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甄遠道有私心,他並不想甄嬛爭寵,為何還讓浣碧也進宮?

2021-02-13 宋安之的歷史小屋

楊角風談《甄嬛傳》第5期:

前情回顧:

皇后給華妃派了一個宮女——福子,卻在不久後死於了後宮荒僻角落的井裡,而發現的這天正好是各位小主到皇后那首次覲見的時候。

甄嬛、沈眉莊、安陵容在回宮的路上被夏冬春攔住刁難,恰好遇到了一直懷恨在心的華妃,於是夏冬春被賞「一丈紅」。驚慌逃脫後,甄嬛又不小心見到了井裡的福子,於是驚嚇過度後的甄嬛,開始思考人生……

楊角風談《甄嬛傳》第5期:甄遠道有私心,他並不想甄嬛爭寵,為何還讓浣碧也進宮?

一、

剛剛入宮的甄嬛,接連受到驚嚇,又無意中在碎玉軒桂樹底下挖出了麝香,這更讓她恐懼萬分,思前想去,她決定避寵。

但避寵一事並非是甄嬛心血來潮或者臨時決定的,早在她進宮之前,其父甄遠道就已經給她提了醒:

「若無完全把握獲得皇上恩寵,你可一定要韜光養晦、收斂鋒芒……」

什麼叫完全把握?

即使後來的甄嬛到了盛寵之巔峰,她也沒有完全的把握把控皇上的心,到頭來還是危機重重,無法平安快樂,這也跟甄遠道後面這句話產生了矛盾:

「但願我的掌上明珠能舒心快樂,平安終老。」

做父親的,尤其是做女兒的父親,不是有一句話這麼說嘛,自從有了女兒,為父的一條腿就已經邁進了監獄。

沒有任何一名父親不希望自己的女兒快快樂樂,平平安安終老一生的,甄遠道的囑咐,正應了,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甄遠道對甄嬛的愛都是顯而易見的,他也很清楚甄嬛的性格,也知道她的鋒芒外露,從他流出的淚光中,也確實能看出一個父親的擔憂。

但有一點卻讓我們很迷惑:

既然甄遠道為女兒是為之計深遠,那麼,為什麼明知另一個女兒浣碧並不是十分強烈想一同入宮,他還是同意甄嬛的提議,把她派去當甄嬛的貼身丫鬟呢?

二、

當得知甄嬛入選了秀女之後,流蘇和浣碧曾經討論過要不要一起入宮,當時的流蘇回答是小姐去哪她去哪,而浣碧的回答卻有點遲疑:

「我不知道,要是我們這樣一下子都走了,誰來伺候老爺,夫人呀?」

浣碧是甄嬛的同父異母妹妹,這個事實在甄嬛入宮前,甄遠道才告訴她。也是因為其母親是漢人,且是罪臣之後,所以不能光明正大嫁到甄府,自然也就不能給浣碧正式的身份。

其實,此時的浣碧還是存在幻想的,她之所以猶豫不定,是對自己命運的不甘心。如果仍然留在甄府,說不定奇蹟會發生,哪怕甄遠道收她當個義女,也比丫環強啊。至少不會像浣碧後來在宮裡說的那樣,如果不進宮,頂多嫁個府上小廝,終老一生。

但甄遠道並沒有公開認她的準備,一方面為了名聲,另一方面也為了自保,畢竟她是罪臣之後。

對於甄嬛,他尚且希望平平安安過一生,為什麼不讓浣碧留在身邊,哪怕就是嫁個小廝,也能平平安安過一生啊?

用甄嬛的話講,是這樣的:

「將來若有機會,一定給她指個好人家!」

可是要知道,甄嬛嫁給皇上,也就進了後宮,浣碧的身份就是個貼身丫環。皇上後宮能見到的男人除了皇上就是太監了,太監還是半個男人。

甄嬛進了宮,根本就沒機會接觸到好人家,又怎麼能有什麼機會把浣碧嫁給好人家呢?

三、

正所謂,知女莫過父,讓浣碧進宮的背後,藏著甄遠道的私心!

那麼甄遠道究竟有什麼私心呢,我們還得從浣碧說起,以及她進宮前後的變化:

浣碧第一次出場是跟甄嬛還有流朱去寺廟燒香許願,當時流朱和她都是丫鬟身份,但明顯的浣碧穿的衣服要比流蘇華麗的多。

到後來她們入宮後,在某一次浣碧發脾氣之後,流朱擔心大家誤會她,於是向槿汐解釋:

「小主在家時就多讓著她,寵得跟二小姐似的,回頭我跟小主說說她,姑姑別往心裡去。」

按照流朱的說法,浣碧在甄府上時,就已經被寵的像個二小姐了,那麼是不是說明浣碧在甄府時就被老爺和夫人當二小姐對待呢?

並不是,浣碧跟流朱唯一的區別就在於衣服的不同,但並不是說流朱就沒有好衣服。在甄嬛第一次入宮選秀女的時候,流朱跟浣碧穿的衣服並沒有什麼不同,而甄嬛選上秀女回府後,流朱馬上就換了一身樸素的衣服。

實際上,如果大家仔細看劇情,會發現浣碧換來換去,就那麼一件華麗的衣服。不然也不會在甄嬛將安陵容贈送的浮光錦衣服給她後,且警告她別太招搖時,她還是穿著新衣服出去,還諷刺人家安陵容穿同樣的衣服不好看。

這也導致後來安陵容到甄府時,錯把浣碧認為了二小姐,也讓隨同的姨娘大為驚嘆:

「一個丫環都打扮的這麼華貴,可想甄府是多麼的氣派!」

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甄府對待府上的丫環,都是好吃好喝相待,並沒有刻意去區分主僕,甚至沒有強制要求浣碧和流朱伺候甄嬛。

四、

關於這一點,在甄嬛入宮並分到碎玉軒之後,一切忙完,三個人去屋裡休息,流朱還知道扶著甄嬛,而浣碧只顧自己伸懶腰。甚至與甄嬛一同坐在臥榻之上,而流朱卻在下面給甄嬛捶腿。

此時的甄嬛可是她們的小主,比在甄府要高貴的多,浣碧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在甄府時,她是什麼表現。

那是不是代表浣碧在甄府就是以二小姐的身份自居呢?

當然不是,不然流朱不會這麼介紹她,而甄嬛也不會在聽甄遠道講浣碧是自己妹妹後,驚詫。更何況還有甄母在家,如果真以二小姐自居,不就等於認可了她的身份了嗎,那浣碧也就沒必要派進宮了。

後來甄嬛獲寵後,浣碧的身份也逐步提升,不乏一些拍馬溜須者恭維浣碧。比如說她比那個得寵的餘答應還俊秀呢,比如說她長得跟正在受寵的甄嬛有點像,再比如說她也會被皇上喜歡……

一系列的誇獎讓她找不到北了,也迷失了自己,最終想在皇上面前表現一把,結果弄巧成拙,被皇上諷刺一番,說她太過俗氣。

再到後來,她甚至背叛了甄嬛,被甄嬛及時發現,化險為夷……

她的這種心態,在背叛甄嬛前的一次燒香中展露無疑:

「娘,你一輩子為奴為婢,還要受漢人身份的限制,沒有辦法得到應有的名分,連女兒也只能為奴為俾……」

所以,浣碧最想做的,就是擺脫這個私生女的身份,以及為奴為婢的身份!

五、

之所以浣碧會答應跟著甄嬛進宮,源自於教導還沒入宮的秀女學禮儀的芳若姑姑。當芳若姑姑提到皇上和皇后時,浣碧脫口而出:

「聽說皇后是庶出?」

芳若回答:

「有福之人不分嫡庶!」

這就是後來浣碧種種行為的出發點,她認為,即使自己的庶出,甚至是私生女,但不妨礙她有福。

她的心態在入宮之前就已經崩了:

皇上第一次到碎玉軒,誇了流朱兩句,當時浣碧的臉就拉得跟鞋拔子似的,相當不高興。餘答應受寵,浣碧更不高興,憑什麼她出身和相貌都不如自己,卻搖身一變成了小主?甚至她都妒忌安陵容,認為這個八品縣丞的女兒怎麼也可以受寵,同樣的衣服穿得又沒我好看:

「她原就是窮門小戶出身,再好的料子用在她身上也是白費!」

這也導致了浣碧的最後叛變!

而浣碧的這一系列變化,真的是後來才發生的嗎?

當然不是,流朱都說了,在甄府上的時候她就已經這樣了,而且甄遠道在跟甄嬛夜談的時候也講了她們三個從小一起長大!

那麼我們就要分析一下了,為什麼浣碧在甄府的時候,就已經沒大沒小,不懂禮儀,甄遠道卻不管呢?

六、

其實,造成浣碧這種扭曲的價值觀,人生觀的原因,就出自甄遠道身上:

道理很簡單,他覺得對浣碧有愧疚,沒能盡到一個做父親的責任。所以,這些年來,他為了彌補自己的愧疚,對浣碧已經近乎是溺愛了,除了名分不能給你,其他的能給的全給了。

要衣服給衣服,要首飾給首飾,沒大沒小不伺候人沒關係,跟大小姐平起平坐也沒關係,不懂禮儀,喜歡耍小性子,還是沒關係。

甄遠道明明知道浣碧想要什麼,但迫於形勢,他偏偏給不了她這個名分。越給不了名分,就越在其他地方縱容她,從而沒能讓浣碧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愛情觀、價值觀。

就像前幾年飽受爭議的一部電視臺節目,叫《變形記》,你把窮苦鄉村的孩子帶到了城裡,又好吃好喝好伺候,帶他見識了世面。回頭又把他送回到窮苦鄉村,他想要一個城裡爸爸的名分,偏偏這是不可能的事。

最終,窮苦鄉村的孩子,會覺得這個世界太不公平,憑什麼他有富爸爸,我卻只有窮爸爸,我不甘心!

浣碧本身就是漢人女子生下的孩子,甄遠道愛惜她,把她接到了身邊。本是小姐的身子,偏偏要承受丫環的命運,長此以往,怎麼可能不崩潰?

而甄遠道恰恰是最了解浣碧的,知道她的不甘心,也知道在甄府,她根本就得不到她想要的東西,不如讓她去宮裡闖一闖:

「如此,那就看她的造化了!」

我叫楊角風,我們解讀的不是《甄嬛傳》,而是一部活生生的職場教科書,第5期結束,下期更精彩,喜歡就關注吧!

前情回顧:

甄嬛傳:細思極恐,被扔進井裡的福子,真的是被華妃害死的嗎?

相關焦點

  • 甄嬛傳:甄遠道執意要浣碧進宮的真相太噁心,甄嬛估計至死都不知
    甄嬛傳:甄遠道執意要浣碧進宮的真相太噁心,甄嬛估計至死都不知看過《甄嬛傳》的朋友都知道浣碧是甄嬛同父異母的妹妹,浣碧雖然自小在甄府中是丫環
  • 甄嬛傳:甄嬛到死都沒料到,浣碧能嫁給果郡王,是甄遠道一手促成
    很多人都覺得甄遠道是甄嬛傳裡面最幸福的男人,他作為大臣竟然娶了和純元皇后一樣像的女人為妻,還生了甄嬛甄玉嬈這麼美的女兒,一家人和和美美十分幸福。原本甄遠道想讓浣碧在府裡快快樂樂的生活下去,但是甄嬛被選中當妃子,甄遠道就假意關心來試探甄嬛,得知甄嬛要帶浣碧一起進宮後,甄遠道特別開心,並向甄嬛公開了浣碧的真實身份。
  • 甄嬛傳:皇后不明白,為何甄遠道的三個女兒都像純元
    《甄嬛傳》是由孫儷、蔣欣。陳建斌等領銜主演的清裝宮鬥劇,該劇講述了甄嬛從一個天真單純的少女,一步步成長為了善於權謀的太后的故事。甄嬛經歷了各種的悲傷,最終活成了最不喜歡的生活呢。甄嬛丟失了很多的東西,就連初心都忘記了。甄嬛在進宮之前,甄遠道還叮囑甄嬛不要大富大貴,
  • 《甄嬛傳》浣碧對皇上有心思,甄嬛為什麼不引薦反而扶持安陵容?
    甄嬛在沈眉莊失寵,自己孤獨無依靠下,選擇將安陵容推薦給皇上,互惠共贏,在後宮穩據一席之地。既然甄嬛已經看出浣碧對皇上的心思,兩人是親姐妹,為何她選擇將安陵容引薦給皇上,而非浣碧呢?01:浣碧的身世。浣碧是甄遠道的女兒,但因其生母為罪臣,甄遠道不敢承認浣碧的身份,害怕甄家因此事受到牽連。
  • 甄嬛傳浣碧是誰 甄嬛傳浣碧第幾集死的
    甄嬛傳浣碧《甄嬛傳》浣碧的母親何綿綿,原名碧珠兒,是擺夷人。因是罪臣之女,甄遠道無法將其納入府中為妾侍。何綿綿原本不叫何綿綿,擺夷人,叫碧珠兒。之所以改名為何綿綿是取自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之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
  • 甄嬛傳:浣碧屢次背叛甄嬛,甄嬛為什麼還一如既往地對浣碧好?
    浣碧這個角色在《甄嬛傳》中實在不算討喜,因為甄嬛喜歡誰她就想搶走誰,從前甄嬛與皇帝相愛的時候浣碧就想方設法地勾引皇帝,後來甄嬛與果郡王相許的時候浣碧又千方百計地勾搭果郡王,著實是讓許多觀眾惱火。可觀眾討厭浣碧,甄嬛卻不討厭她,浣碧明裡暗裡背叛了甄嬛許多次,甄嬛卻能夠待她一如往昔,為了成全浣碧嫁給果郡王的願望,甄嬛甚至用鈕祜祿家二小姐的身份為浣碧爭取了果郡王側福晉的位置,看得不少觀眾都氣得牙痒痒。那麼問題來了,浣碧屢次背叛甄嬛,甄嬛為什麼還一如既往地對浣碧好呢?
  • 甄嬛傳:甄嬛玉嬈像純元,而浣碧只像甄嬛?甄夫人到底是誰
    為何?答案只有一個,甄嬛與玉嬈的樣貌都繼承自母親甄夫人,而非其父甄遠道,因而無媒苟合所生的庶出浣碧,只因父親是甄遠道而有點像甄嬛,卻半分不像純元。甄夫人到底是誰,為何她的兩個女兒都酷似當年的純元皇后?劇中的甄遠道謹小慎微,哪怕甄嬛在後宮的得寵,他自己也是步步高升,卻極少讓身為命婦的夫人入宮去探望女兒。
  • 甄嬛傳:甄遠道不只一個女兒,為何偏偏是甄嬛前去選秀?
    甄嬛傳之中甄嬛在家中姊妹排行老大因此也就是甄嬛參與了雍正的選秀,並因此走上了寵妃之路。作為大理寺少卿甄遠道自然是不會僅僅只有甄嬛一個女兒,可偏偏為什麼是甄嬛去參加了選秀,而不是甄遠道的其他女兒呢?首先中甄嬛作為甄遠道的嫡系長女自然是要第一個出嫁的,但是彼時的甄嬛還未與他人定親,並且根據當時的條例,所有大臣家未有定親的適齡女子都要前去參加選秀。甄嬛作為甄遠道的長女自然是有這個義務與責任。並且就算甄遠道當時不捨得讓甄嬛去參加選秀,甄遠道也沒有適齡的女兒。
  • 甄嬛傳:浣碧這麼作,幾次陷害甄嬛,為什麼還能得到原諒和信任?
    楊角風談《甄嬛傳》第36期:經歷了閒月閣事件後,甄嬛正式跟浣碧攤了牌,這時候的甄嬛其實是非常氣憤的。浣碧是自己的貼身丫環,又是自己的親妹妹,不僅對自己不忠心,關鍵還那麼蠢!劇情推到這裡的時候,凡是不忠心的宮女或太監,基本很少能活下來,比如花穗,比如小印子,比如茯苓。
  • 甄嬛傳:甄母為何進宮會躲著皇帝?她和甄遠道很清楚純元之事
    甄嬛傳:甄母為何進宮會躲著皇帝?
  • 甄嬛傳:浣碧死了,甄嬛扯斷佛珠,皇帝最後結局怎樣
    《甄嬛傳》是由孫儷、蔣欣、蔡少芬等領銜主演的清裝宮鬥劇,想必很多網友都很喜歡這部劇吧,這可是最經典的宮鬥劇呢。該劇講述了甄嬛從一個天真單純的少女,一步步成長為了善於權謀的太后的故事,經歷了很多磨難,甄嬛才走到最後的。甄嬛在進宮的時候,身邊可是有兩個陪嫁丫鬟呢。
  • 甄嬛傳:浣碧被甄家人接受了?誰注意甄母看浣碧的眼神,一目了然
    《甄嬛傳》從開播到現在已經過去九年的時光了,但是大家對這部劇的喜愛之情還是不曾減少。因為劇中存在著許多小細節,如果大家沒有細細觀察的話,是不會發現編劇所要表達的意思的。相信看過《甄嬛傳》的小夥伴都知道,浣碧是甄嬛同父異母的姐妹,她的這個身份在甄家可以說是一個秘密,除了甄嬛和甄遠道外,其他人是不知道的。當浣碧要嫁給果郡王的時候,浣碧出嫁的身份卻是甄嬛的義妹。那麼大家覺得浣碧有沒有被甄家人所接受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甄嬛的母親看向浣碧的眼神?
  • 甄嬛傳:甄嬛為何不喜歡浣碧,你看當初眉莊的葬禮上浣碧幹了啥?
    甄嬛傳:甄嬛為何不喜歡浣碧,你看當初沈眉莊的葬禮上浣碧幹了啥?甄嬛傳中,當初沈眉莊和甄嬛兩人一同參加選秀,彼此也是相互有個照應,當初甄嬛得知眉姐姐將與自己一同進宮的時候,這也是衝淡了當時進宮的恐懼,畢竟她知道當時華妃和皇后兩派爭鬥十分激烈,之後也將會進入一個虎狼之穴,但是當時為了家族的榮耀,為了自己的妹妹,當時還是毅然決然的拒絕了溫實初的求親選擇進宮。
  • 《甄嬛傳》:流朱與浣碧同是甄嬛的丫環,兩人有何不同呢?
    《甄嬛傳》中,自甄嬛入宮以後,除了沈眉莊之外,與她最親近的便是同她一起進宮的兩個丫環,流朱與浣碧。
  • 甄嬛傳:浣碧和流朱的結局在一開始就已經暗示了,只是你沒發現而已
    在電視劇《甄嬛傳》中,很多人的結局其實在前期都有暗示,像甄嬛入宮時所帶的兩個貼身丫鬟浣碧和流朱都是女主甄嬛的心腹,並且兩個人的結局在一開都已經暗示。
  • 甄嬛傳:還記得甄母是如何誇浣碧的嗎?一句話看出她比甄嬛更腹黑
    甄嬛母親,劇中最像純元的女人,雖然出場不多,卻處處是戲,從甄母的言談、氣度當中就能看出其見識、城府比甄嬛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甄嬛入宮前,甄遠道眼淚汪汪的說出浣碧的身世,意思是希望入宮後可以多多照顧浣碧,日後為浣碧找個好人家,從他的言語中我們得知,甄母是不知道甄遠道和何綿綿的事情的,更不清楚浣碧的真實身份。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劇中多處表明甄母其實是知道的。
  • 甄嬛傳:難怪甄遠道恨透了女兒甄嬛,你看她對母親做了啥噁心事?
    記得甄嬛要入宮之時,甄家對她極為不舍。當時,甄遠道喊甄嬛進入房間後,告訴她一樁秘聞,浣碧作為甄家庶出的二女兒,這麼多年來,養在家中,雖然錦衣玉食卻終究沒有身份,甄遠道希望,甄嬛能替浣碧謀一個好前程,甄嬛沉默不語,後來儘管答應下來,當對待浣碧,總是沒有特別上心,尤其是浣碧第一次出賣了甄嬛之後。
  • 甄嬛傳:難怪浣碧會選擇「玉隱」二字,你看另外兩個名字啥寓意?
    導語:都說人如其名,人如其名,名字會見證你的一生,同樣會印證你的一世,在甄嬛傳這篇虛擬歷史的小說中,也有選名這一片段,浣碧本就是甄遠道的孩子,甄嬛做主將她以妹妹名義嫁給果郡王,將她的名字納入祖籍,在玉喬,玉沁,和玉隱三個名字中,最後選擇了玉隱,我們今天就來品品浣碧為何選擇玉隱納入祖籍怎麼樣?
  • 甄嬛傳:怪不得允禮母親對浣碧印象好,你看舒太妃和她娘有啥事?
    甄嬛傳:舒太妃為何對於浣碧如此喜歡,或許這背後和浣碧的母親有關係 甄嬛傳中,當初甄嬛發現自己是純元皇后的替身,即便懷著身孕,內心也是鬱結,再加上當時自己的父親被祺嬪的父親誣陷被流放到寧古塔,甄嬛向皇上求情不得,在後宮之中也是步履維艱,所以當即也是向皇上請求要自去甘露寺修行,遠離這個是非之地。
  • 為何浣碧多年不孕,孟靜嫻和果郡王一夜就有了?你看甄嬛做了啥
    在《甄嬛傳》中呢,不僅甄嬛這個主角有很多隻我們值得去深思的,她的姐妹浣碧也度過了頗為傳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