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孔雀魚的魚苗死在了隔離盒裡,原因到底會在哪裡?

2020-12-09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

小魚苗縮鰭、小魚苗針尾、小魚苗開始不斷死亡,這是很多魚友繁殖觀賞魚遇到的諸多問題,最近有不少魚友來詢問關於這方面的問題,無論是卵生魚還是胎生魚都有可能出現這種問題。

大部分魚友由於各種各種條件的限制,會使用到隔離盒或者在原缸繁殖觀賞魚,這些行為倒不能說完全錯誤,但是我們一定要注意觀察隔離盒裡的水質和投餵量以及觀賞魚苗的飼養密度。

網箱繁殖孔雀魚,密度大了一樣是個死,何況隔離盒?

在我們這裡的孔雀魚場裡,經常會看到使用網箱飼養孔雀魚,也就是用一個網眼稍大點的漁網,製成一個方形,網眼的大小僅限於種魚遊不出來,而小魚遊出來或者掉落缸底那可是綽綽有餘的,這個網眼可要比我們的隔離盒的網眼大的多了。

即使如此,魚場主也要嚴密的控制網箱內的種魚飼養數量,一旦飼養的數量過多,網箱裡面照樣也會缺氧,再一個觀賞魚的數量如果較多,它們之間的打鬥和魚體摩擦現象都會存在,因此水體照樣受到汙染。

至少網箱養魚,網箱內還不會有糞便沉澱,因為底部也是很多孔眼,但是隔離盒裡的環境就大不相同了。

因此來說,很多魚友使用隔離盒繁殖孔雀魚之類的小魚苗,最後之所以它們會發病,大部分都是因為魚苗的飼養數量過多、水質較差、氧氣量不充足和投餵過量等這些問題,導致了小魚苗逐漸開始患病,最後出現大批量死亡的現象。

可以在隔離盒內繁殖,死卵、死胎必須剔除,注意減密

我們不是說不可以在隔離盒內繁殖小魚苗,不過我們首先遭遇到的問題就是一個死卵、死胎的問題,還有雌魚排出的雜物,這些東西我們必須及時清理,否則的話它是很容易敗壞隔離盒的水質的,哪怕只有一條小死魚,在如此小的隔離盒內,對於水質的汙染程度也是很高的。

再一個就是,小魚苗還不能夠大換水,有些魚友一看到隔離盒水質不好,因為水體太小,抽底換水幾乎是不可能,我們就開始進行大換水,如果是困水合適,偶然一兩次也沒有問題,假設沒有適當的困水,連續換個三五次,小魚苗必定會出現縮鰭針尾的現象,尤其是大換水的水溫我們也未必能夠做到完全等溫,這樣很快的這窩小魚苗就被廢掉了。

還有的魚友使用到礦泉水瓶之類的打眼飼養小魚苗,把它們坐到魚缸內,認為它們的水流和魚缸是相通的,所以就不會缺氧,按理說在道理上肯定比不打眼要強,但是因為魚苗較小,我們的眼孔也不可能打得太大,連續幾次投餵魚食之後,這些雜物全部沉澱在這個小水體中,只要悶上個三五天,可能一夜之間,小魚苗就全部上了西天,再不就是照樣出現了縮鰭針尾的現象發生,等到這些情況出現之後再去治療,這麼小的魚苗幾乎是無力回天了。

按理說魚苗越小,它們的免疫力越強,在一定的時間內根本不應該患病,正是因為我們的各種操作不當,所以導致了它們的犧牲。

最好的魚苗飼養容器,一定是廣口的,高度低的,可以少量供氧的

在各種小魚苗的飼養中,最好的容器還是方形的、廣口的、中間無任何障礙的玻璃或者塑料容器,也就是說,不要什麼上下兩層,雌魚在繁殖小魚在底部生活,那樣的容器只能叫做繁殖盒,不能叫做小魚苗的飼養容器。

對於這些小魚苗來說,特別是一些魚友飼養的成年孔雀魚,體質本身就未必完好,生下來的小魚苗,有的遊動能力就不強,我們用一個很深的容器飼養,底層的小魚苗很容易就會缺氧而死,尤其是容器底層的垃圾汙物過多,它怎麼可能有足夠的氧氣供應?關鍵的問題就在這裡啊,很多的新魚友根本沒有注意到。

一個廣口的罐頭瓶,絕對比一個較小的礦泉水瓶要好得多,即使是一個較大的飲料瓶,可以裝一升水的,去掉頂部一半,也要比圓柱形的普通礦泉水瓶要好,如果是普通長方形的儲物盒,那就是飼養孔雀魚苗的最佳神器。

比如說長度30釐米,寬度20釐米,水位高度10到20釐米釐米都可以,基本上飼養一窩孔雀魚苗,即使三五十條,投餵量很大,半個月之內也不會出現什麼問題,再大了就要分缸了。

在這種寬度和高度下,水體中的溶氧是相當豐富的,我們也可以加個小氧氣泵,極為少量的供氧,不是說不可以抽底換水的,只是我們嫌麻煩罷了,用個小氧氣管,利用虹吸原理完全可以做到,按理說孔雀魚苗之類的,只要能夠起水遊動一兩天以後,小氧氣管的水流,它們都會躲避開來的。

發白的透明卵,都是死卵,即使無法分辨,三天後也會見分曉

最近還有魚友遇到了金魚等在魚缸裡繁殖的問題,不知道魚卵是否能成活,給養魚老道發來圖片一看,全部都是清一色透明的純白色魚卵,證明魚卵根本沒有受精,有的部分已經開始出現白蒙了,這樣的魚卵就完全可以剔除掉。

由於燈光的不同,可能有些魚卵我們觀察起來會有一個小白點,但是未受精的死卵,要麼全部通透,沒有一丁點黃色,要麼兩三天之後就會長白毛了,而真正的受精卵,兩三天之後有的就會出現眼點,就是一個小黑點,整個卵粒的顏色更會加深,正常的受精卵,大部分都是淡黃色的

像鬥魚之類的魚卵,三天左右小魚苗就可以遊動了,這個與觀賞魚的品種有關。

孔雀魚之類的如果排出透明卵,那就是根本沒有受孕,我們對於這些魚卵就可以及時、毫不猶豫地清除掉,以免汙染了整個魚缸的水質。

還有一位魚友問到了,是否有可以帶小魚的觀賞魚,還能夠和其他觀賞魚混養的,這個問題我早就說過了,凡是帶小魚的觀賞魚都有護幼習性,同時也都會有鬥性,必須單缸飼養、單缸繁殖,想要在混養魚缸繁殖,小魚苗早晚也會被其他觀賞魚吃掉,即使是同類的觀賞魚也不行,這個我們就不要去過多考慮了,沒有這個條件,我們就沒有必要搞繁殖了,就那麼養著也很好的。

觀賞魚飼養,永遠不要忘了水質、密度、投餵量

我們不管它是魚苗還是成年觀賞魚,之所以它們會出現問題就是上述的一些原因,密度、水質、供氧和投餵量,在沒有合理容器飼養小魚苗的前提下,我們一定要注意容器的高度和寬度寬度越寬、高度越低,含氧量越充足,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孔雀魚生完小魚要把水全換掉,要不然大魚會死,是不是真的?
    一位魚友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說是孔雀魚生完小魚之後,就要把水全部換掉,要不然大魚一定就會死,是不是真的如此呢?而且,這位魚友還信誓旦旦的說,這是某位專業飼養孔雀魚的主播說的,這個問題看來就有點大了。如果換成是我,我可能會告訴大家,全換水之後,大小魚可能都死,這又是為何呢?
  • 學會這幾招,孔雀魚苗就不會死!
    大家好,我是魚友小毅,本篇文章將會教會大家如何養孔雀魚的小魚苗因為所有的魚苗都不一樣所以我只能分開來說。孔雀魚的魚苗如果你想養好魚苗,就做好以下幾點。1.準備好魚苗開口飼料。因為是孔雀魚魚苗,所以就不用準備蛋黃水,可以直接餵孵化的豐年蝦卵或者有的是已經脫好殼的豐年蝦卵也可以,但是它的營養價值沒有活的豐年蝦營養價值高。如果這些都沒有的話,你可以少量的去餵一些蛋黃水。因為蛋黃水雖然可以做小魚的開口飼料,但是它對水質的破壞也是非常大的。2.一個單獨的魚缸用來養小魚苗。我以前養的孔雀魚魚苗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 孔雀魚跳缸被摔流產了,這樣的稀奇事都能發生,事實真的如此嗎?
    它從魚缸裡蹦出來的時候,蹦得很高,蹦到地下有很長一段時間我才發現,然後我就把它弄到魚缸裡隔離起來的,精神不好,昨天趴缸一晚上,一直不太動,今天才開始遊一遊,浮上來慢慢遊,我就發現魚缸裡有這個東西,就在它的那個隔離盒裡面,這是摔流產了,是吧?
  • 剛出生孔雀魚為啥總死?有個錯誤很多人常犯,改進後能提升存活率
    然而,每個人在繁殖孔雀魚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繁殖出的孔雀魚苗是否會長得很小。常有這些孔雀魚苗繁殖出來,養著就成了很小的尾巴,後來得了針尾病,又慢慢地一條一條地死去,真是令人痛惜。那該怎麼做,才能保證這些孔雀魚苗能順利成長,並能在一個月到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裡把顏色染好?
  • 剛出生的孔雀魚苗,和半個月大的蝶尾苗養在一起,會被吃掉嗎?
    終於把小蝶尾苗全部從一米五的魚缸裡撈出來了,我又有地方困水了,可以解決我很多的麻煩。可是就在把它們倒入陶瓷缸以後,我又發現了藍色妖姬的竹節草中似乎有孔雀魚苗在遊動,一開始並不多,只有個八九條,估計是都被大魚給吃了,但是我也得把它們給撈出來啊。
  • 新手需要掌握的孔雀魚爆缸繁殖技巧
    今天我們要分享的內容是孔雀魚的爆缸繁殖技巧。孔雀魚俗稱百萬魚,是很多水族愛好者在剛剛開始接觸水族的時候最先購買的價格經濟、飼養簡單又形態美麗的觀賞魚種。很多魚友玩家通常都是購買了一對孔雀魚之後要不了多久就會繁殖出一缸缸的孔雀魚幼魚。
  • 飼養孔雀魚,使用什麼過濾系統為佳,這也能成為大家的難題嗎?
    尤其對於各種小型熱帶觀賞魚或者它們的魚苗飼養,更是如此。因為我們的很多新魚友,並不是在單純飼養孔雀魚,或者說是裸缸飼養一個品種,有很多是把孔雀魚飼養在草缸裡,並且和其他觀賞魚混養在一起,那麼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可以借鑑草缸的配置了,基本上一個小外掛或者一個小濾桶完全可以達到配置。
  • 淺談孔雀魚的帶苗
    孔雀魚的繁殖方式為卵胎生,簡單的說就是受精卵在肚子裡孵化,然後直接生小魚,一般卵胎生的小魚香孔雀、米奇、紅箭等魚苗都比較大,比較容易開口。那麼孔雀魚魚苗要具體怎麼養?才能長得快和健康呢?水質的保持,魚遊工作室一般秉承的是不換水及少換水的原則,不要聽賣魚的店家說一天換一次水啥的,換水越多死得越快,因為苗子小,對水質水溫的變化相當敏感,很容易就應激性死亡了。但是不換水如何保證水質呢?
  • 孔雀魚,月光魚繁殖中的要點,學會一點,自然繁殖不用愁
    大家好,我是0631,關注我,你一定會有收穫,讓我們輕鬆養草,簡單養魚,快樂分享,每天都要堅持,持之以恆才會成功。今天和大家聊一個繁殖的話題,因為有好多新網友讓我說一下自己的一些小經驗,他們好從中借鑑一下,那麼我就和大家說一下如何簡單有效的去繁殖孔雀魚,月光魚之類的小型魚吧。
  • 魚塘裡放了10000尾魚苗,幾天後發現少了很多,這魚苗去哪裡呢?
    魚塘裡放10000尾魚苗,幾天後發現沒有多少,很多人都比較納悶,這魚苗去哪裡呢?小編自己家裡也包過幾年魚塘,對於這樣的事,就說說自己的看法。第1、魚苗的隨流水走,魚塘的防逃設施沒有做好。未做防逃設備,魚苗隨流水逃,這也是養魚人剛開始首要想到的問題。
  • 開啟孔雀魚爆缸模式,免隔離、免換水,還是使用最簡單的過濾
    高了之後不但是孔雀魚的大尾巴受不了,水草也是受不了的,魚苗也是受不了的,也就是說在這個魚缸裡,上濾其實只是作為一種輔助工具。修剪竹林,收穫魚苗,前一個月的魚苗或者成魚出現問題,自然淘汰掉如果說我們的魚缸水質之前調理的很好,竹節草也在迅速生長,那麼這個魚缸水質絕對不會差到哪裡去,再加上適合的飼養密度,只要我們購買的孔雀魚質量還過得去,不是多品種混養和多家買魚,基本上它們出現死亡概率就會大大的降低。
  • 孔雀魚苗經常出現在魚缸水面正常嗎,多大的魚苗不會被水泵吸附?
    前幾個月,養魚老道寫過一篇關於栽種竹節草繁殖孔雀魚的文章,對於這個事情,有些魚友存在一定的疑問,一個是說,為什麼大魚不吃小魚,再一個就是為什麼小魚苗不會被水泵給吸附呢?其中有一位魚友評論道,我家六瓦的水泵都能吸住吸死三四釐米的蘭壽苗,你這個孔雀魚苗還不是都得吸進去?
  • 孔雀魚仔養不活,是養護方式不對頭,掌握這四步,養魚不求人
    有幾個網友給我留言,說是他們的剛出生幾天的孔雀魚仔一夜之間都死光了,問我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如何解決?魚仔死亡的原因有很多種,三句兩句很難判斷死亡原因,更別說對症下藥了。不過,我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養好小魚仔要注意的幾個關鍵的步驟。
  • 好養的雜袍孔雀魚
    喜中性或偏鹼性水質,至於水的硬度無從考證,對氧氣要求不大,只要曬好水,建立起硝化系統,溫度控制22攝氏度以上,加上個小過濾,基本上沒個死,而且越養越多。今年五月份花十元買了七條孔雀魚,到十月份已經繁殖到第三代,總數不下百條,這時候只恨缸小了,儘管一部分小魚剛生下來就被大魚吃了。
  • 孔雀魚為什麼吃小魚?它們是真的無情,正確飼養方法是公母魚分養
    ,水溫低的時候會致命,可是當水溫適宜的時候,孔雀魚可是能高效地造命啊!好久沒和大家聊孔雀魚了,今天要跟大家聊聊孔雀魚大魚吃魚苗的問題。大家肯定多少有疑惑:不是自己生的小魚嗎,幹嘛還自己吃掉,孔雀魚真是無情啊。  其實這是孔雀魚這個物種演化而來的結果,包括瑪麗魚,米奇魚等其他卵胎生鱂魚都會有這樣的習性:吃魚苗。如果熟悉魚類的朋友都知道,大部分的魚類繁殖是以產卵的方式,而卵胎生這種魚名字的由來,則是因為它們不是產卵,而是直接肚子裡蹦出小魚。
  • 孔雀魚怎麼養?餘月解答網友問題匯總(二),十條變千條,很容易
    孔雀魚問題五、孔雀魚公魚母魚如果區分?雌性豔麗的外表,很多時候是犧牲自己,故意引起敵害的注意,達到保護妻小的目的。當然,人類的天敵少了,所以女人打扮得花枝招展,男人不再豔麗。問題六、為什麼孔雀魚下小魚的時候,要將小魚隔離?用什麼隔離?
  • 分析孔雀魚飼養和繁殖中的三個常見問題,新手養魚要知道
    究其原因是商家說買回去肯定能生小魚,而缸裡撈的魚全是漂亮的公魚,據他本人說,缸裡全是這種魚。事實上,你去魚市看看,很多商家也是公魚母魚分開養著售賣,而漂亮的公魚總是賣得比母魚要好。假如真是不懂分辨的新手,多半買回一群「一順的」孔雀魚,那麼,你還是不知道公母,養得再好也肯定生不出小魚來。
  • 孔雀魚的飼養方法
    孔雀魚的適應力也較強,是新手剛開始接觸養魚的入門魚,但是個人建議新手不要從孔雀魚苗入手哦~可以從孔雀成魚開始養,有了一定經驗之後再開始養小魚崽兒,不然很打擊積極性的哦~~1、養水 養魚先養水,養水的過程也就是養菌的過程,培養有益菌群(如硝化菌),硝化菌可以分解掉一些有毒的物質(如魚的排洩物所形成的氨和亞硝酸鹽
  • 很久沒更新的——賽級孔雀魚飼養篇
    飼主很久沒有寫過賽級孔雀魚啦,因為飼主也不參賽,沒什麼追求,魚友按照飼主之前的賽級孔雀魚飼養篩選小魚,小魚體質棒棒噠,這篇就再殘忍一點點,嘿嘿~ 魚苗篩選 首先,不管是什麼方式,我們得到了外來的懷孕母魚,或者基因不滿意的自家懷孕母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