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瑞典,大家對這個國家的感覺就是這個國家非常有錢。瑞典作為北歐五國之一,確實很有錢,人民生活水平非常高。不過我們今天講的並不是這個國家有錢的問題,而是在二戰中瑞典中立的問題。如果我們對二戰了解的話,就能發現,這個國家在二戰時是中立的。可以說在當時能保持中立非常不容易。
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二戰正式開始。之後德國和蘇聯共同瓜分的波蘭。德國佔領了波蘭之後開始掉頭向北進攻,佔領了丹麥和挪威兩個國家。之後開始掉頭向西,進攻比利時、盧森堡、荷蘭、法國這些國家。並且都佔領了這些國家。我們再看一下蘇聯。蘇聯佔領波蘭之後,又出兵佔領了波羅的海三國。之後攻打芬蘭,要求和芬蘭進行領土交換。這是當時的形勢。看到這裡我們能發現,瑞典是個很特殊的存在。無論是德國還是蘇聯,都沒有攻打瑞典。瑞典竟然保持了中立,而且在整個二戰期間都保持了中立。那麼,瑞典憑藉什麼保持中立的?
想要在戰爭中保持中立,不僅是自己說中立就行了。丹麥和挪威在二戰前也說保持中立,結果還是被德國佔領了。保持中立首先要自己有實力。我說自己保持中立了,你如果來打打我,我也不怕,因為我實力也很強大。一旦開戰的話,自己也能讓對方吃一壺的。還有就是自己有很大的價值,讓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敢攻打自己。那麼,瑞典當時有哪些優勢讓別人都不敢攻打自己呢?
首先是實力問題。瑞典雖然是北歐國家之一,人口稀少,面積並不大。但是這個國家的軍事實力很強大。瑞典雖然人數不多,但當時擁有幾十萬的軍隊,這些軍隊優良。不管是德國還是蘇聯,想要入侵瑞典,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也正是這些軍隊,讓德國和蘇聯都在瑞典家門口止步了。
其次是瑞典有很強大的工業基礎,瑞典當時生產的很多產品是其他國家無法生產的。瑞典的工業能夠生產出優良的工業產品,而且其他國家都無法取代。比如瑞典的軸承,很多國家都生產不了。一旦瑞典被佔領的話,會影響很多國家的利益,其他國家可能都不願意。即使是佔領過也未必能獲得好處,一旦佔領瑞典的話,瑞典到時候停產這些東西,對任何國家都會造成巨大損失。而且瑞典還盛產優質的鐵礦石,這些鐵礦石是德國需要的。所以德國一直不敢對瑞典下手。德國之所以進攻挪威,就是為了保障從瑞典進口鐵礦石。
最後就是瑞典的地理位置並不是非常重要。瑞典的地理位置不論是對於德國還是蘇聯,都不是很重要。所以這兩國都沒必須非佔領這裡。而且留下這個國家,也為德國和蘇聯做一個緩衝區。防止他們之間再擦槍走火。
這就是瑞典在二戰中得以中立的原因。不管怎麼說自身強大才是硬道理。如果瑞典不是自身強大,估計早就在二戰中別佔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