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呼籲鬆綁公立醫院特需非醫保收入政策限制

2020-12-23 健康界

譽方醫管首席顧問:秦永方

疫情給正在推進的醫改帶來巨大的影響和衝擊,三醫聯動醫保「打擊騙保、藥品集採、醫保監管升級、DRG支付在即」引領,波濤駭浪令業界心驚。面對疫情對醫院造成的財務危機,虧損面進一步擴大,現金流危機,衛生經濟規律使然,醫院離開錢不能正常運轉,醫院需要自救,路在何方?建議尋覓做好基本醫療服務的同時,發揮市場調劑機制,加大特需非醫保收入績效激勵,向非醫保患者收入要效益。

1、醫保基金有限性決定「保基本」

我國基本醫保制度本著「低水平、廣覆蓋、保基本」的原則,由於醫保基金的有限性,與人口老齡化加速疾病譜變化導致的就醫需求的無限性,以及醫院對收入驅動的無限性,三者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和尖銳,醫保基金串底風險大增。

面對醫保基金的有限性,決定醫保只能「保」不能「包」,通過擠壓藥品耗材虛高定價空間的紅利也是有限性的,加強醫保基金的管控,打擊騙保將會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對醫保基金管控只會收緊不會放鬆。如何提高醫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個「世界性難題」,醫保基金的有限性決定DRG是醫保支付制度改革的重要取向。

今年1月1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強調,要堅決查處醫療機構內外勾結欺詐騙保行為,建立和強化長效監管機制。

3月5號,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指出:依法追究欺詐騙保行為責任。制定完善醫保基金監管相關法律法規,規範監管權限、程序、處罰標準等,推進有法可依、依法行政。建立醫療保障信用體系,推行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加強部門聯合執法,綜合運用協議、行政、司法等手段,嚴肅追究欺詐騙保單位和個人責任,對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堅決打擊欺詐騙保、危害參保群眾權益的行為。

4月27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了《關於推進醫療保障基金監管制度體系改革的指導意見》,強調,醫保基金是人民群眾的「看病錢」、「救命錢」,一定要管好用好。堅持完善法治、依法監管,堅持懲戒失信、激勵誠信,構建全領域、全流程的基金安全防控機制,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醫保部門作為「超級購買方」,建立完善醫保「藥品、診療項目、醫用耗材」目錄動態調整退出機制,完善醫保協議管理、定點醫藥機構退出機制,推行以按病種付費(DRG)為主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等,對藥品、耗材、醫療服務戰略性購買作用凸顯,切實維護基金安全、提高基金使用效率,醫保稽核監管將會越來越嚴,絕對不會回到分享全面醫保盛宴的 「從前」,對醫院帶來重大的影響和衝擊,政治風險和經濟危機將會「壓力山大」。

2、應放鬆公立醫院特需非醫保收入政策 

醫改新政規定公立醫院特需醫療病床不超過10%,面對中高收入群體對醫療服務特需個性化需求提升,願意花錢享受較好的醫療服務,公立醫院如何適應和滿足人們群眾的特需醫療服務,通過提供特需醫療服務,對於緩解醫保基金及醫院經濟壓力起到重要的彌補作用,值得思考?我大膽預測:公立醫院特需非醫保收入政策比將會鬆動,理由有三。

(1)醫療收費價格調整「阻力重重」

公立醫院作為獨立的經濟運行體,藥品、耗材零加成的改革醫院成本醫院消化壓力山大,對醫院經濟造成了重大衝擊,加上疫情的衝擊,醫療項目價格補償面對醫保基金的有限性,面對民眾對醫療收費價格的敏感性,醫療服務價格大幅上漲「阻力重重」。因此,公立醫院特需醫保醫療需要政策鬆動,彌補醫療服務價格調整不到位的壓力,保障醫院良性運行。

(2)政府財政補助「飄忽不定」

面對疫情的衝擊,經濟下行及減稅降負,各級政府財政支出壓力較大,許財政對醫療的投入主要是加大補需方(醫保),希望通過補需方採政府購買服務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對需方(公立醫院)投入力度不大,醫院「等靠要」財政支持力度保證「飄忽不定」,公立醫院經濟要運行,不但需要精細化成本管控運行下苦功,更需要拓展收入渠道,醫院才能運轉良性。因此,公立醫院特需醫保醫療需要政策鬆動,彌補政府財政補助不到位保障醫院良性運行。

(3)人民群眾醫療服務需求升級倒逼

隨著經濟收入的提高,醫保對各項費用管控,很難適應人們群眾對醫療服務需求升級,醫保支付政策管控需要剛性與柔性相結合,剛性就是保基本,通過DRG支付制度改革管控支付,確保醫保基金安全可控,柔性就是鬆動醫保群眾個性化需求,對於特需非醫保診療項目收入要包容,加強公立醫院特需非醫保診療收入指標的監控。

3、公立醫院特需非醫保收入鬆動建議

公立醫院改革「錢從何來?」成為醫改繞不過去的「坎」。公立醫院沒有了經濟保證支撐,必將對醫療服務能力帶來重大衝擊,因此特需非醫保收入政策需要鬆動,成為醫院經濟補償的重要途徑,但需要關注公立醫院的公益屬性,如何處理好公立醫院公益性與經濟型,建議思考如下:

(1)鼓勵開設門診特需醫療

具有一定收入水平的,都希望到門診得到快捷優質的服務,應該允許醫院適應這種需求,開設特需醫療服務,醫保規定不允許使用醫保卡支付。政策鼓勵開設門診特需醫療服務,醫院也會評估,不會把普通門診都開成特需門診,老百姓會用腳投票。

(2)鬆綁病床特需醫療

目前政策允許醫院病床拿出10%開展特需醫療,鬆綁特需放大到20%,現在許多醫院為收不到患者住院而苦惱,床位使用率不高,醫院只要有這個能力,能吸引到高收入患者,就要允許醫院開展,條件是需要完成基本醫療任務,醫保不買單或定額買單,鼓勵參加商業醫療保險,讓商業醫保買單。

(3)支持院外特需醫療增收

支持醫院院外開展特需醫療服務增收,有利於盤活醫療資源推行醫聯體,特別是專病專科的連鎖發展,有利於營造規範的醫生多點執業渠道,增加醫生的收入。

總之,公立醫院公益性體現,需要經濟支持保證,沒有經濟保證也很難保證公益性,面對公立醫院大面積虧損的現實,既要加強醫院精細化成本管控,更要考慮公立醫院發展可持續性,縱觀現實,放開特需非醫保收入管控,作為醫改政策重要的補充。

 4、賦能醫院績效管理變革升級

現行醫保按照「項目後付費」的醫院運營績效管理模式,運營績效管理主要側重激勵多收入、多做項目。面對民眾對健康醫療需求的無限性,面對醫院對收入驅動的無限性,面對醫保基金的有限性,三者矛盾日益突出,管好用好老百姓的「看病錢」、「救命錢」,倒逼醫保DRG支付制度和監管制度改革強勢來襲,對醫院必將帶來重大的影響和衝擊,賦能醫院精益運營績效管理變革升級。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指出:規範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診療行為,推行處方點評制度,促進合理用藥。加強醫療機構內部專業化、精細化管理,分類完善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將考核結果與醫保基金支付掛鈎。改革現行科室和個人核算方式,完善激勵相容、靈活高效、符合醫療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健全績效考核分配製度。

順應醫保新時代,學習醫保政策,研究醫院生存和發展之道,發揮醫院績效重要的指揮棒作用,變革現有績效激勵模式,借鑑譽方醫管效能積分法績效管理模式,向精益管理要效益,成為醫管者重點關注和思考探索主旋律,不加強精益化的運營績效管理,醫院各種風險和壓力,將會「不期而至」。


相關焦點

  • 《海南省公立醫療機構特需醫療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發布
    《海南省公立醫療機構特需醫療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下稱《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並就特需醫療服務政策進行了解讀。  也就是說,除了門診診查費、住院床位費、住院診查費、護理費4項可按被批准提供特需醫療服務進行定價備案收費外,其他包括手術操作、檢查檢驗、中醫等基本醫療服務項目和所有藥品醫用耗材、醫療設備器械等均不可納入特需醫療服務項目自主定價收費。上述4項特需醫療服務項目全部由患者自費承擔,其餘基本醫療服務項目和藥械等收費仍按規定納入基本醫保報銷。  基本醫療和特需醫療服務的關係?
  • 「原創」劉菲:新冠疫情衝擊美國醫保體制
    在新冠疫情的強烈衝擊下,美國失業率大增,其1.58億勞動人口中,截至5月份失業人數高達2573萬人。正因如此,很多人喪失了醫療保險。對於美國人來說,醫保是一個大問題,由於醫療費用極高,若無醫保,一旦身體有恙需要就醫,則高昂的花費很難承擔。本文試圖在解剖美國整個醫保體制的基礎上,分析失業後美國人的醫保選擇及醫保體制受到的衝擊,並討論再次成為焦點的歐巴馬醫保的前途。
  • 北京民營醫院醫保認定重開閘 國家政策鋪路
    國家政策鋪路  「北京已經啟動了新一輪定點醫療機構認定工作,不久後審批通過的醫療機構名單就會出爐。這一方面是為了將國家政策儘快落地,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能更好地服務患者」,昨日,北京醫保管理部門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其實,何時開展醫保定點醫療機構認定工作,是按照衛生區域規劃和老百姓的需求來確定,所以今年再度啟動這項工作,就說明有必要對醫療資料進行新的配置。」  據公開數據顯示,北京市2001年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後,已開展了約20批次定點醫療機構認定工作。
  • 漳州公立醫院12月15日起實施第四批按病種收付費
    導報記者12月7日獲悉,12月15日起,漳州市公立醫院將在前三批病種實施按病種收費改革的基礎上,實施第四批按病種收付費改革。此次實施範圍包括漳州市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解放軍第909醫院,凡主診斷、主操作符合按病種收付費管理規定的基本醫療保險參保患者及自費患者住院均應納入按病種收付費管理。
  • 公立醫院改制樣本:中信的汕尾醫院生意
    陳一稱,土地手續的問題,都是市政府方面在做,至於土地出讓金,日後國家有了明確政策,可以再評估兌價。 中信的回報 「醫院不一定非要營利性,合資公司是營利性質的就可以了,很多公立醫院的改制項目都是這個思路。」 成立於2011年的中信醫療,是中信集團全資子公司。
  • 實例| 上海公立網際網路醫院的困境及解決對策
    2020年寒冬過後隨著氣溫回升的,還有公立醫院在網際網路醫療上的加速。一份數據報告顯示,中國「網際網路+」公立醫院已從疫情前的170家迅速增至今年5月的1000餘家,國家衛健委的委屬管醫院網際網路診療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倍。上海率先將「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納入醫保支付範圍,積極探索實體醫院在「網際網路+」時代的可能性。
  • 有醫院稱少掙5億,醫生4月份工資卡收幾百元,公立醫院能挺過去嗎
    公立醫院醫生的收入都由兩部分構成,財政撥款支付的是基本工資,績效工資部分則由所在醫院自己承擔。如安徽淮南某三甲醫院的主任醫師基本工資是2002元,加上科室的獎金和績效,約5000元-6000元,各科室因收入不同,標準也不同。 有同樣壓力的公立醫院不在少數。
  • 公立和民營醫院該如何優化薪酬管理?
    績效工資改革是目前絕大多數醫院主要的薪酬改革內容,新醫改新形勢新時代,醫保引領醫改的作用更加凸顯,薪酬制度不僅是醫院管理的重要工具,更是醫院長足發展的戰略「利器」。公立醫院績效管理迎來歷史性改革機遇期,而民營醫院的薪酬設計思路也需值得深究。
  • 全國多地大醫院門診迎來調整
    首先,是來自於疫情。疫情期間,病人就診量銳減,特別是很多非急診病人,本來就可以緩一緩的,出於各種原因,更是大大減少了去醫院的次數。直接導致醫院的門診、住院均呈現斷崖式下跌。與之相伴隨的就是醫院收入減少。而在收入減少的同時,支出並沒有減少,特別是防疫開支、醫務人員工資、醫院的水電氣等都是剛性支出。
  • 海南醫保丨一文看懂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4)異地轉診人員:指因病情需要,按政策規定辦理轉診手續的人員。異地就醫費用報銷範圍與參保地政策一致,舉個例子,參保海南城鎮職工醫保的人員跨省異地就醫,僅可申請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參保城鄉居民醫保則可以申請住院和普通門診費用直接結算。
  • 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的內涵是什麼?
    公立醫院開展績效考核的目的,是通過設計一套適合本醫院實際情況、操作簡單實用的績效考核方案來評價員工的工作效果,並進行激勵。績效考核重在績效而非考核,是通過一系列表面簡單而內涵深刻、豐富、邏輯關係緊密的考核指標,對科室和員工的工作質量與風險程度、難易度,工作數量及效率,成本和費用控制效果等進行評估,按照約束理論降低庫存和運營費用的理論要求,具體內涵如下:一、建立健全公立醫院成本核算制度和標準。
  • 《關於完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的通知》政策...
    一、制定政策的背景和依據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網際網路+」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創新和應用要求,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8〕26號),國家醫療保障局印發《關於完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的指導意見》(醫保發〔2019〕47號),
  • 臺灣防疫漸「鬆綁」 民眾外出回溫
    在疫情緩解情勢下,臺防疫措施逐漸「鬆綁」,民眾外出消費、觀光等出現難得回溫。臺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0日介紹,當天島內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周末兩天皆零確診,也實現連續28天本土零確診,延續近期疫情緩解趨勢。受疫情影響,近期,臺灣飯店業、旅遊業熄燈關門不斷,其中不乏老字號和指標業者。
  • 去醫院看牙,醫保報銷嗎?
    以下為網傳的北大口腔醫院的一般費用表,僅供參考:可見牙齒花費不便宜,那麼醫保能報嗎?可報銷範圍我國對於牙科這方面,有很嚴格的報銷規定,如果是治療性質的牙科治療,在醫保報銷範圍之內。像比較高額的鑲牙費用主要是材料費用,比如烤瓷牙、種植牙,這些費用通常是經物價部門批准的,屬於特需服務費,所以不能進行醫保報銷。另外,在牙科門診檢查治療發生的醫療費用由社保卡個人帳戶資金支付,如果因病情需要且符合住院標準由醫院收治,除義齒(假牙)費用不能由醫保統籌基金支付外,其他費用可按醫保規定進行結算。
  • 廣州市白雲區第二人民醫院兒科特需門診開診(附開診時間+掛號方式)
    為方便患兒夜間就醫,分流非急診病人,減少急診候診時間,把急診資源留給真正的急診病人。區二醫院開設兒科特需門診,由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兒科醫師利用休息時間坐診,從10月10日開始每晚安排1名醫生,為患兒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
  • 這家「臺灣人投資的醫院」,為何成了中國公立醫院的樣本
    它的一些管理經驗可以借鑑,但它卻是一個極難複製的樣本,決定這家醫院發展的關鍵幾步極具偶然性:上世紀90年代初1000萬美元的無償捐贈解決了公立醫院發展的資金難題;近30年前實施的相當超前的醫院管理機制改革,恰恰遇到了一位了解當地文化、有能力有經驗的院長;2004年在醫院上升期進行崗位績效工資改革,對衝了改革對舊機制的衝擊。
  • 三級公立醫院「大考」成績出爐,鑄就六項醫改成就後,下一年考核...
    說起意義,這次績效考核實則相當於三級公立醫院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次「高考」,績效考核結果將作為公立醫院發展規劃、重大項目立項、財政投入、經費核撥、績效工資總量核定、醫保政策調整、三級覆審的重要依據,也是選拔任用公立醫院領導成員的重要參考。
  • 「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將納入醫保政策
    《意見》明確,根據地方醫保政策和提供「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的定點醫療機構的服務內容確定支付範圍。例如,各地可從門診慢特病開始,逐步擴大醫保對常見病、慢性病「網際網路+」醫療服務支付的範圍。同時,結合門診費用直接結算試點,按照相關規定的異地就醫結算流程和待遇政策,探索「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 公立醫院與私立非營利醫院的差別
    廖新波:非營利醫院與公立醫院是兩個非常不同的概念。雖然兩者都具有非利潤分配性或非營利性的特徵。 作者|廖新波 來源|新浪博客 近年來,非營利組織逐漸成為學術界研究的新熱點。
  • 醫保也能貪?沒病變「腦梗」,有病不能治……起底醫院的騙保套路
    比如,2018年,法制晚報曾報導的鞍山市某醫院原院長以「創收」為名,呼籲全院職工一起偽造虛假病歷、住院治療費,共虛報應收鞍山市某醫院的醫療保險住院統籌撥付款6407萬餘元。另據法院查明,鞍山市某醫院共有10個科室、73名醫生參與作假。