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海英慧心源兒童心理諮詢中心
最近有在網上有一個關注比較多的問題,是一位幼兒園家長提出來的問題——關於如何培養幼兒園階段孩子的注意力。今天,在這裡,我想就這個問題給個各位家長一些科學的建議。
像幼兒園孩子的注意力一般在十分鐘左右,家長應該遵循孩子成長的規律對孩子的注意力有一個合理的認知,不能過分強求。
相信家長也看到了很多關於培養孩子注意力的方法,包括家長不去打擾孩子做事情的過程,幫助孩子建立時間觀念,做一些提高注意力的遊戲,還有一些專業的注意力訓練,像舒爾特注意訓練等等,所以我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孩子注意力訓練的相關方法了。
我在這裡想強調孩子的注意力提高的系統幹預問題,更側重兒童的心理發展,因為孩子的成長是全面發展的也是受孩子各方面心理能力影響的。像孩子注意力提高的訓練固然重要,但是單獨把孩子的注意力提出來進行訓練是不太現實的。
可以說像上述提出的一些訓練方法只是在一定的理想環境下才可以的起到作用,當家長單純地使用注意力訓練來培養孩子注意力的時候會發現效果並不是很好,甚至適得其反,效果更差。因為這其中忽略了一個因素,就是孩子注意力也會受心理狀態,以及自我抑制的影響,這也是諸多通過大量注意力訓練改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卻效果甚微的家長經常困惑的地方。
孩子的注意力通常會受孩子情緒狀態的影響,孩子如果處於一個比較焦慮、緊張、壓抑的情緒狀態時,是沒有辦法集中注意力的。家長應該首先關注孩子當下的情緒狀態以及家庭教育方式給孩子帶來的影響。如果孩子當下的情緒低落,煩躁,焦慮,家長就有必要去探究孩子是不是遇到了一定的困難,是否在生活中遇到的一定的壓力呢?
這種壓力包括家長對孩子的訓斥、批評,也包括孩子在幼兒園受到老師的指責、批評,也包括孩子在幼兒園與其他小朋友相處不愉快,產生同伴矛盾。這樣的事件會讓孩子產生一定的負面情緒,由於孩子年齡比較小,處理自身負面情緒能力偏差,孩子通常會被這些負面情緒所困擾,有些孩子表現為明顯的不悅,急躁,焦慮。
而有些孩子則表現為相對的壓抑,可能不為父母所覺察。這些情況都會導致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如果這個時候家長不注意去疏導孩子的情緒還是一味地給孩子做注意力訓練,往往會收到相反的效果。這時候就需要家長先去觀察孩子當下的情緒狀態,去詢問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如何,是否跟其他小朋友產生矛盾了呢?如果孩子有一定的情緒,要引導孩子說出當下的感受,去支持理解孩子,引導孩子正確地面對這些問題。
除此之外,會有一些生理性的因素影響孩子注意力的集中情況,像孩子的氣質更多是否是活潑好動型的孩子呢?像這樣的孩子自我抑制能力較差,就相應的需要更多的意志活動來完成當下的任務。也可能是孩子轉移注意的能力相對較弱,在轉移注意力的能力上有所缺乏,也不排除自閉症,自閉譜系障礙的可能。
關於孩子行為抑制差,出現多動衝動的行為,經常情緒不穩定,易怒,暴躁的情況並且持續的時間在6個月以上,就有必要考慮孩子是否有多動症的可能。如果孩子長時間表現為在自我沉浸,轉移注意力的能力偏差的情況,就有必要考慮孩子是否有自閉或自閉譜系的可能。不管屬於上述哪種情況,都有必要及時帶孩子去專業的醫院及時就診,及早讓孩子接受專業的心理行為幹預。
綜合上述所說,我們家長應該樹立這樣的觀念,即孩子的注意力不是單獨拿出來進行訓練幹預的,應該考慮到孩子改變的整體因素。所以家長有必要平時對孩子多進行觀察,多去關注孩子的情緒狀態,對孩子進行一定的心理生理評估,在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家庭環境基礎上再去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採用一些注意力訓練的方法才會有一定的效果。
希望能夠幫到各位家長朋友們,如果各位家長有更多孩子的問題,可以隨時在下方評論或者直接私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