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雲接力」為烈士尋親 南京八旬老人找到犧牲70年的三哥

2020-12-15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3月31日訊 清明節前夕,家住南京市玄武區的86歲老奶奶倪桂芳做夢也沒想到,70年前犧牲的三哥倪進宏突然有了消息——他被安葬在四川省宜賓市珙縣烈士陵園。

3月24日,倪桂芳的原籍地——南京市江寧區及街道、社區三級退役軍人服務保障機構的代表,一起上門慰問通報情況,並和倪桂芳一起進行「雲祭掃」活動。

3月29日,倪桂芳的兒子王盛虎將前一天珙縣烈士遷葬儀式視頻放給她看時,老人再一次淚溼衣襟。據介紹,上世紀50年代,新中國剛剛成立,西南地區還有土匪殘餘作惡,時為二野軍大學員的倪進宏在1950年2月的一次剿匪中英勇犧牲。倪桂芳依稀記得三哥參軍離開家鄉時的模樣,那年自己才十多歲,從此音信全無,直至傳來哥哥犧牲的消息。但家人一直不知他安葬何處,也從未前往祭掃過,這成為一家人心中最大的遺憾。

記者連線宜賓市珙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任大海時獲悉,2019年「617」地震使原珙縣烈士陵園地面建築全部損毀,包括倪進宏烈士墓在內的29座烈士墓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災後重建委員會決定,將29座烈士墓遷至新珙縣烈士陵園統一管理和保護。3月28日,珙縣舉行了烈士遷葬儀式,他們也歡迎烈士親屬後人前來祭掃。

南京市江寧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優撫褒揚科科長王向昀介紹,3月初,收到珙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希望幫助尋找江寧籍烈士倪進宏親屬的來函後,該區退役軍人事務局高度重視,多位工作人員查閱《南京當代人物大典英烈卷》記載,發現烈士倪進宏是原江寧縣銅井新濟人,1950年在徵糧剿匪中犧牲,更多信息無從知曉。

經分析,烈士老家新濟洲是長江上的一座島嶼,2000年已整體搬遷,原住民被分散安置到江寧街道各社區。因年代久遠,烈士的長輩和同輩健在的很少,熟悉情況的老人更少,這為尋親帶來較大困難。為此,江寧區、街兩級退役軍人事務機構將烈士信息整理後,發送給全區域的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請各站點協助查找。江寧街道新銅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副站長楊貴勤發動社區的退役軍人、老村長打聽,聯繫上2000年搬遷移民到新銅張村的一位村民代表、原新濟村村民楊昌榮老人。正巧他對新濟村史比較了解,進而找到烈士的侄子倪修和,並由此最終尋找到了烈士唯一健在的妹妹倪桂芳。有生之年能夠知道三哥的下落,倪桂芳奶奶十分欣慰,表示有機會帶著孩子們到珙縣去祭掃三哥,了卻多年的心願。

南京市玄武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優撫科工作人員表示,烈士妹妹符合發放烈士證的要求,兩區將積極協助為其辦理烈士證持證手續。

王向昀說,當前疫情尚未完全結束,清明將到,希望烈屬們通過「我的南京」「寧思念」網上平臺,用雲祭掃的方式向英烈致敬,傳承紅色基因。

(唐悅 練紅寧)

相關焦點

  • 南京市和宜賓市聯手為烈士尋親 70年後,烈士倪進宏與妹妹終「相聚」
    烈士倪進宏與妹妹終「相聚」清明節前夕,家住南京市玄武區省農科院的86歲老奶奶倪桂芳做夢也沒想到,70年前犧牲的三哥倪進宏突然有了消息,他被安葬在四川省宜賓市珙縣烈士陵園。據他介紹,上世紀50年代,新中國剛剛成立,西南地區土匪殘餘作惡,時為二野軍大學員的倪進宏在1950年2月的一次剿匪中英勇犧牲。倪桂芳依稀記得三哥參軍離開時的模樣,那年自己才十多歲,從此音信全無,直至傳來哥哥犧牲的消息。但家人一直不知安葬在何處,也從未前往祭掃過,成為永遠的遺憾。
  • 千裡接力,為烈士尋親
    原標題:千裡接力,為烈士尋親 清明節前夕,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省農科院86歲的倪桂芳老人家中突然來了幾位不速之客,更讓老人意外的是,來人給她帶來了已失聯70年的三哥倪進宏的消息——倪進宏烈士於1950年2月在一次剿匪戰鬥中英勇犧牲,目前安葬在四川省珙縣烈士陵園。
  • 幫烈士回家,15天找到烈士的親屬
    揚子晚報訊 (通訊員 李文飛 樂衛華 練紅寧 記者 張可 裴睿)3月18日,經過南京江寧區三級退役軍人服務機構半個月的查找,終於找到了犧牲在四川的江寧籍烈士的親屬。
  • 三哥,你在哪裡?樂亭老人一家三代尋親60餘載
    本報訊(通訊員董連輝)「我們一家整整尋找他60多年了,活不見人死不見屍……上了年紀,我更加想念三哥,不知哭了多少次了……」3月4日,家住樂亭縣城的張文選老人打電話向筆者含淚訴說。今年77歲的張文選要尋找的是自己的三哥張維意(化名曹意),1919年出生,曾參加冀東八路軍十二團。
  • 她為數十名抗美援朝烈士找到了「家」!孟祥斌烈士妻子葉慶華:我願...
    13年間,很少有人知道這位烈士的妻子是怎麼挺過來的。直到幾天前,一位志願者告訴錢報記者,葉慶華這些年一直在默默幫抗美援朝烈士尋親。11年間,她已為數十名抗美援朝烈士找到了家。 21日,金華家中,孟祥斌烈士的妻子葉慶華接受了錢報記者的獨家專訪。
  • 為新中國而犧牲的烈士們,你們的親人來了!
    據了解,此次活動是專為羊樓洞剩下的22名尚未找到親屬的烈士開展的祭奠活動。 餘發海,赤壁市公安局退休警官,腎移植患者。2005年,因一個偶然的機會,聽說了羊樓洞有一大片烈士墓群,只是沒人知道明確的方位。身為公安局警官的他,抱著抽絲剝繭的職業敏感和責任感開始探尋。
  • 倪進宏、李捷、王鰲溪烈士,親人們等著你們「回家」
    清明前夕,南京報業傳媒集團攜手今日頭條、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等單位,共同推出「緬懷先烈功績,告慰忠魂英靈」——紅色文化看傳承·為英烈尋親活動。 在四川省宜賓市珙縣烈士陵園,長眠著南京籍烈士倪進宏。上世紀50年代,新中國剛剛成立,西南地區土匪殘餘作惡,時為二野軍大學員的倪進宏在1950年2月的一次剿匪中犧牲,葬在珙縣烈士陵園。
  • 遼寧60歲老人輾轉8省份 為400多位烈士找到親人
    他們大多來自貴州農村,此行第一次來到錦州,是為祭拜去世多年的親人。「大外公劉定芳是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的,我們一直在網上搜不到他的名字,直到今年他出現在一份名單裡。」烈士親屬鍾明梅手捧一束鮮花早早來到陵園。而這份名單,出自遼寧鞍山市臺安縣的一位志願者——楊寧。
  • 三位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親人,全找到了!
    26日,幫志願軍烈士尋親的消息,牽動著很多人的心。經過多方努力,目前,林水實、馬世賢、丁祖喜三名志願軍烈士的親人已經全部找到。 林水實烈士親人被找到   「謝謝黨和國家沒有忘記犧牲的烈士!」26日晚8點多,福建漳浦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找到了林水實的親人。
  • 【中國夢·踐行者】抗美援朝尋親志願者張偉:幫遺屬跨國尋親7年 盼...
    自2014年以來,中韓雙方已連續7年共同實施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交接,將716位烈士遺骸接回祖國。英魂歸來的消息,讓常年幫助志願軍遺屬尋親的志願者張偉情難自已,「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由於當時特定的歷史情況,不少犧牲的志願軍戰士遺骸如今留在了韓國和朝鮮兩個國家。70年後,我們國家強大了,我覺得應該想辦法儘可能多地把遺骸接回來,這是對烈士最好的祭拜和尊敬。」
  • 崔達道:一位八旬老人的國防情懷
    一幅幅照片、一次次尋訪、一個個故事背後,是他甘為春蠶絲不盡的家國情懷……」頒獎詞時,舞臺中央,聚光燈下,一位身穿紅色上衣、佩戴「陽泉市國防教育義務宣傳員」紅色徽章的老人右手握拳,振臂說道:「能為國防教育盡一份力,我驕傲!」  全場掌聲雷動。  這位精神矍鑠的老人叫崔達道,盂縣縣委宣傳部退休幹部。
  • 徐州沛縣92歲老人25年來日夜守護72名英烈
    在徐州市沛縣革命烈士陵園,處處留下這位「中國好人」「江蘇好人」和徐州市「道德模範」與72名烈士相互依守的印記。老人說:「這一生都在這裡陪伴他們了,陪他們『拉拉呱』。我親眼目睹這場戰鬥,現在始終無法忘記當年的一切。長眠在這裡的72位烈士,姓名和家都無法找到,他們是無名英雄。」
  • 三位烈士親人都找到了!運20編號01、戰機伴飛、機場水門…最高禮遇...
    央視記者從安徽蕪湖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獲悉,今天(27日)確定了丁祖喜烈士家庭基本信息:安徽無為市嚴橋鎮象山村人,1944年入伍,志願軍某部排長,1953年7月11日在朝鮮戰場犧牲。父親姓名丁仁松,老人已經逝世。經過相關部門查訪、核實,現已找到丁祖喜烈士的堂妹朱玉姐(原名丁玉姐),老人今年已95歲高齡。
  • ...照片半個世紀後失而復得,南京八旬老人:我父親是駝峰航線修飛機的
    南京市六合區大廠退休老人張雲和的父親在解放前曾是當時的中國航空公司一名機械師,在「駝峰空運」期間服務於宜賓機場等站點。2015年4月3日,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美國)中國航空公司協會」(以下簡稱「中航協會」)和南京航空聯誼會三家單位聯合主辦了一場「駝峰空運」專題展覽,其中21張老照片首次面世。當時,張雲和現場參觀了展覽,其中一張照片讓他震驚不已。
  • 環縣籍烈士白貴清的孫子白田銀說 71年後,終於知道爺爺葬在哪裡
    此前,本報曾經數次發起活動,為新疆和靜烈士陵園、新疆喬爾瑪烈士陵園等地的甘肅籍英烈成功尋找到後人,發揮了地區主流媒體應有的擔當與作為。今年10月30日,本報再次發起為長眠在荔北戰役(陝西大荔)烈士陵園的26名甘肅籍烈士尋親的活動,希望最終把他們的親人找到。    1    爺爺一直是家人講述的英雄    「白貴清烈士,籍貫甘肅省曲子。」
  • 這個清明節,讓我們一起幫他們尋親找家
    不久前,濟南市萊蕪區從業13年的郵政投遞員朱玲華,接到了兩封寄給70多年前犧牲烈士的信,信封上都備註著小字「幫烈士找到家」。時隔70多年,因行政區劃數次變遷,信封上的地址已經不復存在。但朱玲華懷著虔誠之心,最終幫其中一位烈士徐恆吉找到了親人,而另一位烈士陳芘友的信仍然沒有成功寄出……這成了朱玲華和不少知情網友心頭的牽掛。其實這兩封信都是從菏澤市張和莊烈士陵園寄來的,在張和莊烈士陵園內,共安葬有136位菏澤戰役犧牲的革命戰士。菏澤開發區佃戶屯辦事處張和莊社區黨支部書記張景憲一直堅持為烈士找家,目前找到親屬的烈士共11位,但還有125位烈士沒有找到家人。
  • 第七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今在瀋陽安葬 林水實、馬世賢、丁祖喜三...
    林水實烈士1928年10月出生,1949年4月參加革命,抗美援朝戰爭期間隨部隊編入中國人民志願軍23軍73師218團2營6連戰士,曾榮立四等功一次。  1953年,林水實烈士犧牲,年僅25歲,沒有結婚,按照當地風俗,林樹新、林藝輝、林藝煜三兄弟的父親被過繼到林水實的名下,所以,三兄弟叫林水實為爺爺。
  • 【清明祭英烈】河北好人張紅琢:我想幫這16位內蒙古籍烈士找到親人
    2007年,他開始幫長眠於異鄉的烈士尋親,14年間已經幫助1300多名烈士找到了親人。張紅琢告訴記者,2007年,他上網時無意間點開了「中國尋親網」,發現這家網站上公布了一份《太原戰役陣亡將士登記冊》,其中記載的866名解放軍陣亡將士中,有28名唐山籍烈士至今無親屬認領墓地。想到家鄉的英雄們長眠在異地幾十年,卻始終沒有親人去看望,張紅琢萌生了為烈士尋親的念頭,從此便踏上了尋訪的歷程。
  • 60歲老伯幫400多位烈士找到家人:久而久之,他們都像是我的親人
    他們大多來自貴州農村,此行第一次來到錦州,是為祭拜去世多年的親人。「大外公劉定芳是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的,我們一直在網上搜不到他的名字,直到今年他出現在一份名單裡。」烈士親屬鍾明梅手捧一束鮮花早早來到陵園。而這份名單,出自遼寧鞍山市臺安縣的一位志願者——楊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