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思考角度,世界將會不同

2021-01-19 許添盛


許醫師認為,全世界你最應該覺得好奇的,是你自己內在主觀的心智活動。

 

如果你們都保持一顆好奇心,那麼最讓你好奇的對象是誰?應該是你自己。你會好奇自己到底是怎麼樣想一件事的,因為你可以這樣想,也可以那樣想。

 

當你發現你可以用不同的角度來想一件事,你慢慢就會有一種接近思想解脫的感覺,因為你怎麼想你就會怎麼做。所以,當你開始發現,原來你過去都是用某一類的觀點想事情,你就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過現在這種人生了。

 

當你感到好像一切都沒有希望時,首先,你就要開始去觀察,你是怎麼思考一件事的;其次,你要開始去思考,你是怎麼去想一個人的。因為你怎麼去思考一個人,決定了你會如何跟這個人互動。

 

比如,我的學生常常看到我就脫口而出:「許老師?不是不是。許醫師?不是不是。許老闆……」所以,你怎麼去看待一個人,會決定你用什麼樣的肢體或非肢體的語言與他互動,會決定你如何與這個人說話。

 


你們是否有這樣的時候?比如,你看到一個人的背影很像你熟悉的朋友,你真的以為就是那個人,於是你拍拍他的肩膀說:「嘿,老王。」結果這個人一轉頭,其實是老李。可是在你知道他是老李之前,你是用面對老王的心情來跟他說話的,因為你一直以為他是老王。

 

所以,你有沒有發現,在你的思維當中,你對一個人所有的言行、所有的姿態,都是建立在你對這個人的認知上,它決定了你怎麼去想一個人。

 

有時候當你改變對一個人的看法,從不同的角度看同一個人,你就會發現,你看到的竟然是完全不一樣的人。

 

同樣的人在你面前,同樣的世界在你面前,如果你是用悲苦的心情、悲觀的思想來看這個世界,那你會看到一個悲慘世界;可是,同樣一個人,同樣一個世界在你面前,如果你用的是一種開悟解脫的心情去看待它,那麼你看到的就會是一個極樂世界。但是,其實在你眼前的就是同一個世界。

 

你眼前的那個人,從來沒有改變過,只是以前你從來沒有用另一個角度看過他。比如,有一對恩愛的夫妻,之前倆人好得不得了,可自從發現先生外遇後,妻子每天只想拿著菜刀對著他。因為自從那件事後,他變成這個世界上最糟糕的那個人了。可是,人變得有那麼快嗎?其實一直是同一個人而已。可是在那個妻子心目中,他先生卻完全變成另外一個人。


所以,我常開玩笑講:「如果你有辦法了解你看待一個人的思維和角度,那麼你可以說已經慢慢接近開悟解脫的道路了。」因為你會發現,當你換另外一個角度去看一個人的時候,你可能會看到一個完全不同的人。

 


因此,你要知道你的思想影響你的人生有多深,你要知道你的思想影響你的肉體有多深。而當你能夠去關照你的思想、轉換你的思維方式時,你會發現,你的人生就可以有像孫悟空一樣的七十二般變化。

 

舉個例子,有一次,我跟我大姐開玩笑,說起了十年前的事。我跟我大姐認識四五十年了,那是她生平第一次坐我的車,她說坐我旁邊完全被嚇到了。

 

因為在她的印象中,弟弟完全是斯斯文文、文質彬彬的男生,同時,又受過大學醫學院良好的教育,她以為我開起車來,也會是中規中矩的樣子。可是沒想到,坐我的車,她完全被嚇到了,過去那個文質彬彬的弟弟不見了,她看到的是一個計程車司機在開車。可是,她過去從來沒有用那個角度看過我。


還有一件更有趣的事,就是我大姐最近來賽斯診所當主任兼會計,她就跟很多學員分享,說她這一陣子所認識了解的弟弟,比她四五十年了解到的加起來還多。我就跟那些學員講:「你們看,我常常講,人要有多重的面目,我的家人從來不知道我是誰,從來不知道我在幹什麼。」

 

而當我的大姐,她開始到診所做主任兼會計時,她發現,自己對弟弟的認識比每個學員都還要少,這讓她很震驚。可是,當她開始轉變看待我的角度,她開始看到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人。

 

所以,這個世界沒有改變,只是你的心變了。你的人生從頭到尾都不會變,只是你的心變了。當你看待事物的角度變了,看待喜怒哀樂的角度不一樣了,思維發生轉變了,你看待這個世界的心態就變了。

 


然而,你的世界從頭到尾根本沒有改變過,在你眼前的那個男人沒有改變過,在你眼前的這個女人也從來沒有改變過。

 

當你發現你眼前的世界統統沒有變,只有你變了,那麼你就可以開始創造實相了。因為大多數人是以不變的心、不變的情緒、不變的個性,想要創造實相,那是不可能的。你的思維慣性沒有改變,你看待世界的角度沒有改變,你常常持著不變的心,卻想要創造新的實相,哪裡有什麼實相讓你創造呢?

 

可是,當你的心變了,你看待這個世界的角度變了,你會發現「這個世界是全然不同」的時候,就是你開始改變這個世界的時候了。

 

因為,真正的創造實相是你發現真正的實相只存在於自己的內心,外面根本沒有實相。你創造你自己的實相,不是事業成功也不是婚姻美滿,不是所有外在的一切。你創造你的實相,就是你創造出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心靈實相。




 


【收費學習】


1.有聲書:《開啟人生的10道任意門》

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

2.微課:許添盛醫師 | 連接心靈創造力的冥想練習




麥田心靈致力於將許添盛心靈動力學,以及源自美國的賽斯哲學體系的專業知識落實到日常生活中,使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得到專業、溫暖而有力的支持,全方位提升每個人的身心靈整體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從不同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
    從文本中來,從思考中來。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閱讀重點訓練項目是:嘗試從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習作重點訓練項目是:寫一個人,注意把印象深刻的地方寫出來。為了達到這兩個訓練要求,教材安排了兩個輔助訓練重點項目:二是語文園地「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日積月累」,一個是習作「小小動物園」。
  • 換一個角度思考,問題也許更容易解決!
    我的觀點立場立刻就改變了。但我並不感到憤怒——我感到後怕。一名跑步者任何一個意料之外的位置變化都可能意味著一次嚴重的碰撞,無論是對於我亦或是他們。 這不禁讓我思考:實實在在地將我們自己置於別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究竟有多普遍呢? 舉個例子,今年早些時候,一位朋友將我引薦給一名財富50公司的資深副總裁。
  • 當決定做一件事力不從心時,改變認知後,發現看待世界的角度不同
    在市場經濟中,每個人的一生都是在這個市場經濟中表演,在這個舞臺上,不同的人扮演不同的角色,每一種角色對於自己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不要太忽視自己,除非自己有意識忽視自己。每個人都會有成名的機會,關鍵看自己是否願意持續性去曝光自己。在不同的場合曝光自己,其實就是在打開自己的知名度。一個人有了知名度,那麼很多事情做成都是水到渠成了。改變一個人的認知角度,就會發現看待世界的角度完全不一樣。
  • 一人之下解讀:從現實與情感的角度思考,陳朵的結局是最好的解脫
    現實的角度:陳朵的人生是人為的悲劇,結局也是符合現實的劇情安排蠱身聖童是藥仙會扭曲思想下的產物,從道德、法律、人倫各方面來看,陳朵也是受害者,但陳朵自帶一身蠱毒而且思考方式與常人不同,她的存在對於普羅大眾而言就是潛在的威脅,一人之下中將陳朵這一類「雖然其存在本身沒有過錯,但存在即為威脅」的特殊人群稱為風波命
  • 角度不同,看法不同,又如何求同呢?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句詩所敘述的是詩人從不同角度觀賞同一座廬山,而呈現在眼前的風景卻是不一樣的。這句詩也揭示了一個道理,同樣是一個問題,由於人們所看的角度不同,所得到的答案也是不同的。
  • 疫情將會從哪些方面改變我們?
    從衛生的角度考慮,分而食之,確實能夠降低一些通過飛沫的傳染可能,但中國社會上千年養成的飲食習慣的改變,無法一蹴而就。2003年「非典」之後,曾有過一段分餐熱,但沒有普遍堅持下去。或許在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家庭內熱鬧、溫馨的用餐氛圍,並不會因為「分食」而改變。在這次疫情前,許多人,尤其是沒有經歷過非典的年輕一代,對口罩全然陌生。
  • 思考,快與慢:改變傳統的思考方式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書——《思考,快與慢》,作者是丹尼爾·卡尼曼。主要講述了對大腦思考速度的看法,以及如何改變傳統的思考方式。在本書中,卡尼曼帶領我們體驗一次思維的終極之旅。他認為,我們的大腦有快與慢兩種作決定的方式。
  • 轉變思維多幾個角度看待問題,解決的方法就會不同
    因為,你是獨一無二的,也就是說你的生意、事業和家庭也是獨一無二的,你所處的環境、接觸到的人、你的思想格局、包括目光和心胸等等,都不會和書上的案例完全契合,存在的可變因素太多了,而這些可變因素中的任何一個發生了變化,你所期望的結果都會不同。
  • 設計思考怎麼改變世界
    世界上人的問題這麼複雜,要造成改變就不光只是畫畫圖就會發生。要造成複雜的改變,得要檢視「改變」這件事的本質,改變發生之前人心的「現狀」是什麼? 期待改變發生之後的「目標」又是什麼?那麼,設計就是「現況」到「目標」的過程。在這裡我為了好記,簡單的說,設計就是 A→B。於是為了造成改變,我們開始做「使用者研究」,為的是了解想要改變的使用者目前處於什麼樣的狀況。
  • 《黑手黨3》不會拋棄前作 劇情將會讓玩家去思考
    《黑手黨3》不會拋棄前作 劇情將會讓玩家去思考 時間:2015-10-07 17:30:38 來源:BloodBitterness
  • 深入思考,才是改變人生的起點
    如果想要擁有充實的感覺,在想法上就需要動用大腦進行深入思考,加入自己的真知灼見,抱著觀察的心態,即便表面上你在跟別人閒嘮嗑,其實你也在調用認知能力進行深度學習。從人物傳記方面,書籍、視頻、音頻等都屬於傳播媒介,這些媒介只不過是接收信號的刺激來源不同,真正有價值的地方在於能夠作者對人物的深入刻畫與思考,以及將這種思考方式交付給讀者,這才是信息中最核心的價值所在。
  • teamLab的沉浸式體驗,能夠改變人與世界的關係嗎?
    工藤嶽在造就演講這是我們去年做的一個展覽,也是無邊界空間,其實它更像是一個身臨其境的概念,在進入空間前必須脫鞋、赤著腳,而且當你觸摸一個事物時,它就會隨之改變,就像一幅可以動的畫作。如果你願意等待,你總是會遇到別人,空間也會改變;如果你選擇了一樣東西,點擊它或滑動它,空間也將會改變,我們不只是簡單地用了一個投影機,我們還在裡面應用了機器人技術。
  • 繪本賞析|世界因不同而美麗——讀《大世界,小世界》
    世界有多大?是否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當我趴在地上看蟲的時候,在我的頭頂上,是否還有另一個更高級的生命,就像我看蟲一樣,在悲憫地看著我。」——朱贏椿(《蟲子旁》的作者)如是說。生命和生命在以一種怎樣的方式交流著呢?
  • 主題三十:集體反思—高質量的覆盤-改變看事情的角度
    如果你是主管或領導,更應該主動發起這樣的討論或對話,才有可能改變組織集體的思考慣性。         所以,當我們達成一個目標或完成一個裡程碑,我們能否坐下來談談,這件事情從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角色(相關利益方),他們是如何看待這件事或這些問題的? 從領導的角度、客戶的角度,乃至於從競爭者及未來發展的角度,反思一下他們會跟我們一樣的看法嗎?
  • 馬雲談中美不同:幾百年來都無法改變 要尋找相同尊重不同
    談到中美之間的不同,馬雲表示,中美不同幾百年來都無法改變,但應該尋找相同,尊重不同。馬雲說,今天世界的問題,就是因為看到了太多彼此之間的不同和分歧,看到不同,其實沒有什麼了不起。真正了不起的,是看到了不同,依然相信我們的「同」,依然能夠放下分歧,共同前行。
  • 世界會客廳·跨年場|包剛升:從改變認知到改變世界
    今天,很多人聽到這句話會覺得很普通,但如果回到40年前,這種認知模式的改變徹底顛覆了當時的主流觀念。透過羅芳村的故事可以看到,同樣面對偷渡現象,基於不同的預設會得到不同的結論,從而會引發不同的政策,最後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第五個故事也跟中國改革開放有關。
  • 先行動後思考,3個步驟讓你的職場由外而內改變
    全球50大管理思想家埃米尼亞.伊貝拉在她的著作《逆向管理:先行動後思考》中就批判了傳統的先思考後行動的這種思維,提出了先行動後思考的新理念。她認為,在個人發展過程中,外在行為表現是比內在認知更重要的因素。為什麼要先行動後思考?
  • 從兩個角度思考,區別speak talk tell say 的用法非常容易
    英語中我們有四個單詞speak talk tell say,他們的漢語意思相近 ,但是不同的場合不同的語言環境,他們的用法還是有很大區別的,那麼應該怎麼區別呢?我們從兩個角度就可以很快速地記住它們用法的不同之處。
  • 沙特王子和遊戲藝術:用遊戲改變阿拉伯世界
    這就是非阿拉伯地區,來自不同世界、不同語言和不同群體的人們對中東地區的既定印象。或許現實就是如此,但是我們應該給沙特王子法哈德一個機會,讓他談談世界對他的文化的看法,以及他是如何在努力打破這一既定印象的故事。法哈德王子在4月底於美國紐約的創新遊戲節(Game For Change Festival)的講話中這樣說道:「我一直在問我自己一些令人費解、近乎於偏執的問題。
  • 豆瓣9.3《熔爐》:不被世界改變,才是改變世界
    它的出現甚至改變了它的國家,韓國為此曾專門設定相關聾啞兒童保護法,這是一部名副其實的改變國家的電影。一部電影的意義已經如此之大,不用其他的評論就足以證明它的優秀。更何況,在豆瓣中也有高達9.3的評分,所以它的意義更是重大。電影中大致分為三種人,不同的人,不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