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知道,魚缸的小魚苗,到底吃什麼自己就長大了

2020-12-10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

目前到了很多觀賞魚的繁殖季節,大部分魚友飼養的觀賞魚,都在那裡一個勁的生小魚,因此,最近就有一些新魚友們不斷地在詢問,關於小魚苗的投餵問題,包括了常見的金魚苗和一些卵胎生魚苗

這個問題其實一點也不難,甚至於有些時候,我的很多魚苗,我都不知道它們是吃什麼而長大的,莫名其妙的就在魚缸裡出現,而且一點也沒有耽誤到它們的成長。

有的時候,我也就是定期的給大魚投餵點食物而已,小魚苗也能夠順利的成活下來,這就是低密度、大水體、多植物、大小魚苗混養在一起的好處。

我可以給大家舉幾個例子,這些小魚苗強悍的生命力,不得不讓我們敬佩。

小金魚苗,一定是依靠各種藻類而生存

比如說我的第一窩蝶尾魚苗,它們就是在我無意中發現的,因為感覺那些大魚在發情期追逐的太兇了,所以我把魚缸裡的水草清理了很大一部分,把它們隨意扔到了一個困水缸裡,那個困水缸在這之前是沒有任何小生命的,也就是說,裡面連一隻魚蟲也沒有,魚蟲是我後期才投放的。

但是等我發現這些小魚苗的時候,如今通過第二窩的魚苗證實,我發現它們的時候,絕對不是出生一兩天了,應該至少也是起水遊動三五天甚至更長時間了,但是,我也很納悶,它們究竟是依靠著什麼生存下來的呢?

唯一的解釋就是,魚缸底部和缸壁上的褐藻,使得部分體質強健的個體得以倖存下來,並且逐漸的成長,一直長到了能夠吸引主人注意的時候,它們才得以吃上真正的魚蟲,從而開始快速生長。

這個我們從第二窩的金魚苗就可以看得出來,因為最近魚蟲的數量不多了,所以第二窩金魚苗出現了兩極分化,個體較大的能夠比個體小的大上三四倍,即使它們沒有魚蟲投餵了,因為這期間我有點事,有三四天沒給它們餵食。

但是這些較大的和半大的魚苗個體依然得以倖存,非常小的就直接被優勝劣汰了,不過依然會有大部分的在存活,但是在個體上就相差甚遠了。

這些小魚苗,未必都是老頭魚,等到再有適當食物供給的時候,它們依然會出現再生長,如果沒有食物來源,它們也只能依靠攝食魚缸的藻類暫時維持生命了。

藍色妖姬的小孔雀魚苗,一開始我根本沒有投餵過,就是跟著大魚一起吃魚飼料

很多新魚友最近一直在詢問關於孔雀魚苗的投餵問題,又是自己家裡沒有活魚蟲了,又是活魚蟲個太大小魚苗吃不下去了,或者自己不會,又沒有時間孵化豐年蝦等等。

既然我們這個也不會,那個也不行,那就不要再去強求每一條小魚苗都能夠順利成長了

這個問題再簡單不過了,總去強求那些沒味的東西幹嗎?又想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它怎麼可能存活呢?

如果我們的魚缸裡沒有任何的藻類,整個魚缸一清如洗、乾乾淨淨的話,什麼小魚苗它也不可能存活下來的,光靠喝水啊?

那麼,這種情況下,壓碎的魚飼料怎麼它就不可以投餵呢,這不是很好的魚食嗎?

小孔雀魚、迷你鸚鵡魚,還有很多卵胎生的小魚苗,都是可以的,絕對不會出現整體陣亡的現象,最多就是活多活少的問題唄,體質強悍的一定可以存活下來的,這麼簡單的道理都不懂嗎?

我的小孔雀魚苗,和藍色妖姬在一起的那些,最早發現的被我提了出來單獨投喂,後來的我就是直接給大魚投餵對蝦飼料,也就相當於最為細碎的魚飼料了,而且也沒有刻意再去壓碎成粉末狀,小魚苗不也生長的很好?

我確實不知道它們是怎麼活下來的,可能是魚缸裡有部分的藻類,或者是大魚攝食的殘渣被小魚苗吞食了吧,它們就是在這種艱苦的條件下得以留存下來的。

而根據有的魚友反應,在室外的水缸或者瓦缸裡任由孔雀魚自行繁殖,自己很長時間根本不去投喂,只要是有點綠水和青苔,這些小魚苗也都可以頑強的活下來,並且一直生活的很好,這就是室外養魚的好處,總會有青苔綠水和各種微生物的存在,還會有一些蚊蟲等生物,小魚苗就有了一定的食物來源。

想用個一乾二淨的裸缸飼養小魚苗,那就一定要投喂,什麼食物不能餵呢?

我們剔除了一些個體非常小的鬥魚苗之類的魚苗,因為它們的嘴巴太小,很多食物根本吃不下去,但是,即使在這種情況下,我使用蛋黃水結合小魚蟲,依然會有一部分魚苗倖存,得以飛速生長。

不過,它們的開口料一定是綠水或者洄水為佳

而其他的很多觀賞魚的小魚苗,特別是像孔雀魚之類的卵胎生觀賞魚品種,它們是完全可以使用壓碎的魚飼料、蛋黃水、孵化的豐年蝦、撈取或者購買的魚蟲,以及剪碎的紅蟲來投餵的,包括了剪碎的線蟲和黃粉蟲都是可以的,只要是處理得當,小魚苗都可以吃的下去。

關鍵的問題就是處理得當,我們隨便拿著一種錦鯉攝食的大顆粒飼料,處理的又不精細,不能壓成粉末狀,拿自己的腳指甲想想去,小魚苗可能吃得下去嗎?

那麼,我們自己在陽臺上培養一缸綠水真的很難嗎,只不過就是隨便找個較小的容器放在陽臺上曬就是了,三兩天就出綠水了。

還是說我們自己家裡窮的連個雞蛋都買不起了,那還玩什麼魚呢?

反反覆覆說過多少次了,用四層醫用紗布把熟蛋黃包起來,用手輕輕一捏即可,或者在魚缸水面晃動幾下,看到有少許的蛋黃顆粒流下來即可,之後要放到冰箱裡冷凍保存的,下一頓稍微化開點,以自己的手能捏動了為準,這也很難做到嗎?

哪怕是鮮奶、維生素、酵母粉之類的東西,只要是投餵適量,不要汙染到魚缸的水質,什麼都可以投喂。

不管小魚苗剩多剩少,如果我們沒有那個精力就不要去強求,但是絕對不會一條也不剩的,完全在於我們自己個人的操作。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大魚打架小魚苗遭殃,繁殖的小魚苗應該何時和大魚分缸?
    關於這種情況的出現,會有很多種原因的,我們又不是觀賞魚,所以說也只能從我們人類的心理分析出發,通過我們自己的仔細的觀察來加以辨別,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有效地判斷,合理有效地保護好得之不易的一窩魚苗。所以說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如早早把雄魚隔離為好,讓雌魚自己來帶小魚也未嘗不可。那麼,我們說到了,大魚吃小魚和大魚護小魚,它們在行為表現上絕對是截然不同的,這一點我們繁殖過幾窩觀賞魚之後,就會觀察的淋漓盡致了,具體的表現,細細分析的話,會有以下一些顯著特徵。
  • 所有的孔雀魚生小魚時,大魚一定會把小魚苗吃掉嗎?
    2、為什麼會這麼準呢,就是因為我經常趴在魚缸前,一動不動的看孔雀魚生孩子的緣故,可以這麼說吧,我們能夠從它們剛生小魚一直看到生產結束,每一窩生了多少條,我都能夠一條不差的立刻數出來。3、這也是我以前在魚店裡批發魚的時候經常鍛鍊的結果,總得一條條數出來吧。
  • 孔雀魚苗經常出現在魚缸水面正常嗎,多大的魚苗不會被水泵吸附?
    我們要討論孔雀魚苗到水面遊動或者能否被水泵吸附這兩個問題,最為關鍵的就是小魚苗的體質。一般的孔雀魚苗是不應該經常聚集在魚缸水面的,除非是它們和魚主人建立了信任關係,看到主人的到來急於等著攝食,但是即使如此,當我們離開魚缸一段距離遠觀的時候,它們也應該是立刻四處遊動的。
  • 飼養孔雀魚,使用什麼過濾系統為佳,這也能成為大家的難題嗎?
    說是很多魚友建議他在水泵進水口加個絲襪,但是即使加了絲襪,小魚苗還是會被吸死,難道說事情到了這個份上,我們還不知道是哪裡出了問題了嗎?水泵的功率太大了,僅此而已嘛。真正飼養孔雀苗的魚缸基本上是沒有過濾的,我的魚缸確實是有,但是我的過濾才開的多大?
  • 與其花錢購買高檔魚缸、濾材養魚,不如把錢用在觀賞魚的投餵上
    其中也包括了各種魚飼料,因為開魚店的時候,魚飼料的品種很多,隨意打開一包就開始投喂。 我在飼養觀賞魚的問題上,捨不得過濾投資、捨不得魚缸投資、捨不得各種其他設備,包括了水泵、魚缸燈的投資,唯一捨得投資的就是魚食。
  • 飼養孔雀魚大量繁殖要注意優勝劣汰,什麼情況可以淘汰種魚?
    二、近期沒有添加過新魚,也沒有交叉感染的可能性這一點我們也要注意,很多魚友都是不斷的往魚缸裡添加各種新魚,又不知道提前隔離觀察或者檢疫,導致了魚缸裡原有的孔雀魚交叉感染而亡,這個就是疾病因素了。當然,這些都需要我們自己平時對於自己飼養的孔雀魚有一個很詳細的了解,它們的一舉一動我們看的很仔細。
  • 當魚缸裡的迷你鸚鵡魚成魚,出現下述情況,大小魚就應該分缸了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到今天為止,養魚老道家裡的第三窩迷你鸚鵡魚的小魚苗,已經被兩條大魚帶了將近一個月了,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雌雄雙魚一直都在精心地看護著它們的小魚苗,並沒有出現任何的異常情況。
  • 很多孔雀魚的魚苗死在了隔離盒裡,原因到底會在哪裡?
    因此來說,很多魚友使用隔離盒繁殖孔雀魚之類的小魚苗,最後之所以它們會發病,大部分都是因為魚苗的飼養數量過多、水質較差、氧氣量不充足和投餵過量等這些問題,導致了小魚苗逐漸開始患病,最後出現大批量死亡的現象。
  • 孔雀魚到底該怎麼養?新手養孔雀魚要注意什麼?怎麼繁育?
    不要以為你家裡是大魚缸,上來就買幾十條孔雀魚,也不要以為孔雀魚好養就不容易死,可能剛進缸能好看幾天,過幾天就集體團滅。很多時候,我們會直接買孕母魚,想著回家過幾天就能生小魚,賺了。或者是新手讓店家幫忙挑魚,店家通常也會選擇懷孕的孔雀魚母魚,美名其曰是想讓新手剛開始養魚就看到新生命的到來,從而對孔雀魚愛不釋手。
  • 一米二的魚缸,準備飼養銀龍、鸚鵡、地圖三種魚,怎麼搭配為好?
    地圖魚不易飼養太多,但是兩條可能打的會更兇地圖魚屬於嘴大吃四方的傢伙,我們儘量不要挑選個體過大的,否則的話,銀龍魚可能根本就搶不上食,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注意。所以說,地圖魚的飼養數量不要太多,三、四條就可以了,個體一定要選小的,也不會對鸚鵡魚造成什麼威脅。
  • 飼養羅漢魚需要很大的魚缸和很強過濾系統嗎,其實不需要
    關於這個問題,我發現,目前的很多新魚友,在我們養魚的過程中,接觸到的理論知識太多、太多了,而在實踐中,需要我們去觀察的東西太少、太少了。我們可以到專業售賣羅漢魚的魚店裡去走一走、看一看,看看人家飼養的每條羅漢魚,到底佔用了多大的飼養空間,哪怕是一條三十釐米以上的羅漢,是不是使用較大的水體飼養,然後我們再回來說事,好嗎?
  • 一個小問題被我們忽略了
    飼養熱帶觀賞魚的魚友們可能都知道,有很多的熱帶觀賞魚,尤其是慈鯛科的觀賞魚品種,其中大多數都是喜歡自由戀愛的,這一點可不是跟我們人類學的,是人家的老祖宗基因裡帶的,也正因為它們能夠自由戀愛、自己成對,才給我們飼養它們帶來了更多的樂趣。
  • 很多魚友開缸初期,不是在養水也不是在養魚,而是在養蛋白蟲
    因此我們就很難控制住它們的投餵量,而在這些觀賞魚入缸的前一個月之內,最為重要的只有兩點,一個就是水質,一個就是開食,開食並不等於迅速就要增加投餵量,我們所有的飼養原則都是以維護魚缸的水質為主。很多魚友可能都是這麼想的,我諾大的一個魚缸,就飼養一條羅漢魚或者是小龍魚,它怎麼可能控制不好魚缸的水質?即使我多餵點,又能有什麼事呢?這麼強大的底濾系統,這麼強大的生化濾材,水質怎麼會有問題?
  • 五十釐米長的小魚缸能夠飼養幾條神仙魚,加熱管和過濾如何選擇?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有魚友對比養魚老道的魚缸,也要添置一個長五十釐米的小魚缸,來飼養神仙魚或者七彩,問養魚老道到底飼養多少條會比較的合適?一、小魚苗是不斷生長的1、如果我們是飼養小魚苗的話,首先要考慮的就是魚苗的生長速度問題,像養魚老道這個魚缸雖然有六條迷你鸚鵡和九條七彩神仙魚苗,但是我是挑選的老鄒大叔家裡最小的七彩,它們大部分已經是老頭魚,根本長不起來了。2、迷你鸚鵡也是小魚苗,只有兩條德松的個體比較大,即使這樣我在三五天之後還是會把它們分缸的。
  • 什麼?魚缸也有壽命?
    他家用了好久的魚缸突然在半夜兩點爆缸了!半夜正是好眠的時候,突然聽見了譁譁的漏水聲,趕快起床看了一下,客廳裡都是水,沙發、掃地機等都遭了殃!魚缸靠牆的一面,從右上角往左下方裂了很大一個縫,然後繼續又咔嚓一聲,繼續裂,然後水就流了出來!
  • 不同體色的觀賞魚,適合不同的魚缸背景色,我們該如何選擇?
    看老道文章,學老道養魚,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飼養觀賞魚大家都喜歡在魚缸背面貼上自己喜歡的背景紙,選擇顏色適宜的背景紙,對於觀賞魚也會有很大的好處。我們暫且不去探討那些色彩各異的貼畫式背景,或者是飼養三湖魚所用到的背景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