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我三天光明」76歲老人突患眼疾,6年遊100國想再看一些美好

2020-12-18 騰訊網

今年76歲的成都老人孟德森,六年前突然被檢查出患了眼部疾病,中心視力下降程度無法預料,且無法徹底治癒。這時候孟大爺想到《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希望在眼睛還能看得清的時候,再去看一些美好的事物。

孟大爺用自己以前的積蓄加上女兒的支持,在六年時間裡,遊遍了一百個國家,疫情期間又整理了所有國家的遊玩攻略,他想用自己的親身實踐為更多愛好旅遊的人提供經驗,「雖然我高齡、多病、不懂外語,但我的經歷對於其他想出去旅遊的老人來說,是一種啟發,可以出去看看開闊的世界。而對於年輕人來說,我想讓他們知道,做一件事,只要認真去鑽研,終究是會成功的。」

突患眼疾!76歲大爺6年遊100國

想再去看一些美好事物

2014年11月,孟大爺正站在公交站臺等車,眼睛望向站牌時,突然覺得視力模糊看不清東西,隨後在醫院檢查,確診為「黃斑變性」,即是一種眼部疾病,可致中心視力模糊、看物變形等,每個人患病情況不同,且無法徹底治癒,只能通過吃藥等手段來控制病情。

孟大爺不知道自己的眼部病情會如何發展,經過兩周的尋醫,他看了成都各個醫院的眼科,還是沒有找到能治癒自己眼部疾病的治療方法,只能吃藥。如果眼睛徹底看不見了怎麼辦?這個時候他想到著名作家海倫·凱勒所寫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受之啟發,他想再去看一些美好的東西,享受人生之前沒有經歷過的事情。

孟大爺

隨即,孟大爺開始思考接下來的生活安排,「我喜歡的東西很多,尤其是旅遊,之前已經走遍國內,所以想到去國外看看,2014年起開始規劃自己的出國遊。」

2015年,孟大爺去了東歐,包括匈牙利、波蘭、德國、土耳其等7個國家,2016年又去了北歐、中南歐,一共是16個國家,2017年去了南北美洲,共17個國家。回來之後他把規劃再提升了一個等級,還想再遊幾十個國家,於是2018年、2019年繼續出發,遊非洲、中東等國,六年時間總計旅遊近100個國家,最北去到挪威海峽北角,最南到達紐西蘭皇后鎮,最久的一次出門時間長達兩個月。

孟大爺在智利復活節島

疫情期間,由於不能出門,孟大爺在家整理了自己每一個國家的遊記,每個國家的遊記單獨成冊,均採用手寫的方式,詳細記錄了自己路線、具體到乘坐哪一班公交,配以自己的當下心情瑣事、所拍攝的當地風土人情照片。

孟大爺拍攝的冰島

「回來之後想讓更多人了解我的情況,讓他們更有信心和辦法去旅遊去享受人生。」孟大爺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現在很多人覺得出國遊很困難,特別還有很多身體比我好、經濟條件允許的、時間也充足的老人,想讓他們知道其實邁出一步後,沒有什麼困難的地方。」

孟大爺在墨西哥奇琴伊察

旅遊攻略:

藥品佔一半行李箱,「十句英語」走天下

除了6年前確診的黃斑變性眼部疾病,孟大爺還患有糖尿病、胃病等老年人多見疾病,是以,每次旅遊藥品就佔了行李箱一半的空間。

孟大爺每次旅行只帶一個小行李箱和挎包,因為出門時間長,其中包括外用內服各個種類的藥物三十幾種,光是眼睛的藥就有三種,還有糖尿病的藥、感冒藥等。藥品之外,只有三件上衣、兩條褲子等,所有以簡潔為主。

除開身體的顧慮,七十幾歲的大爺,還有些很特別的旅遊技巧——每次出發前,孟大爺會做好詳細的攻略,線路怎麼走、訂酒店、幾個國家遊玩順序……都是在出發前做好準備,仔細查閱網上信息,列好所有清單,有完整的旅遊規劃。

孟大爺所做的攻略

語言不通怎麼辦?孟大爺還有自己的法寶——「十句英語」:

Do you have a map;

Is it safe if I walk on this street in diurnal day;

How go to this……

「只要會簡單的問路、吃飯、酒店詢問等必要英語,其他的都不是問題。」孟大爺表示,實踐下來,只要會簡單的幾句英語,出行語言問題不難,他沿途會一路拍下照片,如果別人方便,也會請人幫忙拍下自己入鏡的照片。

孟大爺在秘魯馬丘比丘

幸運的是,在路途中身體沒有出過大的問題,眼睛也沒有惡化,只有一次在轉機時身體突然不適拉肚子、嘔吐,導致誤機,「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小問題,但那一次轉機是印象最深的,所以只能多待一天休息,我的原則是可以拉長整個旅行的時間線,但不能拉長一天的時間線,這樣對身體來說也是能承受的。」

孟大爺計劃等疫情結束後再規劃後續旅遊,他希望通過他的故事能讓更多的人去更多的地方。

孟大爺拍攝的照片整理

紅星新聞記者 馬天帥 劉成夢

圖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 成序

(本文來自紅星新聞APP,請至各大應用市場下載)

相關焦點

  • 半箱藥品、「十句英語」、一雙病眼 76歲成都老人6年遊100國
    孟大爺在秘魯馬丘比丘今年76歲的成都老人孟德森,六年前突然被檢查出患了眼部疾病,中心視力下降程度無法預料,且無法徹底治癒。這時候孟大爺想到《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希望在眼睛還能看得清的時候,再去看一些美好的事物。
  • 成都七旬大爺突患眼疾 用十句英語環遊世界
    【解說】在成都,有一位76歲的老人孟德森,被檢查出患了眼部疾病,中心視力下降程度無法預料,且無法徹底治癒。在這樣的情況下,孟德森在6年時間裡,遊覽了匈牙利、波蘭、德國、土耳其等近100個國家。  【同期】環遊世界老人 孟德森  2014年我在冬天11月份的時候,偶然的在街上排隊坐公共汽車的時候等的時候,我看到一個站牌,比較大的站牌缺了一個腳,我就意識到好像不太對勁,我就第二天就去看病,看病就說我是檢查做CT做出來就是「黃斑變性」。  【解說】據悉,「黃斑變性」可導致中心視力模糊、看物變形等。
  • 興安萬裡·閱讀有你 |趙津瑜與您分享《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記敘了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的一生。有時我在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會做什麼?我很迷茫!因為對我而言,光明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多到沒有意義去期盼三天的光明。可是,如果是一位盲人呢?如果是一位口不能言、耳不能聞的盲人呢?會用三天來做什麼?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要……」
    ▲一臺收音機每天陪伴著劉先生 記者 何春林 攝特困群眾檔案姓名:劉先生編號:05住址:花園一村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要感恩身邊所有人。無論他們住在哪,我定要親自上門當面說聲謝謝,認真看看好心人的模樣。
  • 世界名著賞析,「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美國作家海倫.凱勒。
    她出生於美國,一歲多的時候,患上了猩紅熱,從此失去了視力和聽力。困難和阻力並沒有嚇倒她,她以自強不息的頑強毅力,考入了哈佛大學,掌握了英法德等5國語言。她一生中致力於為殘疾人造福的事業。建立了慈善機構。她曾入選美國《時代周刊》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並被授予美國公民至高榮譽___總統自由勳章。
  • 讀書真香|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伴著溫暖的春風,我和媽媽邊走邊欣賞春雨洗後的萬紫千紅的美麗世界。突然一位可愛又奇怪的小妹妹——盲人妹妹映入,我的眼帘。我拉著媽媽的手惋惜地說:「真是太可憐了,美麗如花的小妹妹……可惜雙眼失明!」媽媽溫柔地說:「你和她相比,你是最幸福的,你看到觸到的是光明的世界,而小妹妹卻生活在黑暗的世界。」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我沒有作聲又思索著什麼……繼續往前走。
  • 有聲|國際盲人節:姚錫娟朗誦《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今天,我們一起聆聽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前半部分主要寫了海倫變成盲聾人後的生活。剛開始的海倫對於生活是失望的,用消極的思想去面對生活,情緒非常的暴躁,常常發脾氣,扔東西。她感覺現實生活中沒有愛等等,她是多麼希望能重新得到光明。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學會用心去感受生活
    同學們,我向你們推薦一本好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本書的作者是海倫.凱勒。她是19世紀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本書的主要內容是海倫.凱勒講述自己的成長經歷,她說,假如能給她三天光明的話,她會好好的利用這三天時間,感覺自然、生活和人生的美好。    為什麼我要向你推薦這本書呢?主要有以下三個理由:    第一,讀了這本書,會讓你更加懂得珍惜美好的生活。海倫.凱勒從小就又聾又啞又盲,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到,但她學會憑自己的感覺、觸覺、心靈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感受生活的美。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有感
    我觀賞著面前獨佔一隅美麗的盆景,目光忽然掃到書架上的那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如果是海倫,此刻在如此豔麗的光景下,一定也會頗有意味地觀摩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畫卷吧!雖然她眼盲,卻可以用心靈來撫慰世間萬物的美好。不論是富有韻律的藝術品,還是春天裡的可愛蓓蕾,一樣能讓她體會到多姿多彩與樂不可支。
  • 【分享書單】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作者:寶寶知道 安安的寶貝媽媽《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作家海倫根據自己親身經歷寫的書,故事開始講了海倫在剛開始變成聾盲人時候,變得自暴自棄拒絕所有人的援手,甚至與有些遷怒與父母。這時候的她大概生活了無生趣,已經沒有什麼希望可言了吧。
  • 我看得見你,在我心裡——重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以《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為題出版的,海倫.凱勒的作品的書藉版本很多,想必大家也閱讀過其中的一些版本。作者一生勤於寫作,著有十四部作品。《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一篇散文,1933年發表在美國《大西洋月刊》上,後被譯成多種文字,被多個國家收錄在大,中,小學教材裡,被譽為無予倫比的傑作。作者以一個身殘志堅的弱女子的視角,表達了對光明的渴望,珍視。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接受挑戰,贏得生命中的光明
    最早接觸到《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我小時候從收音機裡收聽到的。一開始的時候,只是有一搭無一搭聽著,當聽到莎莉文老師為了讓海倫記住「水」這個單詞,她的老師打開水龍頭,讓海倫凱勒把小手放在水龍頭下面感受水流,然後在她的手上反覆寫water這個單詞。
  • 感受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帶給人希望與光明
    在無聲無語的世界裡,海倫憑藉頑強的意志與毅力,度過了八十多年的人生歲月,並以自己的奮鬥經歷帶給世界上無數的人希望與光明。這是我在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感受到的。海倫在童年的時候便失去了光明,不僅如此,她還又盲又啞。世界對她來講,充滿了不公平,充滿了陌生,充滿了荊棘。上天似乎一開始就將所有不幸降臨到了她身上。
  • 文學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也許我們需要珍惜的不只是眼睛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前半部分主要寫了海倫變成盲聾啞人後的生活。在海倫1歲半的時候,一場高燒讓她失去了視覺和聽覺,只擁有過19個月光明和聲音的她,開始逐漸忘記了自己之前的所見所聞,只能通過手感知別人的動作表情,來揣摩所發生的事情,小海倫渴望著與他人交流,但不知道為什麼一直失敗,直到她發現別人的溝通方式,和自己原來是不同的。
  • 夜話丨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之光明和聲音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僅憑書名,就足以引發世人的無盡思考。有人評價這本書是「偉大的經歷和平凡的故事完美的結合」。從今天起,央視一套「夜話」欄目將分7天摘錄本書的精彩段落,一起感受海倫·凱勒的生命奇蹟。光明和聲音節選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作者:海倫·凱勒1880年6月27日,我出生在美國的南部阿拉巴馬州的塔斯甘比亞鎮。父系祖先來自瑞典,移民定居在美國的馬裡蘭州。
  • 雲聽道|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李姝瑤:來自名門珠江小學 I6 班,一個很愛笑的女生。性格活潑外向,熱愛集體,被多次評為校級「優秀大隊幹部」,班級「優秀少先隊員」等稱號。《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從 1890 年 3 月 26 日起,我開始了漫長的學習歷程。富勒小姐是這樣教我說話的 : 她讓我把手放在她的面頰上,當她說話的時候,我就可以感覺到她的舌頭和嘴唇是怎樣動的。我很用心地學習,認真地模仿富勒小姐的每一個動作,學了不到一個小時,我便能發出 M、P、A、S、T、L 這 6 個字母的讀音了。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堅強而勇敢 執著而樂觀
    海倫·凱勒的世界是無光、無聲、無語的世界,所以她有這樣一個小小的願望——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三天光明也許對於常人來說,只是一瞬間或一霎那的變化,可是,對於雙目失明的海倫來說,卻是可想而不可及的。
  • 經典名著導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提到《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他們都能對答如流出海倫凱勒這個名字。   作為一個標誌性的人物,海倫凱勒的真實經歷被人們口口相傳著,她是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給全世界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她身上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感染支撐著千萬人:   生活給我們的太有限,請抓住並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永遠不要放棄他們。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莎莉文老師,海倫凱勒心中的燈塔
    曾經以為《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一本教導人自強不息的書,然而在完整地看過這本自傳之後,我感受最深的是海倫·凱勒在黑暗中經歷的滿滿的愛。聽過這本書的人都知道,海倫凱勒是位盲聾啞人,她曾經歷了黑暗、彷徨和迷茫,但她卻克服了幾乎所有困難,成就了她自己。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是如何打好一副爛牌的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師》等。海倫在成名後,終身致力於為殘疾人造福。她走遍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次,建立慈善機構,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美國十大英雄偶像,榮獲「總統自由勳章」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