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貨運為什麼跑不出一個滴滴

2020-12-17 唆麻

同城貨運的動靜向來不多。

11 月 24 日,服務於 B 端的智能運力平臺滿幫集團宣布完成約 17 億美元新一輪融資,此次融資由軟銀願景、紅衫資本等多家明星投資機構領投,騰訊也參與了本輪融資。

此次融資之後,滿幫集團宣布將正式進入同城貨運市場。按照以往的劇本,看起來是為下一個階段的燒錢補貼吹響了號角,外界似乎能夠想像貨拉拉、快狗打車們已經開始摩拳擦掌。

但梳理融資記錄不難發現,相較於當年滴滴數月一輪,動輒十億美金的吸金能力,同城貨運的幾位主要玩家的資本儲備並不處於統一量級:快狗打車在 2018 年 7 月拿到 2.5 億 A 輪後再無動靜,貨拉拉的上一輪融資還是 2019 年 2 月公布的 3 億美元 D 輪。

換言之,吭哧吭哧幹了幾年,同城貨運行業的老牌玩家們不僅沒能角逐出像滴滴一樣的行業霸主,甚至未能建立起足夠寬闊的護城河,融資能力甚至不如從幹線物流切入的後來者。

同城貨運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市場?

潛力很大,但充滿迷霧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同城貨運與網約車並不完全相同,前者是一個誕生多年的古老行業。我們需要先對當下我們談論的同城貨運進行一個界定:即時性、非計劃性的同城貨運需求。

怎麼理解這個「即時性、非計劃性」?以往的同城貨運市場中,供應方和需求方往往有著相對固定的合作關係:開超市的老闆,手上都有長期合作的拉貨司機;司機手上也有固定的客戶。

但同城貨運市場在城市與商業文明的不斷發展中,誕生了大量的新需求,比如:搬家、搬辦公室、搬運會場/活動物料、連鎖門店間臨時調貨等等。

於是,生產關係與需求便出現了不匹配:缺乏高效匹配供需關係的平臺、缺乏統一的定價、服務標準,缺乏客觀的評價體系——更擅長減少信息不對稱的網際網路平臺由此找到了切入點。

艾瑞諮詢《2019年中國同城貨運行業洞察研究報告》顯示,同城貨運的市場體量從 2003 年的不足 3000 億增長至 2013 年的萬億規模,並以連續六年突破萬億規模。

儘管這萬億規模中,面向小B和散客的C端份額佔比僅為2%到3%,但從京東、順豐推出大件包裹服務、閃送崛起,美團加碼跑腿等不難看出,市場需求不可謂不大。

巨大的市場潛力,自然吸引了眾多創業者跑步入場——「搬家」正是最主要的切入點,企查查數據顯示,在 2015 年後搬家平臺進入爆發式增長,從 7845 家暴漲到 2020 年的 20059 家。

根據智研諮詢數據顯示,2018 年中國同城貨運網絡平臺的交易量超過 400 億元,2019 年達到496 億元,同比增長 21.9%。市場規模上,也從 2013 年的 7100 億元上升到了 2019 年的 12732 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 10.22%。

所以,上文提到的滿幫,去年 8 月的一份數據顯示,中國幹線貨車 700 萬輛中有 520 萬輛是滿幫集團會員,中國物流企業 150 萬家中有 125 萬家是滿幫會員,自然也想進來分一杯羹。

也就是說,極有可能跑出一兩家類似滴滴一樣的百億級別的巨頭。這使得已經在同城貨運坐穩第一梯隊,同樣是服務小B 起家的貨拉拉和快狗打車,都在各自不斷拓寬版圖。

以貨拉拉為例,其 CMO 張燕梅此前就曾在採訪中表示,貨拉拉的主要用戶是小B端(中小企業主),C端的用戶數量多但更低頻,對訂單量的貢獻比 B 端小得多,同時她表示大 B 端(即大企業客戶)是貨拉拉下一階段重點探索的方向。

而快狗打車(當時還叫58速運)在 2018 年 7 月的 2.5 億美元 A 輪後,和菜鳥物流在新能源運力方面展開了深度合作;並在之後改名快狗打車,以「拉貨搬家運東西」的 slogan 加碼 C 端。

至於被眾多同城貨運作為標籤貼在身上的滴滴,也在今年 5 月開始招募貨運司,攜強勢的 C 端流量正式入局,目標是推動「全球每天服務1億單」的目標加速落地。

儘管如此,於此相對的依然是極低的行業集中度,以 CR10(TOP10的公司所佔市場的份額)數據作為參考,同樣是同城物流的快遞,CR10值高達 84%,同城貨運僅為 3.5%。

為何同城貨運跑不出來一個滴滴?

水深火熱的供需關係與摸索中的商業模式

如果在短視頻平臺搜索貨拉拉,至今還能找到從 2018 年到 2020 年,不少司機撕下車貼的視頻,下面往往還會配上不少字裡行間藏著怒火的文案:「我們組團撕車貼你就扣押金吧」、「車貼一撕,去TMD」、「今天看到貨拉拉年終總結!一年流水才這麼點!果斷把車貼撕掉」

顯然,司機們對於平臺的不滿並非個例,這也一定程度上呈現出了同城貨運平臺面臨的困境:

其一,收費標準不夠落地,市場反而走向混亂;

為什麼早年的同城貨運是典型的熟人市場?原因在於,貨運場景中存在大量摩擦成本,比如上貨卸貨來不及時,司機往往會搭把手;一方面在於人情,另一方面司機也能更快結束這一單業務;甚至在很多時候,搬運還是收入來源的大頭。由於是體力活,被看做是「純利潤」。

但在接入貨運網約車平臺後,大量陌生的需求接入,貨物的尺寸、重量,搬運的距離,是否需要打包服務等,很難通過打車時候的預估價格進行評估,自然便會導致溝通不暢。

比如,今年 5 月便有百萬粉絲的美妝 KOL 在微博爆料自己遭遇了「天價搬家」,不到兩公裡的距,離貨拉拉司機開出了 5400 元的天價,最後實付 3440 元。

彼時,貨拉拉給出的回覆是,下單時交的只是公裡數費用,不包括停車、高速、搬運和超時等候費用。搬運費用沒有一致的標準,要和搬運工商量價格。

換言之,收費標準這一原始問題並沒有因為網約車平臺的介入而解決。

其二,網約車打法水土不服,司機盈利大幅削減;

而收費標準還只是問題的一方面。同城貨運平臺嫁接的 C 端打法,反而壓低了司機收入,才是深層原因。畢竟「高薪」不一定能「養廉」,但至少能讓司機多一個選擇。

但為了快速做大市場份額,同城貨運平臺們參照當年網約車的打法不斷提升補貼力度,試圖以此在供需兩端同時加大流量供給,實現平臺的生態的繁榮。

由此產生的後果是:供給端,一大批看重平臺紅利的新司機湧入平臺,短短幾年就呈現出僧多粥少的局面;需求端,「逐補貼而居」成為常態,價格戰隨時打響。

但行業公開需求數據顯示,物流公司商戶貨物配送約佔40%,商超、門店快消配送佔40%,批發市場的生鮮、建材、服裝等佔10%,個人搬家、二手交易貨物配送,僅僅只佔了10%左右。

換言之,大B 市場依然是是絕對主力,小B市場與個人增長快,但絕對量小。

於是,行業由此出現的「狼多肉少」的狀況。以Fastdata 在 2019 年上半年的統計數據顯示,訂單稀缺成為同城貨運網約車司機最為焦慮的問題。

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上文提到的貨拉拉司機集體撕車標事件。

其三,同城貨運並沒有打磨出一個足夠成熟的商業模式。

就目前而言,同城貨運有兩大類模式。

一種為類似滴滴的抽傭制,平臺直接從每一筆訂單中抽取部分佣金,比例平均在 10~20%。另一種則是會員制,繳納不同檔位的會費,享受不同的接單待遇,比如到底是無限制搶單,還是部分訂單免抽傭,超出部分抽佣金;甚至還有一部分是抽傭與會員制混合,例如快狗打車。

按比例抽傭看似最清晰,但實際上更適合兼職司機,同城貨運相對網約車更高的客單價標準以及更寬的區間,意味著司機幹得越多被抽得越多,這對於全職司機顯然不夠友好。

但會員制並不見得更好。以貨拉拉為例,司機被分為四個等級,普通司機、普通會員、高級會員以及超級會員。其中的每個會員也被分為多個等級,各地的價格從 99 元到數百元不等。

其中,普通司機每天只能接 2 單,抽傭 15%,兼顧上文提到的純抽傭制中更有優勢的兼職司機。至於會員,則會基於等級的高低,對應每天不同的接單量,直到最高級的無限制。

但儘管如此,貨拉拉的派單邏輯卻一直備受質疑。

在以往眾多的媒體報導中,關於貨拉拉會員不合理的不在少數。簡單來說有兩點;其一,如果不衝會員或者更高等級會員,要不然就接不到單,要不然就是接「垃圾單」。

其二,在上一條規則的限制下,大部分司機都選擇了充高等級的超級會員。那這本質上就意味著將重新打破了「等級制度」,一眾司機又重新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繼續面臨「僧多粥少」。

比如,在黑貓投訴平臺上上,貨拉拉就有近3000條投訴,快狗打車則有近2400條,主要集中在為退押金、虛假宣傳等內容。

於是,這又催生了一個新的生態:貨拉拉刷單——原因很簡單,在統一等級內的司機,如何才能被派更多單子?這取決於拒單率和準點率,而這是能通過特殊手段進行刷高的。

以至於,不少司機都曾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根本不知道別人是通過什麼辦法搶到單的,一幕幕上文提到的撕除車標總是在各地不斷上演。

而至於最初那個問題「同城貨運到底什麼時候能跑出一個滴滴」或許並不重要。有沒有更多的滴滴加入戰局,打破原有的遊戲規則,打磨出真正屬於這個行業的商業模型,才是當下所急需的。

相關焦點

  • 滴滴押注、滿幫攪局,同城貨運新戰役
    2019全年中國同城網際網路貨運平臺交易量僅有495億元,因此留給網際網路公司深耕的空間還很大。在基礎盤足夠大的情況下,同城貨運市場經過多年的發展並沒有發展出具有壟斷地位的龍頭企業,呈現出散亂的特點。一個亂花迷眼的江湖和大多數的行業一樣,同城貨運在2011年起開始進入網際網路轉型期,不斷有網際網路公司闖入這個江湖。每一家的切入點各不相同,優勢和弱點也各不相同,一時之間有亂花漸欲迷人眼之感。目前同城貨運市場上最大的玩家就是貨拉拉。
  • 滴滴之後滿幫順豐入局 同城貨運再洗牌
    【卡車之家 原創】今年的同城貨運市場可以說是風起雲湧,滴滴、滿幫、順豐等多個巨頭選擇在今年切入這一市場,讓原住民貨拉拉和快狗打車壓力劇增。●  滴滴貨運已在多個城市上線 日單量已突破10萬2020年5月18日,滴滴貨運開始在成都和杭州兩個城市試點招募司機。6月23日,滴滴貨運在成都和杭州兩地上線,滴滴貨運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司機招募和培訓工作,成都和杭州共有8000多名司機獲得首批上線服務的資格,上線首日訂單突破1萬單。
  • 滴滴貨運正在尋求3億-4億美金首輪融資,同城貨運戰火再起!
    近年來同城貨運正在上演多方角逐的爭霸戰爭,貨拉拉、快狗打車、滴滴貨運等均在爭奪市場份額,而在這背後是同城貨運市場龐大的市場體量,就在上個月國內較大的在線貨運平臺滿幫集團完成了17億美元新一輪融資,並以「運滿滿」為品牌大舉進軍同城貨運市場。
  • 跨界混戰:貨拉拉做零擔 VS 滴滴貨運、滿幫入同城
    據媒體消息,滴滴跑腿及貨運業務均由其代駕團隊負責。從滴滴招募的車型類別看,目前開放加盟的車型為小面、中面、小平板、中平板、4.2米貨車。其宣傳口號也為「滴滴一下 拉貨搬家」,可看出滴滴貨運的頁面更面向同城C端或小B端用戶。據9月底數據顯示,滴滴貨運已在8個城市上線,單日訂單突破10萬。
  • 同城貨運「戰場」再起硝煙 , 滴滴、搬運幫、貨拉拉、快狗們如何破...
    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同城貨運市場前景研究報告》也表示:目前國內同城貨運市場規模已達萬億,是快遞行業的2-3倍。同城貨運司機已達1500萬人,是計程車司機的7倍。面對如此廣闊的市場,人人都想從中分一杯羹。無數搬家平臺順風而起,特別是從2015年後,搬家平臺進入一個爆發期,從7845家迅速增長到2020年的20059家。
  • 完成17億美元融資的滿幫全力進軍同城貨運,與貨拉拉、滴滴直面競爭
    另一方面,滿幫集團此次攜最新一輪17億美元的巨額融資,以「運滿滿」為品牌切入同城貨運業務,直面與貨拉拉、滴滴貨運、快狗打車等企業的競爭,同城貨運市場競爭將再起波瀾。據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原本以同城貨運業務為核心的貨拉拉,今年已經相繼布局幹線運輸與零擔貨運市場,宣傳口號也從原本熟悉的「拉貨、搬家」,換成了「拉貨、搬家、發整車」。為此,貨拉拉在平臺擴張了車型,重點招募9米6等大型貨車司機入駐,並在運費端給出了有競爭力的價格。
  • 同城貨運兩家死對頭,滴滴、貨拉拉,正在壟斷市場!
    在「嘀嘀打車」示範效應和國家網際網路戰略實施雙重動力推動下,社會資本蜂擁湧向貨運行業,專業化程度不高的同城貨運市場更是社會資本重點投資對象,據不完全統計,2012至2016年期間我國先後湧現了近200家從事貨運相關業務的網際網路平臺。
  • 滿幫攪局同城貨運這攤「渾水」?
    近日「網際網路+物流」企業滿幫完成了17億美元新一輪融資,並公開表明要將其融資的一部分用於全面進軍同城貨運領域。被稱為貨運業「滴滴」的滿幫,此次入局同城貨運,將和滴滴展開一場較量。兩家「滴滴」的競爭,也將給同城貨運市場帶來新的氣象。
  • 誰會在同城貨運的鏖戰中勝出?
    再加上2018年7月完成2.5億美元融資後、將國內運營名稱改為「快狗打車」的58速運,這三家幾乎構成了國內同城貨運市場競爭格局。去年4月13日,從「打車大戰」中突圍,通過資本推動、合併快的而來的滴滴出行,宣布進軍同城貨運市場,給這個「看起來不起眼」卻已過萬億規模的市場,帶來了新的不確定因素。
  • 解碼貨拉拉:什麼是同城貨運O2O的護城河?
    同樣是在光景不好的今年,為了尋找增量市場,滿幫和滴滴前後宣布進軍同城貨運市場,模式相似的「打車三巨頭」(分別對應出行市場、城際貨運市場和同城貨運市場)短兵相見。貨拉拉作為個頭最小的一個,不得不在主場迎敵。貨拉拉勝算幾何?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搞明白同城貨運這個市場的邏輯是怎樣的?貨拉拉在這個市場構建了怎樣的護城河?以及這個護城河是否足以把滴滴和滿幫擋在門外?
  • 滿幫攜17億美元殺入,同城貨運「三國殺」再現?
    投中滴滴的投資人王剛在貨運領域找到了「貨運版滴滴」——運滿滿,而貨拉拉也在 2014 年便拿到第一筆 1000 萬美元的 Pre-A 輪融資。但即便二者都號稱「貨運版滴滴」,但由於一個處於幹線領域,一個處於同城領域,二者所打的不是同一市場。資本助力下,「貨運版滴滴」們飛速擴張,體量呈指數級增長。
  • 滿幫強勢入局,同城貨運市場再起波瀾
    據行業公開數據預測,同城貨運在未來3~5年將保持5%~7%的增長速度,2020年該市場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然而,經過多年的發展,國內同城貨運市場並沒有出現具有絕對壟斷地位的龍頭企業,而是呈現出小、散、亂的局面。據《2020~2026年中國同城貨運行業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中國同城貨運排名前十企業的市場佔有率僅有3.5%。
  • 硝煙四起的同城貨運市場,「後來者」滿幫面臨三大挑戰
    【潮汐商業評論/文】從大貨車為主的幹線運輸,到麵包車即可的同城貨運,「滿幫」希望全都要,但對於依賴資源積累的物流行業,這樣往往「欲速則不達」。11月24日,國內最大的車貨匹配平臺「滿幫」宣布完成約17億美金融資,並對旗下的「運滿滿」品牌迭代升級,宣布全力進軍同城貨運市場,為用戶提供門到門、一站式的貨運服務。至此,在國內同城貨運的「賽道」中,滿幫成為繼貨拉拉、快狗打車、滴滴貨運之後的又一「重磅玩家」。
  • 滴滴與滿幫虎視眈眈:同城貨運獨角獸崛起,成立7年估值超過500億
    簡單介紹一下,貨拉拉成立已有7年時間,公司定位從最初的「同城貨運平臺」,發展為涉及同城/跨城貨運、企業版物流服務、搬家、零擔、汽車租售及車後市場服務的網際網路物流商城。通過共享模式整合社會運力資源,依託移動互聯、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搭建貨運平臺,為個人、商戶及企業提供高效的物流解決方案。
  • 滴滴進軍貨運平臺,將如何對戰貨拉拉?
    滴滴進軍同城配送市場,對打貨拉拉和快狗打車 從滴滴貨運開放的車型來看,有「小面、中面、小貨車、中貨車、依維柯」五類,都面向同城配送市場的,所以它的主要競爭對手就是貨拉拉和快狗打車
  • 社區團購後,補貼的下一站會是同城貨運嗎
    文|三易生活當外界還在討論各路巨頭下場社區團購,是否影響到菜市場攤販的生存空間時,網際網路的另一條賽道同城貨運,似乎也隱隱出現了價格補貼大戰的濃煙。或許只需一個契機,新一輪攻勢的熊熊大火就會騰空而起。幾乎是同一時間還有傳言顯示,滴滴貨運正在尋求3-4億美元的首輪融資,並稱此次融資或將令其估值推高至20億美元。作為同城貨運賽道的新玩家,滴滴貨運背後的天津快桔安運貨運有限公司其實今年4月才剛剛成立,註冊資本為1億元,滴滴出行CEO程維為實際控制人,持股比例達49.19%。隨後在今年6月,滴滴貨運正式上線,目前已經拓展了8個城市,日單量也已突破10萬單。
  • 滴滴為什麼要做貨運?網友:費用更高,抽成更多
    本來, 同城貨運領域已經有快狗打車和貨拉拉兩個巨頭盤踞多時,滴滴又憑藉手握重金的優勢強勢殺入,在成都和杭州率先開通了滴滴貨運。這兩天剛剛更新的滴滴出行版本,已經加入了滴滴貨運的模塊,至此,滴滴構建起了集網約車、計程車、順風車、拼車、代駕、共享單車、貨運、跑腿乃至機票服務等於一身的,整個出行行業的閉環。這意味著,無論今後你想不想出行,滴滴都能幫你做到。
  • 滴滴想搶角,同城貨運這部戲,貨拉拉還能否領銜主演?
    投稿來源:科技不吐不快近日,在同城貨運市場試水3個多月的滴滴宣布,貨運業務日單量連續多日突破10萬。其實,對於高峰日單量突破5000萬的滴滴而言,貨運業務日單10萬根本不值一提,但對貨拉拉而言,這個數字就非常刺眼了。
  • 貨拉拉E輪融資5.15億美元,同城貨運再掀資本戰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下半年來,同城貨運領域的新入局者來勢洶洶,僅在12月,頻頻傳來涉及同城貨運領域的融資消息。例如,12月17日,外媒報導稱,滴滴貨運尋求在首輪融資活動中籌集3億-4億美元,估值高達20億美元。
  • 貨拉拉地位不保,滴滴強勢進入貨運平臺,底氣在哪裡?
    目前在市場上面最火的同城貨運應該是貨拉拉,但是現在滴滴等平臺也加入了這個貨運市場,貨拉拉麵對這樣的市場應該如何反思,進行再發展。其實貨拉拉在2014年進入市場之後,發展的非常迅速,市場打開的也很快,短時間內就佔據了貨運市場的大半江山,但是貨拉拉並沒有在佔據優勢之後利用好這個優勢,反而出現各種弊端,主要是從司機和客戶兩個方面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