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洪洋,華為全球技術服務部(GTS)服務產品管理高級經理。伴隨著華為內部業務轉型調整和新建,他帶領技術團隊組織並建立了華為服務產品開發和評審體系,搭建了服務產品的整個戰略支撐背景,在公司內部原有硬體體系下加以創新,空前改革內部流程,獨創華為式服務產品管理流程體系,有力地支撐了華為服務產業的投資管理和發展規劃,開創性的推進了服務的產品化,為華為服務重新建造了一個流程體系,填補了華為服務產業調整後流程結構的空白,也開啟了華為服務高速發展的一個新的階段。
投身華為,使命擔當
因卓越的服務產品經理的工作經驗和對項目管理方面尤其是在體系開發方面有著獨到的見解,趙洪洋08年從聯想集團受邀加入華為工作。做交換機設備起家的華為,在2000年引入了IBM的集成產品開發體系(IPD)用於硬體設備領域的開發管理,華為的硬體設備業務也逐漸成熟、發展壯大。但服務業務領域無論從當時的定位、還是從服務產品開發還是投資決策方面當時都處於萌芽狀態,沒有一個成熟而明確的管理體系和指導方法。當然華為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那就是服務業務應該作為一個獨立的產業去發展,而不能只依附於硬體設備。從對主設備的支持角色開始向獨立開發、銷售服務產品轉變,也就是一個服務產品化、產業化的過程。
2009年伴隨著趙洪洋的加入,事情出現了轉變。以趙洪洋在聯想的業務和管理經驗,他意識到,華為服務想要快速發展必須建立獨立的服務業務。隨著華為內部做出組織的一系列調整、開始加強牽引服務產業的發展。此時,華為內部成立了六個服務業務部(BU):分別為網絡部署服務(NRO)、網絡技術服務(NTS)、系統集成服務(SI)、維保服務(CS)、管理服務(MS)、以及培訓服務(LS)。通過這六大服務業務部,一方面做到有效的支撐硬體設備服務、另一方面獨立拓展服務業務的新邊界。比如,CS主要圍繞硬體產品設備的維護保障、LS解決設備對客戶的使用培訓和賦能、而MS則專注於降低客戶的Opex提升運維效率等。隨著這些組織的調整和新建,原來的體系流程已經無法滿足現實業務的需求,更加尖銳了管理體系能力和業務需求的矛盾,但同時也迎來了變革的契機。趙洪洋所在的部門開始牽頭建設華為服務開發流程管理體系。
三度委任,挑起大梁
在重塑流程之前,根據集成產品開發理論,相應的節點需要相應的專業管理委員會進行投資決策判斷,於是部門多次討論方案。起初,某位資深員工提供了一套方案,但管理團隊認為沒有達到他們的預期,一個月後,另外一個同事牽頭的方案架構設計,再次上會後還是沒有通過管理團隊的評審。這時大家已經對此事唯恐避之不及,趙洪洋不懼挑戰,第三個主動接手。作為方案的主設計師,接到上級的委任後,主要做了二件事:第一,找到了公司硬體設備IPD的行管部門,充分了解了華為設備IPD體系的設計要點和運行情況,以及一些當年遇到的坑踩過的雷,先做到「知彼」;第二,與華為服務幾個BU包括開發、交付、財經、質量、採購領域的主管骨幹做了充分的溝通,基本了解了華為服務業務的現狀和需求,也就是做到「知己」。做到知己知彼,基本上可立於不敗之地。也使整個服務產品開發流程的架構方案跟業務結合更加的緊密,最終獲得管理層的極力認可。
在詳細設計階段,趙洪洋基於以下三點設想,最終架設起一套完整而適用的創新方案。
第一,守住「底線」,要滿足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第二,「抓大放小」,如關鍵節點明確要求,非關鍵點可省略、合併,如規定不要過於冗長複雜,不能完全束縛業務團隊的手腳,有一定靈活性,但該明確的地方要求和標準要清晰,做好指引和文件管控;第三,考慮基於服務業務的獨特性,不能完全照搬硬體產品的開發模式。
榮耀加身,鋒芒畢至
最終在嚴格的管控力度和超高的質量要求下服務業務的全新流程順利完成開發上線。這樣卓越的功績也為趙洪洋贏得了GTS總裁獎的榮譽。GTS總裁獎作為華為內部給予給技術服務部的優秀員工獎勵的最高榮譽之一,其獲獎者比例約為100:1。即,從100優秀員工裡再甄選1位出來獲此殊榮,而趙洪洋憑藉著對服務流程全新建設的突出貢獻,在一百個優秀員工裡面挑選一個名額這樣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
勇於突破的趙洪洋在流程經過一段時間穩定的部署運作後,又提出了一個創新式理念「將維保服務範圍擴大到競爭對手那裡去」,這在當時也一躍成為華為服務內部的重大研究課題。趙洪洋作為課題的主要負責人,牽頭Marketing, CS業務部和一線系統部去探討如何作為服務集成商與其他設備廠商籤約,包括服務標準等在內的一些列協議文件,並開拓包括如愛立信、諾基亞等在內的技術服務類競爭對手去使用華為技術服務產品,如現場服務、遠程服務、電話服務、備件服務等。而這樣的創新式理念也為趙洪洋斬獲2009年華為產品管理規劃獎。
今後,趙洪洋將繼續在重塑華為管理模式的道路上不斷前進,在產品開發和流程中融入更多的創新概念,並帶領團隊為華為服務產品領域提供更多的支持,通過對流程管理的創新,增進產品研發與業務運營之間的融合,為華為的多方位發展提供助力。
本文來源:北國網 責任編輯: 付曉萌_NB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