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和湯圓大家都吃過,元宵和湯圓一個是北方人吃的,一個是南方人吃的,那麼,元宵和湯圓的區別在什麼地方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元宵和湯圓有什麼區別吧!
湯圓和元宵儘管在原料,外形上差別並不是很大,但確確實實是兩種美食哦!從地域來看,元宵的叫法主要在北方,而湯圓的叫法多在長江流域以南。
元宵比湯圓的口感要略微粗一些。元宵的湯會比較濃,表皮鬆軟,餡料硬有咬勁,餡料是比較單一的甜口,而湯圓湯較清淡,餡料柔軟些,餡料甜鹹葷素則更豐富!
湯圓和元宵在儲存上也有很多不同,湯圓一般是速凍包裝,保質期久一點;元宵則是現場製作,當日售賣。在選購速凍包裝的湯圓時要注意產品的日期哦!
材料:糯米粉300克,黑芝麻300克。
調料:白砂糖150克。
做法:
1.黑芝麻炒熟,碾碎,拌上豬油、白砂糖,三者比例大致為2:1:2。
2.適量糯米粉加水和成團。
3.以軟硬適中、不粘手為好,揉搓長條,用刀成小塊。
4.將小塊糯米糰逐一在掌心揉成球狀,用拇指在球頂壓一小窩,拿筷子挑適量芝麻餡放入。
5.用手指將窩口逐漸捏攏,再放在掌心中輕輕搓圓。
6.包好後有如山楂大小。
7.燒水至沸,包好的湯圓下鍋煮至浮起即可食用。
材料:
糯米粉100克、澄粉10克、開水10克、冷水60-70克、豬肉餡100克、水25克、鹽2克、白糖2克。
做法:
1.鮮肉餡加入水、鹽和白糖(如果喜歡生抽可以加3克左右,喜歡顏色深一點可以不用生抽改成老抽1克左右)。
2.用電動攪拌機攪拌成粘狀,也可以用手不停的摔打。
3.然後分成8克左右的小肉團備用。
4.糯米粉加入60-70克左右的水和成麵團,澄粉加入10克的開水攪拌成糊,倒入糯米粉團中揉成麵團,分成15克左右的小劑子。取其中一個小劑子整形成小碗狀(如果沒有澄粉,100克糯米麵加水60-70克左右揉成麵團,然後取20克麵團放水中煮開,再放回原麵團中揉均勻)。
5.放入肉餡,把湯圓包好。
6.鍋中水開後,倒入湯圓。
7.因為肉是生的,所以要蓋蓋煮,當湯圓浮起後,再過1分鐘就好了。
湯圓雖好吃,可不要貪食哦,因為這湯圓可不是人人都適合呢!
湯圓的外皮以糯米粉為主要食材,黏性高,不易消化。一般來說,腸胃不好的人不宜吃。
湯圓又叫元宵,它的外皮用糯米粉做成,而糯米的「升糖指數」要比一般的米麵高許多,而其內陷主要含蔗糖,油脂及花生芝麻核桃等堅果和豆沙及巧克力。一粒湯圓基本等同於1盤炒青菜的油,這樣高油脂,高熱量,高糖的食物,極其不適合糖尿病人食用。
湯圓包心多數甜膩,食用後會刺激胃黏膜,導致胃黏膜創面無法癒合,加重胃炎、胃潰瘍患者的病情,嚴重者甚至可能誘發胃出血、胃穿孔等。所以胃炎、胃潰瘍病患者都不適宜食用湯圓。
急性腸胃炎患者的胃腸道正處於充血,水腫狀態,吸收消化功能會有所下降,而湯圓本身不易消化,吃湯圓會加重胃腸道負擔,病人應吃些米湯、清粥等易消化食物。
湯圓無論是甜味兒還是鹹味兒,都含有大量油脂,並且糯米都是高GI食物,大量食用都會使得血糖失控,血脂升高,血粘度增加,不利於患者的休養恢復。
老年人腸胃功能減弱,消化酶和消化液的分泌減少,腸胃蠕動減慢,排空時間延長,難以消化和吸收湯圓這樣的粘食。尤其是許多老人的牙齒咬合力已不足,可能會因為急速吞咽而引起元宵卡喉,導致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死亡,因此老年人應該極少食用。
說了這麼多禁忌,元宵吃湯圓的習俗總還是得遵循一下,那到底怎麼吃更好呢?小編來支個營養招!
挑選沒有餡的珍珠湯圓,這種無糖無脂的小湯圓早餐的時候也可以適當食用。我們的早餐最需要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維生素,可以在冰箱裡常備一些小珍珠湯圓、醪糟、青豌豆等青菜。
甜餡湯圓本身已有甜味,所以湯不需要再加糖,以減少熱量攝取。
面對熱滾滾、香噴噴的湯圓,忍不住想要大咬一口,老人們一定要特別注意,吃湯圓切記緩慢、小口,避免湯圓哽住喉頭或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