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藥藥性——蜈蚣

2021-02-07 悟道了玄醫道傳承

蜈蚣

【名稱】蜈蚣

【別名】吳公,百腳,百足蟲,蝍蛆,金頭蜈蚣,

【歸經】辛、鹹,溫,有毒。歸肝經。

【功效】熄風止痙,解毒散結,通經活絡。

【功效特點】本品性善走竄,截風定搐作用強烈,故為熄風止痙要藥,並能攻毒散結、通經活絡,對驚癇抽搐、中風口眼歪斜、瘰癧結核、瘡瘍腫毒、風溼痺痛、毒蛇咬傷,內服外用功效均佳

【功效作用】

1.熄風止痙:用於中風中經絡,肢體活動不靈、語言障礙,中風中臟腑,人事不知、痰閉抽搐及高熱抽搐、小兒驚厥、破傷風、顏面神經麻痺等證,都可與僵蠶、全蠍等熄風藥同用。

2.解毒散結:①用於瘡瘍腫毒、瘰癧、結核等證均可與其他解毒藥同用。②用於毒蛇咬傷,內服外用均可用之。

3.通經活絡:用於頑固性頭痛、風溼痺痛之重證,可與其他抗風溼止痛藥同用。

【鑑別應用】蜈蚣與全蠍,二者均為祛風止痙要藥。全蠍力弱性潤,用於手足震顫、頭部動搖者,效果良好;蜈蚣力猛性燥,用於角弓反張、痙攣強直者,功力為優。

【配伍應用】

1.配全蠍:二藥同為平肝熄風要藥,均有較強的解痙作用。全蠍熄風力強,對於抽搐頻作、手足顫抖、舌強言蹇、頭搖不止者療效為佳;蜈蚣搜風力勝,對於四肢痙攣、頸項強直、角弓反張效為好。二者相須為用,同入肝經,熄風止痙倍增。蜈蚣、全蠍合用,兼有解毒散結、通絡止痛之功。

2.配硃砂:硃砂重鎮安神,蜈蚣熄風止痙,二藥相互為用,心肝並治,祛風止痙,鎮靜安神,治療驚癇抽搐、小兒驚風,療效優佳。

3.配甘草:甘草生用,洩火解毒,蜈蚣攻毒散結,二者相須為用,攻補兼施,治療外科瘡瘍毒腫,即能取效。

4.配鉤藤:二藥合用,一長於平肝,一長於熄風,相輔相助,具有較強的平肝熄風、祛風活絡、解痙止痛之功,常用於肝

陽、肝風所引起的頑固性頭痛、頭面部痙攣抽搐疼痛等病證。

【應用注意事項】本品有毒,能傷正墮胎,故非重症不宜用,如血虛發痙、小兒慢痙及孕婦忌用。

【用法用量】內服:1~3克,或1~3條煎服,散劑酌減,或焙乾研末衝服。外用:適量,研末,或油浸塗敷患處。

【來源產地】

為蜈蚣科動物少棘巨蜈蚣或近緣動物的乾燥蟲體。棲於潮溼陰暗處;食肉性,主產於湖南、湖北、浙江、江蘇、河南、安徽、陝西、四川等地。

4-6月間捕捉。/捕得後用兩端削尖的竹片,插入頭尾兩部,繃直曬乾;或先用沸水燙過,然後曬乾或烘乾。有些地區於冬季在陰溼處埋下雞毛、雞骨等物,引施蜈蚣在此產卵繁殖,至翌春捕捉。

【炮製】酒炙蜈蚣:將蜈蚣拭淨,去頭足折斷,酒潤後,微火焙乾即得(每100kg用黃酒10kg)。

焦蜈蚣:將蜈蚣放炭火中焙至焦黃色,或用粗紙包裹,燒至紙著取出,然後去頭足

【其它資料】

《神農本草經》:主啖諸蛇蟲魚毒,溫瘧,去三蟲。

《本草綱目》:畏蜘蛛,雞屎、桑皮、白鹽。

相關焦點

  • 中藥知識必學:蜈蚣
    拉丁文centipede的意思就是一百個足,而這恰與中藥方劑中的「百足」相同。 《神農本草經》是最早的中國藥典,共包括365味動植物中藥。蜈蚣便是其中之一。可見蜈蚣藥用在我國已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南梁時代陶弘景對《神農本草經》進行整理和增廣,並把藥用蜈蚣的產地和性狀作了記載:「蜈蚣生大吳川谷及江南,頭足赤者良。」
  • 常用中藥藥性——人參
    野山參補力較大,虛極者可用;人工培養的參叫園參,也叫人參,補力較差,一般虛症常用;朝鮮參也叫高麗參,補氣振陽之力較峻,適用於脾腎陽虛及脫症。根據加工的不同方法,效力也有異,以生曬參與紅參效力為佳,白參或糖參效較差,參須更次之。【用法用量】內服:1.5~9克,大量可用到10~30克,入煎劑,或入丸散,亦可熬膏用。【來源產地】為五加科植物人參的根。
  • 一味藥食同源的中藥,常用於活血祛瘀調經,但過量食用會中毒
    桃仁藥食同源,是活血祛瘀的要藥[桃仁的藥性]現代藥典認為,中藥桃仁藥性之中,五味屬甘、苦,四氣屬平,不過在古代草類藥典《名醫別錄》中認為桃仁的五味屬甘,不屬於苦。中醫有桃仁「苦以洩滯血」的說法,再就是桃仁藥性平和,而且活血祛瘀能力比較強,適用範圍比較廣,所以是調理瘀血阻滯病症的常用中藥材之一,也是活血祛瘀的要藥。
  • 蔬食寒涼表及中藥藥性分類
    中藥藥性分類熱藥:附子、乾薑、肉桂、吳主萸、川椒、丁香、小茴香
  • 整理,常用中藥100味,值得收藏
    附:息風藥:天麻、鉤藤、全蠍、蜈蚣。 ▌筆者按: 解表藥以驅外風,息風藥以平內風。內外風之別,第四章已有講解,這裡稍作溫故。 鉤藤起效的關鍵部位在於其「鉤」,中藥處方中常開作「雙鉤」,有比較理想的降壓功效。煎藥時,需要後下。即在藥煎好前的5分鐘左右,將雙鉤投入,開鍋煮沸數次後即 全蠍、蜈蚣,此二藥皆為動物藥,前為蠍子,後為蜈蚣,都是很好的息風止痙藥。
  • 蜈蚣產量下降後市趨升
    丹江口以下,幹流折向東南,沿途經襄陽市、宜城市、鍾祥市、天門市、潛江市、仙桃市、漢川市等縣市,最後由武漢市漢口龍王廟匯入長江。這些地區也就是我國蜈蚣主產區,以往能佔到全國產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還有河南南陽、信陽地區;安徽滁州地區;浙江嘉興、海寧、桐鄉;廣西也有少量產出。 蜈蚣傳統功效為祛風止痙;通絡止痛;攻毒散結。主驚風,癲癇,痙攣抽搐,破傷風,風溼頑痺,偏正頭痛,毒蛇咬傷。
  • 常用中藥藥性——老鸛草
    【分類】祛風溼常用藥【功效】祛風除溼,通經活絡。清熱解毒,止瀉痢,通活經絡【功效特點】本品辛能疏散,苦能燥溼,故能祛風勝溼、通經活絡,多用於全身諸關節疼痛之證。【功效作用】祛風除溼,通經活絡:用於風溼痺痛、肌膚麻木、筋骨酸痛,癰疽腫毒,跌打損傷。
  • 中草藥之41 水蜈蚣
    《民間常用草藥彙編》:「散風,除陳寒,止咳嗽。」5.《廣西藥植圖志》:「除風熱,利竅,止血,止咳。治跌打,蛇傷。」6.《南寧市藥物志》:「去瘀,消腫,止痛,殺蟲,舒筋,活絡。」7.《四川中藥志》:「治感冒風寒,無汗頭痛,筋骨疼痛,惡寒發熱。」8.《廣東中藥》Ⅱ:「鎮咳祛痰,治百日咳,燥熱咳。」
  • 原始點蔬食寒熱表--中藥藥性分類表
    ---中藥藥性分類表---熱藥:附子乾薑肉桂吳茱萸川椒丁香小茴香胡椒仙茅>生薑、桂枝、麻黃、細辛、紫蘇葉、荊芥、防風、羌活、稾本、白芷、蔥白、香薷、芫荽、辛夷花、獨活、蒼耳子、秦芳、威靈仙、五加皮、松節、砂仁、藿香、佩蘭、厚樸、蒼朮、白豆蔻、半夏、天南星、白附子、旋覆花、白芥子、皂角、陳皮、青皮、大腹皮、香附、木香、鳥藥、沈香、檀香、薤白、佛手、荔枝殼、淫羊藿、補骨脂、菟絲子、胡桃、巴戟天、鹿茸、肉蓰蓉、鎖陽、益智仁、社伸、狗脊、續斷、骨碎補、沙苑漠藜、紫河車、麝香、蜈蚣
  • 中國傳統文化中藥藥性(寒、熱、溫、平)
    中國傳統文化中藥藥性(寒、熱、溫、平)藥性--寒諸藥賦性,此類最寒。 犀角解乎心熱;羚羊清乎肺肝。此六十六種藥性之寒者也。 藥性----熱藥有溫熱,又當審詳。欲溫中以蓽撥;用發散以生薑。五味子止嗽痰,且滋腎水;膃肭臍療癆瘵,更壯元陽。原夫川芎祛風溼、補血清頭;續斷治崩漏、益筋強腳。麻黃表汗以療咳逆;韭子壯陽而醫白濁。
  • 蜈蚣丸
    🔹團品:  泰國蜈蚣丸🔹原價:   99🔹團購: 39元包郵5包‼️            58.5
  • 【中藥介紹】防風
    中藥防風圖片 【中藥介紹】防風 防風中藥故事 傳說古時大禹治水,當「江河順暢」之時,在會稽大會諸侯,論功行賞
  • 蜈蚣丸介紹,非常有用!!
    問 _是否可以每次口含超過 10 粒的「五蜈蚣標」止咳丸?答 _可以口含「五蜈蚣標」止咳丸,但是應該按照包裝背面的用藥說明而使用藥丸。問 _「五蜈蚣標」止咳丸有些什麼成分?是否有蜈蚣的成分?答 _「五蜈蚣標」止咳丸大部分成分為中藥,具體成分請參考在藥包裝背面的說 明。「五蜈蚣標」止咳丸沒有任何蜈蚣的成分。
  • 中藥沒有副作用,對人體完全沒有影響嗎?該如何正確服用中藥?
    難道中藥真的就如此安全,完全對人體沒有影響嗎?錯!如果你勤於觀察藥品說明書,會發現在西藥的說明書上,會明確列出可能存在的副作用,而中成藥物則是用「不良反應尚不明確」這八個字潦草帶過。而中成藥物沒有經過充分了解,每個人使用都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尚不明確並不代表完全安全;而且,有很多中藥材都是具有毒性的存在,比如蜈蚣、魚膽、生首烏、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材等。
  • 三大鎮痛中藥
    麻醉藥物一般分為全麻醉和局部麻醉,特別是局麻藥物,在中藥上也是非常多見的,好比如制烏頭、細辛、九裡香、兩面針、茉莉花根、鴨嘴花等等就有著局麻的功效,就連我們常常用的菜料「花椒」的成分也可以是上等的局麻藥物!當然這些沒那麼起眼,只能用於一般的止痛效應,而今天,筆者要給學者們科普幾種常用的全麻中藥。
  • 中藥材:蜈蚣
    人工飼養的蜈蚣,一般在7-8月採收;野生蜈蚣在夏季雨後根據棲息環境翻土扒石尋捕。捕後,先用沸水燙死,取長寬和蜈蚣相等,兩端削尖的薄竹片,一凋插入蜈蚣的頭部下顎,另一端插入性端,借竹片的彈力,使蜈蚣伸直展平。曬乾或烘乾。藥用部位:全體產地:陝西、江蘇、浙江、河南、湖北等地科:蜈蚣科原植物:少棘巨蜈蚣 成體體長110-140mm。
  • 公雞吃蜈蚣不怕中毒嗎?反而吃完蜈蚣更兇猛!聽聽老農怎麼說
    導讀:公雞吃蜈蚣不怕中毒嗎?,反而蜈蚣吃完更兇猛!聽聽老農怎麼說小編從小到大最怕的動物,就是公雞了,因為小編小時候就被公雞啄過,所以現在看見公雞也是心理陰影極大。雖然公雞沒有大白鵝那樣囂張跋扈,但是在面對劇毒的蜈蚣時,它們可是毫不畏懼,直接當成點心一樣吃掉,可為什麼公雞沒有中毒呢?蜈蚣作為一種珍貴的中藥同時也是身有劇毒,如果人們不小心被蟄一下,就會導致人們頭痛、噁心嘔吐、脈搏加快,甚至可導致人死亡。而公雞在用喙啄死蜈蚣後吃掉,按道理也會中毒,可公雞是如何做到一點事都沒有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科普一下公雞是如何抵禦掉蜈蚣的毒素的。
  • 泰國"五蜈蚣標"止咳丸介紹
    因為藥丸的草藥成分遇到水後將會變成黑色,從而使得舌頭變黑。對於消除舌頭上的黑色,如果經過對舌頭的清潔後,黑色就會自然變淡消失。問 _是否可以每次口含超過 10 粒的「五蜈蚣標」止咳丸?答 _可以口含「五蜈蚣標」止咳丸,但是應該按照包裝背面的用藥說明而使用藥丸。問 _「五蜈蚣標」止咳丸有些什麼成分?是否有蜈蚣的成分?
  • 【中藥講堂】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沒食子
    沒食子,中藥名。為沒食子蜂科昆蟲沒食子蜂的幼蟲寄生於殼鬥科植物沒食子樹幼枝上所產生的蟲癭。寄生於殼鬥科植物沒食子樹幼枝上所產生的蟲癭。
  • 常用中藥藥性——海浮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