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環案當年的法官需要被問責嗎?法律如何規定

2020-12-23 金寶說法律

當張玉環的代理律師接受媒體採訪,問及張玉環這個案子為什麼當年審判那麼久,又沒有判死刑時,代理律師這樣回答:

當年這個案子我覺得在當時可能還有其他的一些原因,如果說能看到附卷的話,恐怕當年對這個案子內部爭議很大的。不然的話,一個這樣的案件不會審了8年,舉棋不定的。

還有,兩個未成年人被殺的惡性案件,從一開始都不判死刑。我覺得這個案子即便放到現在,如果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都可能會判死刑立即執行,但是那時候他從一開始就沒被判死刑,留有餘地。所以我認為當年這個案子內部分歧應該很大,但是可能又迫於急於結案的壓力吧。

問題

由此可見,這個案子還是有一些問題的,那麼對於當年的審判合議庭人員需要追責嗎?

對於合議庭的終身問責制,相關法律是如何規定的呢?什麼樣的問題才是追責範圍呢?

今天@金寶每日說法為大家整理、分析了一下。

應當追責的範圍

那麼,具體哪些審判活動中的行為,會被追究法律責任呢?下面來和@金寶每日說法看看法律規定。

根據《人民法院審判人員違法審判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的規定,對於以下行為,是追責範圍:

1.違反法律規定,擅自對應當受理的案件不予受理,或者對不應當受理的案件違法受理,或者私自受理案件的。 因過失致使依法應當受理的案件未予受理,或者對不應當受理的案件違法受理,造成嚴重後果的。

2.明知具有法定迴避情形,故意不依法自行迴避,或者對符合法定迴避條件的申請,故意不作出迴避決定,影響案件公正審理的。

3.審判人員擅自幹涉下級人民法院審判工作的。

4.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影響案件主要事實認定的證據,請求人民法院調查收集,有關審判人員故意不予收集,導致裁判錯誤的。

5.依職權應當對影響案件主要事實認定的證據進行鑑定、勘驗、查詢、核對,或者應當採取證據保全措施而故意不進行,導致裁判錯誤的。

6.塗改、隱匿、偽造、偷換或者故意損毀證據材料,或者指使、支持、授意他人作偽證,或者以威脅、利誘方式收集證據的。 丟失或者因過失損毀證據材料,造成嚴重後果的。

7.篡改、偽造或者故意損毀庭審筆錄、合議庭評議記錄、審判委員會討論記錄的。

8.向合議庭、審判委員會報告案情故意隱瞞主要證據、重要情節,或者提供虛假材料的。 遺漏主要證據、重要情節,導致裁判錯誤,造成嚴重後果的。

9.拒不執行審判委員會決定,或者拒不執行上級人民法院裁判的。

10.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出錯誤裁判的。 因過失導致裁判錯誤,造成嚴重後果的。

11.故意違反法律規定採取或者解除財產保全措施,造成當事人財產損失的。 採取財產保全措施時有過失行為,造成嚴重後果的。

12.先予執行錯誤,造成當事人或者案外人財產損失的。

13.執行工作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造成當事人或者案外人財產損失的: (一)故意違法執行第三人或者案外人財產; (二)故意重複查封、扣押、凍結被執行財產; (三)故意超標的查封、凍結、扣押、變賣被執行財產; (四)鑑定、評估、變賣被執行財產時,指使有關部門壓低或者抬高價格; (五)故意違反法律規定,暫緩執行、中止執行、終結執行。

14.私自製作訴訟文書,或者在製作訴訟文書時,故意違背合議庭評議結果、審判委員會決定的。 因過失導致製作、送達訴訟文書錯誤,造成嚴重後果的。

15.故意違反法律規定採取強制措施的。 採取強制措施有過失行為,致人重傷或者死亡的。

16.故意拖延辦案,或者因過失延誤辦案,造成嚴重後果的。

17.故意違反法律規定,對不符合減刑、假釋條件的罪犯裁定減刑、假釋的。

總之,就是在司法審判活動中一些故意違法和重大失誤造成嚴重後果的行為,都屬於追責範圍!

應當如何具體追責呢?

根據《人民法院審判人員違法審判責任追究辦法(試行)》規定:

1.對責任人的追究,應當根據違法行為的具體情況確定: (一)情節輕微的,責令有關責任人作出檢查或者通報批評; (二)情節較重,應當給予紀律處分的,依照《人民法院審判紀律處分辦法(試行)》給予相應的紀律處分; (三)有犯罪嫌疑的,移送有關司法部門依法處理。

2.違法審判責任案件的立案、調查、處理、申訴,依照《人民法院監察部門調查處理案件暫行辦法》規定的程序進行。

也就是說,具體問題具體處理。

哪些不屬於對審判人員的追責範圍(附有筆者的詳細解釋)

看追責範圍就有17種之多,如果看起來冗長乏味,不如反過來看看,哪些不屬於追責範圍,更好理解一些,@金寶每日說法還有具體的解讀:

最高人民法院2010年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合議庭職責的若干規定》第十條規定:

對法律、案件事實認識上存在偏差導致案件改判等六種情形,法院合議庭成員不承擔責任。

(一)因對法律理解和認識上的偏差而導致案件被改判或者發回重審的;

刑法理論本來就博大精深,一個問題有很多觀點,說一個比較典型的,比如,宋某原意要殺大郎,卻手滑了一下,失誤殺死了西門。這個是刑法理論的打擊錯誤。法定符合說觀點就認為是故意殺人罪既遂;而具體符合說觀點認為是構成故意殺人罪未遂和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想像競合。這種認識的偏差導致被改判或者重審的不承擔責任!

(二)因對案件事實和證據認識上的偏差而導致案件被改判或者發回重審的;

這個其實和前一點比較相似,但是前一個是觀點的不同導致,這個可能就有點是水平問題了。

(三)因新的證據而導致案件被改判或者發回重審的;

這個其實還蠻好理解的,比如一審判有罪的,結果二審期間發現無罪的關鍵證據,當然不能讓一審審判人員擔責了。

(四)因法律修訂或者政策調整而導致案件被改判或者發回重審的;

要理解這一條,就要先了解刑法的從舊兼從輕原則。就是說,對案件的審判適用的法律原則是按照犯罪時的刑法。而如果審判時有相關新法對被告人更有利,那麼就應該適用新法。

比如,盜竊金融機構數額較大的,起步刑就是無期徒刑,接著就是死刑,但是在刑法修正案(八)後刪除了這條。那如果是修改前犯盜竊金融機構,一審按照修改前法律判的無期徒刑完全沒有問,而在二審時刪除了無期徒刑和死刑,那麼就會按照新法來改判,不判無期或者死刑了。這種情況當然也不能追責。

(五)因裁判所依據的其他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變更而導致案件被改判或者發回重審的;

這個也好理解,我們知道,法律文書一旦宣判,都是有法律效力的,也可以作為有關聯的其他審判的法律依據。

那如果作為法律依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那麼以它為法律依據的其他判決當然也要改判或者發回重審的。這種情況也不應當追責。

(六)其他依法履行審判職責不應當承擔責任的情形。

小結

關於對審判人員的追責,如果沒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嚴格按照程序法操作,是不會承擔法律責任的。

其實客觀的說,在90年代那種打擊犯罪為首要的大環境下,要讓法官能夠採用疑罪從無的原則,做出無罪的判決,那真的是有點為人所難。

在當時的大背景下,當年的出現死刑緩期執行的結果,肯定還是有部分法官頂住了極大的壓力做出了努力的,雖然在某些人眼裡疑罪從輕沒有疑罪從無完美,但是也保住了他一命,也讓他今天的判決無罪有了意義。所以說,審判人員不能說有嚴重故意過錯!

哪怕是20多年後的今天,網絡上還是有人認為既然張玉環嫌疑最大,那對他的遭受的苦難,也不能說是絕對的冤枉,持這種思想的人大有人在。

總有人追問:如果張玉環不是兇手,那兇手是誰呢?他們就沒有想過,張玉環不是兇手,不能冤枉好人!

打擊犯罪固然重要,但是在你無法確定兇手是誰時,為了完成任務,進行刑訊逼供,再枉添一條人命,那不是真正的打擊犯罪,那反而是新的犯罪,這才是真正要追責的違法犯罪行為!

那麼對於這件事你怎麼看,歡迎關注、轉發、交流!

相關焦點

  • 專訪張玉環案再審辯護律師:刑訊逼供者必須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張玉環在採訪中公開表示要求司法機關追究「刑訊逼供」人員的刑事責任並希望申請國家賠償彌補過往人生的遺憾。6日,就張玉環提到的兩個訴求,記者連線採訪了張玉環案再審辯護律師、北京澤博律師事務所律師王飛。「刑訊逼供者當然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甚至可能是刑事責任」記者:張玉環在最後陳述中再次重申冤枉,稱口供是在刑訊逼供下作出。再審判決後,當初刑訊逼供者是否會被追責?
  • 張玉環案等改判 「冤假錯案糾正後」引關注
    張玉環案再審辯護律師王飛說,還未確定該案的國家賠償金額。吳春紅的家屬及代理律師對河南高院作出的國家賠償表示不滿意,稱將在法定期限內向最高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圍繞國家賠償的焦點還在於誰來支付費用。
  • 透過張玉環案堅信中國的未來更美好
    一名法官對張玉環說,你有一個好大哥。3最近連續曝光的殺妻案,讓人膽顫心驚。在物慾橫流的塵世,哪裡還有什麼愛情。但張玉環案件中,特別讓人感動的就是他的前妻宋小女。雖然她現在不再是張玉環的妻子,但讓人因此依然相信愛情,相信婚姻。
  • 張玉環案糾正的全過程
    在男童伯父報案後的第三天,兩名男童的鄰居、26歲的張玉環被認定具有重大犯罪嫌疑,被警方帶走調查。1995年1月,江西省南昌市中級法院一審認定張玉環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張玉環不服判決,提出上訴。6年後的2001年,江西省高級法院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將案件發回重審。2001年11月,江西省南昌市中級法院就張玉環故意殺人案再審開庭,維持一審原判。
  • 香港法學教授:黎智英保釋後如果潛逃,有關法官必須問責
    此消息一出,立刻在香港律政界引起了譁然,很多律師直言批評,「法官錯了」,不尊重司法公正! 拿黎智英舉例,身為一個「亂港頭目」,身上多案纏身,一旦被定罪,必然是重刑。這種情況下,黎智英會選擇在監獄度過餘生嗎? 雖然黎智英保釋期間被收走了旅遊證件,但按照他的財力,人脈,選擇潛逃也是輕而易舉。同時,每周去警署報到3次也存在漏洞,應該每天都要報到,甚至佩戴有定位功能的電子腳鐐。
  • 張玉環被無罪釋放,能說明他是清白的嗎?
    史上最長冤案的張玉環,26歲時涉嫌殺害兩個孩子被判無期,羈押27年將近10000天,日前獲無罪釋放。有關方面正在進行問責,並啟動國家賠償程序。案件引起了人們的熱評和反思。  今看今日頭條上悟空回答,有一個引人注目的問題: 張玉環無罪釋放能說明他是完全清白的嗎?  問題釋放的信號明顯。筆者看時有310個回答,幾乎眾口一詞異口同聲:不能!
  • 張玉環案受害者家屬放棄追兇:心裡恨到了極點
    但相比主路街道上人來車往的熱鬧,張玉環家附近顯得太過於冷清。倒塌的舊房子和叢生的草木,顯出了一派凋零的落寞。 27年過去了,當年目睹過這樁慘案的村民老的老、搬的搬,這樁慘案也慢慢地塵埃落定,變成老人茶餘飯後的遠久談資。但當篤信了多的事實突然被推翻,張玉環無罪釋放的消息,對於張家村的每一個人都是巨大的衝擊。 張幼玲現在還清楚地記得兩個孩子遇害時的慘狀。
  • 法院再審「張玉環案」,依照疑罪從無原則改判無罪!
    」 1993年10月27日,26歲的張玉環被認定為殺害男童案的兇手,獲刑入獄9778天。在監獄裡,張玉環依舊堅持寫申訴信,大約寫了五、六百份。2019年,事情發生了轉機,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決定啟動張玉環案的再審程序。
  • 疑罪從無張玉環僅申請2234萬國家賠償嗎?還控告江西省高院倆法官
    此外,張玉環還要求「江西省高院」在媒體和門戶網站上公開賠禮道歉,恢復名譽,消除錯判帶來的負面影響。在《追責控告書》中,張玉環控告「江西省高院」法官周某某、漆某某涉嫌「玩忽職守罪」,二人系張玉環案2001年重審時的審判人員!
  • 張玉環案背後的真兇,還能抓到嗎?受害者家屬發聲……
    被以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張玉環被改判無罪,並且獲得近500萬元的國家賠償,那麼,張玉環案背後的真兇,還能抓到嗎?死者家屬發聲,「我們的兒子不能白死,希望抓到殺人真兇。」
  • 江西再審26年前張玉環案,出庭檢察官:建議改判無罪
    7月9日上午,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開庭再審張玉環故意殺人申訴一案,法庭上,江西省人民檢察院出庭檢察員發表出庭意見,建議改判張玉環無罪。而張玉環的兩份有罪供述,前後矛盾,在作案地點、手段、拋屍時間等重要環節存在重大差異,真實性存疑。原審判決僅以一份有罪供述定罪,先供後證,與事實不符。綜上,建議法院改判無罪。1993年,張玉環被指殺害兩名兒童,後來被判死緩。多年來,張玉環堅持申訴,否認殺人。澎湃新聞注意到,張玉環被羈押的時間總計為9700多天,超過26年。
  • 張玉環羈押27年釋放,當年僅憑一個麻袋和草繩斷案,何以如此草率
    文|社評妹27年前發生在江西省進賢縣凰嶺鄉的張家村殺害兒童案,曾經震驚國人。而最近這起案件的改判又一次引發公眾的關注,27年前被判死緩的張玉環被無罪釋放。隨著這起案件更多的細節被披露,當年的案情越來越明了,最讓公眾難以接受的是,當年僅憑一個麻袋和一根麻繩,怎麼就判了張玉環死刑。
  • 巧合了:93年張玉環殺童案、94年辛普森殺妻案,均被同樣原因推翻
    ,證據不足」,張玉環無罪。根據疑罪從無原則,法官審案的時候,看重的是事實證據,也就是重事實。且事實必須符合邏輯,經得起推敲。 比如張玉環案,鄰居家一個四歲、一個六歲兩個孩子被人虐殺,拋屍水庫。案發後,村裡很多人,進入了警方的視野。而最後警方為什麼鎖定了張玉環呢?
  • 張玉環案到底怎麼回事?_騰訊網
    01 可以說,張玉環案最近正鬧得沸沸揚揚,一段時間內上了十幾個熱搜。 2001年11月28日,南昌市中院對張玉環案二審中維持原判,再次認定該案「基本事實清楚、基本證據充分」,保留「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的判決。張玉環再次提出上訴,但被江西省高院駁回。張玉環隨後被送往南昌監獄服刑。 此後近17年,張玉環及其家人、代理人持續申訴,請求法院依法判處其無罪。
  • 張玉環被屈打成招,我有幾句話想講
    曾經的呼格吉勒圖一案就是證明。胡格吉勒圖被誣陷姦殺一女子,直接判了死刑,沒有給任何申訴的機會。後來根據其他案件,碰巧找到了當年的犯罪嫌疑人,招供了當初他姦殺女子的事實,也就是說,呼格吉勒圖很明顯是冤枉的。如今,又發現了當年的冤假錯案。張玉環被關進監獄三十餘年,出來已經和社會嚴重脫節。人生最好的年華全部在監獄裡度過。
  • 張玉環被無罪釋放,能說明他完全是清白的嗎?
    我們可以把這個案子,和前段時間鬧得滿城風雨的杭州殺妻案這個比較。如果當時來女士所在保潔公司留的電話不是大女兒的,而是許某的。當保潔公司發現來女士已經好兩天沒上班,打緊機聯繫人電話,打到許某,他說來女士出去玩了,這樣來女士大女兒就沒有第一時間知道母親的消息。
  • 【以案釋法】從熱點案件看法律如何規定收養關係!
    【以案釋法】從熱點案件看法律如何規定收養關係!江蘇博愛星律師事務所律師大家好,我是「存初」婚姻家庭法律服務團的楊玲律師,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從熱點案件看法律如何規定收養關係」。
  • 伸冤27年,張民強救下的不止是張玉環
    其實,他僅僅比張玉環大2歲,家境難說寬裕,自己在一所學校做保安,收入並不高。他說:「如果我再不堅持,他也許就死了。」有參與張玉環案的律師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張玉環是個很倔的人,要不然不可能20多年堅持喊冤。張民強同樣是個很倔的人,尤其是當他堅信弟弟含冤入獄之後。
  • 官方回應張玉環案追責情況 曾當庭講述被刑訊逼供的細節,並報出了...
    【官方回應張玉環案追責情況】江西進賢縣張玉環案近日持續引發關注。1993年,張玉環被指殺害同村兩孩童,後來被判死緩。被羈押9778天後,他於8月4日獲改判無罪,面對媒體採訪,他多次陳述自己當年遭刑訊逼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