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病例組合方案,進行公立醫院績效考評與成本管控,可行性如何?

2021-01-19 健康界

【摘  要】目的 利用出院患者病案數據進行病例組合,探討應用病例組合方案進行公立醫院績效考評與成本管控的可行性。方法 基於CHAID決策樹模型,以住院費用為目標變量,選取手術操作級別等因素作為預測變量,建立病例組合方案;對分組結果進行統計學檢驗,評價組內同質性與組間異質性,測量相對權重對住院費用的擬合優度。結果 建立覆蓋某公立醫院全部病種的病例組合方案,分組結果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組內同質性與組間異質性較高,相對權重對住院費用擬合情況良好。結論 通過CHAID決策樹模型建立的病例組合方案評價結果良好,可用於開展醫療質量評價與病種管理。

【關鍵詞】公立醫院;決策樹;病例組合

近年來,病例組合思想逐漸被應用於醫療費用支付方式改革與醫療服務評價等領域,尤以診斷相關分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應用最為廣泛。針對某一病種的DRGs病例組合模型與評價方法的研究較多,如:霍振昂等[1]基於回歸樹算法,採集2014年河南省心臟病手術患者信息建立DRGs分組方案;林倩等[2]利用廣州市某三甲醫院2011年-2015年闌尾炎患者信息進行DRGs分組研究;郎婧婧等[3]選取女性生殖系統手術治療組,研究細分組過程中併發症與合併症嚴重水平的劃分。本研究在此基礎上,基於CHAID(Chi-squared Automatic Interaction Detection,卡方自交互偵測)決策樹模型建立覆蓋公立醫院全部病種的病例組合方案,採取DRGs模型評價方法[4]與檢驗方法進行分組效果評價,對應用DRGs病例組合方案開展公立醫院醫療服務評價與病種成本管理的可行性進行探討。

1 資料來源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以廣東省某委屬委管醫院2013年-2017年全部出院患者為研究對象。選取2013年-2016年出院病例為訓練樣本,剔除其中住院天數大於60天的出院病例,確定訓練樣本有效病例為295 279例;選取2017年全部出院病例作為校驗樣本,共計99 191例。

1.2 研究方法

1.2.1 訓練樣本分組方案

根據國際疾病分類(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10)類目表劃分主要診斷分類(Major Diagnostic Category,MDC),將使用呼吸機患者單獨進行先期分組。在各MDC下,根據ICD-10三位數類目表,將臨床特徵相近疾病納入同一組別劃分ADRG(Adjacent Diagnostic Related Groups,相近的診斷相關分組)。基於CHAID決策樹模型,以患者住院費用作為目標變量,選取手術操作級別、併發症與合併症(Complication and Co-morbidity,CC)水平、性別、年齡、是否搶救、是否輸血、入院途徑以及新生兒體重作為預測變量,根據醫療資源消耗相似性對ADRG組進行細分,制定最終的DRG分組方案,其中,新生兒體重用於「MDCP:起源於圍生期的某些情況」的病例分組。預測變量具體編碼情況見表1。

1.2.2 併發症與合併症處理

本研究將併發症與合併症水平劃分為三級,分別為重要、一般以及無。首先確定無併發症與合併症患者醫療資源消耗情況,將具有併發症與合併症患者逐一與其比較,將明顯增加醫療資源消耗程度的患者暫時編為具有重要併發症與合併症;然後將暫時編為重要併發症與合併症患者所具有的併發症與合併症逐一與餘下的具有併發症與合併症患者進行比對,將相同的併發症與合併症水平劃分為一般,不同的併發症與合併症水平劃分為重要;最終制定併發症與合併症分級目錄。

1.2.3 校驗樣本檢驗方法

利用Kruskal-Wallis H檢驗對分組效果進行統計學檢驗,計算方差減少量(Reduction in Variance,RIV)與變異係數(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評價組間異質性與組內同質性。通過決定係數(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判定住院費用總體變異中相對權重(Relative Weight,RW)可解釋的部分所佔比例。

2 結果

2.1 分組過程

通過訓練樣本建立覆蓋全部病種的病例組合方案,根據ICD-10類目表與先期分類組,本方案共包含21個;在各MDC下根據ICD-10三位數類目表,依據疾病臨床特徵相似性劃分ADRG,共計222個。分組路徑如圖1所示。

基於CHAID決策樹模型,在各ADRG下根據疾病手術操作類別分為手術組與非手術組,以住院費用作為目標變量,根據手術操作級別、併發症與合併症水平、年齡、是否搶救、是否輸血、入院途徑以及新生兒體重等因素進行病例組合,最終形成1 189個DRG組。以乳房惡性腫瘤為例:

根據臨床意見初步判斷,選取可能的影響因素作為預測變量,分別為手術操作級別、併發症與合併症水平、年齡、是否搶救、是否輸血,以住院費用為目標變量,利用CHAID決策樹模型對乳房惡性腫瘤手術組ADRG進行分組。結果顯示:第一層分類節點變量為手術級別,其中具有三四級手術的患者為一組,具有一二級手術的患者為一組,具有治療性操作的患者為一組;第二層分類節點變量為併發症與合併症水平,對具有三四級手術的患者組別與具有一二級手術的患者組別進行分組,分別劃分為具有併發症與合併症以及無併發症與合併症兩組;第三層分類節點變量為輸血情況,將具有三四級手術且具有併發症與合併症的患者組別進行分組,劃分為有輸血以及無輸血兩組。至此完成病例組合過程,針對乳房惡性腫瘤手術組ADRG共形成8個分組,各組CV均小於1,分組結果良好。

根據臨床意見初步判斷,選取可能的影響因素作為預測變量,分別為手術操作級別、併發症與合併症水平、年齡、是否搶救、是否輸血,以住院費用為目標變量,利用CHAID決策樹模型對乳房惡性腫瘤非手術組ADRG進行分組。結果顯示:第一層分類節點變量為手術級別,其中具有診斷性操作的患者分為一組,無診斷性操作的患者分為一組;第二層分類節點變量為併發症與合併症水平,將具有診斷性操作的患者組別分為具有併發症與合併症組與無併發症與合併症組;第三層分類節點變量為年齡,將具有診斷性操作且具有併發症與合併症的患者組別分為≤60歲組與>60歲組。至此完成病例組合過程,針對乳房惡性腫瘤非手術組ADRG共形成6個分組,各組CV均小於1,分組結果良好。

2.2 分組結果

本研究根據訓練樣本最終建立的病例組合方案包括21個MDC、222個ADRG以及1 189個DRG,病例組合方案各DRG組相對權重以及住院費用與住院天數四分位數、變異係數見表2,各DRG組總體分布情況見表3。

2.3 檢驗結果

對校驗樣本中住院天數≤60天的出院患者進行分組效果評價,校驗樣本覆蓋全病種病例組合方案中的1 166組,住院費用總體RIV為60.68%,具有較高的組間異質性;各DRG組住院費用CV分布情況統計結果為:CV≤1.0的DRG組佔85.16%,1.0∽1.4的DRG組佔11.06%,CV>1.4的DRG組佔3.77%,這表明各DRG組具有良好的組內同質性。決定係數R2為58.3%,表明住院費用總體接近60%的變異情況可由各DRG組相對權重值進行解釋。

對乳房惡性腫瘤ADRG組內各DRG組的平均住院費用進行Kruskal-Wallis H檢驗,並計算方差減少量與變異係數。結果表明,同一ADRG組內,各DRG組平均住院費用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手術組χ2=160.563,P<0.001;非手術組χ2=135.789,P<0.001),組間異質性與組內同質性評價結果良好,如表4所示。

3 討論

3.1 病例組合思想應用於醫院管理的理論基礎

病例組合思想可有效應用於醫療質量管理或醫療費用補償管理[5]。其原因在於病例組合過程中將患者診療特徵與資源消耗程度有機結合,以住院費用或住院天數為分類軸心,選擇患者臨床診療過程中關注的特徵變量進行分組,同一組患者具有相同的臨床診療路徑與相近的醫療資源消耗程度。這為病例組合方法應用於醫院管理提供了理論依據。

DRGs作為應用最為廣泛的病例組合方法,目前已被各國引進用於開展按病種定額預付制[6-7]。該制度下每位患者歸入的疾病診斷相關分組已確定,醫院收治患者獲得的醫保費用支付額度與實際醫療費用無關,只有當醫院投入的醫療成本低於病種醫保費用支付額度時,醫院才有可能取得收益,因此,醫院有動力規範臨床診療過程以控制醫療成本。在此基礎上產生的臨床路徑(Clinical Path,CP),其初衷是對醫療成本進行管理。同樣,同一分組內患者具有相同診療過程這一分組特性,使得醫療質量考核與管理更具有可比性,對同組內患者的好轉率、死亡率以及費用、時間消耗等情況進行比較,可以更好地評價臨床診療過程的有效性與合理性。

3.2 病例組合方案分組過程的方法學論證

病例組合方案分組過程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MDC到ADRG階段,該階段以臨床經驗為主、統計方法為輔,通過疾病臨床特徵相似性進行劃分,將具有相近病因、解剖位置、臨床表現或者病理等特點的疾病分入同一組別,作為ADRG;第二階段是從ADRG到DRG階段,該階段以統計方法為主、臨床經驗為輔,通過分類模型將醫療資源消耗較一致的病例分入同一組別,建立病例組合方案。本研究在第一階段採用ICD-10三位數類目表將臨床特徵相近的疾病劃分為同一ADRG組,在第二階段再採用CHAID決策樹模型進行細分。

CHAID決策樹模型最初是將卡方檢驗作為樹分類基本方法,針對目標變量為連續變量的情形發展出了方差分析算法,依次按照所有預測變量的取值情況分組對目標變量進行檢驗,以P值作為預測變量對目標變量影響程度的判斷標準。它具有以下特點:(1)目標變量既可以是分類變量也可以是連續變量;(2)能夠建立多分類決策樹;(3)從統計顯著性檢驗角度確定最佳分組變量與分割點。

在本研究的ADRG細分組過程中,目標變量住院費用為連續變量,故CHAID決策樹模型採用方差分析算法,根據手術級別、併發症與合併症水平、是否輸血、年齡等預測變量進行分組,對各組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計算方差分析統計量,選取其中具有統計學意義的分組變量(P<0.05)作為分類節點進行病例組合。例如,在乳房惡性腫瘤手術組ADRG分組過程中,第一層分類節點手術級別的各級別分組間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故首先將樣本劃分為具有三四級手術、具有一二級手術以及具有治療性操作3組,然後在各自組內進行分組時引入併發症與合併症水平作為第二層分類節點,其中針對本次乳房惡性腫瘤病例組合過程,具有重要併發症與合併症分組與具有一般併發症與合併症分組間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故將兩組合併,只劃分為具有併發症與合併症以及無併發症與合併症兩組。

3.3 思考

隨著2017年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全面推開,如何補償取消藥品加成與嚴格把控耗佔比後醫院減少的醫療收入,成為擺在公立醫院面前最實際的問題。在醫療總體收入減少與醫保付費方式變革的雙重壓力下,本研究認為可基於DRGs病例組合方案,對病種開展成本效益核算,分析在按病種分值付費結算模式下,現有病種的臨床路徑與收費結構能否取得盈利,選取處於虧損狀態的病種修訂臨床路徑內容,從源頭進行成本管控。

如何客觀衡量疑難危重患者的收治情況是另一項長期困擾公立醫院評價工作的問題。現行的「CD型」評價方法主觀性較強,在2017年委屬委管醫院綜合績效考核中,對於公立醫院疑難危重患者佔比的考核也未給出可操作性的定義。本研究認為可在一定區域範圍內,統一病例組合方案,選取伴有重要併發症與合併症或三、四級手術的病例組合作為疑難危重患者組進行統計,在統一標準的基礎上,統計結果客觀合理,同時具有可比性。

參考文獻

[1] 霍振昂,董振廷,範軍星,等.基於回歸樹算法的心臟病手術患者住院費用DRGs分組研究[J].中國衛生經濟,2017(9):32-34.

[2] 林 倩,王 冬,郭 煜,等.基於CHAID算法的闌尾炎患者DRGs分組研究[J].衛生經濟研究,2017(8):29-32.

[3] 郎婧婧,周海龍,江 芹.DRG女性生殖系統手術治療組細分組方法研究[J].中國衛生經濟,2017(3):59-62.

[4] 杜劍亮,劉駿峰,陳 倩.常用DRGs模型的評價方法[J].中國病案,2014(8):36-37.

[5] 張 音,徐勇勇.病例組合的統計分類 醫療衛生管理的一項基礎研究[J].中國衛生統計,1998(3):6-9.

[6] 鄭大喜.醫療保險費用支付方式的比較及其選擇[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5(6):6-9.

[7] 郭志偉.DRGs的原理與方法及在我國的應用對策[J].中國衛生經濟,2010(8):37-39.

(原標題:基於CHAID決策樹模型的病例組合方案應用研究)

相關焦點

  • 績效國考「A+」:這六家醫院是如何煉成的?
    來源:中國醫院院長記者:曹凱2020年7月,三級醫院績效「國考」第一次公布考評成績單。全國將近2400家三級公立醫院參與其中,獲得A及A以上評級的醫院數量為230多家,僅佔10%。這一次績效國考,是國內第一次大規模進行類似的考核,也是第一次公布類似的結果,將「績效國考」的話題熱度進一步推高。
  •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喜創佳績:全國第55名
    6月29日,國家衛健委通過績效考核平臺反饋了首次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結果,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在2018年績效考核中獲得812.8分(滿分1000分)的優異成績,在全國參評可比1153家三級綜合醫院中位列55名,考核等級為 A+,在深圳市綜合醫院排名第一,也位居廣東省前列。
  • 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的內涵是什麼?
    公立醫院開展績效考核的目的,是通過設計一套適合本醫院實際情況、操作簡單實用的績效考核方案來評價員工的工作效果,並進行激勵。績效考核重在績效而非考核,是通過一系列表面簡單而內涵深刻、豐富、邏輯關係緊密的考核指標,對科室和員工的工作質量與風險程度、難易度,工作數量及效率,成本和費用控制效果等進行評估,按照約束理論降低庫存和運營費用的理論要求,具體內涵如下:一、建立健全公立醫院成本核算制度和標準。
  • 「諾言」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公立醫院績效考核 一種「新文化...
    對三級公立醫院而言,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都要處於「國考」的情境中。就像南京鼓樓醫院院長韓光曙所說,當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成為常態後,「院長一見面就要談績效考核,這會成為一種新文化」。
  • 醫院成本管控|上海新華醫院院長孫錕:從手術室開始,算好公共平臺成本
    在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績效管理的引導下,醫院領導層對於醫院成本管控和資源有效利用高度重視,多年來搭建管理體系,積累的管理成效已逐年顯現。在2018年度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新華醫院在運營效率相關指標方面幾乎取得全滿分的佳績。醫院公共平臺成本管控,是傳統成本管理的「硬骨頭」。
  • 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大考成績單,是不是患者的就醫排行榜?
    帶著這些問題,健康界特對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黨委常委、副主任呂一平進行專訪,探尋績效考核如何引領醫院管理更好服務患者。「拍一拍」醫院和患者:還需理性看待統考結果回顧已經落幕的2018年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再瞻望正在和即將進行的2019、2020年績效大考,考核的根本目的無非是推動所有三級公立醫院更進一步實現效率的提高
  • 疫情常態下的醫院運營及績效管理論壇在禹州市中醫院成功舉辦!
    、二級主任醫師、教授、研究生導師陳亞光老師從人力成本、藥品成本、材料成本、設備成本、後勤辦公成本等五個方面作了《醫院材料控制的方法和機制設計---如何控成本》精彩授課。廣州易策醫管集團執行院長、中山大學醫藥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國家註冊高級諮詢師程江老師從如何進行控制成本,預算管理、動態調整、增量改革,合理分析和設計醫院績效結構,醫院群體差距水平合理預算,醫院業務科室選擇何種績效分配方式,科室主任的績效如何設計,非業務科室績效分配處理方式,績效是否封頂或者保底,科室二次分配方案如何設計,以績效分配為抓手
  • 公立和民營醫院該如何優化薪酬管理?
    績效工資改革是目前絕大多數醫院主要的薪酬改革內容,新醫改新形勢新時代,醫保引領醫改的作用更加凸顯,薪酬制度不僅是醫院管理的重要工具,更是醫院長足發展的戰略「利器」。公立醫院績效管理迎來歷史性改革機遇期,而民營醫院的薪酬設計思路也需值得深究。
  • 醫院成本管控 | 上海新華醫院院長孫錕:從手術室開始,算好公共平臺...
    經過60餘年的發展,醫院學科齊全、特色鮮明,共有內、外、婦、兒等臨床、醫技科室及診療平臺60個,是上海市唯一一所同時擁有完整成人學科及圍產和完整兒科亞專業的三級甲等大型綜合性醫院。在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績效管理的引導下,醫院領導層對於醫院成本管控和資源有效利用高度重視,多年來搭建管理體系,積累的管理成效已逐年顯現。
  • 公立醫院行政後勤人員績效分配與考核分析!
    公立醫院行政管理幹部的決策與分析能力、組織協調能力、戰略思維與領導能力,一定程度決定著醫院未來時期的發展方向。由此可見,建立一套符合公立醫院行業特性的行政後勤績效分配和考核體系,改變目前公立醫院行政後勤人員工作效率低下,人、財、物等各項資源嚴重浪費以及吃「幹多幹少一個樣」的傳統思想,調動醫院行政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工作效率,充分發揮行政管理槓桿作用,促進醫院健康發展。
  • 市衛健委召開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培訓會
    為提升公立醫院運營和醫療質量管理水平,更好地發揮績效考核的導向作用,12月16日,市衛健委召開了全市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培訓會,全市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主要負責同志、績效考核分管負責同志、總會計師,財務、運營、質控、病案部門負責人等人員參加會議。
  • 阜外醫院在國家首輪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其他專科醫院(手術組)中...
    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關於2018年度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國家監測分析有關情況的通報》,並通過考核平臺公布了首輪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國家監測指標的成績。全國共有2398家三級公立醫院參加此次「國考」,其中綜合醫院1289家、專科醫院576家、中醫醫院533家。
  • 速讀長三角:上海市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實施方案發布
    上海上海市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實施方案發布5月21日,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上海市中醫藥管理局印發關於《本市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 ,2020年,上海45家二級公立醫院納入2019年度國家衛生健康委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範圍。到2022年,建立較為完善的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體系,按照屬地化管理原則,二級公立醫院全部納入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範圍。(上海市衛健委官網)
  • 喜訊|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在國家三級公立中醫醫院績效考核中...
    日前,國家三級公立中醫醫院績效考核平臺公布了2018年度績效考核結果,我校附屬醫院及曙光醫院寶山分院獲得優異成績。兩家醫院獲績效考核第一名,三家醫院獲第二名(並列),共六家醫院獲A+等級。
  • 「公立醫院績效考核背景下醫院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黨委書記金昌曉做了題為《績效考核促進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報告,從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政策背景、考核基本原則、績效考核指標,北醫三院基本情況;醫院管理實踐與思考等三方面進行了講解,他表示,大家需要從綜合的臨床解決能力、優秀的人才團隊梯隊、同行認可的學科學術、精細的運營管理水平、完善的培育培養機制、充沛的科技創新動力、舒適的醫療服務品質、和諧的環境文化氛圍等方面努力
  • 蘭大二院2018年度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獲殊榮
    據悉,此次考核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聯合相關部門,根據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國家監測指標數據,以考核醫院業務績效為重點、提高醫院科學管理水平的績效考核工作要求,結合專家研究,確定醫療質量、運營效率、持續發展、滿意度評價4個權重約為4:3:2:1,對2018年度全國三級公立醫院(西醫類)績效考核進行了排名。
  • 山西省腫瘤醫院位列全國腫瘤醫院第八 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
    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成績揭曉我院位列全國腫瘤醫院第八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 按照屬地化原則開展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與數據質量控制工作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醫管中心: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19〕4號,以下簡稱《意見》)明確的工作原則和要求,請各地根據本省實施方案,抓緊啟動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
  • 6位大三甲醫院院長親述:績效管理如何促進醫院高質量發展?
    這主要基於:第一,它是根據公立醫院不同的定位,如何發揮醫院的公益性,如何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開展醫療改革工作,這是一個前提條件;第二是醫院的發展符合當地老百姓的醫療需求。從現在的績效管理體系上來說,有國家的制定的體系,有北京市的市一級的管理體系,還有醫院本身的管理體系,這幾者如何平衡?如何通過院內的績效考核的指標,來真正體現管理重點?
  • 疫情衝擊:呼籲鬆綁公立醫院特需非醫保收入政策限制
    面對醫保基金的有限性,決定醫保只能「保」不能「包」,通過擠壓藥品耗材虛高定價空間的紅利也是有限性的,加強醫保基金的管控,打擊騙保將會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對醫保基金管控只會收緊不會放鬆。如何提高醫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個「世界性難題」,醫保基金的有限性決定DRG是醫保支付制度改革的重要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