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顧偃開:他錯誤的教子方式,給做父母的提了醒

2020-12-22 秋雅聊情感

在《知否》裡,顧廷燁無疑是最後大贏家。他幫助皇帝扳倒了太后,是下一任皇帝最信任的人;他娶到了心心念念的盛明蘭,兒女雙全。然而,在跟盛明蘭結婚之前,顧廷燁的人生過得很不順暢。

身為侯府嫡子,他自幼失去母親,又不得父親寵愛;遭到兄弟們的嫉恨,被他們敗壞名聲;當自己被冤枉的時候,父親從不站在他身邊,喜歡對他採取暴力的方式進行教育。即使到了最後,顧廷燁都沒能跟父親顧偃開解開誤會。

顧廷燁之所以跟父親顧偃開誤會重重,與顧偃錯誤的教子方式有很大的關係。

顧偃開是個典型的封建家長,對子女的教育完全不講章法。他錯誤的教子方式,給做父母的提了個醒。

01 別人告自己的孩子狀的時候,不先查清楚真相,直接認定是孩子的錯。

在電視劇《知否》裡,顧廷燁遭到幾個兄弟的算計也不是一次兩次的事了。

顧廷燁的幾個兄弟跑出去喝花酒,故意不給錢,寫欠條還留下顧廷燁的名字,導致顧廷燁名聲受損。當老闆娘找上門要債的時候,顧廷燁直接質問:「看清楚,是我這張臉欠的錢嗎?」

可是,顧偃開根本不去調查事情真相,直接認定是顧廷燁在外面不務正業。顧廷燁本來是想辯解兩句的,但是,父親一句「商門祿氣,無可救藥」寒了顧廷燁的心,也不想再跟父親解釋了。

還有,顧廷燁科考落第,起因是他在自家的書房裡為楊無端鳴不平,觸怒了官家。

既然是在自家的書房鳴不平,還能傳到官家的耳朵裡,很明顯,顧廷燁遭到了別人的算計。可是,顧偃開不僅不為顧廷燁討回公道,而且說了這樣一番話:「就算他說了,也得有他說的東西,若你沒說這狂悖之言,他就是想傳揚到八裡之外,也得有他說嘴的東西。」

顧偃開犯了很多父母都會有的通病,那就是當問題發生的時候,先不查清楚真相,如果是自己孩子的錯就直接動手教訓,不是自己孩子的錯也要歸咎到自己孩子的身上。比如,很多父母喜歡說這樣的一句話「他為什麼不打別人只打你?肯定是你做得不對」。實際上,有的事情真的是自己孩子的錯嗎?

父母不問是非黑白責怪子女,只會寒了子女的心,也會失去子女的信任。既然自己的解釋父母從來不信,那子女解釋又有何意義?

02 喜歡採取暴力的方式教子。

顧偃開認定顧廷燁犯錯,加上顧廷燁的脾氣也十分倔強,從來不知道說句軟話,於是他打定主意要懲罰顧廷燁。在劇中,顧偃開懲罰顧廷燁的方式很簡單,就是直接用暴力的方式。

暴力教子的方式是一個不可取的行為,首先,父母採取暴力教子的方式,很容易因為掌握不好分寸對子女造成傷害;其次,父母喜歡採取暴力教子的方式,也會導致孩子的性格發生扭曲。在現實生活中,不少喜歡家暴的人在小的時候就遭遇過父母的家暴行為。最後,如果你不跟孩子講清道理,那他明白自己錯在哪裡,就直接處罰他,根本起不到警示的作用。畢竟,他根本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03 明明愛著自己的孩子,非要隱藏在心裡引起誤會。

顧偃開是愛著顧廷燁的,這點在劇中早有體現。

在顧廷燁科考落榜之後,顧偃開跟齊國公一樣,跑去找人詢問落榜原因。父母之所以關心孩子成績差的原因,就是為了提醒自己的孩子,下次避免重犯錯誤。因此,顧偃開為了顧廷燁跑去討好主事者,就可以看出他對兒子的一片愛意。

還有一點,當顧廷煒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之後,為了讓顧廷燁庇護自己的妻女,當著親戚的面公布了顧偃開的遺囑。在遺囑裡,顧偃開特地標出了顧廷燁該得的那一部分,可見,他對這個兒子還是疼愛的。

可是,直到遺囑公布,顧廷燁才意識到了父親的愛子之心。

無論是父母對子女的愛,還是情侶之間的愛,都是需要說出來的。其他人又不是你肚子裡的蛔蟲,怎麼知道你在想什麼?如果你一味地對子女採取嚴格教育的方式,又不表達自己的愛,子女怎麼會相信你是為了他好?

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子女,父母既需要嚴格管教子女,防止他走錯了道路,也需要用親情來給子女溫暖,給子女信心,讓他在嚴厲又不缺乏關愛的環境下成長,才能成長為父母心目中的樣子。

END.

今日話題:你認為顧偃開疼愛顧廷燁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知否》原著手段不輸小秦氏的大秦氏:扎手玫瑰,顧偃開被騙一生
    半年之後,公婆又提子嗣的事,這次大秦氏又故技重施,然後又九死一生搶救了過來,幾次下來,顧偃開竟然瞞著父母,帶著大秦氏去了西南邊陲。顧偃開和大秦氏這樣的愛,是病態的。小秦氏曾這樣評價顧偃開對大秦氏的愛:「他對姐姐是糊迷了心竅的著迷,是前世的債。」顧偃開對大秦氏如此深情,可大秦氏卻從未為顧偃開想過。她從沒把顧偃開的父母放在眼裡,還帶著顧偃開,不把自己的父母放在眼裡。
  • 《知否》顧廷燁的生母為何被丈夫嫌棄?侯爺原配妻子原型是林黛玉
    看過《知否知否》的朋友們或許不知道,寧遠侯府顧老侯爺的原配娘子大秦氏,像極了低配版「林黛玉」,她空有美貌仙姿,卻沒有黛玉的七竅玲瓏心。最後大秦氏年紀輕輕就被夫家嫌棄,傷心病逝。大秦氏出身名門,電視劇裡顧廷燁說過:他大哥哥(顧廷煜)的母親家是東昌侯!和寧遠侯府是門當戶對。《知否》原著小說裡,大秦氏美貌出眾,才情過人,只是身嬌體弱,好在是侯府嫡女,父母把她嬌生慣養著,沒受過什麼挫折。
  • 《知否》: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如何才為「計深遠」?
    《知否》中「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句臺詞可以說是貫穿全劇,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有3次。第一次出自衛小娘口中,她為了讓明蘭去老太太屋裡生活,和明蘭說了這一句話。其實「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出自《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意思是說:父母若愛護自己的子女,就應該為他們做長遠的考慮。我願意相信,天下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就像《知否》這部劇中,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正派還是反派,只要是為人父母的,基本都在為自己的孩子做籌劃。
  • 顧偃開庶出大女兒廷嫣:秦家縱女作孽,刻薄寡恩,活該被抄家奪爵
    原著《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秦家兩個女兒,大小秦氏兩姐妹,可謂是將顧家害得不淺。顧偃開遇上秦家女也是倒了八輩子的黴,險些弄得無嗣不說,末了差點家破人亡,幾十年的老宅叫顧廷煒一把大火燒了,也是顧偃開色迷了心竅。白氏和顧廷燁母子一脈是怎樣受小秦氏迫害的,劇中都有交代。
  • 知否:顧廷燁做父親有多糟糕,原著裡他的做法「渣」到極點,還不如顧...
    在有心人的挑撥,和顧偃開自己的偏見之下。一直都不好。而顧廷燁自己做父親,卻是比顧偃開更加的遠遠不如。 1 顧廷燁做父親其實是非常糟糕的。在做父親上,他遠遠沒有顧偃開稱職。顧偃開雖然不愛顧廷燁的母親,但是對顧廷燁也是上了心的。
  • 再看《知否》教育觀:同胞姐妹廝打後,她說:作父母須一碗水端平
    這段時間在看電視劇《知否》。在第9集中,孫嬤嬤教訓了因為爭吵而廝打在一起的盛家三姐妹,且當著她們父母的面,打了手板,做了懲罰。而孫嬤嬤的教育方式也被粉絲們堪稱是:教科書級別的育兒觀念。編劇老師也很用心,用了整整一集來傳遞這些教育觀點,甚至還一語戳中了林小娘的問題。
  • 知否:顧廷燁的父親真的不愛他嗎?愛之深,責之切罷了
    知否:顧廷燁的父親真的不愛他嗎?愛之深,責之切罷了在《知否》一劇中顧廷燁雖為男主,同時也是侯府的嫡子,卻過著非常悲慘的童年,他的母親在他很早的時候便去世了,他父親顧偃開又娶了一位兩面三刀的女人,表面一套背後一套,捧殺顧廷燁得盡名聲,更是把他養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這在當時可不是什麼好事,也正是因為他的性子從小吃了不少苦頭,但他卻並不自知。
  • 知否小秦氏要爵位,不把精力放在培養兒子上,捨近求遠捧殺顧廷燁
    我是小小小美呀兒,喜歡點擊關注我知否小秦氏要爵位,不把精力放在培養兒子上,捨近求遠捧殺顧廷燁看過知否的都知道小秦氏的手段一個字高 。那麼你說為何作為父親,顧偃開為何不為顧二叔翻案還以清白。這一點父子二人恐怕都清楚,只不過都未說破而已老大是顧偃開的心頭好生的,體弱多病擔不起家族的擔子所以要千嬌萬寵的養著。老二是顧偃開一塊心病,他娶白氏既對不起大老婆也對不起白氏,白氏又因為顧家而死,老二身體健康頭腦靈光所以當成繼承人培養。
  • 重溫《知否》才懂,顧偃開最愛之人,不是大秦氏,而是白氏!
    導語:在《知否》中顧偃開是顧廷燁的父親,顧偃開在他的一生中迎娶了三個女人;一個是他青梅竹馬的髮妻大秦氏;一個是拯救顧家危機的白氏;還有一個就是大秦氏的妹妹小秦氏。顧偃開為了彌補遺憾,維護自己家族的榮譽,才會迎娶大秦氏的妹妹小秦氏來續弦。
  • 另眼看知否:明蘭的成功真的和五品盛家沒關係嗎?
    引言:作為小紅樓之稱的《知否》,成功打破正午陽光一直以來高熱度、收視的尷尬局面,現在提到正午陽光,大多數的人都會說一句「正午出品,必屬精品」。雖然說近來,《清平樂》再次打破常規,不過《知否》還真是目前為止,正午出的幾部古裝劇裡口碑、收視皆上上之選的作品。
  • 從劇集《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看見宋代女性的真實面貌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一部在劇情、文化及演員演技上都講求精益求精的電視劇,是一部耐人尋味的精良影視作品此劇講述盛家庶女盛明蘭從小被冷落,步步為營,最終一步步走向家族中心地位成為當家主母,與丈夫和睦相處的勵志故事這部劇雖是一部閨閣女子的家宅內鬥劇,卻有著非常複雜的眾生相和及其考究的家族立意
  •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在知否中體現了怎樣的道理?
    這句話說的是:天下之大愛就是父母對孩子的那種愛,父母習慣為孩子做長遠打算,想給孩子謀一個好的前程。相信看過《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電視劇的人都知道,這部劇多次提到「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句話,它出自《戰國策》中的名篇《觸龍說趙太后》。
  • 《知否》:大秦氏榮寵一生,顧七姑娘效仿,卻把自己逼入絕境
    關心則亂的小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有隱忍聰慧的盛明蘭,有功於心計的小秦氏,有人人羨慕的大秦氏,還有這樣一位女子——讓人哀婉嘆息的顧七姑娘廷燦。上一篇筆者給大家分析了顧老侯爺的第一位夫人大秦氏,本篇著重分析像極了大秦氏的顧七姑娘廷燦為何最終孤苦潦倒?
  • 《知否知否》中出現多處用詞錯誤 觀眾吐槽: 語文老師可坐不住了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的趙麗穎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王峰  作為趙麗穎和馮紹峰婚後公開合作的第一部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以下簡稱《知否知否》)正在電視臺和各視頻平臺熱播  觀眾驚呆:就是一個高考病句真題庫  《知否知否》雖然是一部歷史架空電視劇,但導演把它的朝代背景放到了宋朝,因此劇中就有不少成語、古代敬語和詩句的運用,然而就是因為對文字掌控能力的欠缺,《知否知否》成了一部帶有明顯文化缺失的古裝劇。  1月3日,公眾號「山河小歲月」發布了一篇題為「《知否》就是一部高考病句真題庫」的文章,集中了劇中的幾處錯誤。
  • 教子有方 | 謝謝你,願做我的孩子
    ——兒童教育家 蒙臺梭利父母這個職業,是不需要考試的,只要你願意,就能輕鬆獲取資格,可是,做父母,是否每個人都能勝任呢?我想,這是我們必須要去思考的問題。養育孩子的過程,實際上也是父母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長的過程。孩子如同天使,能為我們療傷,哪怕他們不乖,愛發脾氣,但他們如同一面鏡子,讓我們看見自身的缺陷,而你是否願意改變呢?
  • 《知否》王老太的「計深遠」只是自作聰明,這一點不如盛老太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由侯鴻亮擔任製片人,張開宙執導,曾璐、吳桐編劇,趙麗穎、馮紹峰領銜主演,朱一龍、施詩、張佳寧、曹翠芬、劉鈞、劉琳、高露、王仁君、李依曉、王鶴潤、張曉謙、李洪濤主演,該劇改編自關心則亂同名小說。通過北宋官宦家庭少女明蘭的成長、愛情、婚姻故事,展開了一幅由閨閣少女到侯門主母的生活畫卷,講述一個家宅的興榮,古代禮教制度下的女性奮鬥傳奇 。
  • 《知否》給所有父母提了個醒:「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
    在《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中有一句話,讀來讓人頗為受益:「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句話說的是:天下之大愛就是父母對孩子的那種愛,父母習慣為孩子做長遠打算,想給孩子謀一個好的前程。我本人是已婚生子,現在孩子不過一歲半,即便他很小,我也時常跟先生談論「怎麼樣能教好他,讓他有一個好的前程」。父母之愛子,從有了孩子那一刻開始就為其謀劃了。
  • 《知否》賀弘文番外:與妻子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番外交代了賀弘文的結局,賀老太太后來為他定了一個武將之女,那女子本也是有一個青梅竹馬的未婚夫卻戰死沙場,因為不想家人擔心,也想有子女承歡膝下,便答應了賀家這門親事日常不過是相夫教子,再收拾收拾那個不省心的曹姨娘。
  • 《知否知否》原著盛明蘭侍女若眉空有美貌,委身做妾,結局悽涼!
    心比天高的若眉,一度連自己的主子都看不起,曾經發誓「永不做妾」,最後卻心甘情願地嫁給了年事已高的公孫先生,成功打臉,然而她的結局卻沒有林噙霜風光。縱觀整個《知否知否》,美貌的女子數不勝數,除了衛小娘和盛明蘭、盛墨蘭以外,若眉更是侍女中的翹楚。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父母之愛子,如何為之計深遠?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句話,因為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反覆出現而被帶火,這句話原本出自《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意思是父母愛孩子,總會為孩子深謀遠慮做長遠打算,總想給孩子謀一個好前程。縱觀全劇,豪門恩怨宅鬥宮鬥,皆緣於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