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希匹蔣介石(37)被出賣的中國

2021-02-23 中外歷史猛人堂

1944年10月,邱吉爾和史達林在莫斯科會晤,商量戰後歐洲的新局勢。

當談到巴爾幹半島時,邱吉爾對希臘、羅馬尼亞等國進行了簡單的勢力劃分,他一邊向史達林口述,一邊將自己的想法寫在紙上。

紙的面積不大,索性需要寫的東西也不多:

羅馬尼亞:蘇聯90%,其他國家10%;希臘:英國90%,蘇聯10%;保加利亞:蘇聯75%,其他國家25%;南斯拉夫:50%對50%;匈牙利:50%對50%。

邱吉爾奉行的,依然是一戰時期劃分勢力範圍的模式。換句話說,當這個地方是你的勢力範圍時,即使不吞併它,你也對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擁有絕對的控制權。

接到邱吉爾的提議後,史達林稍一停頓,便拿起鉛筆,在紙上打了一個對勾,隨後又將它還給了邱吉爾。

擁有55萬平方公裡和數千萬人口的巴爾幹半島,就這樣迎來了它的命運,確定它的時間還沒有寫下它的時間長。

不會有人詢問他們是否接受這樣的安排,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的抗議都是毫無意義的。

一等國家做棋手,二等國家做棋子,三等國家做棋盤。

龍應臺當年在北大演講時曾說:「我不在乎大國崛起,只在乎小民尊嚴」。然而事實是,小民是否有尊嚴,並不由小民自己決定,而只取決於大國的意願。

命運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中,睡覺才能睡得踏實。

自1840年以來,中國便逐步淪為列國角逐的戰場,以至於後來日俄兩大國在中國爭奪勢力範圍,晚清政府還要保持「中立」,並在國內劃定一塊土地供兩國作戰,這種屈辱的棋盤命運,給這片土地帶來了無盡的災難。

經過無數仁人志士的努力,革命黨人推翻了清政府,並逐步在國內整肅軍隊、發展經濟。這裡面,既有孫中山、宋教仁這些人的堅持,也有袁世凱、段祺瑞這些人的努力,甚至就連蔣介石,也在其中起到了積極作用。逐漸的,中國開始從棋盤向棋子過渡,雖不能上談判桌,但也不是任人宰割。

真正完成從棋子到棋手的轉變,不是抗日戰爭,也不是開國大典,而是韓戰。

沒有足夠大的拳頭,就不會有足夠強的地位。

過去是這樣,現在和未來也都是這樣。

1945年的雅爾達會議自然也不會例外。

在歐洲戰場,德國的失敗也是近在眼前,東線的蘇軍和西線的英美聯軍,均已深入到德國本土,蘇軍的坦克部隊距離柏林已不足80公裡。然而,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日本的形勢卻仍不明朗。

論洗腦的能力,日本天皇稱第二,就沒有人敢稱第一。在彈盡糧絕、必敗無疑的情況下,日軍採取的行動往往不是投降,而是進行自殺式衝鋒。最慘烈的一次是在塞班島戰役,不僅士兵自殺,數千平民、甚至還有抱著孩子的母親,在美軍登陸後都毅然決然地從海崖上一躍而下。

直到雅爾達會議之前,美國依然沒有佔領日本本土一寸土地,唯一稍沾點邊的,就是戰事尚不明確的硫磺島。

僅靠美國一人之力,想佔領日本本土不是不可以,只是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了。

更何況,日本陸軍的最強戰力——關東軍,還在滿洲虎視眈眈,隨時可能回歸本土進行支援。

那麼,美國能找誰進行幫忙呢?

邱吉爾?

顯然,英國對能否戰勝日本這件事,本質上並不感興趣,遠東並不牽扯到英國的核心利益。

蔣介石?

看看蔣介石在豫湘桂戰爭的表現,羅斯福很難相信國軍能和日本關東軍作戰,就算自己給全副美援,恐怕最後也只能落到日軍手裡。

唯一的選擇只有史達林。

當然了,史達林也不是慈善家出身,讓他出兵卻不給他好處,根本想都別想。

史達林的條件是這樣的:維持外蒙古獨立現狀,庫頁島南部及鄰近島嶼交還蘇聯,大連商港國際化,蘇聯租用旅順港為海軍基地,蘇、中共同經營中東鐵路和南滿鐵路,千島群島交予蘇聯。

庫頁島、千島群島、外蒙古,這些都曾經是中國的領土。至於旅順、大連,以及位於東北境內的中東、南滿鐵路,就更不用說了。

滿足史達林的條件,蘇聯才肯在歐洲戰場結束三個月後出兵東北。

中國的利益就這麼被人肆意劃分,而我們卻連坐在談判桌上的資格都沒有。

自然,對於蘇聯的要求,美國並不會替中國打抱不平,羅斯福沒有過多思考,便答應了蘇聯的條件。

至於他的「盟友」蔣委員長,直到幾個月之後才接到了這份通知。

得到這份結果,蔣介石當然不願意,但弱國的不願意,在強國面前毫無意義。

如果蔣介石不同意,蘇聯很有可能賴在東北不走,或者乾脆從新疆進軍,強行將這些地方進行接管。

退一萬步講,不承認外蒙古獨立又能怎麼辦呢?派兵打嗎?打得過嗎?

弱國無外交,這是自古的道理。

內外壓力下,蔣介石只能接受雅爾達協定所籤訂的全部內容。

勿忘國恥。

相關焦點

  • 短史記 | 蔣介石罵人的口頭禪並不是「娘希匹」
    文 | 諶旭彬 大約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中國的電影、電視劇裡,「蔣介石」經常會脫口而出大罵「娘希匹」。如今,「娘希匹」作為蔣介石的罵人口頭禪,已經深入人心。 此事起源於唐人的長篇小說《金陵春夢》。
  • 慕尼黑陰謀完美解釋弱國無外交的真諦,英美出賣蔣介石再次驗證
    英、法出賣捷克斯洛伐克,以此希望,當然也是作為一個條件,要求德國進攻蘇聯,這就是歷史上臭名昭著的一個協定,又稱」慕尼黑陰謀「。」慕尼黑陰謀「可以說完美地詮釋了」弱國無外交「的真諦,有的也僅是屈辱與無奈。「慕尼黑陰謀」可以成為「弱國無外交」的代名詞,這種把犧牲弱小國家的利益,企圖引開禍水的做法,在歷史上帶來了相當惡劣的影響。
  • 般若城︱《娘希匹》
    ——尋找歷史  鉤沉往事————《娘希匹》校長是最早使用MLGB的髒話人,是MLGB的創始人
  • 為了討好蔣介石,他出賣兄弟當上軍統局長,卻毀在老婆身上
    1927年8月,鄭介民通過四處活動,到了蔣介石身邊當侍衛副官,然而要想得到蔣介石的信任和重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時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巴結蔣介石,願意替蔣介石賣命的自然也不在少數。鄭介民一心想要立功,以求獲得蔣介石的另眼相看,終於等來了一個機會,桂系李宗仁白崇禧迅速擴張勢力,竟然從廣西一直發展到了武漢一帶,當時在武漢駐守的有桂系10萬人馬。
  • 二戰後期,美國曾提出要把越南和琉球送給中國,蔣介石為何拒絕?
    二戰後期,美國曾提出要把越南和琉球送給中國,蔣介石為何拒絕?三巨頭出賣中國眾所周知,在二戰的這段歷史中,中國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在中國戰場上,中國拖住了日軍的大部分兵力,這才使得美國在後期的對日戰爭中佔據主動。
  • 湯司令出賣義父,被蔣介石槍斃於臺灣,是信仰堅定,還是賣父求榮?
    1927年追隨蔣介石,厲戎近三十年,由一個參謀軍官迭次升為陸軍副總司令,成為蔣介石的嫡系。在抗戰後期,與陳誠、胡宗南分掌重兵,各擋一面,為蔣系政權的軍事三巨頭之一,並自封為「中原王」。蔣介石和湯恩伯合影 以上。
  • 蔣介石去世36年後才解禁的照片,做鬼臉吐舌頭,究竟有啥好事?
    這張照片裡,蔣介石一改往日的嚴肅和笑容,而是做出了鬼臉,甚至像孩童一樣吐舌頭,如此罕見的照片令人稱奇,人們無不好奇,是啥喜事讓蔣介石如此高興。 事實上,這張照片是一張被封禁的照片,在蔣介石生前是沒有公布的,即使在蔣介石死後,也是等了36年才解封了這張照片,世人才得以看見這種形象的蔣介石。
  • 此人官至國防部長,為了監視他,蔣介石特意在其家門口設一個派出所
    淮海戰役時,蔣介石令白崇禧,將「華中剿總」所轄的黃維兵團和張淦兵團調到津浦段參戰,但白為了保存實力,只同意調走蔣介石的嫡系黃維兵團,堅決反對調走桂系的張淦兵團。當黃維兵團被解放軍包圍時,蔣介石再次電令白崇禧,調其駐紮在河南的張淦兵團去救援,但仍遭到白的拒絕。
  • 蔣介石遊峨眉山,為什麼猴王與眾猴給他揖禮讓道?
    1936年,抗戰前夕,陳誠在峨眉山舉辦軍官訓練團,便邀請蔣介石前來開學典禮並訓話。既然已經到了峨眉山,美景自然不能錯過。這時,有人好心勸蔣介石不要遊玩,說:「山上的猴子多,大都通人性,這些年已經養成不好的習慣,攔路向遊客乞討的事兒屢屢發生,如果遊客不給猴子們留下吃食,猴子們就會惱羞成怒的襲擊遊客,攪得人心惶惶。」蔣介石不以為然,說:「那就給猴子們多備些好吃的東西就行了。」
  • 陳潔如:蔣介石的冤家,差點逼暈蔣,倆人吵鬧有些逗,後被騙赴美
    對於蔣介石在陳潔如和蔣緯國母親之間玩感情平衡的遊戲,陳潔如大鬧一場。蔣介石剛到廣州,接到了陳潔如的最後通牒,要和他分手。蔣介石立刻慌了神,忙讓張靜江去打聽陳潔如的真實想法。後來蔣介石用迂迴手段,如願以償地做了黃埔軍校的校長。
  • 1934年蔣介石和宋美齡夫婦,為何雙雙神秘入住北京協和醫院
    1934年的3月,中國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在日本的支持之下,清朝的廢帝溥儀宣布成立了偽滿政府。此後日本軍國主義者更是野心勃勃,準備進一步染指華北,一直在精心密謀尋找事端。北平局勢日益緊張,可是蔣介石因為奉行不抵抗政策,對日本人是一再退讓。這導致國內民眾對他的反抗情緒,也是日益激烈。很多地方爆發了抗議遊行。
  • 鄧演達是黃埔元老,為何會被蔣介石給秘密處死了?
    他早年參加過辛亥革命,1927年3月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團成員、中國農民部長兼總政治部主任,是當時革命的中心人物。四·一二政變以後,蔣介石和汪精衛相繼背叛革命,鄧演達憤而流亡歐洲,與宋慶齡等在莫斯科發表宣言,提出繼承孫中山先生的遺志,團結革命民眾,向一切反動仇敵鬥爭。
  • 抗戰勝利蔣介石為何心情沉重
    圖註:1945年9月3日,重慶民眾熱烈慶祝抗戰勝利具體而言,令其感到憂懼與恥辱者,至少有三一者,對蘇聯與「雅爾達密約」深懷戒懼為促使蘇聯對日參戰,羅斯福於1945年初與史達林秘密達成「雅爾達協定」,大量出賣中國主權利益
  • 蔣瑤光與蔣介石斷絕父女關係後結局如何?
    蔣介石一生只有經國和維國兩個兒子,他們算得上是大名鼎鼎,廣為人知。而鮮為人知的是,蔣介石還有一個女兒,儘管這個女兒並非是蔣介石親生,但與一般的養女不同,蔣介石和她有著非同一般的親情。蔣介石先後有四個妻子,其中第三任是陳潔如,他們婚後三年尚未生下一男半女。1942年5月,蔣介石被任命為黃埔軍校校長,在何香凝的介紹下,陳潔如就領養了一個棄嬰。這個女嬰抱回住處後,蔣介石見了也很喜歡,這時他已經有兩個兒子,還真缺個女兒,便同意收養這個孩子,取名為「瑤光」,並以「陪陪」為小名。
  • 蔣瑤光與蔣介石之間,斷絕父女關係之後,結局是怎樣的呢?
    在蔣介石的一生中,只有經國和維國兩個兒子,他們被認為是名副其實的名人。還有一件不為人所知的事,就是蔣介石還有個女兒,雖然不是蔣介石的親生女兒,但是和一般的養女不一樣。她放棄了這段痛苦的經歷,改成了陳璐,女兒蔣瑤光也改成了陳瑤光,與蔣介石實際上就是一家人。兩人走得很近,閉門不出,母女相依為命,再苦再難,也沒有找到蔣介石。陳瑤光脫掉蔣介石罩在她頭上的光環,慢慢地長大,默默地學習,慢慢地長大。陳潔如拉扯女兒過節,孤女寡母,遭遇種種困境。儘管沒有找到蔣介石,她卻給了他幾封信,告訴他回上海的事,並委婉地說出了一些困難。
  •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派誰去接收臺灣?為何後來又執意要殺他?
    早在1943年開羅會議上,羅斯福、邱吉爾和蔣介石在《開羅宣言》中明確宣告:在戰爭結束後,日本用武力從中國奪去的中國東北四省、臺灣和澎湖列島,必須歸還中國。2年之後,1945年8月,抗日戰爭以中國的全面勝利告終。國民政府設立「臺灣行政長官公署」,任命陳儀為行政長官兼臺灣警備總司令,負責全權處理臺灣事務。那麼陳儀是何許人也?
  • 刺殺蔣介石終被戴笠反殺,民國第一殺手王亞樵,究竟經歷了什麼?
    蔣介石在廬山 | 來源:網絡 緩過勁來後,蔣介石怒不可遏,明亮的腦門上青筋暴突:「娘希匹!傳戴笠!」 一年後,當戴笠終於復命刺殺案主謀是民國第一殺手、「斧頭幫」幫主王亞樵時,蔣介石頓出一身冷汗:就在戴笠查案期間,他還在努力拉攏王亞樵為自己賣命。 蔣介石為什麼如此看重王亞樵?王亞樵又為何幾次三番要幹掉蔣介石? 且聽酺客為您分解。
  • 徐州危急,白崇禧手握20萬人卻不出兵,蔣介石:這帳我記一輩子
    白崇禧也不是存心拆蔣介石的臺,實在是蔣介石存心不良,局面尚有挽回的機會時不讓白崇禧出手,怕桂系趁機擴地盤搶部隊。現在局面已經不可收拾,卻要讓白崇禧來收拾爛攤子給蔣介石擦屁股。白崇禧可不是杜聿明,蔣介石讓跳火坑就跳火坑,時不利己,堅決不幹。當然,白崇禧也並非不給蔣介石面子。蔣要黃維兵團東調救徐州,白崇禧知道黃維只聽蔣介石的,樂得做個順水人情,放黃維東進。
  • 如果張作霖沒有被炸死,蔣介石在民國的地位又會怎麼樣?
    但後來張作霖大勢已去,國民黨快將統一,當時仍控制東北,不甘心受日本控制,而日本正計劃入侵中國東北,張在東北的牢固統治反而成為日本侵華的障礙。 如果張大帥不死會怎麼樣? 1、張作霖是由土匪起家的一代梟雄。靠各種「陰謀」「陽謀」,張作霖十幾年時間成了名副其實的「東北王」,後來還曾成為中華民國「大元帥」。
  • 蔣介石晚年在日記中寫道:此人不死,大陸不丟!他是誰?
    在我國近代史上,曾經歷一段殘酷的抗日戰爭,然而戰爭剛剛結束,蔣介石就單方面撕毀協議,發起了內戰。 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此人不死,大陸不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