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鬧市現近年城中考古發掘面積最大項目,出土文物2500餘件

2020-12-14 中國青年報

12月11日,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通報,今年該院在廣州市中山六路考古工作又獲得了重要發現。中山六路RJ-6/7地塊考古發掘項目是近年來廣州城市考古發掘面積最大的項目,本次考古發掘成果對探索廣州城址變遷、唐宋時期廣州城市發展和功能布局等都具有重要價值。

廣州市中山六路RJ-6/7地塊考古現場(無人機照片) 許建梅 攝

中山六路RJ-6/7地塊位於廣州市越秀區中山六路東段北側,所在地屬於廣州市「廣州古城至珠江北岸」地下文物埋藏區中心地帶,周邊有較多重要的考古發現。

根據文物保護法規,配合中山六路RJ-6/7地塊的建設,經報請國家文物局批准,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於2020年5月至12月對該地塊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發掘面積2400平方米,發現唐代至民國時期的文化層,清理漢代至民國時期遺蹟432處,其中灰坑196個、水井57眼、磉墩52個、池43個、柱洞42個、灰溝18條、牆基17處、路3條、房址2處、臺基1座、護堤1處,出土各時期陶器、瓷器、銅器、鐵器等各類重要文物2500餘件。

廣州市中山六路RJ-6/7地塊考古現場,考古人員在工作中 許建梅 攝

此次考古發現的古代文化遺存十分豐富,文化層堆積最厚達4米左右,包括唐、五代南漢、宋、明、清、民國等不同歷史時期,遺蹟十分豐富,尤以晚唐五代、宋、明、清、民國時期的灰坑、水井、池等生活類遺蹟為多。此次出土的遺物既有漢代陶器、瓦當,也有南朝青釉器,特別是晚唐五代的遺物最為豐富,反映了唐代以來這一帶為人口聚居、商業繁華之地。

廣州市中山六路RJ-6/7地塊考古現場展示的出土文物 許建梅 攝

宋代建築基址是本次考古工作最重要的發現。52個磉墩布局規整、排列有序,規格較大,初步判斷東西兩側是兩道南北向的廊式建築,南側磉墩是主體建築的北邊牆和簷廊,還有一組磉墩打破主體建築,可能是後期改建的。磉墩的發現充分說明宋代此地有一處等級較高、規模較大的建築。

廣州市中山六路RJ-6/7地塊考古現場中發現的水井 許建梅 攝

中山六路RJ-6/7地塊考古發掘工作得到建設單位支持和社會各界關注。考古工作過程中,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遺產保護、考古和歷史研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積極開展公眾考古參觀和研學活動,講好廣州故事,先後組織10批社會公眾、大中小學生到工地參觀研學,把火熱的考古工地變成了生動的歷史課堂。

【責任編輯:曾憲旭】

相關焦點

  • 2500餘件寶貝!廣州鬧市驚現近年城中考古發掘面積最大項目
    12月11日上午,羊城晚報記者在該考古現場了解到,該項目位于越秀區中山六路新寶利大廈西側,是近年來廣州城市考古發掘面積最大的項目,達到2400平方米。該處發現唐代至民國時期的文化層;清理漢代至民國時期遺蹟432處;出土各時期陶器、瓷器、銅器、鐵器等各類重要文物2500餘件;還發現了宋代大型建築基址。
  • 廣州鬧市出土唐代至民國時期重要文物逾2500件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11日通報,廣州市越秀區中山六路東段北側一地塊出土唐代至民國時期的各類重要文物2500多件。該地塊屬於廣州市「廣州古城至珠江北岸」地下文物埋藏區中心地帶,周邊有較多重要的考古發現。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於2020年5月至12月對該地塊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發掘面積2400平方米,發現唐代至民國時期的文化層,清理漢代至民國時期遺蹟432處,其中灰坑196個、水井57眼、磉墩52個、池43個、柱洞42個、灰溝18條、牆基17處、路3條、房址2處、臺基1座、護堤1處,出土各時期陶器、瓷器、銅器、鐵器等各類重要文物2500餘件。
  • 2500多件重要文物!中山六路又有考古新發現,什麼「寶貝」?
    此前,經過大半年時間的搶救性考古發掘,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得重要發現!唐代至民國時期的文化層、2500餘件重要文物、52個磉墩……究竟都「挖」出了哪些「寶貝」呢?出土各時期陶器、瓷器、銅器、鐵器等各類重要文物2500餘件,如漢代陶器、青釉獸面紋瓦當、南朝席鎮、宋代奩盒等。從這些豐富的遺物中可窺探,唐代以來這一帶為人口聚居、商業繁華之地。
  • 廣州中山六路RJ-6/7地塊考古發掘獲重要發現
    中山六路RJ-6/7地塊在中山路位置圖中山六路RJ-6/7地塊位於廣州市越秀區中山六路東段北側,所在地屬於廣州市「廣州古城至珠江北岸」地下文物埋藏區中心地帶,周邊有較多重要的考古發現。這一帶自唐代以來就是廣州城商業繁華之地,自上世紀50年代,在項目所在地周邊考古發現了大量重要的古代文化遺存,見證了廣州城的發展變遷歷史。
  • 江口沉銀遺址三期考古出土文物10000餘件 「蜀世子寶」國內唯一
    4月29日上午,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第三期考古發掘成果新聞發布會上傳來重磅消息,此次發掘出土文物10000餘件,重要文物2000件,其中最為重要的是發現了一枚金印,方形印臺、龜形印鈕,印面鑄有「蜀世子寶」四字。
  • 36項新發現角逐2019考古「奧斯卡」 河南六個項目獲「提名」
    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初評啟動,在這個素有考古界「奧斯卡」的評選中,今年共有36個項目作為初評候選項目入選,河南有靈寶城煙遺址、濟源柴莊遺址等6個項目入圍,將角逐「十大」。
  • 2020年度馬鞍橋山遺址發掘情況匯報
    正確處理考古發掘與文物保護的關係,優先考慮出土文物的妥善保護。發掘現場配備專業技術人員和專門的保護設備,安排專人負責發掘記錄、測繪、攝影、測量等工作,保證發掘的科學性、真實性和完整性;安排專業文物保護技術人員負責出土文物安全保護、現場提取、室內的修復文物等。
  • 220餘件焦家遺址出土文物亮相山東博物館
    「考古新發現——山東焦家遺址出土文物展」11月15日在山東博物館開幕。226件(組)文物集中亮相,展現豐富的大汶口文化遺存。  筆者當天在現場看到,本次展覽分為「橫空出世」「東方之都」「禮制先河」「工藝流變」4個單元,展示了焦家遺址的基本概況、聚落結構演變歷程以及遺址埋葬方式所反映的舊時禮制。
  • 濟南發現商周墓葬,出土文物轟動全國,其歷史往前推進900年!
    新中國成立後,也十分重視考古工作,幾十年的考古發掘,更是從不同的歷史層次上證實了這一點。今天小編介紹的這座墓穴,出土文物轟動全國,濟南歷史往前推進900年!上世紀六十年代,濟南明湖西路劉家莊,村民在挖防空洞的時候,意外發現兵器青銅戈,還有青銅鼎、青銅簋和青銅爵等禮器,共計23件。之後又在這片區域發現商周和唐宋時期墓葬。
  • 大隱隱於市,廣州鬧市中值得細細品味的5大人文歷史景觀
    廣州市現存最大規模的中西結合的低層院落式建築群就位於此處。新河浦大部分保護建築為獨立式低層西式古典建築,以清水紅磚牆、民國水刷石、西洋式風格為主要建築特色,印證著廣州多元文化並存的歷史。最具代表性的五大僑園:春園、逵園(中共三大會址舊址)、簡園、明園、隅園以及基督教東山堂等。新河浦有些老房子、老別墅改成為酒吧、咖啡屋、茶吧等時尚休閒場所;有些被改作寫字辦公用途。
  • 失速多年的升龍集團拿下廣州增城最大舊改項目
    該項目改造總成本約125億元,舊改用地面積達224.84萬平方米,是增城已公開招標舊村改造項目中,改造面積最大、預計投資金額最多的一個項目。資料顯示,長崗村地處廣州東部永寧與新塘的交界地帶,西邊緊挨新塘居住大城碧桂園鳳凰城,南側為凱達爾交通樞紐,東側是增城開發區。
  • 雲南鶴慶出土5725件石製品 舊石器時代祖先咋用石頭制工具
    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館員阮齊軍 供圖  近日,記者從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大理州鶴慶龍潭遺址舊石器考古發掘取得新進展,出土了包括石核、石片、工具和廢品等5725件石製品,考古人員認為這是一處石器製作場
  • 考古證實吉林「春捺缽」為中國面積最大古遊牧民季節性漁獵營地
    最新考古發掘證實,中國東北吉林省乾安縣的遼代皇帝行宮「春捺缽」遺址,是迄今發現的中國面積最大、世界罕見的古代遊牧民族季節性漁獵營地遺址。
  • 南漢二陵考古發掘親歷記(上)
    南漢二陵考古發掘至今已經16年,依託南漢二陵建設的南漢二陵博物館即將開館。中央電視臺《探索·發現》欄目鼎力支持,拍攝了三集紀錄片《南漢二陵發掘記》,日前在央視10套連續播放,再次喚起大家對南漢二陵發現和發掘過程的興趣。作為南漢二陵考古發掘現場負責人,張強祿對整個考古過程記憶猶新,感慨良多,這些記憶和感慨無法在三集的紀錄片中盡情表達。
  • 鑲黃旗發現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草原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人類聚落遺址,至今已有8000餘年!
    1986年在鑲黃旗首次發現乃仁陶力蓋遺址,當時主要發現遺址南部的鮮卑墓葬群,2019年在配合風能項目工程的調查中,又發現了鮮卑墓葬群北部的大型新石器時代早期的聚落遺址,發現總規模為300多間,初步斷定距今已有8400年-7600年的歷史,是迄今為止世界上規模最大,最完整,保存最好的草原聚落遺址,也可以稱為「遊牧文化的搖籃」。
  • 廣州廣雅中學一工地發掘出125座古墓,網友熱議:老一輩都說學校是建...
    虎撲10月14日訊 近日,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廣東廣雅中學蓮韜館復建工程項目進行考古發掘,獲重要發現。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廣州一中學發現125座古墓#【廣州又一重大考古發現!
  • 廣州「最精美」的兩座園林,藏在廣州鬧市中,古色古香惹人愛
    「最精美」的兩座園林,藏在廣州鬧市中,古色古香惹人愛要說現在的人們,外出旅行的次數也是越來越多了,因為現在人們生活好了,自然想要通過各種途徑來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多姿多彩,而南方成為了大家旅遊的首選,就比如江南和兩廣區域,這都是大家外出遊玩的首選區域,在這裡有著歷史悠久的大小園林,詩情畫意,外出遊玩想要的就是這份安逸,要說園林,那麼一定就得提到江南園林
  • 歷史大觀園┃曾侯乙墓出土文物與光輝燦爛的楚文化
    文章來源:《歷史大觀園》1985年第3期主辦單位:中山大學歷史系本文作者:廣州博物館
  • 青海都蘭考古驚現「五神殿」 千餘件文物印證古絲綢之路文化
    2018年,熱水墓群發生被盜事件,涉案文物達到646件。同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聯合考古隊,開始對被盜的「2018血渭一號墓」進行搶救性發掘。經過近三年的發掘,這座大墓已經出土了各類文物1000餘件。最近,考古人員又獲得了重要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