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潑社區團購冷水,但巨頭們爭的可不是賣菜生意!

2020-12-18 網易新聞

畢竟要說最近的網際網路熱點,社區團購稱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科技君早早就感受到巨頭們對藍海市場的虎視眈眈,果不其然,入局便是一片「腥風血雨」。

就在燒錢大戰愈演愈烈時,《人民日報》出面潑冷水,強調「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更令人心潮澎湃」,就差直接點名了。

不過,大佬打得頭破血流,難道就為了一筆賣菜生意?當然不可能。

即使是小流量,也要惦記

目前,大佬們的勁頭都很足,滴滴上線橙心優選、美團推出美團優選、劉強東準備7億美元親自帶隊當團長……

然而,針對這種燒錢亂象,《人民日報》發聲了:「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

這話妙啊,就差指著巨頭鼻子說:國外的大佬都忙著造火箭、搞無人駕駛,你們呢?

隨後,以衛龍辣條為首的多家供應商表示,禁止給社區團購供貨,對於不遵守要求的經銷商將取消經銷權。

兩則消息一出,便有網傳阿里馬雲、美團王興、拼多多黃崢等均表示退出社區團購業務,不過已被證實為謠言。
也就是說,這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還是得惦記!

醉翁之意不在酒,背後是流量焦慮

這裡問題就來了,為什麼大佬非要盯著菜籃子生意呢?因為該佔的市場幾乎都被佔了,只能下沉去盤算新市場和新流量。

要知道,衣服、包包、手機和電器不用每天買,而飯菜則是剛需。社區團購的平臺是App,拖拿下這塊市場,還會缺流量,難變現嗎?

很難想像,社區團購在2019年還搖搖欲墜,松鼠拼拼、呆蘿蔔相繼陷入危機,京東和蘑菇街共同投資的鮮來多也撤出市場。

2020年,一場疫情培養了大家線上買菜的習慣,為每日優鮮等電商解決了盈利難題,也拯救了掙扎在生死線上的社區團購公司。

另一邊,歷經過一波又一波風口的網際網路巨頭們正處於新一輪流量焦慮中。

最早的流量入口是門戶網站和搜尋引擎,搜狐、新浪、網易、騰訊和百度等老牌巨頭都誕生於此,隨後便是淘寶和京東等電商平臺的崛起。

2012年,網際網路進入高速發展時代,支付平臺、外賣、網約車、共享單車、短視頻等各領域大亂鬥,孵化出支付寶、美團、滴滴、抖音、快手等新興巨頭。

近兩年,這些入口的流量增長已臨近天花板,大佬們不約而同地盯上以朋友圈和微信群為代表的「私域流量」。

拼多多的崛起,除了讓大家看到下沉市場的潛力,更進一步堅定他們挖掘私域流量的信心。

即使焦慮,也要反思

在社區團購上熱搜前,科技君便體會到巨頭燒錢帶來的快樂,1分錢買過6個獼猴桃。

有一說一,味道還行,反正就1分錢,在其他地方絕對買不到,瞬間有「賺大了」的心態。
其實,現在的社區團購跟當年的網約車、外賣軟體、共享單車雖不能說一模一樣,但也高度相似。

還記得外賣軟體剛出來時,餓了麼、美團為爭搶用戶大肆燒錢,10塊以內吃到撐是常事。

然而幾年過去,大家都忘了當初有多便宜,現在只會吐槽怎麼隨便點個啥都要20塊。
再加上頻繁爆出的外賣問題,如衛生安全,商品價格比店內貴,還有前段時間刷屏的《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

巨頭們似乎都是先把價格降下去,讓用戶嘗到甜頭上鉤,隨後價格便恢復正常乃至漲價,騎手、商家、消費者都成了被壓榨的對象。

同理,網約車、共享單車當年都是先打價格戰,脫穎而出再漲價。

當然不能說他們有問題,畢竟也曾也給我們帶來實打實的優惠和便利,但這些都屬於被網際網路摻和一腳的行業。

在《人民日報》為社區團購「潑冷水」前,各家平臺間的競爭幾乎到了白熱化階段。

一位關注生鮮領域的投資人在網上爆料,目前社區團購的均價,比菜市場的零售價低20%。從廠家聯合停止供貨就能看出,平臺嚴重低價不是什麼好事。

《人民日報》文章下有條留言讓科技君印象深刻:「某種程度上,中國龐大的市場成了『高精尖』的阻礙。相信每個人都有過類似『從全國每人身上賺一分錢就是千萬富翁』的想法,只要把生意做到全國,蒸饅頭也能造富。」

目前大佬們爭搶的,也就是這個道理。

我不反對社區團購,它必然有自己的優勢,只是覺得人民日報裡說得更好,把買菜的效率優化得再好,也創造不了多大價值,反而有可能讓底層人民更困苦。

想要真正的實力強大,還是 「 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更令人心潮澎湃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社區團購:人民日報狠批網際網路巨頭,網上賣菜到底是不是偽創新?
    人民日報社評 最近,社區團購相當火,大媽們都開始網上下單買菜買肉了,因為價格比普通超市和農貿市場更便宜,而且提貨和送貨都很方便,加上今年疫情的關係,這種網上消費模式今年逐漸成為各行各業的主流模式
  • 商業巨頭加入社區團購,與小商販搶生意,遭人民日報批評
    現在電商已經成為新一輪資本搶佔的市場,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自己想要買的日常用品,而受今年新冠疫情的影響,一些賣菜的小商販也受到了嚴重的衝擊,像美團、拼多多等電商平臺加入社區團購,通過價格優惠來吸引消費者在線上買菜,加上疫情期間的敏感,這對以此衛生的小商販產生了嚴重的衝擊。
  • 社區團購:巨頭們都去搶菜市場的生意!個體戶拿什麼活下去?
    前兩天,家附近的一家小區生鮮店在玩命打折,店主告訴我:今天是最後一天賣菜啦,這些剩下的菜都虧本處理。以後需要買菜的話,可以掃碼進群團購,在橙心優選上下單,然後到我這裡來取。社區團購,這個冬天最火熱的概念,就這樣猝不及防地進入了我的生活。
  • 解碼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惦記的不是那幾捆白菜
    就在不久前,一篇批評網際網路巨頭用資本奪走賣菜小商販生計的自媒體文章也曾火遍全網。一時間,質疑社區團購的聲音越來越大。社區團購是當下競爭態勢最為火熱的賽道之一。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社區團購市場規模預計達到720億元,同比增幅112%,2022年中國社區團購市場規模預計超過1020億元。今年以來,各大網際網路公司紛紛親自下場,布局相關業務。
  • 誰動了「賣菜人的飯碗」?網際網路巨頭瘋狂燒錢入局社區團購
    目前社區團購的風頭正盛,各個網際網路巨頭美團、阿里、騰訊、拼多多、滴滴幾乎你所能想到的都在入局社區團購。 接下來,毋庸置疑,這將是我們業務的核心點」 盒馬鮮生CEO侯毅稱,「這是一個全新的電子商務模式,目前,社區團購僅處於萌芽階段,今天大家看到的,一定不是未來最終模式。」 拼多多對社區團購的重視,亦不遑多讓。拼多多上線了社區團購平臺「多多買菜」,採用「預定+自提」模式。
  • 集體燒錢做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的宇宙盡頭是「賣菜」?
    12月2日有消息稱,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劉強東近日在高管會上表態,他會親自下場帶隊,帶領京東打好社區團購一仗。但截至《華夏時報》記者發稿,京東還尚未對外證實該消息。一把手的表態,是觀察公司動向的最好風向標。幾個月間,親自下場對社區團購志在必得的網際網路大佬們越來越多。無論是源於流量還是著意賺錢,現在所有人都認為「預售加自提」是一門好生意。
  • 馬斯克志在火星,國內巨頭卻忙著搶賣菜小販飯碗?人民日報強硬表態
    導讀:國內網際網路巨頭和賣菜小販搶飯碗?官方怒批:別總想著搞壟斷賺錢。 在馬斯克將眼光著眼太陽系的同時,我們一直以來引以為傲的網際網路巨頭們正在忙著什麼呢? 這段時間針對這個問題,有人發出了靈魂質問:國內的網際網路巨頭忙著收割社區小販們的飯碗,而馬斯克在把未來變成現實。
  • 社區團購是網際網路巨頭與菜販子們的battle?
    要說2020年什麼詞最火熱,社區團購絕對榜上有名。前陣子人民日報發文批評網際網路大廠不應該著眼於幾斤白菜的流量,科技的創新終端是星辰大海,一時間打得網際網路巨頭們一陣懵,對社區團購的議論聲熱潮再起。而在人民日報發文之前,就已經有無數媒體、大v、甚至是路人指責社區團購會搶佔中國數以萬計的菜販子的經濟來源,而一些不明真相的路人在輿論的煽動下也紛紛將矛頭指向社區團購。這場大戰看似是網際網路巨頭與菜販子們的battle,但是真相遠不止如此!
  • 給生活在底層的老百姓們留些活路(網絡巨頭請放過社區團購)
    最近,網絡巨頭們正在紛紛搶奪社區團購這塊蛋糕。對此,有人支持有人反對。至於這塊蛋糕有多大,惹得巨頭們動如此心思,我不得而知。而作為生活在底層,從事傳統行業,並且被電商衝擊得馬上就要關門大吉的我,說說我們這些人的心聲。
  • 人民日報評「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
    這段時間,網際網路巨頭企業相繼投入大量資源入局生鮮社區團購,「社區團購」成為網際網路行業及資本市場熱議的話題。各大網際網路巨頭企業利用海量數據、先進算法和雄厚資本,研究如何拿下社區的生鮮團購。在購物、打車、外賣這些熱點之後,賣菜幾乎成了網際網路的又一個風口。
  • 網際網路巨頭不打算割社區團購韭菜了?然而反轉來得很快
    最近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壟斷的話題引發熱議,一時間關於電商團購碾壓實體店的討論激增,電商巨頭為何盯著老百姓的菜籃子呢?很多人普遍認為,這是網際網路電扇巨頭準備和買菜的搶市場,壟斷菜農的銷售渠道,簡單說就是搶生意。
  • 今日頭條考慮入駐社區團購,跨界「賣菜」
    據網上流傳的一則消息顯示,今日頭條張一鳴團隊也在考慮跨界「賣菜」。 近來社區團購火起,處於風口的社區團購,吸引了一大批公司、網際網路巨頭跨界入駐,如京東、美團、滴滴、蘇寧小店、阿里、永輝超市、拼多多。繼滴滴公司高調加碼社區電商後,今日頭條也在考慮孵化一個命名為「今日買菜」的項目。
  • 原創|社區團購為什麼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
    人民日報點名批評社區團購這個事有點火,必須承認,對於突然興起的社區團購我雖然不看好,但是當時認識問題的角度還是不夠高的——這幾天仔細想了想站在宏觀管理者的視角應該怎麼看待社區團購的問題,總算理清了其中的脈絡,這裡給大家講一講。
  • 社區團購遭斷供:起來!起來!不願死在巨頭刀下的供應商們!
    多家供應商斷供社區團購都說社區團購搶走了菜市場的生意,率先打響反社區團購第一槍的,卻是供應商。最近,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發布了「關於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公司供貨通知」。諸如多多買菜、美團優選之類的社區團購平臺,都在全國範圍內招募團長、供貨商、倉儲等第三方合作夥伴。供貨商們完全可以藉此抱上網際網路這個大腿,擴大生意規模。只不過,抓住這份機遇,還需承受相應的代價。
  • 「巨頭退出社區團購」被闢謠,但這劫貧濟富的遊戲終將收場
    網際網路始終都是一個流量的買賣,這一點在近期各大巨頭入局社區團購表現得淋漓盡致。12月12日,一張關於「馬雲、王興、黃崢等均表示,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的圖片在網上流傳。據券商中國報導,上述網傳為謠言。社區團購不僅憑藉大數據有針對發放補貼搶客戶,還在搶佔線下渠道。
  • 巨頭燒錢社區團購,人民日報批判獲贊!
    更有媒體將社區團購比喻為一場「從未有過戰爭」,讓各大巨頭紛紛下沉到市場。而在各大巨頭紛紛布局社區團購之時,人民日報卻站了出來,於12月11日發表文章評論道:「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
  • 網際網路巨頭急了?社區團購可能只是閃電戰
    11月底,兩年未露面的劉強東高調宣布將親自帶隊,「打好社區團購這一仗」。美團則立下了開闢1000個城市的目標。騰訊投資了興盛優選、食享會,阿里重倉十薈團,並且開啟了內部賽馬,有四支隊伍在摸索社區團購之路。急著賣菜的巨頭,帶來了線下的瘋狂。
  • 巨頭該不該進駐社區團購與底層爭利?鳳凰民調引發共鳴
    網際網路巨頭們湧入社區團購,依靠補貼和低價獲取市場份額,先壟斷,隨後再提價。此種趨勢下,有人獲利,有人受損。巨頭們貪婪吮吸資本利益,百姓無法拒絕網際網路平臺提供的高額補貼、便利快捷,而對於以傳統方式售賣蔬菜水果的商販來講,網際網路巨頭高額補貼壟斷市場的行為令他們嗤之以鼻。在更多人看來,科技巨頭先壟斷再提價的方式十分不妥。
  • 人民日報評「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應具有更多超越性追求
    這段時間,網際網路巨頭企業相繼投入大量資源入局生鮮社區團購,「社區團購」成為網際網路行業及資本市場熱議的話題。各大網際網路巨頭企業利用海量數據、先進算法和雄厚資本,研究如何拿下社區的生鮮團購。在購物、打車、外賣這些熱點之後,賣菜幾乎成了網際網路的又一個風口。
  • 社區團購硝煙四起,網際網路巨頭到底要什麼?
    對此,人民日報12月11日發表評論稱,掌握著海量數據、先進算法的網際網路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為。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雖然巨頭們的APP冠上「買菜」之名,但社區團購絕不止於買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