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家莊西南近郊有一座山,它距石家莊市中心僅僅15公裡,而且道路非常好走,無論開車、騎行、乘坐公交(旅遊2路),都非常得方便。此山雖然不高,但山上景色卻非常奇特,怪石嶙峋,山下一片湖光山色。最主要它免費,是一個爬山觀景鍛鍊的好去處。
01旅遊路線
沿著石家莊石銅路西行,來到君樂寶生產基地中間的碧水街,沿碧水街南行到旅遊路,旅遊路的盡頭可以看到有一座山,那座山就是目的地。
在旅遊路的盡頭穿過這個黃色的門,就看到這座山的基本樣貌了,山上的龍角樣奇石非常的搶眼。
沿著修好的水泥路前行不多遠就可以看到一條這樣破爛的小路,路旁有一輛報廢的挖掘機,不知它在這裡停了多久,鏽跡斑斑,仿佛那車輪已經融化進了土裡。從這就可以正式上山了。
02山上景色
準備好心情,一個人登這樣的山還是需要勇氣的,因為它看上去實在是太荒涼了,荒涼得有些可怕。
登上幾級殘破的臺階,來到一處觀景平臺,這有一塊破舊的指示牌,上面還可以看清遊覽線路幾個模糊的字。
上山的路確實難走,都是魯迅筆下的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的路。
爬上一小段路會看到路旁有一片這樣的石頭牆,他們全身橙黃色,石身布滿紋理,像是有人畫上去的一樣,在這陽光的照耀下異彩繽紛,讓你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這座山上的怪石非常多,他們呈各種造型各種姿勢,人們也給它們起了很形象的名字,如龍角石、風動石、小石林、石龜馱崽等。
隨著山勢的不斷升高,腳下的路也越來越難走,但山上那巨石的誘惑還是讓我繼續堅持著前行,不達山頂誓不罷休,我是一個不願意放棄的人。
這大概是風動石吧,因為這幾塊石頭真的感覺風一吹就會滾落。這上面居然刻著一首詩:「湖光山色美如畫,金秋紅葉有人家。幽澗曲徑夕照晚,龍鳳飛落太行下。」是由抗日戰士敬題,題寫於2015年9月3日,這一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保家衛國的軍人總是讓我深深敬佩。
走過一段崎嶇的山徑,這有一段垛口,看得出也是長期沒人管理了。幸虧是這個季節,山上的樹枝都已經乾枯,如果是夏天,枝繁葉茂,這些樹枝將會是上山的攔路虎。
沿著小路到達涼亭,我是一刻也不敢停歇,因為我不知道還有多遠,還要走多久,眼看離著那個龍角石越來越近了,內心則更加充滿了希望。
終於到達了龍角石,它們真的很像龍角,張牙舞爪,桀驁不馴。
龍角石邊上圍了一圈防護網,應該是怕這幾塊巨石脫落,從防護網邊上的小路可以繼續上山。
回首凝望來時路,它們真的是奇峰異石,很是壯觀,我非常喜歡看大自然的景象,每每感嘆他們的神奇,是什麼樣的能工巧匠才可以造就這樣的神奇與不朽?
一路上有不少造型奇特的石頭,看看下面這個石頭像不像一個仰天高歌的雄雞,另一個則像劇目裡的小丑,臉上被塗滿了顏色。
山路崎嶇,道路難行,終於到達了山頂,山頂由幾塊巨大的石頭組成。巨石旁竟然有一座供奉佛龕的小房子,房子裡應該沒有人,黑洞洞的,也不知道供奉的哪路神仙。這座房子的房頂被刷成雪白的顏色,乾乾淨淨,上面插著迎風飄舞的彩旗,應該是經常有人來這裡打掃。
出於對佛龕的敬畏,我沒敢進入房子,直接從房子右側攀上了山頂。山頂的巨石感覺更加牢不可摧,堅硬雄偉。
03山下景色
從山上俯瞰,這一塊真的是風水寶地,有山有水有風光,龍鳳呈祥下凡間。我所在的這座山是西北東南走向,它身似一條探湖戲水的巨龍,所以被稱為青龍山,而它東南面那個比較平坦的小山丘,在空中看像一隻展翅欲飛的鳳凰,所以被叫做鳳凰山。在兩山之間就是石家莊曾經非常著名的龍鳳湖,這本是一個水庫,因為這兩座山而得此名。
在山頂的東側有一座小山峰,從山下到山頂建了不少的房子,感覺是被過度開發了,這裡曾經是石家莊傑明雲頂野奢營地,是一處集住宿休閒娛樂為一體的大型度假酒店。據說由於是違建,已經被停止營業了。
雖然霧氣昭昭,但還是可以看清山腳下那條長長的高架橋——石家莊南繞城高速,它像一條彎彎曲曲沒有盡頭的長龍匍匐在這片大地上,蔚為壯觀。
在此山西南是一大片連綿不斷高入雲端的群山——封龍山,此時恰逢傍晚,太陽正在群山中慢慢隱落。如果沒有這朦朦朧朧的霧靄,應該可以清晰地看見封龍山上的景物。
04遊覽感悟
青龍山山路崎嶇,沒有修好的路,但由於它並不高,主峰266.7米,所以上下山邊走邊玩的話,2個小時也足夠了。
曾經的青龍山跟龍鳳湖是何等的風光無限,那時我還是一名大一的新生,我們一群人來此遊玩,山青水綠,遊人如織,那也是我第一次看見山,對於長期生活在大平原的我來說爬山是多麼新奇的事情,所以我們一群歡呼著爬山,熱鬧著划船,興奮至極。
站在山上,當年情形還歷歷在目,仿佛湖邊仍有那群年輕的我們。而這周圍荒涼的景象卻把我拉回到了現實,山下那密密麻麻的建築群幾乎把龍鳳湖和青龍山圍得水洩不通,讓它們失去了當年的活力。
青龍山本可以好好地維護,因為它確實有攀登和觀賞的價值,但就這樣被胡亂開發一番丟棄了,被丟棄也好,讓它順應自然,自然發展,不要再被人類過度地開發。因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