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史記 | 蔣介石罵人的口頭禪並不是「娘希匹」

2021-01-10 騰訊網

文 | 諶旭彬

大約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中國的電影、電視劇裡,「蔣介石」經常會脫口而出大罵「娘希匹」。如今,「娘希匹」作為蔣介石的罵人口頭禪,已經深入人心。

此事起源於唐人的長篇小說《金陵春夢》。

唐人原名嚴慶澍。他的《金陵春夢》,是一部奉命而作、特意在香港發行再引入內地、為現實政治服務的歷史小說——晚年給友人李耕五的書信中,嚴慶澍留有「自1951年奉命寫《金陵春夢》」等字句。

《金陵春夢》極愛讓蔣介石使用「娘希匹」一詞,凡描述蔣介石發怒處,幾乎皆可見到「娘希匹」的身影。1958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在內地發行該書。作為當時「唯一能夠在內地出版的香港小說」,《金陵春夢》風靡全國,蔣介石與「娘希匹」遂牢牢連結在了一起。

圖:1958年版《金陵春夢》封面

學者朱學勤的一段個人回憶,頗有助於理解《金陵春夢》與「娘希匹」之間的關係。時為文革期間,朱寫道:

「當時從高中生那裡流出一套《金陵春夢》,我好不容易排隊等到,讀完後,就記住一句作者編排蔣介石的那句口頭禪:『娘希匹!那天下午,我從福州路回來,徑直回校,教室裡有幾個同學在講臺上用毛筆亂塗亂抹。他們走後,我走上前去,拿起那枝毛筆,隨手就寫了個『娘希匹』,而且還加了個『!』,寫完即扔,揚長而去。當時根本沒有注意前面那些同學寫的是什麼,而且正好也被我寫字的那個胳膊肘壓著。第二天早上進校,即發現氣氛異常,早操也不出了,卻有公安人員的神秘身影。走到自己的教室,就聽有同學在嚷:『不得了啦,我們教室裡有反動標語,有人在講臺上寫了「娘希匹,毛主席萬歲!」,那張講臺已經被抬到保衛處去了。』這一聽,如雷轟頂,後面還有什麼就聽不見了。……朱學勤啊,朱學勤,這一回你算徹底玩兒完了!」②

據研究寧波方言的學者周志鋒的考據,「希匹」二字,「是一個很粗俗的、寧波人個個心知肚明而口裡一般不說的方言詞,義為性交。其中『希』應作『嬉』或『戲』,二字都有戲弄義,……『匹』本字作『(月匹)(左月右匹)』……指女性生殖器。「③

《金陵春夢》作者嚴慶澍

那麼,蔣介石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究竟有沒有「娘希匹」這個口頭禪呢?

按《金陵春夢》作者唐人的好友、著名報人徐鑄成的說法,他曾親耳聽到過一次蔣介石用「娘希匹」罵人:

「1932年初,我由《大公報》派往漢口,當特派記者歷4整年。1933年,蔣在漢設『豫鄂皖三省剿匪總司令部』,自任總司令,還在國外的張學良將軍任副總司令(旋即回國就任,代行總司令職權)。蔣由南昌經九江乘軍艦抵漢履任時,我曾到碼頭採訪。碼頭戒嚴,文武百官畢集,自不待絮述。我還記得一事:當時漢口公安局長兼總部總務處長,為蔣的後輩親信(陳其美先生之侄,果夫、立夫之堂弟),在場指揮一切。不知因何事引起蔣的惱怒,突然鬆開宋美齡夫人的手,對陳踢了一腳,還加上一句『娘希匹!』我聽到他這句口頭禪,僅此一次。」④

「娘希匹」是寧波方言裡常見的罵人話,蔣介石又素有易怒易罵人的毛病(蔣日記中對此多有反省,不贅引)。面對能聽懂這話的對象(至少得是浙江籍的親近之人),蔣罵出「娘希匹」,似乎是有可能的。

徐鑄成的回憶裡有一個小錯誤——「豫鄂皖三省剿匪總司令部」設立的時間,並不是1933年,而是1932年5~7月間。蔣介石「由南昌經九江乘軍艦抵漢」的時間,則是1932年的6月28日。

圖:左翼報人徐鑄成

據蔣介石日記記載,他於1932年6月7日自南京乘船出發,6月8日到安慶,6月9日到九江後上廬山牯嶺,6月27日下山至九江乘艦,28日上午到黃岡遊赤壁,下午四點攜宋美齡等人抵達漢口。

當天的日記裡,蔣顯得相當平靜:

「上午,與妻甥等,到黃岡遊赤壁。下午四時到漢,晚到總部視察,與浩生定作戰方略,及軍隊區分,為事在人,此時以多接見武漢及湖北優秀分子為要。」⑤

通常情況下,蔣當天若是罵了人、打了人,常會載入日記,做一番反省。比如:

「上午,批閱,見客,馬鶴天,申凌霄為縣長之才也。下午,為衛隊腐化發氣,甚怒,痛罵失態也。」(1932年9月1日)

「上午,批閱後到南京會客,商議倭事,為力行社書記荒唐幼稚,心又燥急,痛罵切齒,自失態度,戒之。」(1933年1月7日)⑥

當然,即便徐鑄成的回憶為真,但他「僅在採訪的公開場合見過(蔣介石)屈指可數的幾面」,聽到「娘希匹」也「僅此一次」,仍不足以證實蔣介石在罵人時以「娘希匹」為口頭禪。

圖:休閒閱讀中的蔣介石,約攝於1938年

蔣介石侍從室留在大陸的工作人員,也曾以親歷者的身份,對「娘希匹」一事發表過意見。比如,汪日章(1933年進入侍從室)的說法是:

「蔣介石小時受儒家文化薰陶很深,平時說話比較講究禮儀,我沒有聽到過他罵娘希匹。有時實在氣極了,就露出句『混蛋東西』,我聽到他對王世和罵過幾次。」⑦

另一位蔣介石的侍從參謀周振強,在回憶文字中留下了自己挨罵的情形:

「(蔣介石)指著我的鼻子,破口大罵:』『你這個笨蛋,不分青紅皂白,隨便放槍,險些造成人命血案,真是該死,非槍斃你一次,你才知道厲害!』罵得我狗血噴頭,不敢吭一聲。……有時他罵我『混蛋』,我也甘之如飴,從不覺得可恥,甚至拿『打是親,罵是愛』、『愛之切,責之嚴』這些古話來自我解嘲。」⑧

曾任勵志社副總幹事的侯鳴皋,也留下了相似的回憶:

「據我所知,蔣介石發脾氣時,是要打人罵人的,經常挨講打罵的,首推侍衛長王世和。王世和是蔣母王採玉的族侄孫,論輩份是蔣的表侄,他對蔣赤心忠良,……但此人貪汙腐化,曾被蔣兩次革職。蔣經常罵王『混蛋』。」⑨

從這些回憶文字裡,可以得見:蔣介石罵人時選擇的口頭禪,並非寧波土罵「娘希匹」,而是通行全國的「混蛋」。

這是一件很容易理解的事情。

無論在什麼時代,無論是誰,若是離開了家鄉出來闖蕩,都會很自然地投入國罵的懷抱,而不再使用家鄉土罵——畢竟,別人聽不懂的罵(比如「希匹」二字),是沒有意義的罵。走出寧波奉化的蔣介石,自然也不例外。

可惜的是,寫《金陵春夢》的唐人,只顧著往故事裡塞入寧波元素,沒有能夠意識到這一點。

圖:美國《TIME》雜誌封面,表現出了蔣介石性格中易怒的部分

注釋

①李耕五,《唐人給我的幾封信》,收錄於:《魏都文史資料 第3輯》,第42頁。

②朱學勤,《「娘希匹」與「省軍級」——「文革」讀書記》,《 上海文學》1999年第4期。

③周志鋒:《「娘希匹」小考》,收錄於:《周志鋒解說寧波話》,語文出版社,2012,第110頁。

④徐鑄成,《我採訪蔣介石》,收錄於:《文史資料選輯》合訂本第36卷總第104~106輯。

⑤蔣介石日記,1932年6月28日。

⑥蔣介石日記,1932年9月1日;1933年1月7日。

⑦《在蔣介石宋美齡身邊的日子:侍衛官回憶錄》,團結出版社,2005,第303頁。

⑧周振強,《在蔣介石身邊當侍衛官的見聞瑣記》,收錄於:《文史資料選輯》總第137輯。

⑨侯鳴皋,《蔣介石的內廷供奉機構勵志社內幕》,南京出版社,1989,第28頁。

相關焦點

  • 盤點清末民初六位政壇大佬的罵人口頭禪,張作霖最粗俗
    從罵人這件事情來看,左宗棠是一個性情中人,心直口快,值得深交。02、張作霖張作霖出身草莽,即便當了東北王甚至北洋政府海陸空大元帥(中國實際最高領導人),也無法完全改變年輕時候學會的一些壞毛病,比如說罵人。雨帥罵人的口頭禪"媽拉個巴子",既難聽又接地氣,而且不分時間場合當事人,張口就來,讓人哭笑不得而又無可奈何。
  • 火影裡的那些口頭禪,奇拉比的像罵人,佐助的最有意思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析一下那些人物的口頭禪。首先是奇拉比,他是雲隱村的八尾人柱力,他的口頭禪是「笨蛋,混蛋」,可別誤會,他不是在罵人,他只是喜愛說唱,這句話是在表示他當時的心情,這句話經常被他用說唱的形式表達出來。鹿丸的口頭禪是「真麻煩」,他是智商很高的一位人物,繼承了父親的優良基因,在長大後擔任了木葉的軍師這一職位,多次用智慧戰勝了敵人,是一個不可小看的人。
  • 娘希匹蔣介石(37)被出賣的中國
    這裡面,既有孫中山、宋教仁這些人的堅持,也有袁世凱、段祺瑞這些人的努力,甚至就連蔣介石,也在其中起到了積極作用。逐漸的,中國開始從棋盤向棋子過渡,雖不能上談判桌,但也不是任人宰割。真正完成從棋子到棋手的轉變,不是抗日戰爭,也不是開國大典,而是韓戰。沒有足夠大的拳頭,就不會有足夠強的地位。
  • 「克己」與「罵人」:蔣介石日記應該怎麼讀?
    原標題:「克己」與「罵人」:蔣介石日記應該怎麼讀? 我想講蔣介石日記的狀況,很多讀者都知道蔣介石有記日記的習慣,他的日記是從1915年開始,一直記到1972年,一共是57年。57年日記裡面丟掉4年,現在還保存下來是53年的日記。,從保存下來的日記看,蔣介石是用毛筆寫的,而且每天寫。
  • 短史記丨史迪威刺殺蔣介石,是羅斯福指使的嗎?
    其外孫伊斯特布魯克(John.E.Easterbrook),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面對這個問題,曾如此說道: 「他是一個正直的軍人,不是一個政客,是不可能做出刺殺這種事情的。有可能羅斯福只是腦子裡過了那麼一下,只是那麼一想一說,但是作為軍人和下級,史迪威必須認真對待統帥的任何一個想法。」
  • 短史記
    經蔣介石批准,金若山於1938年10月建立了國統區第一支韓國武裝「朝鮮義勇隊」,有隊員140多人,隸屬國民政府軍委會政治部。韓國獨立黨成立後,金九徵得中方同意,也成立了自己的武裝「韓國光復軍」。雙方都希望將對方合併。③
  • 錦衣之下:陸繹對今夏說的一句話火成罵人口頭禪,你能猜到是哪句
    導讀:錦衣之下:陸繹對今夏說的一句話火成罵人口頭禪,你能猜到是哪句現在網絡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們隨時可以在網上汲取到最新的知識,甚至可以將這些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來。而不可否認的是,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人使用網絡用語了,在網上看到的一些話語也會在現實生活中說出來,一些朗朗上口的網絡用語甚至會成為人們的口頭禪。網絡的傳播力量就是這麼神奇,而一些網絡用語,它的源頭可以是電視劇、新聞等等。前段時間熱播的錦衣之下,就曾經有一句非常火的話。這句話是陸繹對今夏說的,但是卻莫名其妙地火了,甚至成為了罵人的口頭禪。這句話的原話是:我爺爺,你大爺吧。
  • 般若城︱《娘希匹》
    ——尋找歷史  鉤沉往事————《娘希匹》校長是最早使用MLGB的髒話人,是MLGB的創始人
  • 孔聖人4句罵人不說髒字的話,句句經典,第4句成現今老師的口頭禪
    孔聖人閱人無數,也會遇上一些讓他極其不滿的事情,從而心有怒火,責罵對方,孔聖人4句著名的罵人不帶髒字的話,句句是經典,第4句成現今老師的口頭禪。第一句: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直譯的意思是:「首先開始用俑的人,他是斷子絕孫,沒有後代的!」
  • 1934年蔣介石和宋美齡夫婦,為何雙雙神秘入住北京協和醫院
    北平局勢日益緊張,可是蔣介石因為奉行不抵抗政策,對日本人是一再退讓。這導致國內民眾對他的反抗情緒,也是日益激烈。很多地方爆發了抗議遊行。當時有人猜測蔣介石前往醫院是不是一場政治秀,群眾說我不抵抗,我這不是來北平了,我當然是抗日的。可是如果日本人問起來的話,蔣先生你真的抗日嗎?那他又可以說,我到北平來只是為了看病檢查身體。兩邊都能糊弄過去。
  • 蔣介石去世36年後才解禁的照片,做鬼臉吐舌頭,究竟有啥好事?
    這張照片裡,蔣介石一改往日的嚴肅和笑容,而是做出了鬼臉,甚至像孩童一樣吐舌頭,如此罕見的照片令人稱奇,人們無不好奇,是啥喜事讓蔣介石如此高興。 事實上,這張照片是一張被封禁的照片,在蔣介石生前是沒有公布的,即使在蔣介石死後,也是等了36年才解封了這張照片,世人才得以看見這種形象的蔣介石。
  • 短視頻app美食博主的口頭禪了解一下
    短視頻app美食博主的口頭禪了解一下時間:2019-05-30 14:40   來源:金投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裹上雞蛋液是什麼梗?短視頻app美食博主的口頭禪了解一下 裹上雞蛋液是網絡上一個比較常見的流行語,關於裹上雞蛋液是什麼梗,裹上雞蛋液是什麼意思,一起來看看吧: 裹上雞蛋液是什麼梗 熱門網絡語,裹上雞蛋液段子完整的說法為xx不要扔,裹上雞蛋液,粘上面   原標題:「裹上雞蛋液」是什麼梗?
  • 蔣介石收復南海史記
    請支持原創,轉載註明史料來源:抗戰史記 一.史料來源 蘇小東:《中國海軍抗日戰史》,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2017年版 註:蘇小東大校為中國海軍航空工程學院人文社科系教授、海軍史研究所所長 國民政府海軍總司令部新聞部
  • 《龍嶺迷窟》馬大膽一句話爆紅,成朋友間互損口頭禪,罵人都不帶髒字
    畢竟電視劇是老少都要看的,不是針對於哪個年齡段,所以在創新方面,給了演員們一個很大的阻礙。不少有內涵的電視劇,無法正常播出,只能通過網絡電視劇的方式,在一些小網站上獲得流量。 如果不是因為零點樂隊出現了各種問題,身為主唱的周曉鷗絕不是如今這個境地。雖然說,現在的周曉鷗還會涉及搖滾,但是更多的時候,是在一些劇中擔任配角,再也沒有了曾經的輝煌。
  • 蔣介石專門開會,指著自己腦袋:都仔細看,我不是光頭也不是禿頭
    蔣介石的光頭,和他的軍裝以及奉化口音的「希匹」,成為了這位風雲人物的個人標籤,「蔣光頭」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他的代號。其實,蔣介石在年輕時是有頭髮的,頭髮多而密,習慣梳分頭。只是到了中年後,蔣介石才開始以光頭示人。那麼,蔣介石為何會光頭?有多種說法。
  • 此人官至國防部長,為了監視他,蔣介石特意在其家門口設一個派出所
    淮海戰役時,蔣介石令白崇禧,將「華中剿總」所轄的黃維兵團和張淦兵團調到津浦段參戰,但白為了保存實力,只同意調走蔣介石的嫡系黃維兵團,堅決反對調走桂系的張淦兵團。當黃維兵團被解放軍包圍時,蔣介石再次電令白崇禧,調其駐紮在河南的張淦兵團去救援,但仍遭到白的拒絕。
  • 這幾句古詩,堪稱高雅的「罵人詩」,罵人這門藝術還是老祖宗在行
    有人說,現在中國人的罵人技巧,無非是以一個人的親戚為半徑進行粗俗的轟炸,毫無技巧。要說到高雅的罵人,那還要數我們的老祖宗,人家不但能把罵人的話寫成詩句,還能千古流傳,更可笑的是,我們身在其中,讀了之後還覺得很有道理,還要回味一番,最後幡然醒悟,大怒道:原來他在罵我!
  • 蔣介石遊峨眉山,為什麼猴王與眾猴給他揖禮讓道?
    1936年,抗戰前夕,陳誠在峨眉山舉辦軍官訓練團,便邀請蔣介石前來開學典禮並訓話。既然已經到了峨眉山,美景自然不能錯過。這時,有人好心勸蔣介石不要遊玩,說:「山上的猴子多,大都通人性,這些年已經養成不好的習慣,攔路向遊客乞討的事兒屢屢發生,如果遊客不給猴子們留下吃食,猴子們就會惱羞成怒的襲擊遊客,攪得人心惶惶。」蔣介石不以為然,說:「那就給猴子們多備些好吃的東西就行了。」
  • 四川人常說的口頭禪之一了解下
    四川人常說的口頭禪之一了解下時間:2020-04-24 14:08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瓜娃子什麼意思什麼梗?四川人常說的口頭禪之一了解下 瓜娃子通常是四川地區範圍內,人們一種常說的口頭禪之一,貶大於褒,一般指罵人傻瓜,或對親近之人的戲稱(多用長輩對晚輩或者情侶之間),同時,在四川話裡,瓜也可以做形容詞,相當於傻,笨。 成都人說誰   原標題:瓜娃子什麼意思什麼梗?
  • 臺語罵人的話了解一下
    臺語罵人的話了解一下時間:2020-09-11 16:00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雞掰人什麼意思什麼梗?臺語罵人的話了解一下 雞掰是臺語罵人的話,一種不文明的口頭禪,無實際意義,一般是一種習慣,相當於TMD。雞掰人一般指愛擺架子、難以相處、惹人生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