活化石。
來源:齊家文化博物館
原標題:《齊家文化博物館線上展覽之一 ——齊家文化玉器鑑賞》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