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魚苗經常出現在魚缸水面正常嗎,多大的魚苗不會被水泵吸附?

2020-12-09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前幾個月,養魚老道寫過一篇關於栽種竹節草繁殖孔雀魚的文章,對於這個事情,有些魚友存在一定的疑問,一個是說,為什麼大魚不吃小魚,再一個就是為什麼小魚苗不會被水泵給吸附呢?

其中有一位魚友評論道,我家六瓦的水泵都能吸住吸死三四釐米的蘭壽苗,你這個孔雀魚苗還不是都得吸進去?

還有一些魚友問到了,孔雀魚苗都在水面遊動是不是缺氧了或者患病了呢?

體質決定一切,其他的問題都是多餘的,無力遊動和到水面攝食,它能是一個狀態嗎?

我們要討論孔雀魚苗到水面遊動或者能否被水泵吸附這兩個問題,最為關鍵的就是小魚苗的體質

一般的孔雀魚苗是不應該經常聚集在魚缸水面的,除非是它們和魚主人建立了信任關係,看到主人的到來急於等著攝食,但是即使如此,當我們離開魚缸一段距離遠觀的時候,它們也應該是立刻四處遊動的。

這裡面會牽扯到一個問題,那就是魚缸裡沒有大魚,小魚苗是單獨飼養的,如果是和大魚混養在一起,小魚苗當然會害怕了,因此就會找地方躲藏,如果栽種有竹節草之類的,小魚苗就會經常待在水面的竹節草叢裡。

如果是單獨飼養的小魚苗,必定是隨意四處遊動的,這就要看它們的體質問題了。

因為有些小魚苗會是天生的殘疾,這樣的魚苗想要下到水底會很吃力,它們也比較喜歡待在魚缸水面,這個我們通過它的遊姿是很容易發現的,肯定是遊姿不端正。

還有一點那就是飼養密度過大,小魚苗患病或者缺氧了,最怕的,就是一群小魚苗聚集在某個魚缸角落裡,好像在那裡開會,這個問題就比較大了,死魚的概率會很高的。

為什麼我的魚缸裡,剛出生的小魚苗不會被水泵給吸走?

其實這個問題真的不能算是個什麼問題的,我們仔細想想就明白了。

第一點就是,我的大魚全部都是自然繁殖,沒有任何的新水刺激,它們不可能早產或者體質衰弱,這一點很重要。

因此它們產出來的小魚苗,生下就會直接起水遊動,很快就鑽到竹節草叢裡了,有了水草的阻擋和依託,它們怎麼可能被水泵給吸附呢?本身我的水泵功率也不是很大,水流也很小。

第二點就是,因為大小魚混養在一起,小魚苗急需尋找庇護所

這也是因為竹節草比較茂密的原因,如此茂密的竹節草,成年的孔雀魚在裡面鑽來鑽去很費勁,因此它們除了攝食以外,大部分的情況,都是在水體的中下部位活動,而小魚苗被逼迫的只能待在水面。

再者就是,水位高度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水位越低、飼養密度越大,小魚苗被水泵抽取到的可能性就會越大。

因此還需要我定期的把小魚苗不斷隔離,否則的話,越來越多的小魚苗不斷長大,再出生的小魚苗就比較危險了。

還有一點就是,如果在裸缸裡飼養,它們又會是個什麼結局呢?那就可想而知了。

只要被大魚追的到處跑,就有可能在慌亂中被水泵給吸附了。

當然了,如此多的孔雀魚苗飼養在一起,偶爾有一兩條體質差的犧牲掉,那麼在所難免,這個問題在採取這種方法飼養之前,就應該想到這個問題,不過我看到我的鴻運當頭孔雀魚,出生的一些殘疾魚苗,也都頑強的活了下來,這又說明是什麼問題呢?

殘疾不等於體質差,它們自己也會很好的躲避大魚的追擊以及水泵的水流。

體弱的本來就該淘汰,這是必須的,繼續飼養就是整缸的隱患

這讓我突然間想起了我在七彩魚房參觀的時候,發生的一件事情。

七彩小魚苗在大魚身上大約能夠待個五六天,然後就會被迫分缸了,分缸之後魚房老闆投餵孵化的豐年蝦,有時候也會過量的,這樣魚缸裡就會存有雜質,最多也就是再過三五天的時間,魚房老闆就使用一個很粗的水管給它們抽底換水了。

而大部分的體質強健的七彩苗,大小最多也就是一釐米左右吧,具體我也記不清了,它們完全可以順利的躲過水管強大的吸力,只有極其個別的才會被水管抽取到,而這樣的魚苗就直接被淘汰掉了,即使不淘汰,它們早晚也會患病。

像是上述魚友所說的,自己使用六瓦的水泵,金魚苗都能被抽取到,我的金魚苗起水遊動大約十來天,和孔雀魚苗一樣的大小,我也照樣開啟了16瓦的水泵,並沒看到它們被抽取過,原因會與魚缸的水流和水體的大小以及金魚的體質、飼養密度等,都有一定的關係。

這是需要我們多方面看待的,不能以一個水泵的所謂功率大小,就去說明小魚苗能不能被抽取的問題,包括了我的這個黑殼蝦的小蝦缸,我也是安裝了一個小外掛,目前已經飼養它們五天左右,水質也達到了最好的狀態,小蝦米還沒有一釐米長,我也從來沒有看到它們被小外掛抽取過。

包括了我以前繁殖的藍曼龍、鬥魚苗、燕魚苗等,至於多大小,能使用多大的水泵,魚缸的水體和密度又是多大,完全要靠自己的經驗和實踐,既然能被抽取到,那就關掉就是了,或者更換水泵,這不是很簡單的問題嗎?

我連燕魚、金菠蘿產卵的時候,水泵還是開著的呢,那得看魚缸的水體多大,以及它們在距離水泵多遠的地方繁殖,那個地方的水流又會有多大,哪有僅憑一個因素就可以判定一個問題的答案呢?

我早就說過了,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永遠沒有對錯,只有適不適合我們自己的飼養方法罷了。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學會這幾招,孔雀魚苗就不會死!
    因為是孔雀魚魚苗,所以就不用準備蛋黃水,可以直接餵孵化的豐年蝦卵或者有的是已經脫好殼的豐年蝦卵也可以,但是它的營養價值沒有活的豐年蝦營養價值高。如果這些都沒有的話,你可以少量的去餵一些蛋黃水。因為蛋黃水雖然可以做小魚的開口飼料,但是它對水質的破壞也是非常大的。2.一個單獨的魚缸用來養小魚苗。我以前養的孔雀魚魚苗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 剛出生的孔雀魚苗,和半個月大的蝶尾苗養在一起,會被吃掉嗎?
    60多條孔雀魚苗,45條蝶尾苗,水體多大合適?很多的新魚友總在一直叫嚷著,自己飼養的孔雀魚苗為什麼會出現針尾或者死亡的問題?對於這些剛出生的孔雀魚苗來說,是可以稍微加點碾碎的顆粒飼料的,碾成粉末狀投喂,一天三次。投餵個三五天之後,它們攝食小魚蟲就不會再有任何的問題了,其實這個魚缸裡本來有青苔的,對於它們的成長是絕對會有好處的,如果有青苔在,幾乎不用投餵魚食了。
  • 使用蛋黃、魚飼料投餵魚苗,水質渾濁怎麼辦,幾個小妙招搞定
    水草會起到很好的淨化水質的作用,也利於小魚苗的休息和穩定再者就是,很多魚友也看到了,我的小金魚缸裡水面上漂浮著很多竹節草,這個不但是因為裡面還有孔雀魚苗,需要給小金魚苗以躲避的空間,更為重要的是水草也會有淨化水質的作用,這一點更為重要。
  • 繁殖熱帶魚苗請注意,總結一下,我是如何把幾窩魚苗給成功養死的
    最難養的就是鬥魚苗、藍曼龍苗,因為沒有適口性食物,說死真的很快,那就是分分鐘的事如果說魚苗死亡速度最快的,我感覺應該是嘴巴最小的鬥魚苗或者藍曼龍,因為它們的孵化速度和起水速度很快,可能是產卵一天之後,魚缸水面就會看到小魚,再有個一兩天小魚苗就可以遊動攝食了。
  • 孔雀魚苗怎麼養呢?看你就知道了
    關於這些濾器要不要看你的水的大小,就目前而言,你用的這個碗定是不好養魚的,最好是換一個大一點的容器,要不再養一條更大的魚,到時候就很容易出現缺氧。這類魚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好養的,但繁殖能力特別強,只要你認為看魚的時候很方便,魚兒在裡面好養,就不用過濾和增氧泵了,但是水體要足夠大,密度不要太高,不然就得加水泵和氧泵了。
  • 很多孔雀魚的魚苗死在了隔離盒裡,原因到底會在哪裡?
    在我們這裡的孔雀魚場裡,經常會看到使用網箱飼養孔雀魚,也就是用一個網眼稍大點的漁網,製成一個方形,網眼的大小僅限於種魚遊不出來,而小魚遊出來或者掉落缸底那可是綽綽有餘的,這個網眼可要比我們的隔離盒的網眼大的多了。
  • 飼養孔雀魚,使用什麼過濾系統為佳,這也能成為大家的難題嗎?
    飼養孔雀魚苗可以不加任何過濾的,哪怕沒有水妖精最近連續收到了很多新魚友的困惑,說是我的孔雀魚苗太小了,如果不添加過濾的話,這個水質就無法處理,如果添加過濾的話,這個小魚苗又容易被過濾抽取。說是很多魚友建議他在水泵進水口加個絲襪,但是即使加了絲襪,小魚苗還是會被吸死,難道說事情到了這個份上,我們還不知道是哪裡出了問題了嗎?水泵的功率太大了,僅此而已嘛。真正飼養孔雀苗的魚缸基本上是沒有過濾的,我的魚缸確實是有,但是我的過濾才開的多大?
  • 魚塘裡放了10000尾魚苗,幾天後發現少了很多,這魚苗去哪裡呢?
    魚塘裡放10000尾魚苗,幾天後發現沒有多少,很多人都比較納悶,這魚苗去哪裡呢?小編自己家裡也包過幾年魚塘,對於這樣的事,就說說自己的看法。第1、魚苗的隨流水走,魚塘的防逃設施沒有做好。未做防逃設備,魚苗隨流水逃,這也是養魚人剛開始首要想到的問題。
  • 60的魚缸用多大w的水泵 如何根據魚缸選擇合適的水泵
    現在人們對自己的居住環境是比較重視的,很多的朋友們為了讓自己的室內看起來更加的有特色,或者是生機勃勃,都會選擇在室內養殖一些金魚,而要養金魚的話,就需要有一個魚缸。那麼60的魚缸用多大w的水泵?如何根據魚缸選擇合適的水泵?針對這個問題,下面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吧。
  • 魚缸裡有過濾系統,還能導致雜物在漂浮,那還不如沒有過濾呢
    因為這個魚缸只有25釐米的直徑,15釐米高,飼養的是一條草金魚,觀賞魚的飼養密度不是只看條數的,還要看魚兒的大小和品種。如果是這個小缸裡,飼養的只是一兩條孔雀魚或者是孔雀魚苗的話,或許這個情況就會有所改善了,因為它們個體較小,可能攪動不起來魚缸底部的雜物,所以水中就可能看不到明顯的漂浮物了,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
  • 自己魚塘的鯉魚,繁殖魚苗,養不大是什麼原因?
    在魚塘養魚的過程中,魚塘裡的任何魚種,都有可能繁殖魚苗。而,這些在魚塘裡繁殖的魚苗。一部分會出現養不大,或養不活。在這當中,也包括了鯉魚繁殖的魚苗。鯉魚繁殖的魚苗,在通常的情況下。都是吃其它魚吃剩的食物。或,吃雜食。
  • 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知道,魚缸的小魚苗,到底吃什麼自己就長大了
    這個問題其實一點也不難,甚至於有些時候,我的很多魚苗,我都不知道它們是吃什麼而長大的,莫名其妙的就在魚缸裡出現,而且一點也沒有耽誤到它們的成長。有的時候,我也就是定期的給大魚投餵點食物而已,小魚苗也能夠順利的成活下來,這就是低密度、大水體、多植物、大小魚苗混養在一起的好處。
  • 我們是如何把200條七彩魚苗,一個月養大了四公分!
    因為這個魚苗運輸時間不長,我們之前也做了相應的準備,所以到家之後既沒有過溫也沒有過水,直接就入缸了。入缸水溫應該是32度左右,一直保持到現在,三天之後開始餵食,魚缸是一米二的上濾魚缸,上濾系統就是一個很普通的濾槽,裡面有白棉、生化棉、魔毯和少量的細菌屋。
  • 水花(魚苗)育苗:常見的十二類敵害蟲類和有害生物的防治
    因此,必須根據不同的對象採用相應的防治措施方可保障魚苗的正常生長。1.豆娘(蜻蜓)幼蟲---水蠆(chài)豆娘屬於昆蟲綱,蜻蜓目,束翅亞目。體形嬌小,休息時翅束於背上方。身體細長且軟弱的飛行昆蟲,類似小型的蜻蜓,但不是蜻蜓,比蜻蜓形體小得多。
  • 養魚如何鑑別魚苗質量?從三個方面就能簡單判斷
    對於養魚的農民朋友來說,了解各種主要養殖魚類的魚苗體質優劣,有助於我們區分和選擇優質魚苗,從而為提高魚苗培育的成活率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那麼,魚苗有沒有什麼簡單方法可以鑑別它的質量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 60餘萬尾魚苗「安家」雅礱江
    「大家都慢點,把手裡的盆子端好,然後慢慢地把魚苗倒入水中......」12月8日上午,縣農業農村局組織的「鹽邊縣2020年度天然水域魚類增殖放流」活動在二灘庫區鹽邊水域紅果碼頭舉行。上午十點,增殖放流活動開始,市農業農村局、縣農業農村局、縣司法局、紅果彝族鄉政府的工作人員來到碼頭邊,把滿載著魚苗的水箱打開,鮮活的魚苗流入水裡,原本平靜的水面瞬間熱鬧了起來,一條條活蹦亂跳的魚兒慢慢地消失在了水中。
  • 全國「放魚日」,南通30餘萬尾魚苗放流入海
    活動現場,江蘇省海洋水產研究所、市農業農村局、通州灣示範區工作人員集聚碼頭,有序排隊領取魚苗。領到魚苗的工作人員慢慢地將魚苗通過事先準備好的滑道進行放流,小魚們歡快跳躍著,沿著滑道遊入海裡。一旁的兩臺運輸車內,黑鯛魚被安置在水桶中,工作人員通過水泵將桶內的魚苗抽入大海。
  • 羅漢魚苗的挑選,提高羅漢魚成魚的審美
    越來越多的魚友都選擇從羅漢魚苗開始養,是魚苗有什麼特殊的吸引力嗎?其實一般羅漢魚成魚價格都相對較高,魚苗的話不僅價格便宜,而且可以在飼養過程中發現很多驚喜,在遇到的困難中學到解決方法和知識。能選購一尾優秀的羅漢魚苗是魚友們所期待的,決定苗子未來發展的最大因素是自身的基因,飼養環境只是誘發基因顯性化的輔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