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的強悍小國,憑藉三萬軍力,打完蘇聯又打德國

2020-12-17 騰訊網

二戰中大部分國家都被捲入了這場戰爭災難,在歐洲主戰場參戰的國家有蘇聯、德國、英國等軍事大國,但是令所有人沒想到的是有這樣一個小國,它不僅打敗蘇聯,還將德國趕出自己的國家。

德國為了穩定住蘇聯,雙方籤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德軍入侵波蘭後,蘇聯也派大軍到波蘭分了一杯羹。西面問題得到解決之後,蘇聯又開始擔心北面。1939年10月,蘇聯與芬蘭政府談判,要求芬蘭將芬蘭灣中的幾個島嶼和雷巴奇半島上的芬蘭林土都割讓給蘇聯,作為補償蘇聯將奧涅加湖西北的蠻荒之地兩倍於芬蘭割讓的土地面積交給芬蘭。另外蘇聯每年支付800萬馬克給芬蘭政府租借漢科半島30年。

芬蘭軍隊繳獲的蘇軍武器裝備

但是芬蘭政府毫不猶豫拒絕了蘇聯的提議。談判破裂後,蘇聯人就製造了曼尼拉事件:宣稱芬蘭軍隊炮擊曼尼拉村造成蘇聯士兵死亡,以此要求芬蘭割地賠償。芬蘭政府明白了,蘇聯人就是要那塊土地。這種莫須有的罪名,芬蘭當然不認。

1939年,蘇聯撕毀《蘇芬互不侵犯條約》,對芬蘭宣戰,動員的作戰部隊達五十多萬人,而芬蘭的正規軍只有區區三萬人,根本不可能扛住蘇聯的進攻,而且武器裝備極其落後,就戰機而言芬蘭才有七十餘架,而蘇聯就出動多達上千架。用赫魯雪夫的話說:「只要蘇聯人聲音稍微高點,芬蘭人就會服從。不行的話,蘇聯人放一槍,芬蘭人就投降了。」

1939年11月30日,蘇軍先對芬進行了一波大轟炸,隨後23個師團在2000多輛坦克裝甲車的掩護下開進芬蘭領土上。戰爭初期,芬蘭一度被打得潰不成軍,芬蘭人沒有坐以待斃,而是借著熟悉地形,開始跟蘇軍打起了遊擊戰。他們大多都是優秀的獵人和槍手,對於遊擊戰打一槍就跑是得心應手的,加之芬蘭的大雪天氣,對於遊擊戰而言是非常有利的,偷襲蘇聯的後勤補給,這給蘇聯士兵造成了巨大的傷亡。

蘇芬戰爭示意圖

戰局開始轉變,蘇軍傷亡人數越來越多,蘇聯第七軍不到一個月就被芬蘭人殲滅了兩個師,被殲滅了兩萬七千餘人,而芬蘭方面只有九百人陣亡,另外一千七百七十人受傷。到了1940年蘇軍傷亡更是誇張,五十餘萬人的精裝部隊基本上失去了戰鬥力,在蘇聯政府還引起了不小的議論,史達林十分惱火的又加派兵力達一百二十多萬人進攻芬蘭,最終芬蘭只能忍痛割讓了57000平方土地給蘇聯。

這次戰爭持續約3個半月,蘇軍損失20萬,傷亡合計70萬以上。《赫魯雪夫回憶錄》中提到:「我們損失了上百萬人。這次戰爭已讓德國人發覺蘇聯的戰鬥力只是虛高。」

芬蘭士兵與德軍在一起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芬蘭便加入德軍對抗蘇聯。不過他們打到蘇芬邊境處就停止了進攻,立即轉為防禦固守自己的國土。戰爭後期,德軍開始接連慘敗,一點也看不到勝利的影子。於是芬蘭開始向蘇聯求和,蘇聯讓芬蘭人將德軍趕出芬蘭境內。芬蘭和德國的對抗史稱拉普蘭戰役,雙方戰鬥傷亡並不是很大,芬蘭傷亡1000人,德國損失2000人。不過蘇聯最後還是奪回了之前被芬蘭收復的失地。

芬蘭至今為止依然十分強悍,不僅人均收入最高的國家之一,也是最清廉的國家之一。

相關焦點

  • 二戰軍力排名,第九義大利,第一德國,中國第幾?
    而參戰的主要國家卻是中國、美國、蘇聯、德國、日本、英國、法國、義大利和芬蘭。如果從純軍事的角度來看,這些國家的軍力如何排名呢?  蘇聯為此大怒,派出四十五萬大軍浩浩蕩蕩地殺來,打算三天之內打完收工,而對面的芬蘭卻只有兩百萬人口,軍隊總計不過三萬,堪稱地地道道的小國寡民。然而信心滿滿的蘇聯人卻怎麼也沒有想到,他們原本打算三天就打完的戰爭,打了三個月還沒有結束。芬蘭人的抵抗意志出奇地驚人,而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表明二戰初期的蘇聯不過是個泥足巨人。
  • 二戰德國的「奶媽」,小國羅馬尼亞多重要?德國沒它打不起閃電戰
    作為一個東歐小國,羅馬尼亞在歷史上並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作為,反而常常被周圍的國家侵略。一戰時羅馬尼亞加入協約國,差點被德國打到滅國。 但到了二戰,羅馬尼亞變成蘇德雙方爭奪的重點,也是納粹德國的命根子。羅馬尼亞在二戰中倒向納粹,不僅提供戰略資源,還派出了50多萬人幫德國打仗,最後傷亡30多萬,幾乎打光了一代年輕人。
  • 二戰時蘇聯強得離譜,卻沒打過此歐洲小國,那一戰蘇軍死亡20萬
    二戰時蘇聯強得離譜,卻沒打過此歐洲小國,那一戰蘇軍死亡20萬文/猿飛日月二戰時我們都知道是同盟國最後勝利了,希特勒的德國,以及裕仁天皇的日本通通都戰敗投降,成為了戰敗國,至於另外一個法西斯國家義大利,我們就不要再提了,他是三個法西斯國家中最為猶豫不決,優柔寡斷的一位
  • 二戰時日本為什麼不幫助德國打蘇聯?這四點是關鍵
    二戰時日本為什麼不幫助德國打蘇聯?這四點是關鍵 1941年10月,德軍170萬軍隊開赴莫斯科,蘇軍緊急應戰,歷時3個多月的莫斯科保衛戰打響了。
  • 二戰唯一向軸心國和同盟國都宣戰的小國,只有三萬人,卻很富有
    而且這個國家並不是大國,是個只有三萬人的小國,這個國家就是聖馬利諾。聖馬利諾去全稱聖馬利諾共和國,是一個袖珍國家。這個國家只有60多平方千米,人口三萬多人。是位於義大利境內的國中國。按理說這樣的國家,在戰爭中保持中立還來不及,為何這個小國會積極參與戰爭。而且還同時向雙方都宣戰。
  • 二戰的蘇聯到底有多可怕?德國想贏,幾乎是沒有可能的!
    可即便是賭徒,也知道軍力和國力在戰爭、尤其是一場世界大戰中的重要性。德國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後,截至1939年9月,德國軍隊早已突破《凡爾賽和約》10萬人的限制,一躍成為世界上最龐大和強大的軍隊之一。彼時的美國軍力只有世界第7,甚至某些方面還不如波蘭。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二戰是不可避免的,但將數百萬精銳消耗在蘇聯本來是有可能不發生的。
  • 二戰時如果德國打美國,日本打蘇聯有沒有打贏的可能?看完後明白了!
    我說一個結果,可能你會不愛聽,如果在二戰當中真的是德國打美國,然後日本打蘇聯。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德國也只能像日本那樣不在背後對蘇聯下手,那麼說實話德國與日本戰敗的時間可能更快,甚至可以說二戰根本就不會爆發。
  • 二戰,德國為什麼要去打強大的蘇聯?只是先下手為強
    在世界近代戰爭史中,蘇德戰爭的發生給世界各國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回憶,而這場極為激烈的戰爭,致使德國慢慢失去作戰氣勢從而淪為一個歐洲地區小國。我們要知道,德軍的戰鬥能力雖然非常強,但後勤補給能力的不足將會極大程度上影響德軍的作戰效果,畢竟德國在歐洲地區所保有的軍備資源本來就比較少,當時的蘇聯不僅擁有極為廣闊的領土,特殊地理環境下所保有的礦產資源也極為龐大,這樣的蘇聯就是一隻「待宰的肥羊」,德軍完全可以通過奪取蘇聯的資源從而為自己軍隊提供軍備補給,更何況德國發動二戰的原本意圖就是進行擴張,蘇聯這樣的誘惑德國怎能輕易放過
  • 瑞典在二戰中憑藉什麼保持中立的,為何蘇聯和德國都不敢招惹他
    不過我們今天講的並不是這個國家有錢的問題,而是在二戰中瑞典中立的問題。如果我們對二戰了解的話,就能發現,這個國家在二戰時是中立的。可以說在當時能保持中立非常不容易。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二戰正式開始。之後德國和蘇聯共同瓜分的波蘭。德國佔領了波蘭之後開始掉頭向北進攻,佔領了丹麥和挪威兩個國家。
  • 二戰中如果德國單挑蘇聯,蘇聯會是對手嗎?
    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爆發後,美英蘇等國家紛紛捲入戰爭。作為歐洲反法西斯戰爭的中流砥柱,蘇聯在二戰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在美英的幫助下,蘇聯人打敗了德國軍隊,取得了蘇德戰爭的勝利。儘管蘇聯人在蘇德戰爭中擊敗了德國,但很多人認為如果沒有美英的幫助,單憑蘇聯自己是打不贏德國的。
  • 二戰時期,瑞典僅僅是一個小國,為什麼德國卻沒有攻打它?
    很多人認為瑞典在二戰中能避開戰火是因為瑞典是永久中立國,但事實並非如此,並不是所有的永久中立國都能避開戰火。要能在戰爭中取得中立國的地位,自身必須要有一定的實力,如果沒有一定實力,只要宣布中立就能避免戰火,那二戰期間所有遭到德國侵略的國家都會宣布自己是中立國,這樣一來或許元首也就無法發動二戰了吧。
  • 二戰中,如果沒有英美的援助,蘇聯能夠打得過德國?
    在歐洲戰場上面,德國兩線戰爭。一方面西線戰場與英美等國進行開戰,一方面在東線戰場上面與蘇聯進行開戰。就拿東線戰場上面德國在1941年入侵蘇聯的進度以及勝利成果來看,三個月消滅蘇聯也是有可能的,但是兩線作戰畢竟還有自身的條件限制。 那麼,在二戰期間,蘇聯如果沒有英美的幫助,蘇聯能不能打贏德國呢? 本文帶領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 二戰時德國一重大失誤,如果沒有主動打蘇聯,蘇聯會進攻德國嗎?
    德國當年肆虐歐洲,已經獲得了巨大的優勢。如果他們一直在歐洲活躍的話,也許能夠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為最終的勝利爭取到更大的優勢。也就是說,二戰期間德國進攻蘇聯,可以說是一個重大的失誤。因為德國的精銳士兵,基本上都死在了冰天雪地的蘇聯。
  • 我國現在的軍力與巔峰時期的蘇聯相比,誰更強?
    現在世界上有一百多個國家,但是社會主義國家卻只有幾個,在這些社會主義國家裡中國的實力最為強悍,而當年蘇聯還沒有解體的時候,社會主義國家的陣營裡,蘇聯則是那個大家公認的老大哥,中國在建國初期也曾經受到過蘇聯的幫助。
  • 德國、以色列軍力對比:如今的德國還敢招惹以色列嗎?
    德國的日耳曼人和以色列的猶太人可以說是有世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犯下累累罪行,對他們進行屠殺和虐待。臭名昭著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就是專門為奴役和滅絕猶太人所建造的,希特勒妄圖徹底滅絕猶太人這一種族。
  • 挪威和瑞典同為中立國,為何二戰中德國入侵挪威卻放過了瑞典?
    二戰爆發後,許多國家都捲入了戰爭。大多數國家雖然都事先聲明自己是中立國,但是仍難逃出戰爭的魔爪。在這場空前的災難裡,也有幾個國家倖免於難。這些國家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擁有著相當強悍的武力。如果沒有強大的武力,那麼這些國家恐怕也難逃像盧森堡這樣的中立國被打敗的命運。
  • 二戰實力被小看的小國,擁有全球最強兵工廠,間接幫助我國抗戰
    二戰是由德國、日本以及義大利所組織的法西斯行動,也是世界上發生規模最大的一起戰爭,在二戰期間有一個國家實力被嚴重小看的小國,卻擁有著全球最強兵工廠,這個國家就是捷克斯洛伐克,是位於歐洲中部的一個國家,捷克斯洛伐克曾經是從奧匈帝國裡面獨立出來的,但是在二戰爆發之後就被德國給佔領了,德國對捷克斯洛伐克非常的感興趣
  • 二戰的「太極高手」:一邊與同盟國談生意,一邊偷偷幫德國打蘇聯!
    西班牙確實有點意思,二戰中西班牙的領導人佛朗哥是一個極其聰明的人物,雖然他是在德國的大力支持下上臺的,但他仍是一個務實主義者。因此,西班牙在二戰中,受到了雙方勢力的拉攏。1940年3月,英國曾與佛朗哥籤署了一個為期半年的短期貿易協定:英國向西班牙提供石油產品和化肥,西班牙則向英國供應礦石、橘子和檸檬,期滿之後,雙方無限期續籤,直到戰爭結束。
  • 二戰時美國為什麼要跟德國打,而不是支持德國削弱蘇聯?
    這個情況下就等於是德國、義大利和日本要合夥幹翻全世界了。以上就是二戰時候的一個大背景!美國是1941年加入到二次世界戰爭當中的,標誌性的事件就是日本轟炸了美國的珍珠港。日本把美國給拖進了戰爭中,德國肯定是不開心的,找了日本這個豬隊友,真的是倒了八輩子黴了。
  • 二戰時閃擊波蘭的只有德國自己?波蘭其實是被蘇聯和德國瓜分的
    一提到1939年的波蘭,人們就會不禁想到的是,德國閃擊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波蘭被德國法西斯佔領等等歷史課本上耳熟能詳的事件,可是今天要給大家講的也是1939年的波蘭。與大家的認知不同,今天講的波蘭是被二戰的戰敗國德國和二戰功勳蘇聯同時瓜分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