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還是職業化?大力推廣體育職業化的背後 中國聯賽依舊脆弱

2020-11-14 有馬體育

今天故事的主題是

職業聯賽的脆弱


1

2020年是中國體育職業化大面積崩盤的一年。

中超落幕,蘇寧獲隊史首個中超冠軍。CBA新賽季已經開打,一張482萬的罰單激起千層浪。但發現了嗎,2020年除了中超和CBA,其他職業聯賽幾乎沒有聲音。有的直接停賽,有的大幅縮水,有的雖然已經圓滿結束,但如果在朋友圈裡問一句冠軍是誰,估計很少有人能立馬說出答案。

號稱地表最強的乒超聯賽在去年底宣布停賽一年。點開聯賽官網上,顯示的全是2018-2019賽季的相關新聞。其中有一個板塊用來展示乒超聯賽官博,顯示的最新微博還停留在2016年賽季中。乒羽一家親,羽超也差不多。去年年初,在羽超第九個賽季落幕之際,中國羽球協會直接做了停賽決定。停賽一年後,中國羽協決定舉辦2020年羽超聯賽,在三個月內打完聯賽。

女排今年非常火,記錄女排故事的《奪冠》成為最火熱的國慶檔電影之一,但排超聯賽卻很清冷。不知有多少人知道排超聯賽已經開賽了,幾乎每天有5場比賽要進行,除去報導和檢測時間,這賽季排超聯賽打完全程只需37天,之前一般進行4個月,有人調侃「這是把聯賽當全運會在打吧」。

還有女超聯賽,晚於中超一個月開賽,但10月初已全部完賽,武漢女足4-0擊敗江蘇女足,史上首次獲得女超冠軍。比賽全程在雲南昆明海埂體育訓練基地進行,各大新聞網站上很少有相關新聞發出。而上賽季WCBA後續比賽則早早確定取消了。

乒羽排、女足都是我們的奧運強項,尤其是桌球,向來都是包攬式地拿牌。我們的體育成績很強,但我們的職業聯賽很脆弱,幾乎沒什麼存在感,說停就停,說怎麼比就怎麼比,總是隨風飄蕩,隨風停擺。


2

羽超、排超、女超在制定賽制時都提到了疫情。疫情固然對職業聯賽有影響,但不是導致職業聯賽大面積崩盤的主要原因。中超和CBA這兩位倖存者就說明了這一點。

CBA是疫情下國內首個複賽的職業聯賽,CBA的重啟模式是國內其他聯賽的參考模版,所以比賽期間的防疫工作、球員違反疫情的罰單等風吹草動的消息都備受關注。

中超的關注度就更高了。時間進入到3月份,中超重啟事宜就出現在各大新聞網站頭條上。比賽究竟何時重啟?足協在忙什麼?賽會制分組合理嗎?裁判判罰有問題嗎?這些問題球迷和媒體都看著,督促著。消息太多,變化太快,以至於媒體人曾感嘆自己竟然忙著給自己闢謠。昨晚蘇寧和恆大的爭冠賽剛結束,足協主席陳戌源「明年賽會制的可能性非常大」的預測就引起了探討。

這說明,疫情之下,職業聯賽需要的不是停擺,而是一個防疫方案,即便被迫縮水,也得在一個合理賽制中。土超也是一個可參考的對象。土超是世界第一女排聯賽,球迷們熟悉的朱婷就曾效力於土超的瓦基弗銀行俱樂部。與大縮水的中國女排聯賽不同,本賽季土超的賽程安排和過去幾乎沒有區別,依舊分為三部分,時間跨度是9個月,中間還穿插著歐冠、超級盃等一系列賽事。

土超能正常運作,原因與中超、CBA一樣,都有著市場、商業的加持。不僅球迷和媒體關注著,贊助商和合作夥伴也盯著。土超是職業化程度非常高的聯賽,各家俱樂部都有著科學的訓練、保障及傷病控制模式。土超自身就有著廣泛的球迷基礎,能靠廣告贊助來獲得收益。而中國的排超呢?中國體育報稱,本賽季排超是由國家體育總局排管中心啟動自有資金籌辦而成的,此前中國排協已與聯賽商務運營夥伴解除了合作關係。

乒羽排和女足的關注浪潮往往不在聯賽,而是在大賽上,平日裡基本無人問津。觀眾不是不想對這些職業聯想安排提意見,而是不知道它們正經歷著什麼。


3

過去很多年,乒羽排、女足等項目都在倡導職業聯賽化,但到底是什麼關卡,讓職業化遲遲難以推進?

中國排協曾在2016年時公布聯賽職業化改革重要舉措,比如要有LED廣告屏,要有鷹眼技術,最好還要有「全明星賽」。但現實是,本賽季排超的賽程是37天,上賽季是81天,都大幅縮水了。而今年排超自籌資金舉辦,目的在於排超「仍然是各隊積累大賽經驗,做好東京奧運會、陝西全運會備戰的一個很好的平臺。」

乒超也一直想打造世界第一聯賽,在張繼科、馬龍等球星的帶動下,乒超也曾出現過一票難求的情況。去年5月,劉國梁在一檔節目中大談乒超實力,「在足球領域、在籃球領域我們沒有話語權,但在桌球領域,我們一定有絕對的話語權和主導權,去設定規則跟世界一起玩,讓世界桌球以中國為核心、為中心,我覺得這種為國爭光,其實某種意義上非常提升中國體育的形象」。結果,七個月後,中國乒協開了一次會議,劉國梁在採訪中又說,「東京奧運會是中國乒協工作的重中之重」,「為全力備戰東京奧運會以及國際積分賽,將乒超聯賽停辦一年」。

羽超曾匯集羽壇的一哥一姐,場面很大,但去年羽超也是說停就停。原因是給奧運讓步。中國羽協秘書長王偉說,「現在國家隊奧運任務艱巨,各國都很重視羽毛球,中國隊不像之前優勢那麼大。在國家隊隊委會共同商討、綜合考慮後,做出了這樣的決定,以更好地保證國家隊備戰東京奧運會。」而羽超在2020年回歸的首要目的,是「檢驗國手5個多月的集訓成果」。

上賽季WCBA後續比賽被取消,籃協給的理由是時間來不及,全運會預賽臨近,下賽季比賽提前,再加上還要為奧運會留出足夠時間。

聯賽職業化喊了很多年,看起來也運作了很多年,但它們都因同奧運而踩急剎車。顯然奧運才是比職業聯賽發展更重要的任務。


4

打造職業聯賽,我們並不是不想,而是很難,難以翻越奧運那項任務,那座大山。

劉國梁曾充滿野心地提出要打造地表最強聯賽,他也知道聯賽對球員的意義,「如果職業聯賽搞不了,那我們培養這麼多冠軍,這麼多優秀的運動員,只有兩個人參加,四年一打,剩下運動員的價值如何體現,全部浪費掉。那如果這樣的話,我覺得未來路會越走越窄。」「世界上的好手,以及我們的年輕隊員,包括我們的一些奧運冠軍,他哪怕不能夠成為第一第二為國爭光,但他在職業平臺上是不是有他的活動空間和他的價值,如果沒有這個舞臺,他沒有空間。」

郎平在2012年時也說過,「我們的目標不只是奪冠,放在首位的是推動排球聯賽更加職業化,其中的意義比奪冠還重要。我在國外執教了很多俱樂部,後來還是選擇回到中國,是希望中國聯賽能夠更加有聲有色。我之前聽說國內有些比賽才有十幾二十個觀眾,我覺得很難想像,中國女排在世界上水平這麼高,我們的聯賽卻沒什麼人關注,這是不成正比的。」郎平執教意甲摩德納女排時,球員的外套和比賽服上就有14家廣告。現在的意甲豪門球隊科內利亞諾,已經有了近百家贊助商。

聯賽職業化的重要性官員們都知道。真誠的、專業的建議也有。但呈現的結果卻總是事與願違。要職業化還是金牌化,已經是一道不需要思考的選擇題。其實聯賽為奧運讓路是人盡皆知了,只是在2020年這個特殊的時間點重新審視中國體育,才發現它們比想像中的還要脆弱易碎。中國職業體育的崩盤,不過是偽職業聯賽的原形畢露。

相關焦點

  • 淺談競技體育的職業化
    引進外援,就是競技體育職業化,這是認識上的偏差,誤導了不少體育迷的認知。體育可分為學校體育,娛樂體育,健身體育和競技體育等。其中競技體育中的部分項目,可以通過市場化獲取收益,擺脫了對財政資金的依賴,走上了職業化的發展道路。
  • 劍指職業化和商業化,今晚開球的中國棒球職業聯賽開啟新紀元?
    今年,聯賽作為中國棒球項目改革的重點,可謂煥然一新,其背後,中國職業棒球聯盟以及中職棒(北京)賽事運營公司首次創立,標誌著中國棒球運動在職業化和商業化進程中邁出了關鍵的一步。在這一背景下,探討中國棒球職業聯賽就有了一層新的意義:走過一路的蜿蜒曲折後,2019中國棒球職業聯賽以及圍繞聯賽展開的中國棒球改革,能否開啟中國棒球的新紀元?
  • 【深度】中國排球聯賽職業化的機會就在眼前
    2016-2017中國排球聯賽頒獎盛典暨2017-2018中國排球超級聯賽啟航儀式於2017年9月26日舉行,這也標誌著中國排球聯賽進入到了又一個新的篇章
  • 中國棒球職業化發展受困無場地
    擴軍到10支隊伍、增加了升降級制度,這是昨天在北京開幕的2015年中國棒球聯賽努力實現職業化發展的兩個舉措。與去年重啟的聯賽不同,本屆中國棒球聯賽將於6月6日~8月10日,在北京、無錫、廣州和成都4地舉行,但在聯賽規模擴大的同時,由主客場制變為賽會制的一個變更,或能反映出中國棒球職業化之路仍不乏現實障礙。    「中國棒球聯賽未來的發展方向,就是根據中國棒球市場的實際環境和條件,借鑑國內外各種球類項目聯賽的經驗,逐步向職業化、市場化推進。」
  • 中國排球職業化改革曙光乍現?
    紀胖超級晚 | 中國排球職業化改革曙光乍現?VOL:777全新原創視頻節目《紀胖超級晚》,掌握體育財經大勢,洞悉體育產業江湖,紀胖將帶您開啟一趟不一樣的體育旅程!我們關注體育、我們解讀政策、我們研究產業、我們放眼全球,關注體育商業模式,看這一個節目就夠嘍!
  • 中國足球職業化:重啟、重啟再重啟
    會議以改革為主題,主要探討是否把足球作為體育改革的突破口,是否要使中國足球走職業化道路?當時的國家體委主任伍紹祖、中國足協主席袁偉民分別詳細闡述了中國足球運動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強調了要把足球改革作為體育工作改革的突破口;明確提出了足球改革的方向和必須注意的問題。然而,這次會議中,各地足協代表的意見並不統一,甚至有嚴重分歧。原本由各地地方體委、足協來統管的足球,到底能不能職業化?
  • 中國足球職業化 重啟、重啟再重啟
    這次改革,許多方面有點類似於日本J聯賽啟動時的上世紀90年代早期。 彼時,中國足球職業化改革也已經啟動。1992年6月23日至27日,在北京西郊八一體工大隊所在的紅山口,中國足協召開工作會議。會議以改革為主題,主要探討是否把足球作為體育改革的突破口,是否要使中國足球走職業化道路?
  • 排協解除與排球之窗的合作 排球聯賽職業化路漫漫
    疫情之下,全球體育賽事停擺,體育產業遭遇困境,原本市場化程度不高的競技體育更是進入了寒冬期。4月21日,中國排協在官網公布了一則公告,引發業界廣泛討論。公告稱,「排球之窗自2017-2018賽季至今欠付合同款項,體育之窗有限公司、體育之窗股份公司亦未承擔相應的合同義務,已構成嚴重違約。」
  • 聯賽助中國手球邁向職業化
    2020中國男子手球超級聯賽日前在廣東江門體育中心落幕,江蘇隊首次捧起冠軍獎盃。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聯賽安全有序進行,彰顯出中國手球向職業化邁進的堅定信念。 為了給中國男子手球運動員搭建更好的展示平臺,調動參賽熱情,中國男子手球超級聯賽在2019年應運而生。本賽季聯賽克服困難,繼續進行。
  • 中國排協提出改革舉措 聯賽職業化改革分「三步走」
    中國排協3月31日在京召開2015-2016中國排球聯賽工作總結會。總局排管中心副主任劉文斌介紹了中國排協在推進聯賽職業化改革過程中的諸多思路和舉措。一些新舉措將有望在未來幾個賽季聯賽中得以逐步實施,成為切實推進中國排球聯賽向職業化發展的重要手段。    會上,劉文斌對上賽季中國排球聯賽的整體狀況做了梳理,介紹了亮點,也坦陳了存在的問題,並重點對聯賽職業化改革的各方面情況做了詳細說明,提出了聯賽職業化改革「三步走」的發展方向。
  • 美國女排隊長客觀評價中國聯賽,揭示國內聯賽職業化窘境
    近日曾經於2019-2020賽季效力上海女排的美國國家隊隊長拉爾森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達了對於中國聯賽的看法:「我在中國度過了非常愉快的時光,近7年來中國女排一直是世界頂尖強隊。儘管中國聯賽並沒有和歐洲聯賽那樣高的認可度,但是中國聯賽的水平還是不錯的。」雖然語言並不是很多,但信息量不少。
  • 揭秘義大利排球:職業化堪比NBA 郎平在這被譽為馬拉度納
    作為排球職業化發展最成熟的國家,這一幕不過是義大利排球聯賽多年成功的一個縮影。無論是聯賽的體系和賽制,球隊的梯隊建設還是賽事的商業包裝和推廣,義大利排球聯賽都是世界各國排球聯賽中最頂尖的存在。此外,俱樂部下屬還包括了各種組織結構,包括宣傳公關部、市場開發部和會員部都為俱樂部在賽事包裝和商業推廣方面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作為職業化的聯賽,義大利排球聯賽在廣告收益上有著自己獨特的方法。
  • 二十六年的職業化 啥也不是
    中國足球職業化自94年開始至今已有26年了。雖然相比歐洲百多年的職業化我們還很年輕,但也應該算成年了。可是這二十多年的所謂的職業化到底給中國足球帶來了什麼呢?除了從業者的錢包,其它沒有任何進步,甚至是在退步。是職業化錯了嗎?職業化就只是能讓從業者賺錢嗎?絕對不是!
  • 拉拉隊、翻譯「越位」凸顯CBA聯賽職業化的差距
    ,因江蘇隊隨隊翻譯阻止拉拉隊幹擾罰球而導致比賽中斷、場面混亂,中國籃協對雙方作出了處罰。拉拉隊和球隊翻譯的「越位」是衝突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從這件「小事」中也可看出CBA聯賽職業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CBA聯賽的拉拉隊是借鑑NBA聯賽而來。然而,在NBA罕見、在CBA普遍存在的拉拉隊員通過幹擾客隊罰球來為主隊「加油」的舉動說明她們還不完全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
  • 這是職業化的必然,卻不是職業化的標誌
    有這樣一種說法,在中國體育界,職業化最深入的是中超聯賽,第二是CBA,但第二與第一之間的差距相當大。具體有多大,看看八一男籃比男足晚退出多少年就是了。(二)之所以把八一隊當成判斷職業化程度高低的標誌,是因為他們所保留的舉國體制色彩最為濃厚。隨著職業化的不斷深入,無論是八一男足還是八一男籃,總是給人一種與職業化格格不入的感覺。
  • 中國帆船進入職業化發展元年,中國帆船運動的產業之春已經來臨?
    而這些都還不夠,為了給帆船運動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並嘗試帆船運動職業化發展道路,中國帆船帆板運動協會倡導並發起了中國帆船首個職業賽事——中國帆船聯賽。 今日下午,中國帆船聯賽暨中國帆船帆板運動協會(中帆協)與北京銘泰體育產業投資有限公司(銘泰體育)舉行中國帆船聯賽暨戰略合作新聞發布會。會上,中帆協宣布拉開中國帆船職業化序幕,啟動並與銘泰體育共同打造中國帆船聯賽,全面合作開拓中國帆船市場。
  • 閒聊:足球的「職業化」
    職業足球俱樂部是法人實體企業,通過向公眾提供足球競技表演服務,以及與足球相關的衍生產品開發,通過商業包裝與推廣手段,在企業化的組織模式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由此,職業足球俱樂部的這種特質決定其使命,就是通過最大程度地滿足公眾對足球比賽觀賞的娛樂需求,實現職業足球俱樂部的最大商業價值。
  • 排球聯賽職業化路漫漫:從央視不安排直播開始說起
    德洋系列《排球聯賽職業化路漫漫:從央視不安排直播開始說起》 截至11月27日,從11月12日開始的本賽季女排聯賽,歷時半個月左右,2020-2021賽季女排球超級聯賽前二階段較量在江門結束。
  • 中國排協宣布與「排球之窗」解約 聯賽職業化成空談?
    日前,中國排球協會宣布與聯賽商務推廣方排球之窗解約。排球之窗方面暫無回應,雙方的關係破裂讓排超聯賽的未來蒙上一層陰影。 2016年體育之窗文化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與女排聯賽籤訂《中國排球聯賽商務運營推廣合作協議》,2017年雙方又籤訂了《補充協議》。這一次合作,為女排聯賽帶來了不少積極影響。
  • 李娜:天才球員「探路」體育職業化
    圖/新華李娜:天才球員「探路」體育職業化本刊記者/曹然 徐方清發於2020.1.20總第933期《中國新聞周刊》2004年,孫晉芳在武漢初次見到「大二學生」李娜時,這位22歲的武漢姑娘披著長發、面帶笑容,「就是非常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