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考慮入駐社區團購,跨界「賣菜」

2020-12-22 騰訊網

據網上流傳的一則消息顯示,今日頭條張一鳴團隊也在考慮跨界「賣菜」。

近來社區團購火起,處於風口的社區團購,吸引了一大批公司、網際網路巨頭跨界入駐,如京東、美團、滴滴、蘇寧小店、阿里、永輝超市、拼多多。繼滴滴公司高調加碼社區電商後,今日頭條也在考慮孵化一個命名為「今日買菜」的項目。

前不久今日頭條把「今日油條」給告了,現如今科技巨頭公司考慮跨界入駐「社區電商」做起「賣菜」的社區生意,莫非第一個目標就是賣「今日油條」?讓我們拭目以待張一鳴團隊會帶給我們怎麼不一樣的「今日買菜」。

本文是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人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文內容,否則將視為侵權,對於不遵守此聲明或者其他違法使用本文內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權。

相關焦點

  • 社區團購:人民日報狠批網際網路巨頭,網上賣菜到底是不是偽創新?
    ,網上賣菜也當然不讓的成為目前的流行時尚。,正當巨頭們和資本市場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時,一盆冷水撲面而來,人民日報公眾微信號今日發文《社區團購爭議的背後, 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的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文中的觀點指出多年來網際網路巨頭利用中國龐大的人口紅利流量以及算法,進行流量變現、從購物、打車、外賣、直播等近幾年來的熱點來看,這種利用壟斷地位割韭菜的模式是一種為創新,作為中國的科技巨頭,擁有雄厚的財力、大量的數據資源和領先的數位技術,應該把精力用在攻克卡脖子等關鍵技術上
  • 集體燒錢做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的宇宙盡頭是「賣菜」?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盧曉 北京報導對於網際網路公司來說,宇宙的盡頭絕對不是鐵嶺,但或許是「賣菜」。誰也不能否認社區團購今年的紅火勢頭。但橫亙在網際網路公司「賣菜」道路之上的,還有熟諳低線市場遊戲規則的社區團購土著們。圍繞團長、資金、供應鏈……網際網路巨頭公司與本地土著們的開城大賽戰況正酣。「圈地運動」社區團購的開城大賽早已緊鑼密鼓地開場。網際網路公司中,看起來與社區團購關係最遠的滴滴率先入局。
  • 誰動了「賣菜人的飯碗」?網際網路巨頭瘋狂燒錢入局社區團購
    目前社區團購的風頭正盛,各個網際網路巨頭美團、阿里、騰訊、拼多多、滴滴幾乎你所能想到的都在入局社區團購。 接下來,毋庸置疑,這將是我們業務的核心點」 盒馬鮮生CEO侯毅稱,「這是一個全新的電子商務模式,目前,社區團購僅處於萌芽階段,今天大家看到的,一定不是未來最終模式。」 拼多多對社區團購的重視,亦不遑多讓。拼多多上線了社區團購平臺「多多買菜」,採用「預定+自提」模式。
  • 社區團購「大躍進」
    如今,一切的動作都暗示著,社區團購就是下一個風口。其實不然,早在4年前社區團購就已出現。2016年,湖南長沙出現第一批「團長」,他們一方面每天出現在各個小區拉住戶加入社區團購微信群;一方面拿著這些資源和小區周邊店鋪老闆談判,以爭取商品團購價,社區團購自此興起。
  • 社區團購——將會奪走賣菜商戶的生計?看小農民怎麼說
    據報導,近期阿里、騰訊、美團、滴滴等頭部網際網路企業紛紛進入或加持社區團購。專家認為,電商巨頭入局把社區團購的競爭拉到了新的戰略高度,各家都有競爭機會,社區團購又迎來新一輪「風口」。社區團購採用「預售+自提」模式,通過聯合社區小店經營者、寶媽等「團長」人群,為居民提供高性價比的生鮮食品和日用品。
  • 從社區賣菜之爭看不反壟斷,創新創業就機會渺茫了
    社區賣菜和反壟斷是目前網際網路行業最火的兩個焦點。這兩家之爭其實是有必然聯繫的,對於社區賣菜,也許需要從競爭開始就要引入市場監管——題記商業發展是讓品牌集中度越來越高了,在網際網路行業表現尤其明顯。但這種強大不是為了維護一企私利,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對同行進行打擊,甚至跨界打擊,不是讓中小企業或者雙創企業被大企業扼殺在發展搖籃中。如果這樣,那就不利於經濟建設多點開花,春色滿園。現代經濟發展,既需要阿里、騰訊、華為這樣的大企業,彰顯我國經濟建設和科技發展的偉大成就,更需要更多的創業創新企業展現我們社會的寬容和經濟活力。
  • 社區團購貨源哪裡找?社區團購對商品的要求,看看「巨頭」的做法
    2020年,社區團購在全國各地,成為大量創業者首選項目,也吸引了眾多資本的入駐。在新零售下的社區團購模式中,貨源是團購的生命力。而產品是由供應鏈決定的,因此找到質優價低的貨源成了每個社區團購平臺的必修課。社區團購貨源哪裡找?社區團購對商品的要求,看看「巨頭」的做法!一、優質的貨源有哪些要求?
  • 社區團購百姓大實惠被妖魔化,市場不成熟反壟斷不能操之過急
    很多大型超市都有賣菜糧油食品的。社區團購發展壯大以後,必然吞噬超市賣菜和糧油的。這樣一來,此次打著社區團購擠壓小商販生計論調來源就不難看出背後利益集團是誰了。北京這幾年疏散城市集貿市場,社區賣菜的基本上沒什麼人。社區賣菜的很多是農村進城的。但是,北京送外賣,快遞,盒馬生鮮等的特別多。盒馬生鮮基本上就是賣菜。各個電商平臺網上超市也賣菜。
  • 社區再迎跨界玩家:哈囉單車濰坊開生鮮店,布局社區團購
    在2020年疫情期間,社區團購的生意如火如荼,在那特殊時期,只要開展社區團購的企業,大部分都賺得不少。發展到如今多家企業入局社區團購,在市場上大大拉高了競爭力,不過即使如此,還是有不少的企業前赴後繼的入駐社區團購,想要搶佔一份紅利。 據廣州赤焰信息了解,社區團購將再次迎跨界玩家:哈囉單車。
  • 社區團購VS傳統菜場
    藉助「預售+自提」的模式,社區團購「故事」在於可以有效降低庫存損耗、降低履約成本,以更低的價格吸引下沉市場消費者,而全國有待再次激活的社區門店都能零門檻地成為社區團購提貨點,因而被業內認為是生鮮零售業中最可能盈利的商業模式。不過,早在2018年,社區團購便經歷過一波熱潮,然後大多偃旗息鼓。
  • 造車、跨界賣菜,滴滴重塑滴滴
    今年,網約車出身的滴滴開始跨界賣菜,當所有人都在質疑滴滴的供應鏈能力、地推能力、選品能力之時,滴滴旗下社區電商橙心優選的全國日單量已經在雙十一期間突破1000萬。這樣跨界的事情更考驗一家公司的戰鬥力以及領導者重塑公司的決心。
  • 「不講武德」的社區團購,永遠不要賺最後一個銅板!
    今年6月,滴滴推出社區團購品牌「橙心優選」,創始人程維公開宣布:「橙心優選投入不設上限,全力拿下第一名!」7月7日,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王興表態,社區團購這場仗一定要打贏!8月,拼多多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9月,阿里成立盒馬優選事業部,親自下場加入社區團購。
  • 萬字長文,深度解析「社區團購」
    以下時間點可供參考:7月,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8月,拼多多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9月,阿里成立盒馬優選事業部,親自下場加入社區團購;10月,今日頭條上線「今日優選」,成立電商一級部門;11月底,阿里糾集六路資本,兩億美元重倉菜場團購平臺十薈團;12月,社區團購「一哥」興盛優選立即開啟了新一輪融資通道,這距拿到騰訊8億美元投資僅過去5個月……有趣的是,資本也開始密集攻入該賽道
  • 正在被社區團購「殺死」的不知情者
    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網際網路巨頭在這場疫情中看到武漢被培養起的線上消費習慣,齊聚武漢在社區團購上展開「廝殺」。如火如荼的社區團購併沒有給冬天的武漢帶來一絲暖意,初雪過後,冷意直鑽衣縫,灰濛濛的天空更平添幾分蕭瑟。在這個特殊節點,鳳凰網財經《啟陽路4號》來到這座城市,探尋社區團購陰影下的零售菜販的生存現狀。
  • 社區團購?
    2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駐社區團購突然一夜之間,網際網路大牛紛紛入駐社區團購,賣起了菜。從兩大巨頭阿里投資十薈團,騰訊投資了興盛優選和食享會,到拼多多自建多多買菜和快團團,滴滴自建了橙心優選,字節跳動、京東也在蠢蠢欲動,準備分一杯羹,網際網路巨頭們不是在賣菜就是在賣菜的路上。社區團購,成為了這些網際網路大佬們的必爭之地。
  • 社區團購,這種「降維打擊」不值得驕傲
    沒錯,就是電商社區團購,也就是外賣送菜。幾乎你知道的網際網路巨頭都能看到賣菜的身影,這又是鬧哪出?當然最近買菜確實便宜,但是周邊原本賣菜的小店鋪,小商超關門轉租也很明顯。有朋友從網際網路大廠辭職開個店,結果現在又被「招安」了,看來「打工人」的身份去不掉了。有人說,這是因為這些店鋪不思進取,淘汰你的從來不是同行,而是跨界。
  • 人民日報潑社區團購冷水,但巨頭們爭的可不是賣菜生意!
    不過,大佬打得頭破血流,難道就為了一筆賣菜生意?當然不可能。隨後,以衛龍辣條為首的多家供應商表示,禁止給社區團購供貨,對於不遵守要求的經銷商將取消經銷權。 兩則消息一出,便有網傳阿里馬雲、美團王興、拼多多黃崢等均表示退出社區團購業務,不過已被證實為謠言。也就是說,這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還是得惦記!
  • 社區團購的那些危機
    每每提到社區團購,大家紛紛提出「撒下絕戶網,搞死普通人」的哀嘆,社區團購真的那麼可怕嗎?賣菜大媽的菜攤會退出歷史舞臺嗎?對我們普通人會有怎樣的影響?帶著種種疑問,筆者不禁發出一聲哀嘆,資本退潮時,能夠再次趕上網際網路資本大戰,實屬不易。今天,筆者就和大家探討一下,社區團購的前世今生。
  • 百果園IPO,社區團購土著派的「功守道」
    投稿來源:網際網路江湖2020年或許是生鮮行業的一個頂點,諸多網際網路公司幾乎都以社區團購的名目染指生鮮行業。從多多買菜到美團到家,再到滴滴跨界殺出的橙心優選。在巨頭幾近皆入局的生鮮行業,以水果連鎖為基石的生鮮行業原住民百果園近日傳來上市的消息。
  • 社區團購是模式創新還是惡意競爭 如何兼顧推動創新和公平競爭?
    記者深入菜市場、團購群、農業企業等一線走訪調研發現,一方面,新業態新模式在刺激競爭、倒逼企業減少中間環節、提升服務水平方面起到正面作用;另一方面,部分企業高價搶人、超低價賣菜的競爭亂象,擾亂了市場秩序,甚至導致部分正常經營企業退出市場。  專家認為,社區團購通過減少中間環節讓消費者得到實惠,有利於市場競爭,但同時也要對可能存在的壟斷行為加大處罰力度,規範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