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88年出生,2007年上大學,上大學後有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同學,發現南方的同學都有手足兄弟,而我們北方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也曾羨慕人家有玩伴,上大學也會互相惦記打電話聊天問候關心。
但是,我同學給我講了一個她6歲的時候發生的事情,讓我感到吃驚,她說:「她和弟弟相差六歲,小的時候她特別討厭弟弟,因為就覺得大家眼裡只有弟弟,已經不喜歡她了,心裡難過又不平衡,感覺全家只喜歡弟弟,自己很多餘,她就趁著媽媽在廚房做飯的時候,偷偷把弟弟抱出去扔在了樹叢裡。」
還好媽媽發現的及時,問她弟弟去哪了,她感到害怕了就說了,媽媽又把弟弟撿回來了。這種感情我們體會不到,被人把愛分走的感覺我們獨生子也體會不到,雖然覺得我同學有點「狠」,但是也不能多做評價,而且當時歲數小,就是覺得真逗,哈哈大笑就過去了。
二胎開放,響應的人並不多
跟身邊朋友聊天,都會說二胎開放了,還想再生一個嗎?我們都不願意,原因一般有兩點:
1.養孩子像是噩夢
從懷孕辛苦,到育兒艱難,再到上學更是煎熬,說精力實在是不夠了,而且平時上班忙,真是感覺分身乏術。而且現在養娃成本太高,有房貸,有車貸根本負擔不起。想想算了,別給自己加壓了。
2.擔心大娃失落
如果兩個孩子相差三歲以內還好,從大娃懂事就有弟弟,這樣會相處的很融洽,如果大寶已經五六歲,獨生子的習性已經養成,突然多個二寶平分秋色,大寶受到的打擊會有點大。兩個孩子關係要是不好,手心手背都是肉,雞飛狗跳的斷不完的「官司」怎麼辦。那就真是永無寧日了。
導致大寶從內心牴觸二胎的原因有哪些?
1.獨生子特有的「自私意識」已經形成
因為自從大寶出生,就是家裡唯一的寶貝,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是專寵於這一個孩子。大寶可以說是全家唯一的愛,可以享受全部的物質,精神,感情與愛。這樣一來,二寶就是一個侵略者。本來是專血,現在有人平分秋色。
2.父母沒有提前讓大寶做好心理建設
既然決定要二胎,就要尊重大寶的意見,要全家人通過。如果沒有過過大寶的同意,大寶就會覺得件件事情很突然,很難接受,無法理解。會感覺是不是父母不喜歡自己了,想再生一個可愛的或者是對自己的想法以及意見不在乎。
3.受到親戚朋友鄰居的影響
在我們中國,很多人願意用孩子近介懷的事情來「逗」孩子。經常會說:「你媽媽不喜歡你了,要生小弟弟了。」這樣惡性的趣味的玩笑,使大寶對還未見面的二寶就已經心生怨恨嫉妒。敵意就已經萌芽。
家長如何幫助大寶做心理建設,接受二寶?
看了一檔綜藝節目,一個四歲的小女孩,跟爸爸說,把弟弟扔出去吧。從節目中可以看出來,大寶對二寶真是充滿了敵意,「不給你吃,不給你玩,你靠邊。」這些「冷言冷語」都是這個小姐姐對弟弟說的。
可見這對姐弟,關係令人堪憂,孩子的想法也是真實而恐怖。
1.讓大寶參與到照顧弟妹的工作中
從這檔節目中可以看出,孩子已經被父母「劃清界限」,父母照顧二寶,抱著二寶而大寶在一邊看著,體會不到自己是姐姐也有照顧弟弟的責任,家長忽略了姐姐的感受,也忘記了告訴大寶:「爸爸媽媽依然愛你」。大寶覺得自己不重要。
而且不許大寶太吵影響弟弟睡覺,不許這樣不許那樣,然後大寶內心的不平衡越來越嚴重。
2.多帶孩子參與到二胎稍微大一點了的家庭中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現在的獨生子確實孤獨,現在孩子自己不能隨便出去玩,家裡只有自己與玩具動畫片電腦相伴,大人的照顧滿足不了孩子需要玩伴的需求。
其他家庭的二寶稍微大些,可以和姐姐哥哥一起玩了,孩子接觸到了也會期待自己的弟弟妹妹快快長大就能和自己玩了。可以感受有弟弟妹妹的快樂。
3.不要忽略大寶
小寶因為小所以需要更多的照顧,父母的精力肯定分得更多些,很多家庭的二寶出生正是大寶的自我意識形成時期,情緒敏感以自我為中心,如果大寶感受到自己被忽視了,必將引起大寶的情緒波動。
家長如何協調大寶與二寶的關係?
網上有一對網紅兄弟「大博二博」。同樣參加了這檔節目,與這對小姐弟形成了明顯的對比。這對兄弟哥哥充分表現了「社會你博哥」的氣質與擔當。看起來在家帶二寶的不是父母,而是大博,幫助弟弟刷牙,給弟弟講道理,弟弟犯錯了媽媽收拾弟弟,哥哥挺身而出:「那麼大聲不給孩子嚇壞了呢,他那麼小懂事嗎?不用你們管,我管」。這些小大人的話都是從哥哥嘴裡說出來的。而弟弟對哥哥也是十分的依賴。有事就喊:「哥」。
1.讓大寶參與到照顧二寶的勞動中
這樣大寶可以感知自己的責任,也能看到自己的價值,並且會逐漸的認為弟弟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同時可以訓練大寶的生活能力,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從而提升自己的自信,有主人翁意識。
2.手心手背都是肉,不偏不向
「你是姐姐,讓著弟弟,」這樣的話真的讓大寶有很強的失落感,不能有了二寶就忘記,大寶也才幾歲,也還是個孩子。節目中:爸爸讓姐姐分享水給弟弟喝,姐姐不願意,便成了爸爸口中「自私的孩子」,這個爸爸嘴上說姐姐是孩子,卻要求姐姐做大人的事情。
3.不要對比,別把「別人家孩子」帶回家
不要說:「你看姐姐多聽話,你看弟弟吃飯多好。」這樣的話,會引發孩子內心對彼此的嫉妒與怨恨,就像我們小時候都討厭的那句「你看人家孩子……」。
4.家長適當「偷懶」讓大寶「忙」一點
節目中,姐弟家庭聽取了節目組的建議,讓孩子單獨相處,開始姐姐還是討厭嫌棄弟弟,但是過了一會兒,姐姐竟然開始餵弟弟吃水果,喝水。
大寶可以代替部分父母照顧孩子的工作,比如親子共讀,大寶認識拼音,或者已經上學識字,可以給二寶朗誦,講故事,這樣又鍛鍊了大寶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大寶自信,增進倆寶感情,兩個孩子都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